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以来东山现代音乐戏剧活动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291
颗粒名称: 上世纪40年代以来东山现代音乐戏剧活动概述
分类号: J809
页数: 7
页码: 306-31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东山县在音乐戏剧方面的历史和发展,特别是现代音乐戏剧活动的兴起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东山县音乐戏剧活动的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展现了东山县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在传承和弘扬祖国和地方文化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关键词: 音乐戏剧 发展史 东山县

内容

东山岛丰富而繁荣的音乐戏曲活动历史,从乾隆年间潮剧传人东山起,至少已经经历200年以上。自古民间就有“铜山娘子能唱歌”的美誉。岛上,特别是铜陵地区,至今仍传承下来的音乐戏曲品种有南音、潮剧、昆曲、汉剧、芗剧、木偶、八音、大曲、歌册、艺棚戏、五角戏、四平锣鼓、潮州大锣鼓、水族舞、大鼓伞、踩高跷、走早船等。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经一批有识有志的知识分子(主要是中小学教师)的努力,现代音乐、话剧、歌剧也随之在岛上盛行,新老音乐戏剧活动覆盖全县,十分活跃,异彩纷呈。有人戏称铜山为“戏布袋”,实不为过。1997年国家文化部授予东山县“中国民间音乐之乡”。各种音乐戏剧活动与我县以关帝文化、黄道周文化为主线的人文传统互相附丽,构成了东山岛厚重的文化积淀。
  各种音乐戏剧在东山的活动历史,我县不少识士已从不同侧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如林水金先生对东山潮剧的研究,高永川先生对昆曲在东山传唱的介绍,游明元、沈舜友、林如东等先生对东山歌册的发掘,都颇为深入,有相当可取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本文仅就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现代音乐戏剧活动作一点概述。
  在“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县一批新知识分子自觉担当起在家乡推动现代音乐戏剧活动的重任。早在民国25年(1936年),当时的东升小学(县实验小学前身)的教职员就组织了“浪花剧社”,围绕抗日救亡和反封建主题,开展戏剧演出活动。其时,公演的剧目有《国破山河在》、《小英雄》、《没有办法的医生》、《救救孩子》、《放下你的鞭子》、《名利场》、《面包》等现代话剧、小歌剧。浪花剧社还演唱《开路先锋》、《渔光曲》、《胜利》等抗日救亡和反映民众心声的歌曲。演出的场地多在学校操场、简易礼堂或铜陵地区各个角落的广场、戏台。民国26年,全县文教界纷纷组织抗日宣传队,上街公演《牛头岭》、《血祭九一八》、《第二号汉奸》等。
  1941年,我县第一位留学生,活跃于上海、厦门、福州、漳州等地从事教育、实业、政治活动的知名乡贤萧笠云先生回到东山,时任县长楼胜利倡办东山初级中学。萧即被委任为校长。堪称这个时期东山新知识分子领军人物的萧笠云先生,不仅为学校制定“自强不息”的校训,还自己作词作曲谱成《东中校歌》:
  机声轧车/炮声隆隆/抗日大时代/诞生我东中/守校训/行八德/树立良好学风/为人群谋福利/为国家矢尽忠/学问可济世/有恒能成功/同学们/敦品力学/誓为他日主人翁/东中、东中/永垂光荣。
  校园里响彻积极向上的嘹亮歌声,洋溢着爱国激情。萧校长还亲自组织学生,用法文教唱《马赛曲》。在学校,组织歌咏队,举办文艺晚会,亲自带领师生上街、下乡演出街头剧、宣传剧。
