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春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288
颗粒名称: 文化春秋
分类号: K295.7
页数: 47
页码: 287-33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东山县的文化历史、音乐戏剧、民俗传统、姓氏祠堂、塔屿等内容。
关键词: 文化历史 音乐戏剧 东山县

内容

从一首童谣看楼胜利为政的一面
  陈炳文
  楼胜利(1900-1960),别名缄熙、健夫。浙江省浦江县大溪村人,出生於农民家庭,素怀大志,投奔革命。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曾一度被国民党当局定为“亲共分子”,蹲了3年监狱。1939年8月调任东山县县长,1949年1月到台湾。1960年在台湾去世,享年60岁。
  楼任东山县长期间及至过后,在东山市井街肆,庙前巷口,顶埕下路,坊间澳头,曾广泛流传一首有关楼胜利的童谣:
  楼胜利龟稳稳,拿枪打日本;
  楼胜利当县官,跑去古雷进蕃薯干;
  楼胜利面黄黄,本厅拆去做公园;
  楼胜利脑一动,关帝庙(五里亭)变做公墓;
  楼胜利面糖糖,寺庙拿去做学堂;
  楼胜利无现款,行宫改做图书馆;
  楼胜利人真土,大宫拿去做警察所;
  楼胜利做没(不会)久,观音亭改成县政府。
  这首童谣对楼胜利在东山的为政褒贬参半。虽然事已过去60余年,笔者赋闲时光找回孩提时代的记忆,至今犹耳熟能详,颇有感触,于此敢做一点粗浅的评说——
  “楼胜利龟稳稳,拿枪打日本”:
  上句说楼“龟稳稳”,即言楼之体形微驼。但从童谣之表现形式看,上句当属起兴之句。下句的“拿枪打日本”,说的是楼胜利任东山县长期间,适逢抗日战争。日军飞机战舰常对东山岛狂轰滥炸,并三次大规模进犯。面对日军烧杀劫掠的法西斯罪行,楼胜利率岛上爱国军民,与日军展开生死搏斗。1940年2月12日,日伪3000多人,在飞机舰艇的配合下,第三次大举进犯东山,占领了县城及滨海不少村庄。这时,楼胜利率领县保安队与日伪展开激烈的战斗,战况危急。云霄驻军旅长史克勤率部来援,向楼胜利建议将指挥部撤到云霄县陈岱村。楼胜利说:“我是东山县长,不能到云霄当东山县长,只要东山还存留一寸土地,我就要在这寸土地上与敌人战斗!”军民深受感动,岛上所有部队皆坚守阵地。楼胜利亲自参战,并组织民众支援前来增援的部队。经过五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16日拂晓收复了全部失地。(参看1994版《东山县志》)
  楼胜利身先士卒,亲临前线,危急关头不退却,大大感动了广大民众,其事迹可歌可泣。战后,为褒扬抗战县长楼胜利的英雄气慨,淳朴的东山人唱着:“楼胜利龟稳稳,拿枪打日本”,这是对楼胜利抗日史实的肯定,亦借此表示对楼的感激之情。
  “楼胜利当县官,跑去古雷进蕃薯干”:
  楼胜利当东山县长期间,正是抗日战争的艰苦日子,东山群众的生产生活物资十分缺乏,尤其历来粮食严重短缺。为解决民众吃粮问题,楼胜利着手组建“商品经销处”,成立米公司,派专入到云宵、漳浦等地设采购站,专门驻点采购粮食。城镇居民每人每日分配三合大米(每合1.5两),并以比私商较低的价格(称平粜米)卖给群众,平抑了米价,稳定了粮食市场。为了使采购运来的稻谷不受海贼抢劫,他派出军警,全程武装押运,确保途中运输安全。楼还亲自到古雷采购地瓜丝和蕃薯干,提倡细粮粗粮搭配,使民众度过了饥荒。当楼胜利采购船队满载着粮食缓缓驶入澳仔头港码头时,在岸上等待已久的饥民,欢呼雀跃,抱拳相迎。旋即奔走相告:“县长去古雷进蕃薯干回来了。”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前来买粮,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景象。这时期,对楼胜利好评如潮,故有“楼胜利当县官,跑去古雷进蕃薯干”之句。
  “楼胜利面黄黄,本厅拆去做公园”:
  上句说的是楼胜利因长期操劳,与民众同甘共苦,营养不良,致“面黄黄”,下句的“本厅”:在铜陵城隍公庙前(即10年前的铜陵中学)。此处在民国初期是知事县长办案的地方,内设有保安队部和牢房。抗战初期,楼胜利曾在此住过。时值抗战烽火连天,为了配合全国的抗日斗争,是年七月七日,他召开“节约献机”会议,议决募款15万元,捐献飞机一架支援民族抗战。县内成立抗日后援会配合形势宣传抗日,有快板唱曰:“查埔(男人)俭烟支,查某(女人)俭胭脂,拜神俭纸钱,俭俭给前线买飞机……”尽管百姓当时生活十分穷苦,但为了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全县人民同仇敌忾,节衣缩食,踊跃捐资。在短短的2个月内,全县很快募集了15万元,献出了全省第一架飞机。当年10月10日,在铜陵演武亭(今二中操场)举行献机大会。一筐筐白花花的袁大头银元,各色各样的金银首饰堆满在主席台上,准备解押到省政府转交中央。省党部书记长陈肇英前来参加典礼,并把这架飞机命名为”东山号”。
  为了纪念东山人民抗日救国的决心和精神,楼胜利经过缜密的筹划之后,决定把“本厅”拆掉(部分被日机炸毁)改建成公园,县府办公另觅他处。其目的:①建立抗日永久性纪念碑;②为民众提供文体和休闲场所。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中正公园落成。公园占地面积近10亩,地势北高南低,错落有致。园中石砌一座“东山县破除迷信节约献机纪念碑”,碑中刻有福建省政府主席陈培锟的“献机先声”,督察专员萨君豫的“充实国防”,抗日名将领胡琏的“破除迷信,减少滥费,充实国防,打击敌伪”等题词。并在园中构筑“胜利”“建国”两座凉亭。空地上种上刺桐树,植上花草,配上金鱼池和假山,还有建筑小品点缀其间。园四周浆砌波浪形敞开式土栏杆围墙。楼是浙江人,中正公园风格离不开江南水乡的园林格调。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面向苏峰山和南溟大海,确有一番新景象。建公园时,楼胜利既是设计师又是施工员,不时板着面孔,用浙江口音向工人指指点点。待楼胜利走开后,孩童戏谑着:”楼胜利面黄黄,本厅拆去做公园“。是褒是贬,自有公论。
  “楼胜利脑一动,关帝庙(五里亭)变成公墓”:
  上句的“脑一动”说的是楼胜利在任时殚精竭虑。下句所说的五里亭关帝庙,在铜陵城西,前有一条公路通往西埔,是古城铜山3座关帝庙之一。建於清康熙23年,内奉祀关帝神像。1939-1940前后,日寇3次肆虐东山,对岛上人民进行惨无人道的烧杀、奸淫抢掠,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东山军民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与日军浴血奋战,一次次击退日寇的人侵。岛上军民为此付出极大牺牲。据统计,全县阵亡军民最少有587人,其中官兵364人。东山抗战事迹,被当时福建省教育厅主编入《国民课本教学法》第四十课《军民合作篇》,向学生以至全社会进行宣传报导。为彰扬先烈,藉慰英灵,启迪后昆,不忘国耻。楼胜利报经省政府批准,“准由本县筹建抗战阵亡烈士公墓”。经踏勘相地,多方选择比较,楼决定把五里亭关帝庙改建成抗日烈士公墓。原因有:①庙已被破除,空置待用;②交通方便,有一条公路通过,便於今后祭扫;③利用现有场地和拆除建材,减少人力物力投入,节约资金;④一方净土,环境清幽。念兹在兹,楼一手抓筹资,一手抓建设。计有43位华侨、侨胞慷慨捐赠国币1万多元,使整座陵园得以在一年多时间内全部竣工,成为全福建省少有的抗战烈士陵园之一。陵园由公墓、烈士纪念碑、纪念亭构成。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四周为栏杆式围墙,门口镌刻楼胜利石刻题字“毅魄长存”4字。公墓前泥塑汪精卫和陈璧君夫妻跪像,供人吐唾液。纪念亭(五里亭)内竖华侨捐资芳名碑刻。陵园内有苍松翠柏,奇花异木,更显庄严肃穆。每逢清明日或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三),祭扫烈士英灵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对符合民意,建造得体的抗战烈士陵园,民众在瞻仰的同时大加赞扬。人们深有感触地说:“楼胜利脑一动,关帝庙(五里亭)变成公墓”。如今,该陵园成为福建省德育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萧克为陵园题匾:“东山抗战烈士陵园”。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最近省拨款数十万元,拟对其进行恢复性大修缮。
