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303
颗粒名称: 对台文化
分类号: G125
页数: 22
页码: 1-2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山县与台湾的民间文化交流发展情况。两地历史渊源深厚,民间文化同出一宗,以共同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为主体的民间文化交流,大大增强了台湾同胞认祖归宗的情感,为进一步改善两岸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东山县在两岸关系和交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通过挖掘与台湾的民间文化共性,建设两地民间文化交流窗口,促进民间文化交流发展,对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对台文化 文化交流 东山县

内容

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
  朱展发 东山县政协主席
  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的战略布局,东山大有可为。
  东山与台湾一水相隔,一苇可通,距高雄143海里,距澎湖仅98海里,是大陆靠澎湖最近的地方,也是大陆最早移民入台、历代入台人数最多的沿海岛县。现全台湾祖籍东山的同胞有20余万人。东山与台湾两地历史渊源深远,特别是民间文化同出一宗,源远流长,随着新时期两岸民间交往的发展,以共同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为主体的东台民间文化交流,大大增强了台湾同胞认祖归宗的情感,为进一步改善两岸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东山与台湾间的“三缘”优势、政策优势、实践优势决定了东山在两岸关系和交往中的独特地位。据此,在海峡两岸寻求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强烈呼声中,挖掘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共性,建设两地民间文化交流窗口,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对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东山在发展两岸关系中的独特优势
  (一)“三缘”优势
  1、血缘优势。自古东山既是大陆沿海的兵戍重镇,又是大陆与台湾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明清两代,即不断有东山百姓和征戍官兵渡海入台,随着年代的更替,东山人在台湾已形成与故乡相同的地域性民俗风情,血缘关系密不可分,经常交流交往的宗亲团体6个,同乡会6个。
  2、地缘优势。现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漳州史前文化考古调查和旧石器的发现也印证了在东山与台湾之间有一条“古陆桥”,使两岸连为一体,东山先民就借此往返东台两地,后来,地壳变迁,“陆桥”下沉,形成今天的海峡地貌。但东山人民仍不断飘洋过海,与台湾同胞共同开发宝岛,为台湾的文明与繁荣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两地民众往来从未间断。由于地缘文化的影响,入台移民大多同乡聚族、聚姓而居,始终保持昭穆相承,两地互婚,地名相关,风俗相似,语言相同的亲缘关系。
  3、文缘优势。1994年,我国著名专家单士元、郑孝燮、罗哲文在漳州视察后一致认为:“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个特殊的意义:形成了一个文化圈,台湾文化应是漳州这个文化圈内的。”东山作为漳州文化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台湾在姓氏、地名、语言、民情、风俗、衣着、礼仪以及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亦都有共同之处。例如:东山关帝庙是台湾近千座关庙的香缘祖庙,东山铜钵“玉二妈”庙通过台湾嘉义“玉二妈”庙辐射全岛,遍地开花。在东山展现两岸民间信仰根系相连的文物景点星罗棋布,成为闽台民俗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二)政策优势
  早在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站在海西建设新的起点上,赋予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政策优势,意见指出:深入开展两岸文化对口互动活动,加强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闽南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赋予对台先行先试政策,按照建立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要求,允许在对台文化方面交流与合作中,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先行先试。
