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侨批文化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279
颗粒名称: 东山岛侨批文化习俗
分类号: F832.6
页数: 7
页码: 214-2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侨批的背景、历史、习俗和相关文化,如写顺风批、盖如意印、忌写红批等。
关键词: 侨乡 侨批 东山岛

内容

说起侨批,大多数人可能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为何物?“批”是语相通、俗相同的东山岛和台湾人对“信”的习惯叫法,海外华侨的书信又称作“侨批”。侨乡人寄信叫“寄批”;收到的侨批也叫“番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外民间信局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
  侨批的历史是华侨的酸甜苦辣、血泪沧桑的历史见证,也是华侨移民史、创业史的历史见证。起码在清代,东山岛就有侨批出现。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民不聊生的岁月,东山岛大批贫民为了谋生,背乡离井,远涉重洋前往东南亚及其他国家打工、做家政服务,然后将辛苦拼搏得来的血汗钱托寄回家乡,华侨除了养家糊口、清还债务、赡养父母妻儿的义务外,有的还捐资家乡各种公益事业,如助教兴学、铺路造桥、扶贫帮困,等等。
  在战乱频仍、通信闭塞的年代,“侨批”这种钱信合一体的特殊传递方式,成为帮助华侨给祖居国亲友汇寄钱银,接济生活和相互传递书信、互通信息的纽带和桥梁,小小侨批邮寄浓浓乡思、深深情意,小小侨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侨批文化习俗。
  写顺风批
  新中国成立前,东山岛人一旦确定出国远行日期后,应向长辈、亲友辞行。亲戚朋友往往会向远出谋生者赠物品、送红包,有的特意备办酒席饯行,谓之“送顺风桌”,祝愿出国亲友一路顺风平安到达旅居国,人们称这一礼俗为“送顺风”。此俗缘起旧时东山岛人出国都是坐船走海路,如果是顺风顺水,最近点起码也得好几天才能到达。倘遇台风大浪,走走停停,一月半月才到达旅居地也说不定。东山岛有句俗语:“走船跑马三分命”,航船顺风至关重要。船客们出国谋生能否顺风抵达,是一件令家人牵肠挂肚的事情。而“送顺风”实际上是一种好意头,给予出国亲友一种精神安慰。船客们到达异国他邦后,首先想到的要事就是寄一封信向家乡亲友报平安,于是这种向亲友告知顺利到达目的地的侨批习称“顺风批”。改革开放后,侨乡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普及,通话取代寄信报平安,顺风批的习俗日渐式微。
  盖如意印
  旅居异域他邦的华侨在给桑梓亲友写信时,习惯在信文称谓上方和信尾落款处盖上一个红色醒目的如意印,那精美的小印章自然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它的特别用意是表示远方的亲人万事如意、平安无事。红色的如意印又寄寓东山岛“见红大吉”的古老遗风,东山岛人以红为尊、为喜、为吉,逢年过节、喜事吉庆处处见红。
  如意是民间独特的象征吉祥的器物,自古就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好。直至今日,一些集藏古玩小品的藏家,仍对其情有独钟。追究缘由,简单地说,一是如意制作很讲究,不失为一件艺术品;二是如意虽小却有吉利寓意。如意象征着美好,在古今东山岛盛行的吉祥图案中,有多种如意图案,以喻吉祥之意,例如年年(鲶鱼)如意、万事(万年青、柿子)如意、吉祥(戟、大象)如意、平安(花瓶、鹤鹑)如意、四艺(琴棋书画)如意、必定(毛笔、金锭)如意。若将四季时令瓜果或梅、兰、菊、竹等四季花卉配合如意,便是“四季如意”,在以如意为主的图案中放上百合花与柿子或狮子,就是一幅意境好、欣赏性强的“百事如意”。侨批上盖如意印,折射出东山岛旅外乡亲希冀美好生活的心态。家乡亲友拆阅侨批时,目触红色的如意印,心里就会踏实许多。
  忌写红批
  在东山岛民间,历来有“丹书不祥”的说法,侨胞与亲友之间,飞鸿问候,互通情愫都忌用红笔。如果谁用红笔写信,收件人拆阅一见红字,未读内容就知道寄信人家里有丧事或灾情。
  东山岛人忌讳用红笔写信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也与“丹书”的来历有关。“丹书”大致有两个意思:一是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托言天命,捏造所谓的天书,用丹笔书写,故称“丹书”。唐代案牍规定,皇帝除降诏外,有所访于群臣,则用朱书御札。后来,明、清皇帝御札,犹用朱书,称“朱谕”。清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朱笔指示书写,为明其出于亲笔,称“朱批”,或“朱批谕旨”;二是帝王颁发给功臣的一种证件也用红笔书写,如“丹书铁券”,就是用红笔写在铁板上的使功臣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契卷,类似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或奖章),只不过其形制稍有不同内涵较为宽泛。但从其源流、功能、性质等进行考查,铁券是勋章的雏形。
  这两种意思与东山岛人和海外乡亲的生活关联甚少,几乎不沾边。而直接影响人们观念,造成“丹书不祥”的心理因素应该是“丹书”的第三种意思。丹书是用朱笔记录罪犯名册的,古代罪人的名册都要用红笔书写。我们在戏剧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古代官府衙门主持审案的官吏在判决死囚时,常用朱笔在判决书上将犯人名字勾去,然后将死囚押出处斩。直到现代,法官在判决书上,仍习惯用朱笔勾决死囚。对罪犯处以极刑的宣判布告,名字上都用红笔打一个“×”或“√”。因此,东山岛华侨忌用红笔写信。除上述因素外,如今用红笔写信还被认为是绝交的意思。这就是华侨讳用红笔给祖家亲戚朋友写信的缘故。
