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亲自抓党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09
颗粒名称: 谷文昌亲自抓党报
分类号: G216.1
页数: 5
页码: 36-40
摘要: 本文介绍了谷文昌非常重视党的宣传舆论工作,在1958年初决定创办《东山报》,作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宣传阵地。为了办好这张党报,谷文昌亲自抓好审稿工作,并为报社提供最基本条件。文章强调了党报要发挥党的喉舌、耳目的作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介绍了《东山报》的创办过程、工作制度、工作任务和工作条件,以及它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成就。
关键词: 《东山报》 宣传工作 东山县

内容

谷文昌非常重视党的宣传舆论工作。1958年初,谷文昌决定创办《东山报》,把它定位为县委机关报。作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宣传阵地,谷文昌亲自抓好这张党报。
  在谷文昌的大力支持下,《东山报》于当年四月一日创办。创办前,谷文昌书记亲自确定《东山报社》人选(报社副社长伍国昌,主要编辑黄鸿度,记者兼编辑郑启明、朱锦坤、张顺发、林泽传,校对薛钦,记录中央记录新闻陈先振。
  不久,伍国昌、朱锦坤调走,谷文昌为了提高办报质量,亲自担任审稿工作。同时,从各方面为办报提供了最基本条件。专门腾出一幢二层的小楼并附有一排若干间小平房,作为报社人员办公和住宿地点。《东山报》的印刷工作,由县印刷厂(1960年后改为东山报社印刷厂)承担;县邮电局则负责报纸的发行和稿费单的支付工作。此外,报社还配备了一架照相机(德国制造的双镜头反光镜取景照相机,当时是全县最好的照相机)、一台用于收听中央记录新闻的收音机,使报社工作得以正常运作。
  为了办好《东山报》,谷文昌反复强调,党报要发挥党的喉舌、耳目的作用,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东山报》每天刊登的一版头条、社论、评论都提前由主编黄鸿度呈送谷书记审阅定稿的。1959年2月25日,谷文昌还在《东山日报》一版头条发表《党的领导的胜利,群众运动的胜利》文章,肯定东山光辉十年的伟大成就。后来,由于工作太忙,谷文昌就把审阅文章的任务交给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陈维仪。遇到特别重要的事,仍然要直接请示谷文昌书记并由他拍板。此项制度自始至终从未间断过。县委召开的相关的会议,谷文昌都让黄鸿度列席参加,使报纸的编辑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县委的中心工作。陈维仪经常与黄鸿度一起,研究报纸的宣传
  内容。根据党的方针、政策、任务,什么内容可以在报上发表,什么内容不得见诸报端,进行详细的部署,使《东山报》的报道内容做到“长计划,短安排”,紧紧地围绕着党的中心任务走。
  当时,报社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负责采访、编辑、摄影、美术、校对和中央新闻的收音记录等工作。也就是说,这张报纸从采访到排版付印各个环节,都责无旁贷。每天工作时间都在十几小时。经常是白天下乡采访,晚上回报社便忙着赶写采访稿和编辑工作,直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以应付次日的排版付印。那个年代,东山电力不足,晚上到11点半就停电熄灯,有个报人白天采访后,连夜编辑稿件,只好点蜡烛加班。因为过于疲劳,伏在案上睡觉,直至把稿纸、钢笔和头发都烧了才惊醒过来。办报初期,国内外新闻都是等到省报送达东山才摘录上报,新闻便成了旧闻。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每天晚上,要由专人守在收音机旁,点着蜡烛,执笔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零点开始播送的记录新闻。遇到重要的中央新闻,就要连夜编辑后送到印刷厂排版付印,而且没有一个字的差错,使读者在第一时间在《东山报》上阅读到中央的重要新闻。在新闻摄影上,报社虽然有一台较好的照相机,但照片却无法直接刊登,必须把交卷底片寄到厦门日报社制版后才能使用。
  在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东山报》始终遵照谷文昌书记的指示精神,围绕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这个宗旨;热情讴歌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宣传各行各业艰苦创业、改造自然的好经验。对当时东山工业、渔业、盐业的发展,尤其是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移山填海、修筑海堤等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有两个海堤的建设工程,报社都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工地现场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例如,反复报道了西港海堤围垦海滩建盐田的新闻。从1958年10月至1959年10月,在西港筑建南北两条海堤,垦造1.8万公亩盐田,对东山盐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959年全县原盐总产量65007吨,平均每公亩产量1082公斤,获国务院颁发的红旗奖。又如,对由樊生林任总指挥的八尺门移山填海的工程。从1959年12月动工后,《东山报》一直连续不断地进行跟踪报道,直至1961年2月25日《东山报》停刊。
  1960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关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发表20周年,有个编辑请一个报社专职的刻字工人仿照毛泽东字体,木刻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8个大字,并镶嵌了花边在报上刊登。1959年,为庆祝东山县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县里举办了一个大型展览会,11月1日,《东山报》刊载了一篇由报社记者采写的,题为《伟大的成就,光辉的胜利》的长篇通讯,并在报纸的上端刊登一幅东山县展览馆大门的照片。
  谷文昌非常关心报人的生活状况。1960年,东山进人“瓜菜代”最困难的时期。报社人员白天在机关食堂就餐。当时报社围墙外有一小块菜园地,报人在地里种了厚叶菜。晚上加班到半夜,肚子饿了,就煮着自己在小菜园子种的厚叶菜加点盐充饥。不久,县委副书记陈维仪知道了此事,随即向谷文昌汇报。谷文昌听了,内疚地说:“报社的同志工作实在很辛苦,对他们的关心太不够了。绝不能让他们把身体搞垮,应该给予特殊的照顾。”在县里粮食十分紧缺,粒米贵如珠的情况下,仍破例研究决定:凡是开夜班的同志,每人夜餐供应大米二两半。报社人员第一次告别了“瓜菜代”的夜宵,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一股暖流不禁涌上心头。
  《东山报》办了将近三年,初为三日刊,1959年初,改为《东山日报》(四开四版),同年5月1日和7月1日,又先后改为隔日刊和三日刊(四开四版)。从创办至停刊,共出版503期。每次改版,都由谷文昌书记拍板敲定。《东山报》一直得到了东山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工厂、学校以及农村社队均有订阅。起初,发行量只有200—300份,后来增加的1000份。不少在新疆、北京、广州等地工作的东山籍干部,出于对家乡建设的关心,也踊跃订阅。
  《东山报》虽然停刊了,但谷文昌仍然肯定《东山报》在东山县委宣传工作史册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泽传
责任者
谷文昌
相关人物
伍国昌
相关人物
黄鸿度
相关人物
郑启明
相关人物
朱锦坤
相关人物
张顺发
相关人物
林泽传
相关人物
薛钦
相关人物
陈先振
相关人物
陈维仪
相关人物
樊生林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山报社印刷厂
相关机构
东山县邮电局
相关机构
东山县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社会主义
相关实物
瓜菜代
相关实物
谷文昌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