  “楼胜利面糖糖,寺庙改建成学堂”:
  上句的“面糖糖”,说的是楼不识时务,不察民情。下句说的是楼胜利任职期间,经常微服探访民情。他发现东山城乡到处都有寺庙和土地庙,有些民众供奉的神像比家庭人口还多。时有迎神、赛会、普渡、家平安等活动,时年八节在庙门口搬大戏,通宵达旦。国难当头,如此铺张浪费资财,楼胜利看在眼里,耿於心怀。当年六月,楼发布了1份《东山县政府训令》,内容是屏除一切迎神赛会活动,组织各界成立“破除迷信,改造神庙实施委员会”。令出惟行,短短1个多月,全县摧毁各种神像约9万多尊。神像被分批焚毁或丢弃于海中,所有僧尼,一概令其还俗。对腾出来的庙宇,楼胜利进行全面视察,经过深思熟虑,一份统筹分配庙产的方案在楼胜利案头出现。
  抗战时期,楼不忘人才教育。这是楼胜利勤政、能政、善政的一大表现。在呈请省政府核准东山设立初级中学一文中:“将来战事结束,凡百建设,在在需人。而实施新县制,用人尤切,非设立中学以宏造就,则人才势必永感缺乏。”“本县城内原有关帝庙、宝智室、文昌宫、名宦祠屋宇毗连,地域宽敞,僻在东隅,环境清幽,稍加修葺,改为黉舍,规模尚有可观,将来时局稍定,另行建筑”。1941年4月,楼胜利召开县政会议,决议将上述三教合一的寺庙群改作“东山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其中把城隍庙改为教师办公厅、宝智寺改做礼堂、文昌宫改为操场和教室。同年8月27日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录取学生120名,编成同级2班,10月1日正式上课,校长萧笠云(乡贤,留法学者)。
  楼胜利重教育办学堂,民众大加赞许,但将寺庙废掉改为学堂,尤其是老一辈人几百年的信仰受到侵犯,难免有微词,故曰“楼胜利面糖糖,寺庙拿去做学堂”。是对是错?人们心中自有一杆秤。
  “楼胜利无现款,行宫改做图书馆”:
  上句说的是楼胜利任上地方财政财力拮据。下句的“行宫”,即原总镇衙,清代知县办案的县衙,址在铜陵镇前街,现县图书馆。清康熙19年建,翌年增建西厅边房,乾隆7年再建六角鼓亭。周围配套有教场、箭场、马房、牢房等衙门设施(上述诸地名现仍沿用)o1916年东山置县时改为县公署;1930年改建成武圣行宫,专供关圣帝君春游时“歇社”(休息)之用。
  武圣行宫同样被楼胜利列入革除陋习、破除迷信神庙之一。行宫被改建成前后两进,前进是西洋式门楼,上方泥塑“中山纪念堂”,内悬“千秋景仰”匾额。后进正中保留行宫样式,左右厢房为西洋式小楼房。中山纪念堂正对面的街道“前街”改为“中山街”。此举了却了楼胜利要在东山建中山纪念堂和中山街的心愿。同时,在银根非常缺乏的情况下,他因陋就简,把中山纪念堂两侧的楼房进行了小修缮。成立了“东山县立图书馆”,馆址就在纪念堂两侧楼房,左侧门路可从后门追路进出。西埔设有民众阅书报所一所,地点就在西埔中心小学内,县立图书馆存书有2500余册。楼胜利在战争年代,不忘人才培养,重视民众的文化需求,实属难能可贵。每逢星期日,县立图书馆挤满了借书、看报的民众与学生,学子们议论着:“楼胜利没现款,行宫改做图书馆”。
  “楼胜利人真土,大宫拿去做警察所”:
  上句的“人真土”,说的是楼为人直率、憨厚,施政作为偶有偏激。下句的“大宫”,即铜陵天后宫,原称龙吟宫,位於西门澳海边,始建於明洪武年间,由江夏侯周德兴所筑,坐西南朝东北,面向西门兜大海。大宫奉祀海神妈祖林默娘,妈祖是渔民的保护神,每逢出海捕鱼前夕,上庙祈求妈祖庇佑一帆风顺;捕鱼归来,答谢妈祖保佑全船平安,满载而归。一年四季,大宫香火鼎盛,每逢妈祖冥诞前后数天,搬大戏,演潮剧,热闹非凡。
  大宫是铜陵十大神庙之一。在楼胜利“破除迷信,改造神庙”行动中,首当其冲,在被毁之列。对腾空出来的庙宇,楼本着就近、方便、合适的原则,改作他用。通过视察,他决定把大宫和下宫(明德宫)分别改为警察所和水上警察所之用。因二宫距离很近,业务性质基本相同,便于相互间出警联系。澳角尾宫(福兴宫),周围场地都是竹桁渔民在補网,故把它确定为捕网业工会会址。奉祀妈祖的三处宫庙,全部被破除掉,渔民们少了心理寄托,埋怨着:“楼胜利人真土,大宫拿去做警察所”。小孩也跟着哼……
  “楼胜利做没久,观音亭改成县政府”:
  上句即言楼在东山当县长的时间不会再长。下句的“观音亭”,在水寨大山(九仙山)之阳,明正德年间,驻守东山锦衣把总陈言倡建恩波寺,恩波寺前建一亭,奉祀南海观音,配祀地藏王,故称“观音亭”。后增建大雄宝殿及东西厢房。登高远眺,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山上洞府天成,古榕盘根错节。处处有文武将官、高僧名士题咏碑刻。清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胜迹,成一方“人世仙境”。
  楼胜利虽系黄埔武官出身,但颇精通堪舆术。他相中九仙山,确认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时值破除迷信初起,楼胜利首先毁掉恩波寺的佛象,打响了“改造神庙”的第一炮。前节已说过,本厅拆去做公园,楼胜利这一阶段居无定所。观音亭的寺庙群,正是苦苦寻觅的县政府公署办公最佳的处所。“太合我意了”。一声令下,他把恩波寺、苏公祠、一粟庵、灵泉宫的僧尼一并逐出庙外,责令还俗,大门前挂上“东山县政府公署”大牌。同时把九仙山石室改建成“抗战纪念亭”和“建国楼”,楼胜利的寝室就设在“建国楼”内。“胜利”住“建国”与“东山县破除迷信节约献机纪念碑”园中的“胜利”、“建国”二亭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是有意还是寓意,只有楼胜利自己知道,我们只能猜想。
  此时的楼胜利时而临窗鸟瞰城郭万家美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更是心旷神怡。殊不知拜佛祖的香客找不到佛祖的金身,知道佛祖遭此厄运,便悻悻然咒说:“楼胜利做没久,将寺庙改为县政府”。1942年8月,楼胜利奉命调离东山,结束了他在东山的政治生涯,果然应验了人们的心理。不久,恩波寺部分寺庙又复兴。
  综上,楼胜利亲自上战场击退日军3次入侵;破除迷信,改造神庙;发动民众捐资购买“东山号”飞机一架,支援前方抗日;主建“东山县破除迷信献机纪念碑”公园、“中山纪念堂”、“东山县抗战烈士公墓陵园”、“建国楼”、“抗日纪念亭”;成立“东山县立初级中学”、“东山县立图书馆”;亲自采购粮食,解决民众饥荒。在其主政东山4年期间,还配合民主革命新潮流,下令剪掉男人的长辫子;解除女人缠足恶习,禁止妇女梳宫妆、凤凰头,燕尾头;提倡青年妇女留短发、学文化,足见其倡导民主,反对封建礼教,革除旧风陋习的进步思想风范,可谓政绩显著。楼胜利恩威并重的执政风格,足可说明其勤政、能政、善政的一面。“自古政声人去后”,对历史做出贡献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然而他也有不谙民众精神寄托和心理需求之憾,把东山人最敬仰的关帝和妈祖神庙也列入破除之列,稍失民心。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尤其在那特定的抗战历史时期,我们不应苛求于前人。后人有诗颂楼胜利——