  (三)实践优势
  自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东山与台湾的民间信仰双向交流十分频繁。我们通过举办27届的关帝文化旅游节,邀请两岸信众共襄盛举,27年来台湾共有400多座关帝庙数万信徒到东山关帝庙朝圣进香;东山关帝庙的“关圣帝君”神像两次入台巡游:一是1995年1月,应邀首次巡台,历时7个月,行程万余里,轰动全宝岛;二是作为第十八届关帝文化节的延续,第二次入台进行为期3个月的巡游和庙会活动。2011年的2月16日,“玉二妈”朝圣团一行650名台湾信众、91尊神像,首次回“娘家”东山寻根谒祖,也是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后,东山迎来的首个大规模海上直航朝圣团,按照民俗朝圣活动将连续3年;各种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十分频繁:潮乐作为海峡两岸共同的民间音乐,自1990年元宵佳节,以林向瑞(东山籍)为团长的“福建东山旅台同乡潮乐访问团”一行8人,作为1949年以来第一个到大陆闽南访问的台湾民间音乐团体首次从台北专程到东山岛进行访问联欢始,台湾的潮乐团体频繁到东山访问演奏,潮乐成为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台湾同胞频繁来东山文化交流,东山有关方面到台湾访问交流的也日益增多,自1995年起,东山县画家谢学文、陈雪琼夫妇多次应邀,在台湾举办夫妇画展,受到台湾各界的欢迎。他们入台展览是东山县首次书画入台交流,实现入台交流项目的突破。此外还有东山画家林少丹、孙用钊、陈平等人的书画作品数百幅入台参展或被收藏出版画册。我们还组织举办了有影响、上规模的有关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书画展近百个。在20多年的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培育了良好的人脉资源,对于我们进一步拓展两地民间文化交流极具现实意义。
  二、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东山与台湾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日益活跃,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县委提出的建设“生态旅游岛,富美新东山”战略构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主要有:
  1、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缺乏稳定性。由于历史与政治因素影响,台湾与大陆相隔五十多年,政治、历史因素使两地在同缘的文化本源上发展出了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使得东山与台湾文化交流活动充满了复杂性、艰巨性、波动性,时刻影响着文化交流稳定发展的态势。
  2、服务经济建设综合影响力不足。我们在开展东山与台湾文化交流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重剪彩轻扶持,重观光轻实业,文化交流活动在自身的角度上说与经济结合少,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应就少,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力更显不足。
  3、东台民间文化创新乏力。首先,历史客观原因。由于我们对台文化交流重点在以往都属于非主流文化,加上对传统民间民俗信仰和宗教信仰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受重视程度有限,这与台湾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存在资源分散缺乏整合和有效利用。例如谢长廷的祖籍地是属铜陵镇还是康美镇,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这往往令台胞无所适从。第三,研究人员缺乏培养,断层严重。导致了其创新性不强,仅仅对上一辈或上了年纪的台胞存在一定的影响力,而对年轻一代或二三代后裔却认识不足,以至于出现了文化交流项目上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交流的对象却是缺乏广泛性的尴尬。
  三、思考与建议
  1、着眼大局,加强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组织机构建设
