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南村“众公妈”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285
颗粒名称: 岱南村“众公妈”的传说
分类号: K295.7
页数: 2
页码: 275-276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岱南村先民在清康熙年间的沿海禁海迁界时期,因背井离乡而经历的心酸史,以及“众公妈”的历史渊源和形成过程。文章通过历史事实的叙述和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描绘,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历史背景。
关键词: 众公妈 历史渊源 形成过程 岱南村

内容

前楼镇岱南村顶岱南自然村北面原来有一片古木参天的林子,由于自然村据说地处鼎穴,所以村旁的这片林子成为该村的天然屏障,因此该村多次幸免于战火之苦。先民进出村庄都要经过林子中间的一条便道,这条便道旁边有一棵郁郁葱葱的古榕树,该树底部形成一小屋,这就是香火旺盛、村民信仰有加、家喻户晓的“众公妈”。
  谈起“众公妈”的故事,实际上记载着岱南村先民的一段心酸史,这与清康熙年间的沿海禁海迁界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顺治十三年(1656年),从清政府严令“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许入口”开始禁海到后来的沿海迁界,东山县的百姓就饱受背井离乡之苦。《台湾郑氏始末》一书记载: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初六,清军大队兵船入东山,“尽驱沿海居民入内地,筑墙为界,纵军士大肆淫掠,杀人山积,海水殷然”;《台湾外志》形容:“东山岛上一时人民失业,号泣之声载道,乡井流离颠沛之惨非常,背夫弃子,失父离妻,老稚填于沟壑,骸骨白于荒野”。复界时东山百姓返回家园的幸存者十仅二三。
  此次迁界,曾多次躲避过战火的岱南村也难以幸免、在劫难逃。据上辈人说:当时举家内迁,背井离乡;姑且不说生产无着落、生活无保障,就连祖宗都受牵连,总不能带着祖宗的牌位(家神牌)和香炉到处流浪吧!
  当时村中乡贤就聚集一起商量,意见可谓众说纷纭——此次离别,犹如惊鸟纷飞,走往何处?能否再次团聚?何时能回?能回来多少?……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经过几个晚上的商量,最后形成大家比较能够接受的意见:既然祖宗在此,就不能跟着咱们到处流离失所;所以祖宗牌位不要带走,放在祖籍地也使大家日后有个共同归宿,但愿祖宗能保佑咱们早日回家团聚。但是放在哪里合适呢?有的主张放自家里,有的主张放祠堂公厅内,有的主张放庙中;考虑到人走屋空、年久失修房屋可能倒塌,也容易受官兵袭扰;最后有位长者提出不如集中放在村北面大林子里的榕树下,那里比较隐蔽,生者出走后祖宗们也可以聚集在一起说说话,不至于太寂寞孤独,但愿祖宗能体谅晚生的苦衷和用心。后来先民们临走时就将自家祖宗的牌位纷纷集中放在那片大林子的古榕树边。
  16年后,随着复界令的颁布,饱受离别之苦的先民纷纷回家,可是由于日晒雨淋,祖宗牌位有的朽烂了,有的被蚂蚁蛀蚀了,有的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因此能认领回自家的祖宗牌位已是寥寥无几。于是,回家先民们逢年过节需要祭祖时干脆到那棵榕树边集中朝拜,拜的人多了,该地点就被冠名“众公妈”,并约定每年九月初九为“众公妈”生(意为重生之日)。后来,先民们在榕树底部放牌位的地方堆砌石屋,久而久之,榕树的须根盘根错节绕着石屋造型,形成今天的树屋。今天这里与蔡氏夫人庙、村边休闲道浑然一体成为一处风景点,是周边男女老少休闲的好去处,仍然有一定香火。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本辑《东山岛文史》计收文稿35篇,总约21万字,共分为《东山·金门·澎湖三岛论坛论文选》、《海峡两岸关帝文化》、《黄道周文化》、《海峡长风》、《侨乡旧忆》、《史海钩沉》、《文化春秋》等栏目。着重于对东山县涉台关系史料、两岸关帝文化史料,黄道周文化史料、华侨史料、民俗和其他方面史料的深入调查挖掘,不断追寻发现,同时加以研究考证。

阅读

相关人物

林云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