  战火连天战略闲,明公作宰守东山。
  一心家国披肝胆,三击寇仇溃海湾。
  建立丰碑安义烈,破除迷信醒愚顽。
  改头放足化醇俗,闺阁如今尽解颜。
  2010年12月21日
  黄茂金挺身保护风动石
  陈炳文
  铜山风动石,位于福建省东山岛铜山古城之东,其自然造化,鬼斧神工,临海而峙,迎风而动,翩翩欲飞,玉立亭亭,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因此载入《中国地理之最》、《中国名胜词典》,名闻遐迩。自古文人墨客无不在此驻足,赋予种种美丽神奇的传说,留下诸多美妙的诗篇与题刻,使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凝聚与积淀了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东山岛旅游最具象征性与代表性的无价之宝。
  传说混沌初开时,共工为祝融战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为了补中天的豁口,炼了五彩石三万六千零一块,补天用了三万六千块,还剩一块,如何处置合适呢?巡天遥看,女娲眼睛突然一亮,遂把它安放在铜山东隅的石盘上,并用玉簪固定,使之风吹而动却不会掉落。因而,史称风动石为“补天剩丸”。
  又说,王母娘娘举行蟠桃盛会,请各路神仙共尝仙桃,唯独没请弼马温孙悟空。孙悟空勃然大怒,闯进蟠桃园,上树摘最大最好的蟠桃,边吃边藏。守园的童子阻拦不住,跑去禀报王母娘娘。惊动玉帝,即派四大天王等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孙悟空坐在树上摘桃击之,天兵天将大败。其中一粒蟠桃扔到九霄云外,在天上飘了九九八十一天,才找到座标点,调整了方位,徐徐落在铜山的石盘上。霎时,天空出现了五彩祥光,从云端里飞来一只美丽的神鹰,神鹰循着蟠桃的氤氲灵气翩翩而降,护住了蟠桃,蟠桃变成了石桃,神鹰放心地飞走了。它飞到东门屿的山上,面向蟠桃,永远看护着它。不久神鹰也变成一只大石鹰,石鹰下为圣人黄道周先生读书处,上镌刻“石斋”二字,此处即是旅游景点“鹰嘴岩”,所以风动石亦称“鹰看桃”。
  再说,明朝初期,江夏候周德兴在刘伯温处学会了堪舆术,他来到铜山建置卫城同时鼎建关王庙,相中如今关帝庙坐落的位置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龙穴宝地,东边且有一颗龙珠一一风动石与其相配。风动石的晃动,乃因真龙在戏珠。龙珠激活了龙脉,二者相得益彰,地灵愈显,断定日后铜陵关帝必定圣灵。周德兴六百年前的预言,都被日后的灵验印证了。
  神话传说毕竟是神话传说,但正是有了这些神话传说的滋润,东山的历史文化才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化传统才得以代代相传。
  然而,这件在千万年来无数次风摧雷击中永不倒的无价之宝,却在“文革”浩劫中险遭毁灭。倘若当年没有黄茂金的誓死保护,我们早就见不着风动石的身影了。每每想到这里,对那些勇者的崇敬与缅怀之情便油然而生。然而,崇敬与缅怀之余,又有一种莫名的不安与内疚,遂觉得不能不将那个鲜为人知的事件诉诸笔端。
  黄茂金(1912—1980),东山铜陵人,黄道周后裔,小时候读私塾三年。他家住城内菜园底,距风动石不及百步,从小便着迷于风动石的神奇与美景,更为其美丽的神话传说所深深吸引。
  黄茂金长大成人,捕鱼为生。他身高1.8米,彪炳魁梧,虎背熊腰,然而却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因块头大,人称“大股茂金”、“柴贡茂金”。是东山赫赫有名的大腕舵公,捕鱼能手。他一生为人正直,乐施好善,经常资助穷困人家。据说每次打鱼归来,手拎一大袋鱼虾,一路分赠给穷人家,等回到自己家中已是所剩无几。
  1952年冬,由他发起,沈保顺,张永来参加,组织成立东山县第一个渔业互助组“金顺来”(取三人名字各一字命名),受到县委的表扬,并作为大事记载入1994年版《东山县志》。刘龙(劳动模范)代表他们赴北京参加全国互助合作会议。后来在闲聊时,他常自豪地对人说:“部长(县委海防部长魏金秀)说我是戴着大红花,敲锣打鼓最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而这样的一位带头听党和政府的话,自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朴实渔民,在“文革”期间却因历史上曾拥有渔船股份而被戴上莫须有的“渔业资本家”帽子,成为“暗管”对象。
  夏汛的一天,正当他手握舵把驾着满载鱼货的大船归港时,军代表通知他从明天起不要下海捕鱼,要他到后澳造船工场跟班劳动。捕鱼是他的专长,为什么不让捕鱼?他怎么也想不通。他找大队领导,领导说不知道,是上面通知的。他找军代表讨说法,军代表明确说:“是对敌斗争的需要”。他感到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是怕他下海投敌,真是万般无奈。
  那是星汉低垂、大地凝寒的岁月,一系列无端的怀疑、猜忌乃至剥夺自由、监管劳动等等,并没有击倒黄茂金。他坦荡而又坚强,除了按时到大澳造船厂劳动,业余时间几乎都在关帝庙帮助做一些庙务工作。有人说,他虽然被剥夺出海打鱼的权利,却造就保护风动石的壮举。可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冥冥之中似为关帝爷的安排。
  1971年仲秋,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军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地方无政府主义思潮继续泛滥。东山也不例外。一夜之间,整个铜陵地区刮起了乱占厝地、乱建房屋的无政府主义歪风。先是占用埕地,池塘地,继而占用山地,更甚者把关帝庙、城隍公庙、公园的场地也占用了。龙脊、北门外、古嵝山(后山)、城下、澳雅山、大伯公山、载棚顶、卧地虎等山头人山人海、划地为界。在争相乱建的风潮下,建房下基础的乱石,砌墙的块石、装修的料石立即十分紧张,价格直线上升。有条件的便就地取材,把石头炸掉,开采成石材、把石窟平整后,就地建屋,省工又省钱。没条件的只好从远处运来。霎时,上述古迹近处能用的石头全部被炸光,开采光,风景石、奇石、及一些名人石刻也未能幸免,如明巡海道蔡潮“水天一色”的题刻也被炸掉作为建私房的奠基石。南溟书院整座被拆除,石料被扛走,其碑记也被劈成两半,当自家砛阶石(2005年南溟书院重建时,业主受良心谴责,拆砛归还,但已面目全非)。
  深秋的一大清早,黄茂金和往常一样到关帝庙去,先是清扫供桌、烧点香火,继而和老朋友泡功夫茶谈海况。其实,是渔民们看到古城里一片狼藉景象,都十分心痛,欲说不能,欲哭无泪,更十分担心关帝庙、风动石受破坏,纷纷不约而同齐聚于此,意在保护。只是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忽然,从风动石方向传来一阵清脆的打石声,划破清晨宁静的天空。远处的打石声此起彼伏,不足为奇,而此时的打石声既近又刺耳。黄茂金不动声色地一人循声而去,在远处看到风动石边已搭起脚手架,有一石匠正抡起铁锤在风动石正面处凿钎孔。走近一看,已有2—3颗钢钎怖在上面。黄茂金一惊,问道:“师傅,怎么在这里打石?”石匠不理,继续凿孔。黄茂金上前,一手抓住了抡铁锤的手。石匠回头一看是黄茂金,反问道:“不行吗?”
  “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因为这是几千年来的宝物,东山人的性命石,无价之宝!”
  “这是四旧,上面有三忠臣的名。”
  “忠臣有什么不好,奸臣才坏,秦桧才坏。”
  石匠继续打,黄茂金耐住性子,口气放缓地说:“这样吧,你年轻不懂事,请你父母来,我有话要对他们说。”
  “说什么?!”
  “我不能对你说,但你父母会听我的,你听你父母的话好吗?”