  要发挥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融合在促进统一、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就要做到开展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必须准确把握对台工作大局,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此,开展东山与台湾文化交流应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建议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的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投入相应的资金保证。该领导小组负责向省市积极争取给予东山在闽台文化交流工作中更多的开放政策,负责统筹全县的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工作,负责拟定我县对台文化交流的工作规划、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形成各相关部门力量有效整合,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合作机制和格局。
  2、抓住契机,加强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基地建设
  以国务院的《意见》出台为契机,大力加强作为窗口的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对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为此,一是要夯实基础,加强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收集整理和抢救工作。尽快做好关于东山歌册、南音等东山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要组织力量进行收集整理和扶持濒临失传文化的抢救。二是要抓紧建设一批对台文化交流资源的精品库。根据台湾文化市场的需求,制定我县对台文化交流品牌规划,选择精品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为对台文化交流提供丰富的资源保证和项目支撑。三是借助民间信仰,增进台胞“根”的认同。积极开展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做大做强关帝文化旅游节、“玉二妈”朝圣活动,使之成为吸引台湾艺术团体和各种对台文化展示活动的重要平台;四是加强对台教育基地建设,促进对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要利用本地旅游资源,联合举办学生夏(冬)令营、讲座等。要有计划地组织和举办两岸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有针对性地在台湾年轻一代中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3、打造品牌,建立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产业生产链
  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对台文化的品牌。应就全县文化资源分散、地域垄断意识日盛的状况加强协调和指导,整合全县的文化资源,共同构筑强力品牌。
  持续办好关帝文化旅游节。国台办已经把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升格为全国对台文化交流的重要节庆活动,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要打破原有的节庆举办方式,在形式与内容上加大创新力度,凸显文化主题与经贸主线。
  加强“南岛语系”发源地和“东山陆桥”研究。据专家考证,中国南方古人类由贵州向东迁徒,进入福建后东渡进入台湾,东山是南太平洋岛国语系的发源地之一,第四纪冰川期,东山-澎湖-台湾曾几度露出海面,史称“东山陆桥”,是海峡两岸地质历史时期交流的重要通道。“南岛语系”发源地和“东山陆桥”都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建议争取列为国家社会科学院的课题,由两岸学者深入研究,扩大台湾民众对文化之“根”的认同。
  打造海峡两岸海上运动交流基地依托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在已经成功举办的“东山国际帆船文化节”基础上,定期举办海峡两岸帆船帆板友谊赛,做好赛事的升格与固定,形成海峡两岸重要的海上运动交流基地。
  二是搭建对台文化的平台,推动文化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注重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要积极探索与台湾有影响的文化艺术中介机构合作,建立对台文化产业网络,推动两岸艺术交流和商业演出。
  三是开放对台文化市场。鼓励台商投资东台文化建设或进行对台边缘文化的小额投资,带动对台正常贸易,使东山与台湾文化产品这一我省海峡两岸经贸往来的特殊形式和一大优势,在闽台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
  沿东山陆桥修建台海大通道的可行性研究
  陈立群
  摘要: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确立高雄至成都、北京至台北两条公路项目之后,台海大通道规划设计与科学论证便提上议事日程。在台海大通道的形式上,存在“海底隧道”“跨海大桥”“海峡火车轮渡”“沿东山陆桥修建路、桥、岛三结合的台海大通道”等不同意见。笔者倾向于后者,即以吹沙填海技术,沿东山陆桥修建路、桥、岛三结合并分期实施的台海大通道。
  以下分述之。
  一、台海大通道的几种方案
