谷文昌与基层干部的一张合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11
颗粒名称: 谷文昌与基层干部的一张合影
分类号: S423
页数: 3
页码: 49-5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张旧照片的背景和时代背景,反映了1958年国庆节期间东山县公安局领导、同事和时任东山县县委书记的谷文昌的合影。谷文昌被称为“四有”干部典范,响应党中央号召,鼓励干部支援工业。本文从照片中的题字和人物着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
关键词: 谷文昌 东山县 时代背景

内容

笔者整理旧物时,发现一帧泛黄的60年前老照片,这是1958年国庆节,笔者老爸与东山县公安局领导、同事,以及时任东山县县委书记、被习总书记称为“四有”干部典范的谷文昌(中间戴帽者)的合影。
  老照片右上角写着“响应党委号召,高举红旗支援工业/临别留影/五八年国庆节于东山岛”。笔者从这些题字为切入点,了解到老照片的时代背景: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提出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中小企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号召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更短时间内,在钢铁和主要工工业产品产量方面,有一个重大的发展。
  当时,为响应党中央号召,东山县选调一批干部到闽西的龙岩支援工业,县公安局干部王俊民、林亚禹、鲁学进(照片中前排左三、四、五)获准“支工”,并将于国庆节过后启程。10月1日,坚守节日工作岗位的县公安局领导和各股室干部25人组织欢送这3个干部,地点就在东山县城原汽车站附近的保卫海防烈士公墓纪念亭前合影留念,笔者老爸(右一站立者)当时在公安局任职,也在欢送合影之列。
  是日,县委书记谷文昌听说到龙岩支援工业的同志很快就要启程,放下手中的工作赶来欢送,并与大家合影留念。他即兴向公安局干部们作简短讲话,鼓励支工的同志牢记使命,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圆满完成支工任务。退休干部林木荣先生回忆:“我当年22岁,加入公安队伍刚两年多,谷文昌书记语重心长的一席话使我很受鼓舞,让我深深感受到谷书记对公安工作的重视和对公安干警的关怀。”是的,3个一般干部到龙岩支援工业,也不是要跨省去边疆地区“支边”,这种让人觉得平常不过的小事情,竟能引起县委书记如此重视,参加欢送并合影留念,这对谁来讲,都会受感动受鼓舞。
  笔者出于爱好和习惯,对这张旧照作了一点研究,从中发现这张老照片承载着昔年一些信息。这张旧照背景为保卫海防烈士公墓和纪念亭(即今东山县城华侨大酒店斜对面,早已迁移),选择在这里合影意味深长,一是表示不忘在保卫海防牺牲的战友们,二是教育新老同志,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与枪林弹雨的战争比较,与牺牲的烈士比较是多么幸福。合影者无论职务高低,除了警服,男性一式都是中山装。在发式方面,男性都理分头,女性剪短发,可见当时的公职人员着装打扮既朴素又单调,就连县委书记在国庆节也穿着平底布鞋和退色军装。
  此外,看老照片中的烈士公墓区,当年已有苍翠挺拔的树木,这又说明在多风缺水的东山岛,除了沿海地带和“风口”,并非每个地方的树木都难以成活。
  一帧老照片,几多旧信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背景,记录着历史遗迹,也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忆念和抚今追昔的对比。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生花
责任者
王俊民
相关人物
林亚禹
相关人物
鲁学进
相关人物
于国庆
相关人物
谷文昌
相关人物
林木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山县公安局
相关机构
东山县公安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