  石匠不语。黄又说:“不然你家住在哪里,我上门找你父母讲理,请他们叫你到别处打。”
  这时庙里的黄照、黄伯通、陈钟(咩仔钟)等人闻声赶来,个个义愤填膺,你一言我一语加以谴责,有的甚至动手要没收打石工具。石匠不知是怕黄茂金找他父母还是慑于人多势众,纠缠了很久,才不情愿地拆了脚手架,收拾工具,悻悻然地离去。这时已超过上班时间了,黄茂金旷工半工,他准备挨整。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气候中,挨整是常事,而黄茂金为了保护风动石,也顾不了那么多。
  第二天清晨,黄茂金照例去关帝庙做该做的事,他对渔民们说:“我昨天晚上睡不好觉,总有个预感,打石仔会再来‘如月肖’(捣乱之意)。我听说石价一方涨到10多元(当时黄金一钱才24元),有的还买不到石头。这样吧!最近庙里不要离人,打石仔×发如再来打风动石,我若不在家,你们先按住不让打,然后通知就近群众,再找辆自行车到后澳告诉我。”庙里的人都说好,服从老舵的安排。
  约一星期后的一天,黄茂金早饭后到后澳上班。当他走到顶街路时,黄照老渔民追上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他说:“打石仔X发又来‘如月肖’了!”黄茂金二话没说,扭头就回,他叫黄照先走,自己拐到家里,只见他从门扇后抓了一根准备多日的“锚箸”(硬木做的配套船锚的横杆),往风动石方向直奔。满头大汗的他,走近一看,原来还是那个人。那个人看到黄茂金手拿“锚箸”,先是一惊,随即也抓了一根铁钎,双方摆开架势,一触即发。黄茂金说:“今天,我老命跟你拼了。”这时庙里的人越来越多,那个人看到黄茂金较真的,且众口难犯,就陪着笑脸说:“不然我打下面那几粒小的吧!”“不行,城墙以内的石头都不能碰,别的我管不了。海边的石头我不管,这里的‘石僧拜塔’、‘仙脚桶’等石头我都要管。”黄茂金斩钉截铁地说。民众也高喊着“城墙内的石头都不能打。”那个人观察黄茂金行踪规律已有多日,企图趁他上班时速战速决的阴谋彻底失败了,再一次不情愿地收拾行担逃走了。
  政治上的不白之冤,心中本来就压着一块“大石头”,这些日子黄茂金一反常态,他不象以前那么乐观,也听不到他开怀大笑。不是闷闷不乐,就是忧心忡忡。每天清晨和晚上自个儿背着双手,蹒跚地踱着方步,在风动石边的每颗石头、每个景点东摸摸西看看。当他抬头看到风动石上残留的凿孔和疤痕时,心中隐隐作痛。他感觉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来日无多,心中唯一的牵挂就是这风动石能否安然无恙。他对独生女儿黄美麟说:“我死后,你就把我埋葬在城墙外能看到风动石的地方,愈靠近愈好。若有人再去打风动石,我做鬼也不放他过”。
  黄茂金誓死保护风动石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民众,在一定范围内唤醒了民众珍惜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并由此产生了无形而强大的保护力量。从此,风动石便在这种无形而强大的保护之中,安然度过了风雨飘摇的艰难岁月。
  如今,铜山风动石,几千年的天灵地秀,日精月华,在历尽了劫波之后,更巍然屹立,愈显神奇。它天天迎着朝阳,送走晚霞,慷慨热情地接待四方游人。它默默地为东山旅游业做出巨大贡献,默默地为东山创造更多财富。它已成为东山的象征,我们为之自豪。
  一位名不见经传而又身陷逆境的老渔民,为保护做为东山地标的神贵宝石而挺身而出,保护了东山人心中属于上苍赋予的神石,其功德是不可磨灭的,堪称仁人志士,我们东山的文明史应该给黄茂金等人记上一页。
  1980年10月,黄茂金老人与世长辞,黄美麟女士遵照父亲的遗嘱,把父亲埋葬在城墙外能看到风动石的最近处,仿效东门屿的神鹰,日夜守护着风动石。今年初,关帝庙景区因木栈道等项目建设,其坟墓离景区近需迁移。黄美麟女士在墓前烧香告诉父亲,说现在再没有人敢来破坏风动石了,政府保护得很好,关帝文化节一年比一年热闹,阿爸,你要服从政府建设,放心安息吧!说着在坟前掷了一个“上杯”。让家人明白了他的释然而慰藉。
  风动石是保下来了,但那一场人间浩劫却在其身上留下累累伤痕。当年,那无知者在美丽的风动石身上留下一排排休目惊心钢钎的凿孔,有如一个个淌血的伤口。有热心人把凿孔和疤痕磨平,然后请书法家沈振东先生在石上临摹毛泽东的笔迹,描上“风景这边独好”的词句,再由晋江籍石匠镌刻其上。更有甚者,原来风动石上有明代的题刻:“铜山三忠臣黄道周、陈瑸、陈士奇”,故《龙溪风物志》称为“三忠石”,而“革委会”却认为忠臣是“四旧”的代名词,责令把“铜山三忠臣”五字磨掉,代之以“铜山风动石”五个字。从此,风动石的石刻已失掉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游客对“铜山三忠臣”的名份不得其解,东山百姓无不感到痛惜。
  历史无法忘却。风动石的创伤永远无法抚平。它把遗憾留在人们心中,它永远昭示着一场人间浩劫所留给我们的惨痛教训与深刻思考。本文敢借黄茂金之榜样力量,旨在唤醒更广泛的珍惜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继承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为保护与利用好东山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2011年12月
  上世纪40年代以来东山现代音乐戏剧活动概述
  孙、用川黄振桂
  东山岛丰富而繁荣的音乐戏曲活动历史,从乾隆年间潮剧传人东山起,至少已经经历200年以上。自古民间就有“铜山娘子能唱歌”的美誉。岛上,特别是铜陵地区,至今仍传承下来的音乐戏曲品种有南音、潮剧、昆曲、汉剧、芗剧、木偶、八音、大曲、歌册、艺棚戏、五角戏、四平锣鼓、潮州大锣鼓、水族舞、大鼓伞、踩高跷、走早船等。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经一批有识有志的知识分子(主要是中小学教师)的努力,现代音乐、话剧、歌剧也随之在岛上盛行,新老音乐戏剧活动覆盖全县,十分活跃,异彩纷呈。有人戏称铜山为“戏布袋”,实不为过。1997年国家文化部授予东山县“中国民间音乐之乡”。各种音乐戏剧活动与我县以关帝文化、黄道周文化为主线的人文传统互相附丽,构成了东山岛厚重的文化积淀。
  各种音乐戏剧在东山的活动历史,我县不少识士已从不同侧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如林水金先生对东山潮剧的研究,高永川先生对昆曲在东山传唱的介绍,游明元、沈舜友、林如东等先生对东山歌册的发掘,都颇为深入,有相当可取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本文仅就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现代音乐戏剧活动作一点概述。
  在“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县一批新知识分子自觉担当起在家乡推动现代音乐戏剧活动的重任。早在民国25年(1936年),当时的东升小学(县实验小学前身)的教职员就组织了“浪花剧社”,围绕抗日救亡和反封建主题,开展戏剧演出活动。其时,公演的剧目有《国破山河在》、《小英雄》、《没有办法的医生》、《救救孩子》、《放下你的鞭子》、《名利场》、《面包》等现代话剧、小歌剧。浪花剧社还演唱《开路先锋》、《渔光曲》、《胜利》等抗日救亡和反映民众心声的歌曲。演出的场地多在学校操场、简易礼堂或铜陵地区各个角落的广场、戏台。民国26年,全县文教界纷纷组织抗日宣传队,上街公演《牛头岭》、《血祭九一八》、《第二号汉奸》等。
  1941年,我县第一位留学生,活跃于上海、厦门、福州、漳州等地从事教育、实业、政治活动的知名乡贤萧笠云先生回到东山,时任县长楼胜利倡办东山初级中学。萧即被委任为校长。堪称这个时期东山新知识分子领军人物的萧笠云先生,不仅为学校制定“自强不息”的校训,还自己作词作曲谱成《东中校歌》:
  机声轧车/炮声隆隆/抗日大时代/诞生我东中/守校训/行八德/树立良好学风/为人群谋福利/为国家矢尽忠/学问可济世/有恒能成功/同学们/敦品力学/誓为他日主人翁/东中、东中/永垂光荣。
  校园里响彻积极向上的嘹亮歌声,洋溢着爱国激情。萧校长还亲自组织学生,用法文教唱《马赛曲》。在学校,组织歌咏队,举办文艺晚会,亲自带领师生上街、下乡演出街头剧、宣传剧。
  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东山的戏剧活动达到了全盛时期。以东中师生和小学教师为主体的文艺爱好者,在李英、方耀铿、朱必学、林嘉言、黄廷华、许扬烈、许维斌等几位德艺双馨的一代英才的带领下,戏剧活动达到空前水平。他们不仅在从教的学校引领音乐风尚,还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师生,联合组织排演各类戏剧,尤其是现代话剧、歌剧。一时间,全县城乡群众耳目一新,兴致高涨,群情激愤,领受了解放以来的新社会新气象,也接受了从未接触过的新文化艺术的熏陶和洗礼。秧歌、腰鼓等文艺形式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传播。