  2013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简称《规划》)。在普通国道网东西60条横线规划中,有(台湾)高雄至成都一线,而在国家高速公路网首都7条放射线规划中,则有北京至台北一线。这就意味着到2030年,大陆将有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跨越台湾海峡直接台湾。
  迄今为止,普遍受关注的方案主要有:台湾海峡火车轮渡、跨海大桥和台湾海峡海底隧道方案。
  (一)台湾海峡火车轮渡
  所谓火车轮渡,即把渡海列车拆解成若干截,推上渡轮专用轨道,到达彼岸后再重新组合成列上轨。我国琼州海峡便成功运用该技术,大大提高大陆与海南的交通运输能力。
  火车轮渡有工程简单,造价不高,容易实施的特点,但两岸使用的铁路轨距标准不同。大陆铁路轨距是国际标准轨距1435mm,而台湾从台北到高雄的普通铁路轨距是1067mm,其高铁采用标准轨距,大陆火车渡海入台需要换轨,操作复杂,费用极高,几不可能。
  (二)台湾海峡跨海大桥
  据中国桥梁网报道[1]:在2010年11月2日,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海峡两岸公路发展与安全论坛”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畅谈台湾海峡跨海大桥方案。按照他的设计,从大陆到台湾大致有三条线路,一是北线,即平潭——新竹;二是中线,即莆田——台中;三是南线,即厦门——高雄。北线跨海线路100公里左右,水深50-60米,但不超过80米。北线区域埋藏的花岗岩、页岩等岩层较为完整,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较小而中线、南线的基本勘察资料,目前了解很少,对其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尚难进行判断,因此他暂以北线平潭——新竹跨越海峡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10车道100公里长的跨海大桥设计方案。但跨海大桥的抗风浪与地震、钢索桥强风桥面倾斜、悬索桥主钢缆防腐蚀以及更换等一系列重要技术问题,有待研究
  (三)台湾海峡海底隧道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李学杰等人报道[2]:1987年,姜达权与张以诚共同草拟了一份向中央的报告,建议在“三峡工程以后”,开展对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隧道等工程论证。该报告以姜达权署名上报,获得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批示,这是台湾海峡隧道的首次正式提出1997年,清华大学吴之明提出修建台湾海峡隧道的构想。1998年11月,在清华大学吴之明、戚筱俊、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彭阜南、旅美学者方晓阳、台湾学者黄灿辉等专家的推动以及福建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在厦门召开了“台湾海峡隧道学术论证研讨会”,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论证由此正式提上日程。至今,在中国大陆已召开过6次台湾海峡隧道论证研讨会;讨论中的台湾海峡通道程主要有3条选线方案:北线,从福建平潭岛至台湾新竹附近;中线,从福建莆田到台中;南线,金门岛—澎湖至台湾台西渔港南部台湾海峡大桥与海底隧道方案,究竟哪一个比较可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力学家、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同济大学终身教授张均认为[3]:桥、隧方案比选,修建隧道过海的优势明显。“海面台风和浓雾、地震频发等恶劣气象、地质条件,对建桥将是严重的制约因素。与桥梁方案相比,此处选择隧道过海的最大优越性,主要反映在全天候通行,对风、雨、雾、震都基本无阻,隧道过海对海工、航运方面也没有大的障碍和影响。隧道深埋于地下,即使在大地震情况下,除了洞口部位需要重点加固外,其主体隧洞的抗震性能优良,在地层岩盘的围护下因受震害而破坏的几率比地上建(构)筑物相对要低得多。”
  在海底隧道北、中、南三线的比选中,张钧院士认为:就当前认识看,在可能的北、中、南3条过海线位选择中,福州平潭(岛)——台北新竹一线似属最优势的选位。他指出“如预期从2020年规划筹建时刻起,大致将历时30年,要抓紧土建及后续配套的风、水、电和铺轨作业,使能同步竣工。这样,将在2050后实现通车。”
  张钧教授估算海底隧道从规划筹建到竣工通车,需要30年的时间。这纯粹从工程技术及其施工量进行宽泛测算,排除因两岸政治因素与施工中出现难以预测的事故所拖延的时间。可以想见,海底隧道建设所耗费的时间是漫长的。
  上述桥梁与隧道两个方案正处于备受关注的热议之中,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无论是桥梁还是隧道,学者专家的目光几乎聚焦于北线的始发点平潭,却忽略了海峡南部一道曾经多次露出海面的古陆桥——东山陆桥。
  二、东山陆桥与台海大通道新方案
  “东山陆桥”是指横亘台湾海峡的一道浅滩,或称海底“隆起带”“浅水带”。