  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东山的戏剧活动达到了全盛时期。以东中师生和小学教师为主体的文艺爱好者,在李英、方耀铿、朱必学、林嘉言、黄廷华、许扬烈、许维斌等几位德艺双馨的一代英才的带领下,戏剧活动达到空前水平。他们不仅在从教的学校引领音乐风尚,还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师生,联合组织排演各类戏剧,尤其是现代话剧、歌剧。一时间,全县城乡群众耳目一新,兴致高涨,群情激愤,领受了解放以来的新社会新气象,也接受了从未接触过的新文化艺术的熏陶和洗礼。秧歌、腰鼓等文艺形式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传播。
  这一阶段的戏剧,大多是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如抗美援朝时期,排演歌剧《宝山参军》;大张旗鼓破除迷信宣传时,演出歌剧《一贯害人道》;政府号召大生产时,排演歌颂劳动模范的歌剧《王秀鸾》(林赛珠、黄启注主演);贯彻新婚姻法时,排演《小女婿》(陈雪琼、陈启昌主演)、《王贵与李香香》……还有几个以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为题材的大型歌剧,如《三世仇》、《刘胡兰》(李桂招主演)、《赤叶河》(林赛珠、黄楚生主演)等。一座海隅小城,有能力在短短一两年时间演出多部大型歌剧,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确实显示了东山县文艺人才荟萃以及知识分子着力传承、弘扬祖国和地方文化底蕴的心志。
  这一时期,演出的编导班子就是李英、林嘉言、许维斌等中小学教师。音乐伴奏班子则由方耀铿、朱必学、谢元春(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负过重伤,转业后任第二小学校长)、许上元(时为中学生,后专修音乐,任过省前锋文工团首席小提琴手)等领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歌剧,原作都是普通话。解放初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为了让观众看懂,编导人员均倾注全力,将对话、唱词翻译成本地方言。翻译得十分流畅上口,妇孺皆晓。全剧用方言演绎,至今还不断为知情人士传唱、褒扬。可以称为方言版的创作。这种翻译、移植的水准,彰显了我县一代知识分子驾驭语言的功力。
  以上多场演出,场场观众爆满,演出的感染力相当强。曾出现一桩有力说明其感染力的事件:林聪欣在歌剧《刘胡兰》中饰演国民党“胡须连长”,表演投入动人,观众看戏如临其境。有一位武装部干部受戏中情景感动愤慨,竟现场持手枪上台欲袭击“胡须连长”,被众人制止,方悟其实只是演戏。
  由于剧中的艺术形象在观众中根植了很广泛、深刻的影响,长久难泯,此后几十年中,人们遇到李桂招多戏称之为“刘胡兰”,遇到林赛珠多戏称之为“美查某”(美女,出自《赤叶河》唱词),遇到陈启昌多戏称之为“小女婿”,遇到林聪欣多戏称之为“胡须连长”……
  除这种地区性的戏剧演出外,在学校、社区(当时称为街道)、乡村、行政企事业单位,也开展了各种音乐戏剧活动,以东中最为繁荣。音乐方面,这一时期比较广泛的是传唱《莫斯科——北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苏联歌曲以及“五四”以来的著名电影歌曲。那时,各个中小学校园里,歌咏活动十分热烈。当年的东中学生,如今已年届七、八十,都记忆犹新,难舍风雅情怀。民族歌曲在校园里最为盛行的是聂耳、冼星海等著名音乐家的歌曲作品。在东中,大凡重要节日、毕业典礼,经常举行文艺晚会,还举办过全校各班级的文艺汇演。高中首届同学集体演唱《黄河大合唱》组歌;高中二届同学表演话剧《万水千山》……此外,东中文艺舞台上多次演出《采茶灯》、《十大姐》等几部经典舞蹈,也给那一代学子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成为每一届同学聚会的热门怀旧话题。主要舞蹈演员有孙冠世、李桂娇、马幼娴、廖雪容、陈素华、蔡永宁、曾芹儿、蔡芳娟等。
  这一时期音乐戏剧活动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各单位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组织文宣队上街、下乡、进工厂、下工地演出短小精悍的小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美好事物和模范人物,鞭挞丑恶现象,慰问民工等。演出有短剧、快板、相声、说唱、表演唱、小舞蹈等文艺品种,盛况空前。连卫生工作者协会也组织上街演出短剧宣传中心工作。他们在一位周姓北方人的指导下,用京剧曲调演唱。