  这一阶段的戏剧,大多是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如抗美援朝时期,排演歌剧《宝山参军》;大张旗鼓破除迷信宣传时,演出歌剧《一贯害人道》;政府号召大生产时,排演歌颂劳动模范的歌剧《王秀鸾》(林赛珠、黄启注主演);贯彻新婚姻法时,排演《小女婿》(陈雪琼、陈启昌主演)、《王贵与李香香》……还有几个以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为题材的大型歌剧,如《三世仇》、《刘胡兰》(李桂招主演)、《赤叶河》(林赛珠、黄楚生主演)等。一座海隅小城,有能力在短短一两年时间演出多部大型歌剧,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确实显示了东山县文艺人才荟萃以及知识分子着力传承、弘扬祖国和地方文化底蕴的心志。
  这一时期,演出的编导班子就是李英、林嘉言、许维斌等中小学教师。音乐伴奏班子则由方耀铿、朱必学、谢元春(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负过重伤,转业后任第二小学校长)、许上元(时为中学生,后专修音乐,任过省前锋文工团首席小提琴手)等领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歌剧,原作都是普通话。解放初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为了让观众看懂,编导人员均倾注全力,将对话、唱词翻译成本地方言。翻译得十分流畅上口,妇孺皆晓。全剧用方言演绎,至今还不断为知情人士传唱、褒扬。可以称为方言版的创作。这种翻译、移植的水准,彰显了我县一代知识分子驾驭语言的功力。
  以上多场演出,场场观众爆满,演出的感染力相当强。曾出现一桩有力说明其感染力的事件:林聪欣在歌剧《刘胡兰》中饰演国民党“胡须连长”,表演投入动人,观众看戏如临其境。有一位武装部干部受戏中情景感动愤慨,竟现场持手枪上台欲袭击“胡须连长”,被众人制止,方悟其实只是演戏。
  由于剧中的艺术形象在观众中根植了很广泛、深刻的影响,长久难泯,此后几十年中,人们遇到李桂招多戏称之为“刘胡兰”,遇到林赛珠多戏称之为“美查某”(美女,出自《赤叶河》唱词),遇到陈启昌多戏称之为“小女婿”,遇到林聪欣多戏称之为“胡须连长”……
  除这种地区性的戏剧演出外,在学校、社区(当时称为街道)、乡村、行政企事业单位,也开展了各种音乐戏剧活动,以东中最为繁荣。音乐方面,这一时期比较广泛的是传唱《莫斯科——北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苏联歌曲以及“五四”以来的著名电影歌曲。那时,各个中小学校园里,歌咏活动十分热烈。当年的东中学生,如今已年届七、八十,都记忆犹新,难舍风雅情怀。民族歌曲在校园里最为盛行的是聂耳、冼星海等著名音乐家的歌曲作品。在东中,大凡重要节日、毕业典礼,经常举行文艺晚会,还举办过全校各班级的文艺汇演。高中首届同学集体演唱《黄河大合唱》组歌;高中二届同学表演话剧《万水千山》……此外,东中文艺舞台上多次演出《采茶灯》、《十大姐》等几部经典舞蹈,也给那一代学子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成为每一届同学聚会的热门怀旧话题。主要舞蹈演员有孙冠世、李桂娇、马幼娴、廖雪容、陈素华、蔡永宁、曾芹儿、蔡芳娟等。
  这一时期音乐戏剧活动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各单位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组织文宣队上街、下乡、进工厂、下工地演出短小精悍的小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美好事物和模范人物,鞭挞丑恶现象,慰问民工等。演出有短剧、快板、相声、说唱、表演唱、小舞蹈等文艺品种,盛况空前。连卫生工作者协会也组织上街演出短剧宣传中心工作。他们在一位周姓北方人的指导下,用京剧曲调演唱。
  60年代初期直至“文革”前,东山的现代音乐戏剧活动仍十分繁盛。由总工会、乡镇、各级团组织发起的音乐戏剧演出始终活跃在本县城乡舞台上。比较大型的戏剧演出有:县总工会和城关镇(铜陵镇前身)组织二度演出大型歌剧《赤叶河》(主演游文卿、蔡永宁);由文教界组织演出大型歌剧《红珊瑚》(主演陈色辉,主唱陈丽芳)。多场演出均得到观众好评。随着社会文化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提高,《红珊瑚》原原本本用普通话演出。
  县委、县人民政府(时称人委)机关的一大批年轻人,也自发组织了文艺团体,由时任县人事科长柯锦章和时任县人委办公室主任廖进彩领导,开展了十分活跃的文艺活动。其活动分子有谢溪添、谢学文、李吉川、朱锦坤等。曾先后在县人民会堂演出小歌剧《三月三》(主演林民前、朱才茂等)、《红色母亲》以及自编自导自演、自行作曲的歌剧《仇》(主演林民前)等。文艺活动活跃了机关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风气,增强了友谊,也为东山县的音乐戏剧历史留下了一点痕迹。
  这一阶段,县里许多角落,或单位举办,或爱好者自愿组织,成立了众多文艺团体。如县建筑公司也演过小歌剧《三月三》。“文革”前及文革期间,铜陵地区郭亮明、许振清、游来顺、孙福茂等积极组织十几位同仁,在铜陵人民戏院演出了《张思德》(主演黄文钦)、《雷锋》(主演孙用慧)、《陵岛风雷》等歌剧。这几出歌剧都是自编自导自演自行作曲。
  以上所述,绝大部分都是业余活动。可见东山的文化艺术底蕴是十分丰厚的,音乐戏剧人才代代传承,沉积成我县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一书。
  由于“文革”的破坏,以及清一色“样板戏”的冲击,东山岛的现代音乐戏剧活动,“文革”后沉寂了相当长时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音乐戏剧艺术的发展,随着艺术类专业教育的繁荣,我县涌现了新一代为数众多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年青音乐艺术人才。他们服务于北京、上海、厦门、漳州等地,从事音乐艺术的专业活动、教学活动,活跃于音乐艺术界高层,都有比较辉煌的建树。铜山故土孕育出来的音乐艺术幼苗,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开出了灿烂的鲜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新世纪以来,各种业余民间文艺团体更像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为本县文艺生活的繁荣助了一臂之力。如御乐轩南音乐社、天华音乐社、天籁音乐社等等民间组织,皆颇为活跃。近几年来,各种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培训更是风起云涌,盛况非凡。我县的音乐艺术人才后继有人,“戏布袋”的遗风必定代代相传。本文不赘。
  笔者觉得,县内对于本县历史上传统音乐戏曲艺术、地方剧种的发掘比较广泛、深入,而对现代音乐艺术活动的研究、阐述较少。由于笔者阅历有限,以上所记仅仅是个梗概。对几十年中众多活跃人物、剧目、活动内容、活动范围的广度、深度等,恐有挂一漏万之嫌。本文意在抛砖引玉,期待这方面的参与者、亲历者、知情者作更进一步钩沉。
  昆曲,在东山民间传唱
  高永川
  一、昆曲渊源与简介
  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戏曲家顾坚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声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雏形。明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改革创新,吸取了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等为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昆曲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原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亦称“昆腔”,昆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也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很多地方剧种,如川剧、桂剧、越剧、粤剧、闽剧、京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最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王世贞的《鸣风记》、高濂的《玉簪记》、洪升《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众多剧目。