  这道浅滩发端于漳州南部的东山岛,向东延伸到海峡中部的台湾浅滩,再向东北,经澎湖列岛后直至台湾西部。它基本上由台湾浅滩、南澎湖浅滩、北澎湖浅滩和台西浅滩四部分组成,一般深度不超过40米,最浅仅10米。当海平面下降的幅度超过40米时,这道浅滩便露出海面,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的陆桥。福建师范大学林观得教授最先研究这道浅滩,并将其命名为“东山陆桥”。[4]台湾学者或称之为“台湾陆桥”。[5]“东山陆桥”的沉浮,主要取决于台湾海峡地理、气候与海平面的演变。在地理上因属大陆边缘地壳,易受挤压而产生隆起或断裂。早在第三纪末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台湾褶皱隆起,带动闽台陆地抬升并连成一体。至中新世末,闽台间发生断陷,海水侵入而形成台湾海峡。此后,距今约300万年以来,即从地质年代的第四纪以来,地球先后发生了多次冰期和两个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构成了所谓的“第四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冰期来临时,极地、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的冰盖、冰帽和冰川增长,导致海平面下降,即所谓海退现象。两次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气候变暖,冰盖、冰帽和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即所谓海进现象。据研究,在第四纪大冰期里,全球性海平面下降超过40米的大致有7次,据此,“东山陆桥”至少有7次露出水面。[6]大约从距今约15000年开始,冰进高潮开始退却后,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逐渐上升,到了10000年以前即全新世开始,东海海平面上升到现在海平面以下100公尺左右,所以自全新世开始以后,台湾海峡便很快形成。[7]此时,唯独“东山陆桥”尚露于海面,成为一道狭长的陆桥。大约在距今约6000—7000年左右,海浸达到最高峰,台湾和沿海岛屿又与福建大陆分开。[8]此时“东山陆桥”才最后被淹没于台湾海峡海底。
  关于“东山陆桥”出露海面的问题,众多学者从古地理气候、海洋地质、古生物学与考古学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述[9][10][11][12][13][141[15],认为“东山陆桥”曾多次出露海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连接在一起。
  2016年秋,刘日[16]、周广庆[17]等人在了解到“东山陆桥”之后,深入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福建东南沿海的东山岛进行科学考察及田野调查,一致认为台海大通道的最佳选线应是东山陆桥。他们于同年12月草拟了征求意见稿《台海大通道与海上万国商城——永久解决台湾与打造区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拟进一步论证后“向党中央、国务院建言献策,为收复台湾、统一祖国尽微薄之力”。
  《报告》首次提出沿东山陆桥修建台海大通道,认为台湾海峡大通道的桥、隧形式均不可取,应当采用桥、路、岛三结合的复合式。大通道线路从福建东山岛出发,沿着远古“东山陆桥”线路,海水深处架设桥梁,浅处填海造路,海水更浅处则填海造岛。该方案采用分期分段施工方法,把整个长约245千米的台海大通道划分为三期路段。第一期路段:东山至“海峡中线”,长约120千米;第二期路段:“海峡中线”至澎湖列岛,长约80千米;第三期路段:澎湖列岛至台湾岛,长约45千米。
  《报告》提出台海大通道的路、岛建设,采用当前先进的“吹沙填海造陆”技术,即用“吹沙”的方式堆沙造陆。现代化的吹沙填海造陆挖沙(泥)船利用巨型的绞刀,搅动海底泥沙,应用强大的泵吸动力,把被搅动的海底泥沙和海水,像抽水机抽水一样,连沙带水一起泵送到需要造陆的海域。近距离吹沙不用管道,远距离吹沙需要长短不一的管道,管道可中间增加动力泵站,管道最长可超过6?公里。吹沙填海造陆因挖、吸、运、吹、填,一次性完成,免去了费工的挖掘和远距离搬运,是一种非常便捷、高效的现代化造陆方式,具有成岛速度快、规模大、效率高、造价低的优点。相比桥、隧方案,“吹沙填海造陆”方式具有耗时少,造价低的明显优势。
  三、沿东山陆桥修建台海大通道的可行性
  “东山陆桥”对台海大通道建设,存在多方面有利的自然条件,归纳起来至少有海水最浅、地质稳固与沙源充足三个自然条件。除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还存在有利的人文条件,更具可操作性。
  (一)海水最浅
  如上所述,“东山陆桥”是一道横亘台海的浅滩,基本上由台湾浅滩、南澎湖浅滩、北澎湖浅滩和台西浅滩四部分组成,一般深度不超过40米,最浅仅10米多。浅滩东西长度约250千米,南北宽约25千米,其西北部以颈状台地与东山岛附近的﹣36米深的海底阶地相连。浅滩南侧海底坡度较大,从-40米迅速降至﹣150米深的大陆架边缘,而后又突降至﹣250—﹣400米的大陆坡,与南中国海相接。浅滩北则海底坡度较小,水深约70-90米。显然,东山陆桥是台湾海峡水深最浅之处,是修建台海大通道的最佳选线。
  (二)地质稳固