  60年代初期直至“文革”前,东山的现代音乐戏剧活动仍十分繁盛。由总工会、乡镇、各级团组织发起的音乐戏剧演出始终活跃在本县城乡舞台上。比较大型的戏剧演出有:县总工会和城关镇(铜陵镇前身)组织二度演出大型歌剧《赤叶河》(主演游文卿、蔡永宁);由文教界组织演出大型歌剧《红珊瑚》(主演陈色辉,主唱陈丽芳)。多场演出均得到观众好评。随着社会文化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提高,《红珊瑚》原原本本用普通话演出。
  县委、县人民政府(时称人委)机关的一大批年轻人,也自发组织了文艺团体,由时任县人事科长柯锦章和时任县人委办公室主任廖进彩领导,开展了十分活跃的文艺活动。其活动分子有谢溪添、谢学文、李吉川、朱锦坤等。曾先后在县人民会堂演出小歌剧《三月三》(主演林民前、朱才茂等)、《红色母亲》以及自编自导自演、自行作曲的歌剧《仇》(主演林民前)等。文艺活动活跃了机关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风气,增强了友谊,也为东山县的音乐戏剧历史留下了一点痕迹。
  这一阶段,县里许多角落,或单位举办,或爱好者自愿组织,成立了众多文艺团体。如县建筑公司也演过小歌剧《三月三》。“文革”前及文革期间,铜陵地区郭亮明、许振清、游来顺、孙福茂等积极组织十几位同仁,在铜陵人民戏院演出了《张思德》(主演黄文钦)、《雷锋》(主演孙用慧)、《陵岛风雷》等歌剧。这几出歌剧都是自编自导自演自行作曲。
  以上所述,绝大部分都是业余活动。可见东山的文化艺术底蕴是十分丰厚的,音乐戏剧人才代代传承,沉积成我县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一书。
  由于“文革”的破坏,以及清一色“样板戏”的冲击,东山岛的现代音乐戏剧活动,“文革”后沉寂了相当长时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音乐戏剧艺术的发展,随着艺术类专业教育的繁荣,我县涌现了新一代为数众多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年青音乐艺术人才。他们服务于北京、上海、厦门、漳州等地,从事音乐艺术的专业活动、教学活动,活跃于音乐艺术界高层,都有比较辉煌的建树。铜山故土孕育出来的音乐艺术幼苗,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开出了灿烂的鲜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新世纪以来,各种业余民间文艺团体更像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为本县文艺生活的繁荣助了一臂之力。如御乐轩南音乐社、天华音乐社、天籁音乐社等等民间组织,皆颇为活跃。近几年来,各种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培训更是风起云涌,盛况非凡。我县的音乐艺术人才后继有人,“戏布袋”的遗风必定代代相传。本文不赘。
  笔者觉得,县内对于本县历史上传统音乐戏曲艺术、地方剧种的发掘比较广泛、深入,而对现代音乐艺术活动的研究、阐述较少。由于笔者阅历有限,以上所记仅仅是个梗概。对几十年中众多活跃人物、剧目、活动内容、活动范围的广度、深度等,恐有挂一漏万之嫌。本文意在抛砖引玉,期待这方面的参与者、亲历者、知情者作更进一步钩沉。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本辑《东山岛文史》计收文稿35篇,总约21万字,共分为《东山·金门·澎湖三岛论坛论文选》、《海峡两岸关帝文化》、《黄道周文化》、《海峡长风》、《侨乡旧忆》、《史海钩沉》、《文化春秋》等栏目。着重于对东山县涉台关系史料、两岸关帝文化史料,黄道周文化史料、华侨史料、民俗和其他方面史料的深入调查挖掘,不断追寻发现,同时加以研究考证。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用川
责任者
黄振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