  昆曲的表演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曲牌是昆曲最基本的演唱单位。
  昆剧的行当,其角色主要体现在“生、旦、净、末、丑”。
  昆曲的鼻祖为著名艺术名家魏良辅,江西南昌人,为明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有“昆曲之祖”之称。还有俞振飞、田瑞亭、王瑾等众多艺术家,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也出演过昆剧《长生殿》。
  二、昆曲在福建东山的流传
  昆曲在福建也很早流传,明万历二年(1574年)传人福州。昆曲在民间还以坐唱形式出现。清乾隆三十年(1770年),建瓯县成立“斋雅林曲社”等唱昆腔,俗称“唱大曲”。到了清道光十一年昆曲开始进入东山岛,并在民间广为传唱。
  据《东山县志》载: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铜山林鸣岗赴广东碣石任水师总兵时,其子林阿哥同往。林阿哥在碣石学得昆曲,回家后,招友传授,并在铜山设立昆曲馆。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一位姓海的东山盐场管理员倡立“枕云天昆曲馆”,随后举人马兆麟、马征祥父子均参加活动,并在铜陵东升小学堂组建昆曲班,教唱昆曲。民国时期,东山县昆曲爱好者林彭川在上海经商时,购得一套《六日曲谱》,回东山后,创办“东山国乐研究会”与昆曲传习所等组织。随后,东山县又成立“洞天和昆曲馆”,人数达70多人,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东山昆曲达到全盛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东山昆曲组织随之解散,进而转人民间形式传唱。
  三、昆曲在东山民间传唱
  1935年至1946年间,担任过省立云霄高级中学首任校长的高连魁,幼时就读东升小学堂学过昆曲,燕京大学毕业后回东山不久,即在其家族典当店,地点为今铜陵后街开设昆曲会所。以沙龙形式自由清唱或组合演唱。当时,昆曲爱好者高季瑜、高福寿、孙初升、黄匡国、陈辉堂、许友章、高兆丰、高天爵,还有人称硕伯的昆腔曲笛高手、木雕师傅慧行忠等众多先生经常聚在一起,由硕伯、高季瑜、黄匡国三人轮流或合作吹奏曲笛,其它人引亢高歌,唱念做表,为古城东山昆曲的延续发展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也为昆曲在东山的生存留下一丝星星之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山昆曲得到发展。1956年,由清唱形式发展到登台表演。当时许友章先生担任东山县木器社社长,黄匡国任会计,由他们俩人主持、策划的演出团队以县木器社职工为班底,并在县内物色、吸收有戏曲功底的人士参加。特别是其中有三位年仅11-13岁的女学生充当主要角色,演出《水漫金山》、《醉打山门》等传统节目。“文化大革命”期间,珍贵的《六日曲谱》手抄演出本遭焚毁。
  1976年以后,东山昆曲艺人黄匡国、孙初升、高建顺等爱好者积极挖掘昆曲遗产。至1994年共搜集、整理出12个剧目、47支曲牌,至今部份曲谱及器乐,尚保存在铜陵昆曲后人家中。
  近段时间,笔者与一位积极弘扬东山昆曲文化的热心人,也是福建省金木雕传承人许庆石先生一起,先后拜访昆剧《水漫金山》,许仙扮演者许锦儿女士,白蛇扮演者沈丽君女士,也拜访了高季瑜、孙初升等昆曲老艺人的后代,从和他们交谈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昆曲在东山传唱的故事,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厚实的文化积淀。
  1957年,东山县木器社组织的昆曲剧组,其演出的《白蛇传·水漫金山》,先后在东山、云霄、漳州等地巡演,沈丽君女士说:“由于演出非常成功,观众长时间鼓掌,为此剧组获得漳州市政府颁发的奖状和银质奖章,记得奖状为红皮小本,封面题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在漳州演出结束后,当时一位诏安潮剧团女主角名叫亚苏(后移居香港),拥着我们三位女学生一直鼓励,并且夸奖我们把许仙、白蛇、青蛇演绎得惟妙惟肖”。
  昆剧《水漫金山》剧组主要成员有,编导:硕伯
  白蛇——沈丽君,时年12岁
  许仙——许锦儿,时年13岁
  青蛇——张彩绿,时年11岁
  法海——黄匡国
  小和尚——亚孝(别名矮瓮)
  龟精——和尚
  哈精——桑良才
  虾精——连和
  鱼精——陈定钦
  伴奏:曲笛——(硕伯兼)
  秦琴(箐弦)——林清波(清伯)
  司鼓——方查某
  幻灯——高舜儿(群艺芗剧团演员)
  还有很多演职员工无私的奉献,笔者无法全部了解,在此深表遗憾,希望今后昆曲爱好者回忆补全。
  东山的礼仪习俗,其家里若不幸有人过世,待到出殡时一般播放哀乐,而1981年间,年近8旬的孙初升老先生过世出殡时,他的子女尊重先生的追求和宿愿,遗像下的播音器播放着孙初升先生自己演唱的昆曲《万里巡行》,曲调委婉悲壮,音色醇美雄厚,正所谓音容宛在,让送行的亲朋好友及路人为之感怀。孙老先生一路高歌,用钟爱一生的昆曲为自己送行,可谓感天泣地,让后人无比怀念和爱戴。
  高建顺,东山县铜陵高家理事会理事长,受祖父高季瑜的启蒙和熏陶,自小也酷爱昆曲艺术,他曾师从黄匡国先生,吹奏昆腔曲笛,其所吹的曲调和节奏时而悠扬婉转,时而奔纵高吭,或高山流水或波浪滔滔。记得八十年代中期,经常看到高建顺先生与笔者的祖父高兆丰一起在家里合唱昆曲《不提防》等曲目,一老一少,唱捻之间,直唱得淋漓尽致,天昏地暗,唱得年老的祖父第二天嗓子嘶哑,还喋喋不休地说过瘾、过瘾!
  听沈丽君女士、许庆石先生介绍,昆剧《水漫金山》演出过后,倘有很多人依依不舍地聚在清伯家里或清唱或习练。黄匡国夫妻也曾经在铜陵戏院联袂上演《夫妻团圆》唱段,其全家人也曾在铜陵海堤“先生公”庙前表演。还有硕伯是如何一板一眼地教他们演唱,昆曲曲谱跟音乐1.2.3不一样,主要以板眼习唱,一横代表板,圆圈代表眼。当时东山文化馆地址在后门堆,文化馆的龙海县人朱锦坤先生也经常请她们演唱、并予录音等等很多昆曲往事。沈丽君、朱锦儿、张彩绿三位女士都上70岁了,而讲到昆曲,讲到当时参加演出的情景,她们笑颜逐开,两眼发光,好似回到青春少女如歌如梦的豆蔻年华。
  四、期望
  东山的昆曲几曾沧桑,倘有众多人执着地热爱。几十年来,虽然剧组早已解散,虽然很多人已白发苍苍,虽然前人的脚步已是那么遥远。然而他们为昆曲艺术的奉献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间。目前,东山熟悉昆曲表演艺术的人员越来越少、而且大多步人晚年,昆曲艺术在东山历史的文化积淀濒临遗失的危险。为此,我们期望社会各界对昆曲艺术的支持,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人参与、关爱。我们期望,昆曲这一祖国的戏曲魂宝将能够继续在东山这块土地闪闪发光,风彩依然,在大街小巷、在戏台、在希望的田野生生不息地传唱。
  2012年6月26日
  东山姓氏祠堂联语笃行励志
  黄辉全
  祠堂,又称家庙、家祠、宗祠,是宗族成员祭祀祖先的场所和连结姓氏血缘关系的纽带。它承载着一个宗族的开发史,体现了宗族尊卑长幼之所,更是神权与族权交织支配下的宗族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的中心。
  祠堂楹联是指与各姓氏祠堂专用的一种对联,其书法或正楷或狂草,其形式或短对或长联,与祠堂建筑风格构成的一道文化风景线。祠联一般上联为叙述本姓发祥、望出地的郡号,与堂号相对应;下联则宣扬宗功祖德,以表明家世,激励后人。它通过对联形式,将姓氏发祥地、祖先居住地、名号、堂号、官位等等,以大众化艺术手法把内容反映出来,从而达到数典不忘祖之目的。对敦亲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维护家庭、宗族与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唐总章二年(669),陈政率子陈元光及府兵58姓3600多人人闽,平定闽粤边陲骚乱。中原将士及其家眷自此扎根在闽南漳州地区安居乐业,世代繁衍,成为漳州各姓氏的开基先祖。其后裔成为闽南和潮汕地区主要人口成分,并源源不断地向台、港、海南岛和南洋诸地迁徙,造就了“漳江思源怀固始,唐人访祖到闽南”的寻根文化现象。闽南民系作为汉民族诸多民系当中的一支,一直备受世人的关注。在漫长的岁月当中,闽南人以其刻苦奋斗、勤劳与智慧名扬世界。故闽台宗族祠堂星罗棋布,虽大小不同,建筑风格各异,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祠联。
  闽台两地的传统建筑秉承了河洛地区的文化渊源,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经济、人文和工艺特征,成为既有别于中原民居建筑的凝重、鲜艳;又有别于江南民居的俊逸、清纯,逐渐形成自身的民居风格。闽台的祠堂文化,同样继承和发扬了中原河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位于陈城镇岐下村的陈姓家庙“追远堂”,建于明洪武年间,由第四世祖陈谦德落籍骥霞(今岐下),开基创业,生齿日繁。延至十世祖陈晋化时才告竣工,前后100多年。1976年,新加坡、台湾陈氏裔孙捐献巨资修葺“追远堂”。为追溯渊源,启导子孙,特撰刻祠联:“追溯唐朝圣王奉旨开漳江披荆斩棘功勋比山河并寿,远稽宋季我祖避元来洪淡怀清履洁气节与日月争辉。”这幅对联词工句丽,气势磅礴,读来让人回味无穷,表达了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眷念情愫。