  台湾海峡地质资料显示,海峡基底是大陆性地壳,主要基岩为火成岩、玄武岩,其上覆盖着厚薄不一的沉积物。东山陆桥海底除了裸露的基岩就是厚实的海沙堆积,并常见沉溺海滩岩。1984年广东地震局徐起浩研究员对东山岛传说中的“海底城墙”多次考察后指出:“海滩岩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潮间带较常见的一种岩石,是风暴潮把滨海中的砂和大量生物碎屑推上高潮线形成的滩脊,而后通过海水蒸发,被文石或高镁方解石胶结物胶结起来的一种岩石。由于海平面变化或地壳运动,有时原先形成的海滩岩会落到低潮线附近,东山县前港“水下城墙”就是这样的沉溺海滩岩。”[18]
  据调查,东山渔民经常在东山岛附近、台湾浅滩等海域发现沉溺海滩岩,均以为是海底城墙或建筑遗存。其实,沉溺海滩岩不仅证实其曾经裸露于海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海底蚀余玄武岩丘和低海面时形成的海滩岩是台湾浅滩存在的地质基础,又称骨架。它们阻挡强大的潮流的波流的冲刷,对砂的存在起到保护的作用。”[19]因此,东山陆桥以沙积为主的海底地形虽然起伏不平,却相当稳定。
  台湾海峡海底属大陆性地壳,基岩稳固,再加上东山陆桥一线海底稳定的地形,为台海大通道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条件。
  (三)沙源充足
  据福建海洋研究所杨顺良、骆惠仲、梁红星等人调查[20]:东山岛是我国沿海较为典型的岛连岛地貌体,即由一系列沿NE方向分布的岛屿通过连岛沙坝相互连接组成,其地形上则表现为高陡峭的基岩丘陵、低平缓连岛沙坝,连岛坝为风沙所覆盖。
  水下沙丘的平均高度2.9米,最高8米,平均宽度100米。在该海域东南方台湾浅滩多处采集到海滩岩,水深约25米处的海滩碳14年代测定为8420±270年,该海域在距今约定8500年左右,海平面在现在水深20~25米处较长时期的停滞和振荡过,形成过古海岸沙丘、海岸线、水下沙丘、成为一级水下阶地。
  东山岛以东近海水下沙丘群的分布范围甚广,宏伟壮观,主要分布在20米等深线附近,即北自古雷头,南至澳角附近的龙屿、虎屿、狮屿、象屿一带,西从离岸线仅1000米左右的10米等深线开始,往东南方向与台湾海峡南部的台湾浅滩水下沙丘群相连,再往东北方向与澎湖水下沙丘群、台中浅滩水下沙丘群连成一片,水下沙丘群的分布面积在24050平方千米以上,成为一条水深浅于40米,向南呈弧形的巨大沙埂,横亘于台湾海峡南口,覆盖于“东山陆桥”之上。
  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底沉积组对台湾浅滩的调查:若以台湾浅滩海水30米等深线计算,台湾浅滩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若以海水40米等深线计算,台湾浅滩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海底沙漠”0.88万平方千米的中心区域,约有900余个大沙丘,其中有6个水深小于10米的浅点,最浅处水深为8.6米。总砂量可达数百亿立方米,如此庞大数里的海砂可满足海峡两岸百年建筑用砂需求。又据刘日、周广庆测算,若以海沙平均5米厚度计算,存在沙量可近1000亿立方米。若按东山至澎湖180千米、宽1公里、高35米的大通道用沙量计算,也只需要63亿立方米,不及全部海沙量的十分之一。海底沙坡在海洋世界的海底表面广泛存在,但形成“海底沙漠”并超过2万平方千米的,全球只有东山陆桥。采用吹沙填海造路造岛修建台海大通道,东山陆桥提供取之不尽的海沙资源。
  (四)人文条件
  修建台海大通道,无论采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或路、桥、岛三结合的形式,均无法回避两岸的政治因素。若取路、桥、岛三结合的形式修建通道并分期实施,首期从东山修至海峡中线以内的台湾浅滩,可以海洋经济开发的名义单方面光明正大地实施。而且每填一段陆路或造一个小岛,都立刻在海洋经济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有利于海洋避风救险,造福两岸渔民。若取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的形式,缺少台湾当局的互动,很难单方面开工。一旦因政治原因而中途停建,所造成的政治与经济损失是无法估算的。
  东山陆桥的发端地东山岛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之一。早在史前时期,古人类与古动物即途经“东山陆桥”东迁入台,从而开凿两地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在历史上,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统一台湾以及不断的移民事件,均以东山岛密切相关。两地同胞血脉相融、语言相通、信仰习俗相同,均可追源溯祖,属骨肉亲情。即便在两岸政治对峙的紧张时期,两地渔民在东山陆桥海域的海面接触从未间断。他们都渴望和平,呼吁祖国统一。这便是沿东山陆桥修建台海大通道极其有利的人文条件。
  基于这一点认为,笔者认为,刘日等人提出在台湾浅滩填海造岛建立“万国商城”的方案,是一个很好的宏伟规划,又是一个远景规划。如果在“万国商城”实现之前,在台湾浅滩新造岛上,率先建立一个集台湾海峡海上救护中心、闽南渔场指挥中心、台海海事联络中心与台海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为一体的岛屿,更切合实际,更迎合两地民意。在此基础上,再不断扩大岛屿面积,建成两岸经济自由贸易区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最后再实现“万国商城”的远大理想。