  寄批习俗
  每逢传统年节临近,如除夕、清明、中元节、中秋节、解平安节(冬季的传统节日)等等,是侨胞怀乡思亲心尤切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给家乡亲人寄来问候信和过节费。特别是春节前夕,大量侨批涌飞传东山岛,东山岛人习称“年夜班”。有的侨眷侨属婚丧喜庆,或修建房屋、宗祠、祖墓等大事,华侨闻知也会寄侨批乐捐资助。
  请安问候的平常侨批内容不长,大多由所交寄的信局专业人士代书,言简意赅,少有抒情、议论和描写,可以说是平铺直叙。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一位华侨寄给笔者祖母何春英的信文写道:“春英姊:诸人安好,久未寄信,时在怀念,谅近来各人安好,身体康泰为祷。姊决定在明春要返里,而手续已寄回申请,谅姊当知,而见面当在不远了。年关之便,付港币五十元另用。此请金安”。
  侨批信封早期比较简单,有自制的,信封正面收件人粘贴一张红纸,信纸有的用宣纸,毛笔书写,由回国的亲友带交。随着华侨人数增多,华侨与家乡的信息、经济联系要求日益强烈。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十九世纪初,产生了专门以替华侨捎信、汇款为职业,并兼做生意的中间人,这些人被称为“水客”或“客头”。所谓“水客(客头)”,就是经常往来于国内外,专为侨胞递送侨批或物件的人,是一种以收寄批款为主的特殊职业。后来有的客头由于递送侨批及时无误信誉好,在华侨集中的旅居地建立了信局,如东山岛设立在新加坡的就有添盛信局、进成信局、福春信局、合安信局、新顺昌信局等等。信局出现后,借助于不断完善的邮政机构和银行机构开展“侨批”业务,“侨批”的经营进入分工协作时代,即侨批信局负责收“批”或登门分“批”,邮局负责跨国及长距离侨批的“传递”,银行则负责侨款资金的调拨、结算与兑换。这一时期的侨批信封大多由信局统一印制,附有信局地址、编号、批次。直到1979年,侨批信局归并银行,“侨批”的汇款功能由银行接替,而其交流情感之渠道则由发达的电信及邮政所替代。至此,民办侨批业“寿终正寝”。华侨所寄的信件大都使用专门的航空邮简,通过华侨旅居国邮政机构投递。
  侨批票券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国家还实行计划经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为了吸收外汇,鼓励国外的华侨、港澳同胞向国内寄钱,在外币兑换成人民币的同时,按照一定比例发给侨汇券,以此鼓励华侨给国内亲戚朋友多汇款,为国家多创外汇,凭侨汇券和人民币就可以到指定的“侨字号”商店购买当时的计划供应物资和紧俏商品。当时,设在东山岛县城的“华友公司”就是一家专供侨汇商品的公司。
  在上世纪计划经济时期,侨汇券是无数人可望不可及的“稀客”。它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也是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的实物见证。笔者收藏有1979年版和1983年版的洗涤用品购买券、食糖购买券、食油购买券、工业品购买券(可购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侨汇券,这几类侨汇券由当时的福建省商业局、福建省粮食厅印发。票券虽然只有邮票大小,但却向我们透出了陈迹斑斑的历史信息。一是那个时候物资短缺,肥皂、洗衣粉之类的洗涤用品和白糖、红糖、食油光有钞票还买不到,还得凭票券才能买到。二是侨汇券的种类很多,除了前述4种购买券外,还有布票、粮票、香烟、副食品等等,涵盖了生活中吃、穿、用。三是侨汇券的设计,使用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炉的简化字,如福建的“建”字为“走”字底里头一个“占”;食糖的“糖”为“米”字旁加一个“广”,现在早已废止使用。
  票证方寸间,多少老故事。笔者祖母是一位归国华侨,她早年在新加坡有点积攒,乐于扶贫济困,曾经帮助过一些贫困老乡和工友。新中国成立后,我祖母回国定居,有的乡亲老友知恩不忘,每逢传统年节会从国外寄点过节费给我祖母。在上世纪的困难年头,我们一家大小8口人托祖母的福,享有“侨牌”的荣耀,不时可以堂而皇之进入“侨字号”商店,贴补一下那不温不饱的岁月。笔者收藏的福建省侨汇券不仅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也是祖母留给我的宝贵纪念品。小小侨汇券见证了我国几十年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当时市场上所能买到的商品几乎都能在侨汇券中找到对应。
  行文至此,可以看出,侨批承载着联络情感、传递信息、表达爱国思乡热情的光荣使命,在过去的历史时期中功不可没,有口皆碑。了解东山岛侨批的历史文化,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铭记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爱家的赤子之心、骨肉之情!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本辑《东山岛文史》计收文稿35篇,总约21万字,共分为《东山·金门·澎湖三岛论坛论文选》、《海峡两岸关帝文化》、《黄道周文化》、《海峡长风》、《侨乡旧忆》、《史海钩沉》、《文化春秋》等栏目。着重于对东山县涉台关系史料、两岸关帝文化史料,黄道周文化史料、华侨史料、民俗和其他方面史料的深入调查挖掘,不断追寻发现,同时加以研究考证。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长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