  建于明代中叶的东山县樟塘镇留田陈姓祖祠“追远堂”。神龛内崇祀陈元光神像及祖先神位,其祠联:“追祖溯源怀固始,承祧开来万世威”。而陈城陈姓“追远堂”“追念宋朝祖二世,远步河南祖家乡”、“木有本水有源木本水源,父言子子言孙慈子慈孙”。树不离根,水不离源,人不忘祖。这些祠堂楹联,将他们宗族的“根”追溯到中原,反映了闽南与中原血脉相连、同姓同根,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数百年前,闽南先祖离开故土,披荆斩棘,历经沧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与大自然的斗争的同时,利用血缘关系和氏族宗法来适应环境生存和维系“木本水源”的思想感情。先民们为崇功报德,慷慨解囊,兴建庙宇祠堂。副副祠联浓缩了氏族迁徙落籍,开科创业艰辛曲折的历程。铜陵衙顶孙氏祖祠中堂对联“派衍梅岗三迁启宇宗功懋,支蕃铜岛一德诒谋世泽长。”下街朱氏家庙中堂对联“从镇海以开基弓冶遥思绵世泽,拓铜山之旧序箕裘克俭振家声。”这些祠联记录着族氏先人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折射出艰苦磨砺的人文之光,也从中看到这个宗族的历史渊源及其拓置家园的轮廓。
  每个宗族的祠堂的择址,都选择在最佳地形,寄希望于地灵人杰。康美林姓家庙位于康美土堡之中,据载,林氏家庙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正堂左右悬联:“康山接三台气势春容巩奠千年国族,美水朝九曲机神活泼滋育百代人文”;“前龙潭后羊角精英特结行看千百世子孙蛰出无穷,右凤髻左虎婆灵秀独钟长卜亿万年甲第蝉联勿替”,寄托“康山美水,族业兴旺”的心理愿望。
  东山欧氏家族,始于清康熙二十年(1683),从漳浦马口村迁入定居,艰苦创业,繁衍子孙,迄今已有300余年。传至六世祖永珍公兄弟,协力开拓南北航运,乃发家致富,枝荣叶茂,遂成东山望族。尔后,又远播重洋,人才辈出。“汤寇开漳推佐命,封侯崇祀荐馨香”;“源溯祈山大恢功业,派分铜岛克振家声”这些祠联反映了欧氏后人慎宗追远,不忘宗功祖德。而“为子孙不外慈孝惟诗书是学振家声,念祖宗许多勤学须轮奂更新照禋礼。”则把儒家文化提倡的“礼、义、仁、孝”的美德都在祠联中得到生动具体的诠释,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此外,有的祠联还喜欢以祖籍地和徙居定地的地名组对,或嵌以郡望、堂号,使人不扣柴扉便知其姓氏。
  笔者每每走进一座祠堂,在感受各具风格的祠宇建筑、联匾等组成的祠堂文化,感受历史沧桑和宗亲敦睦致力兴业的感人事迹的同时,更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执着信念。
  祠联,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韵味,它集语言、书法、建筑和雕刻于一体,取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精华之品,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寄托了尊宗敬祖的虔诚情怀和励志耕读的殷切愿望。
  祠联,“笃行励志”,充满亲和、仁义、礼让、耕读、简朴的儒家伦理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有益的借鉴,对于激励后人见贤思齐、努力进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附东山其它祠堂的祠联:
  1、康美美山杨氏祠堂
  祖宗功德天来大为人子孙须念微微细细之初一圆冷灰吹活火,父母恩情海洋深凡我兄弟共图本本源源之谊万卷宝轴胜赢金。
  2、陈城顶城陈氏宗祠
  “燕翼堂”柱联:万川有其源源远流长,千枝有其本本应乎祖。
  宋相庥绩景炎垂史传,派衍燕始开封家声远。
  “追远堂”柱联:
  追念宋朝祖二世,远步河南祖家乡。
  木有本水有源木本水源,父言子子言孙慈子慈孙。
  3、铜陵石鼓街孙氏“燕翼堂”
  倡业艰辛思祖宗克勤克俭,承业非易愿子孙勿怠勿荒。
  4、陈城湖尾蔡姓家庙“承记堂”
  君卿廷维奕隆昌仪亿世,孝义派永康贵显卜斯年。
  永念永言构克俎豆箕昌莫永於堂,慕功慕训簪缨不振厥后功慕于祠。
  5、湖尾陈姓宗祠“光远堂”
  春光岁岁新,青黄紫白,妆些皮文章;祖德年年在,礼乐衣冠,失旧时俎豆。
  6、赤山陈姓“光裕堂”
  光宅映东南,此地青山排闼,碧海路宗,百世规模称杰构;
  裕谋贻子孙,他年麟阁鲤庭,诗书习礼,千秋宗孝振家声。
  7、杏陈镇建宅村高姓宗祠
  获鹿感鱼,千年称孝子;朋东仇桧,万古识忠臣。
  8、城安村李姓家庙
  报恩酬德,业尝先祖创基业;本固枝荣,欣慰子孙谋大计。
  龙攀玉柱,紫气东来降福祉;鹰击长空,霭霞西染呈祯祥。
  固始家馨远,裔孙遵祖训;陇西世泽长,俎豆敬先贤。
  9、城 村佘姓宗祠
  下邳世泽枝荣叶茂永昌盛;追远缅怀,宗功祖德颂春秋
  10、沃角村沈姓祖祠“燕诒堂”
  燕子巢成共庆安居来聚旗;诒孙谋定永远克承作传家。
  11、东沈沈姓宗祠
  “祀先堂”:洛水流源远,溯河南,入南诏,分支朝宗绕铜海,梅峰气脉长,延东舆,培东皋,环峙拱揖锁丹山。
  仁房东屿祖:山仁水智庙廊钟灵梅港流芳绵世泽,子孝孙贤东园毓秀竹松竞茂焕文章。智房东皋祖:枝肇梅塘传来西耳叶尤茂,源兴仕渡派及东皋流更长。12、钱岗孙姓家庙
  钱岗世泽长,士食德,家脉畴,克笃前烈;崇孝家声远,子祗父,弟恭兄,垂裕后昆。
  东海合楼,辰库喜通壬癸,望重太原,掷地金声推作赋;南屏挂榜,丁峰应召甲科,名夸冀北,读书雪影振斯文。
  13、东埕孙姓家庙
  奉圣翕威震南疆,追封昭德;先贤志诚启后昆,折桂蟾宫。
  孙起孙齐雄据荆扬名青史;氏源豫衮繁衍东埕延世泽。
  14、石埔三槐堂
  石对梧峰群山拱秀地灵人杰,坛坐牛岗龙水朝余源远流长
  石壁无瑕映榆梧龙水环宝地而兴祠宇,坛座有式坐牛岗婴尖接福址以启衍源。
  15、坑北种德堂
  种培桂兰荣万代,德业义礼传千秋。
  16、径里村吴姓祖祠
  追溯荆蛮,采药兄弟克承父志,允奂至德蔑加,千古长存仁让;远寻固始,分支祖宗贻厥孙谋,诚哉馨香以荐,万年永享春秋。
  17、前梧村吴姓家庙
  世系兴化进士门第,源长流远沐千秋”、“文仕宋廷中贤大夫,宗功祖德昭后代世。
  18、杏陈镇大产村宗祠
  溯官宅以绵西岗,世代源流居海岛;由下曾而继东井,徵祥衍庆镇□腰19、马銮村刘姓宗祠
  家从别驾肇金钗,簪笏后先三十世;派出涵江开碧海,频繁俎豆八千秋。20、港口村吴姓祖祠
  碧浦分族传十六世祖,白塔开宗列有五房孙。
  东山岛民俗二则
  黄辉全
  饭春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大年三十,是漳台两地年俗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习俗也相当多。“留春饭”就是漳台古早味的新春人文民俗之一。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在热烈的鞭炮声中举行“辞年”仪式。供桌上高香明烛,盛设三牲五味及各种年粿、瓜果供奉诸神,然后祭拜祖先,行三跪九叩大礼,以答谢一年来诸神明及祖先的保佑,祈求新的一年给予更多的赐福。最具特色的是,每家每户都在神明前和灶上各供奉一碗盛得尖尖的米饭,饭尖上插一朵用红纸做的手工扎花,名曰“饭春花”,老百姓称此俗为“留春饭”。供奉的“春饭”一直摆到正月初五,才象征性地拿点与当天第一餐饭共煮,“饭春花”则插在神明的香炉上。同时观察碗底若是干的则意味着新的一年雨水较少;若是湿的则意味着新的一年雨水较多。闽南话“春”与“剩”,也与伸展的“伸”字同音,寓意“年年富足有余”,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饭春花的制作较为简单:先将红色的纸片剪成花瓣的形状,其次将各个花瓣扎成花朵,再贴上绿色的叶子和写有“吉祥”的纸片作陪衬。一两分钟时间,一朵“饭春花”便在娴熟的制花人手中就盛开了。
  迎春之际也是春花四处绽放之时。东山岛古老的春花和“留春饭”习俗,随漳州人过台湾,意义上也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地域特色的“新春吉祥文化”,因而受到台湾民众的喜爱并深深地渗透进生活当中。如今,尽管社会发展、经济富足、服饰改变,漳台民众思古之情悠然而生,愈发喜爱春花。心灵手巧的制花人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时尚元素,更加丰富了春花的造型,寓意更加祥瑞,不仅有“迎春纳福、年年有余”的涵义,还增加了“早生贵子、福禄寿”等内涵。春花在台湾经过不断创新发展,衍生出“石榴花”、“婆婆花”、“福禄寿花”、“祖母花”、“五福花”、“孩童花”等10多种。每种花的涵义不同,其使用的场合和身份也不同,在民俗上很有讲究。