  在中国传统中,成就大事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修建台海大通道也不例外。东山陆桥海水最浅、地质稳固与沙源充足便是地利。东山与台湾的密切关系、两岸人民渴望和平,盼望祖国统一的意愿,就是难得的人和,是有利的人文条件。倘若按上述目的在台湾浅滩造岛,是完全符合两岸民意的。因此,甚至可以考虑先岛后路的做法,即先在台湾浅滩造岛,再以该岛为中心向东西方向延伸通道建设。如此,更具战略隐蔽性,更能避免台湾当局的干扰。如果台湾浅滩造岛能切实让两岸人民获利,台海大通道的整体建设则大有希望。
  沿东山陆桥修建台海大通道已经具备地利与人和两大条件,而天时之利明显不足,尚待两岸局势变化。但是,首期从东山至台湾浅滩的路、桥、岛建设可尽早实施,并以其切实服务两岸人民、提高台湾海峡区域综合交通能力、促进台湾海峡社会经济区的重组与崛起而赢得天时。
  四、简短的结论
  综上所述,沿东山陆修建路、桥、岛三结合的大通道是最佳选择。东山陆桥海水最浅、地质稳固和沙源充足,是修建大通道的地利,而东山与台湾密切的渊源关系及其共同的愿望,是为人和。地利、人和两大条件决定了沿东山陆桥修建台海大通道的可行性。
  在天时条件尚嫌不足的情况下,应讲究策略,将台海大通道建设更多地与两岸海洋的利用与开发、两岸经贸乃至台湾海峡社会经济区的重组与崛起等结合起来,赢得民心,获得天时。如此,台海大通道必将建成,并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重大贡献。
  注释:
  [1]中国桥梁网(http://www.cnbridge.cn),原文标题:台湾海峡建跨海大桥规划三条路线_路桥资讯_中国桥梁网,原文网址:http://www.cnbridge.cn/2010/1103/21368.htm
  [2]李学杰、张以诚等:台湾海峡地形地质特征及其通道工程选线,《科技导报》2008、26(22)第81页。
  [3]孙钧:台湾海峡隧道工程规划方案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思考,〈隧道建设〉第34卷,第1期,2014年1月,第1~5页。
  [4]林观得:《台湾海峡海底地貌的探讨》,《台湾海峡》第1卷第2期1982年12月。
  [5]何传坤:《台湾陆桥史前动物及人类化石的新发现》,台湾《历史》2000年5月刊。
  [6]蔡保全等:《东山在闽台旧石器时代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文物》1995年2期。
  [7]张光直:《新石器时代的台湾海峡》,《考古》1989年第6期。
  [8]陈国强、叶文程、吴绵吉:《闽台考古》,第一章第一节第3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8年8月。
  [9]杨子庚:《中国东部陆架第四纪时期的演变及其环境效应》,梁名胜主编《中国海陆第四纪对比研究》,科学出版社,1991年。
  [10]蓝东兆、陈承惠:《晚玉木冰期台湾海峡的沉积环境》,《海洋学报》1998年第20卷第4期。
  [11]蔡保全:《晚玉木冰期台湾海峡成陆的证据》,《海洋科学》2002年第26卷第6期。
  [12]祈国琴、何传坤:《台湾第四纪澎湖海沟动物群及古地理环境》,《第四纪研究》,1999年3月,第2期。
  [13]陈立群:《东山陆桥动物化石人工痕迹的观察与研究》,《福建文博》2002年1期。
  [14]刘昌益:《台湾原住民史——史前篇》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编印,中华民国91年12月初版,第1页。
  [15]尤玉柱:《漳州史前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在史前时期闽台关系中的特殊地位》,《漳州史前文化》第10章,16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16]刘日,男,1948年生,石家庄市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硕士,曾任无极县县委书记、河北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河北省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17]周广庆,男,1964年生,杭州市人,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副所长。
  [18]徐起浩:海底城墙古海滩岩,《地球》1988年3期第9页。
  [19]石谦、张君元、蔡爱智:台湾浅滩——巨大的矿砂资源库,
  《自然资源学报》第24卷,第3期,2009年3月:第512页。(石谦:厦门理工学院、环境工程系教授、张君元:中国科学院、青鸟海洋研究所、蔡爱智: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20]杨顺良、骆惠仲、梁红星:东山岛以东近岸水下沙丘及其环境,《台湾海峡》第15卷,第4期,1996年12月。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九辑》

本书设对台文化、绿色丰碑、石斋文化、史海探幽、海岛往事、乡村振兴、古代建筑、诗苑拾英栏目。收录了《促进东山与台湾民间文化交流发展》《谷文昌亲自抓党报》《浅析黄道周的刚毅和谦和》《养生堂(育婴堂)往事》《东山岛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