  漳州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地域相连,语言相通,食俗相同。黎民百姓与饮食结下不解之缘,日食三餐,婚丧喜庆,岁时习俗,都离不开“饭”,由此形成了许多相同的文化习俗,见证了血浓于水,两岸一家亲的“五缘”关系。
  古意盎然的饭春花,不仅是闽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它富有古早的吉祥味道,才会从老祖宗时代沿袭传承数百年,时至今日仍透着缕缕温馨,为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增添丝丝春意。
  石榴花扎花
  古老的东山岛至今在婚俗仪式上,仍保留着插红石榴扎花之俗。
  石榴“万子同苞,金房玉隔”,在婚嫁习俗文化中象征“榴孕千子”,蕴含着家庭和睦、子孙满堂之意,因而成为婚嫁的吉样物。自古以来,东山人视石榴花为“多子多福”和“红红火火”的吉祥喜庆象征,表达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良好愿望。红艳艳的石榴花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吉利之意,古人们通过这些直观可感的完美形式,表达对幸福美满生活和财富的热切和渴望。
  每逢喜庆日子,东山岛女人的头上总喜欢插一对红艳艳的手工石榴扎花,以烘托吉祥喜庆的气氛,慢慢演变成一方习俗。古代手巧女人做花用于亲友之间相赠,随着民俗的形成慢慢转化为一种手工艺行当,而民间需要量不断增大,则由此引发艺人们竞技献艺,技艺日臻完美,历史上东山最有名扎红石榴花民间艺人有林淑、林清渊、沈月清,她们以其精湛的手艺,赢得人们的称赞。今年75岁的陈阿香,是现今从事扎花为数不多、年纪最大的巧妇之一,她是从母亲沈月清那里学得一手好功夫,又把这一技艺传给了小女儿陈紫英,还传授给邻居亲戚从事这一行当。
  红石榴花在东山岛传统的婚俗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迎娶前新娘要举行“开面”(也称“挽脸”)仪式,开面时头插上红石榴花,这是她一生中首次插红石榴花,象征淑女从此成佳妇。意思是开过面,即为人妇,已开窍会持家。仪式后把“挽面”用的丝线挂在石榴花上,而香粉则一直留到孩子出生时作爽身用,意在预祝新娘产育顺利。此外,结婚日、十二日、满月、四十日都要插。出嫁前一天,娘家会准备12对(多者为24对、32对,所需花数要由男方的长辈的人数来决定。)精致的“石榴花”连同嫁妆陪嫁到男方,用于馈赠婆婆、祖母等长辈。新婚那天,新娘鬓角插双石榴花,象征着“祈求子孙兴旺”。结婚当天,婆婆便把红石榴花送给男方长辈每人一对红石榴花。
  扎花时一般选择清洁、明亮、安静的地方最好,院落、聊天场合中亦可。材料和制作工艺都很简单,首先要用硬纸皮先剪好花瓣贴上金纸,以细铁丝线或牙签为支架,先用红丝线缠绕扎两个石榴,每个石榴有8个瓣,外面伸展出3片叶子,其次左边扎雀鸟,右边扎鹿,最后扎蝙蝠(象征寿、禄、福)和整理成型。再扎出另一朵后,两朵花并在一起,往红纸上一插,就成了一对完整的“石榴花”。笔者观赏有着60余年扎花工龄的陈阿香扎“石榴花”技艺,她是目前东山岛扎红石榴花年纪最大的守护人。
  东山岛是著名的台胞祖居地,东山是历史上海峡两岸通航通商的重要口岸,历代大陆移民台湾最多的沿海岛县,更是明清时期戌卫台湾,维护海峡和平安定的前哨营盘。东山与台湾的民俗文化缘承一脉,一本同根,东山一些独具特色的维护习俗又随历代东山人东渡而传播人台,形成两地共同具有的民俗文化特点。至今台湾东山人在婚俗仪式上,仍旧保留着和祖家一样的“插红石榴扎花”之俗,而扎“石榴花”技艺也落地生根,香飘两岸。意义上也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地域特色的“吉祥婚俗”,受到台湾民众的喜爱。在台湾,一对佳人喜结连理时,新娘头上要佩戴“双石榴花”、新房压床时床上的蛋糕要插有“双石榴花”,以祈求新人发达、传宗接代。
  “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杜牧)石榴扎花,娇艳似火,充满吉祥和喜庆,顺应了数百年来漳台东山人祈福的美好愿望,成为东山与台湾古老婚俗文化中,一道独特而又时尚的风景线。
  漫话塔屿
  余定辉
  铜山古城之东,与风动石景区隔水相望的海面上,有一东门屿。两岸相距1公里多,游船穿梭来往,渡海登屿游览者络绎不绝。在约1平方公里面积的屿上,遍布旖旎秀美的景点、景物。海拔91米的主峰文峰山山顶岬端高耸一“文峰”古塔,雄镇而壮丽,是屿上最重要人文古迹和标志性景观,故该屿又称“塔屿”。塔屿犹如横亘静卧于铜山湾海口碧波中的一巨大天然山水盆景,天地造物与人文环境交相辉映而浑然一体,灵韵神美而绮丽缥缈,素称“海上仙山”、“碧海蓬莱”,是中国四大名屿之一。文峰塔是东山县文物保护单位,而风动石——东门屿景区为国家4A级风景区,是声名遐迩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
  文峰塔由福建巡海道蔡潮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所建。塔为七级八角密檐式花岗岩实心石塔,塔高近20米,基座周长14米。八角形塔身中部之东西南北四面镶有佛象浮雕石,塔顶之塔刹由两个石葫芦重叠构成。海有屿而奇美,屿有塔而灵秀。文峰塔不但是地方景致中突出的标志物,为东山添美增彩,而且它与神州大地上无数的古塔一样蕴含和彰现着中华塔文化的丰富内涵。
  塔屿文峰塔虽不如海内外一些著名古塔那样硕大精美。但它却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华夏大地遍布数不胜数的古塔,而象文峰塔这样独耸于大海碧屿上的却为数甚少。其塔址的选择和建塔目的的设计是古人熟谙地理风水的缜密考量和高超定夺。东山岛地处闽南边陲,而塔屿雄踞于铜山湾出海口,蟠守海疆而砥柱潮头,是扼守南闽港流的海门要塞。文峰塔屹立屿之巅峰,独处地方的风水要穴,大有威镇海流,以纳天地之浩气的气势;文峰塔直穿云霭而争写青天之姿,迎曦送霞而竞描碧海之影。它装点山海之秀色,映衬自然之瑰丽,成为辐射景区的中心景点;塔屿居于港湾水路之交通枢纽,而文峰塔峻屹高耸、远近夺目,为往来船艟之高望标识,能指示航位方向,引渡众帆;其塔名“文峰”,而塔形似笔,当地群众传说为对岸武庙关圣之巨毫,有祈祀、激励文运昌盛,学脉流徽,人文渊薮的作用,为海滨邹鲁造势传声。
  文峰塔塔高七层为奇数,塔身八面为偶数,反映传统文化的奇隅相配、“阴阳相生”、“天地互合”而化生万物的哲理。它还具有佛道兼容的特色。塔级七层应了佛家之“七级浮屠”之说;塔身镶嵌四面佛象石雕;而且还与对岸武庙边一天然象形“跪僧石”巧妙组成“石僧拜塔”之组合景观。这些均是佛教的特色。而塔身八角却形似“八卦”,塔顶由石葫芦叠成塔刹,这些又都是道教的征象。生动地体现了亦佛亦道、中外兼备的中华塔文化的包容性、和谐性。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又有与其地区、时代的精神、文化相适应的具有纪念性、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物。其中最引人注目、最独特典型的就是塔。文峰塔孤高峻立,傲视大海。近五百年来,历经无数次台风之摧扫、地震之撼摇、暴雨之滌荡,始终岿然不动,傲然昂立。明代进士、乡贤文三俊诗赞曰:“突兀危峰耸,浮图砥海东。草庐微啸咏,石艇自玲珑。蜃飞百川外,龙腾万壑中,云雷过日夜,不变摩苍穹”。其塔的壮美与坚牢,形象映射了东山岛人自古具有的英雄骨气和不屈性格。亦使人不禁联想起古人在隔海的屿峰上这一险峻狭促地方建塔时的艰巨辛苦。塔的每一石块都是劳动血汗与智慧结晶共同垒砌而成。体现了东山先人的吃苦耐劳、勇敢拼搏、聪明能干的品质。令今人既错愕、惊奇,又钦佩、感慨。文峰塔不仅是先人馈留下来的美丽人文古建筑,而且是彰显地区文化、思想的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见证地区世事沧桑、人文地理的一座不熄的历史灯塔。透过它那简明朴质的身影、壮实粗犷的塔体,人们可以窥视古时东山的一些地理遗貌和了解昔日东山的点滴社会信息。
  随着东山旅游业的兴起,塔屿游人如织,日益火爆。人们蜂拥登屿,如人蜃市琼景。屿上鹰嘴岩、云山石室、东明寺、文昌阁、种德居及众多天然象形风化石等景点,人文自然、交融连锦、如人画幅。令游者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而最令人称誉和欣赏的却始终是文峰塔这一视角高点和景区圆枢,它不仅是塔屿地标性的人文景观,而且不愧为中华灿烂塔文化中的一颗独具海隅特色的璀璨明珠。
  2011年10月于东山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本辑《东山岛文史》计收文稿35篇,总约21万字,共分为《东山·金门·澎湖三岛论坛论文选》、《海峡两岸关帝文化》、《黄道周文化》、《海峡长风》、《侨乡旧忆》、《史海钩沉》、《文化春秋》等栏目。着重于对东山县涉台关系史料、两岸关帝文化史料,黄道周文化史料、华侨史料、民俗和其他方面史料的深入调查挖掘,不断追寻发现,同时加以研究考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