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侨批业忆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277
颗粒名称: 东山岛侨批业忆旧
分类号: F832.6
页数: 8
页码: 196-203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对侨批的回忆和家族与侨批的不解之缘。文章中详细描述了侨批的历史、特点、寄送过程以及在作者小时候对侨批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侨批在当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侨乡 侨批 东山岛

内容

东山岛是闽南的重要侨乡之一,侨胞大多数居住在东南亚一带,以新加坡为多。解放前,大多数人因生活贫困,在家乡走投无路,才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国外谋生。他们漂洋过海,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异国他乡历尽艰辛、艰苦拼搏,用血汗换来了钱,自然想起在家乡挨饿受苦的亲人,在无法回家的情况下,想把千辛万苦赚来的钱通过信局寄给亲人,侨批局便应运而生。当时,东山岛设立在新加坡的有添盛信局①、新顺昌信局②进成信局③、福春信局④、合安信局⑤等等。新加坡设立的几家信局,添盛信局信誉、口碑最好,侨胞寄回东山岛的“批”以添盛信局最多,可称东山岛侨批业的“龙头老大”。
  我家和侨批有不解之缘。添盛信局创办人就是我伯父沈招贵(字荣甫)先生。伯父逝世后,堂兄沈舜明子承父业,继任“头家”⑥;我父亲沈招顺(字荣芳)受伯父委托,从新加坡回东山岛设立对应信局——顺发信局(原称龙盛信局,后改现名),专职分“番批”。设立在新加坡的新顺昌信局一时在国内找不到对应信局,经协商其“番批”委托顺发信局代发。我的父亲识字有限,我的堂兄沈光烈(字锦禄)当过小学教师,文化水平较高,这两间信局总经理就由他担任(1956年他曾出席全国第二届侨代会)。当时交通不便,我父亲分“番批”全凭两条腿走遍全县大小乡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他都能把“番批”及时送到侨属侨眷手里。脚步虽然沉重,却架起了连结海外与家乡的桥梁。后来家乡修起了公路,胞兄沈舜修取代父亲,凭一辆自行车走遍全县分发“番批”,传送海外亲人的声声问候和点点心意。
  两地两代人、历时60余年苦心经营,直到1979年侨批业退出历史舞台。可以说,我的家族是“侨批世家”了。引为自豪的是两地信局从成立到结束使命的60余年间,没有出现侵吞、挪用侨汇之事;凡托信局的侨批,侨属都能收到,很少发生错投现象。
  我从小对侨批耳濡目染,了解较多。我知道,有“番批”就必定有“番钱”,因为侨批是钱批连寄,钱信合一;批封上都有写“附上港币××元……”。为何都寄港元?我曾不解地问过父亲。父亲告诉我,新加坡政府不许华侨向外寄叻币⑧,信局只好把叻币折换成港币,通过设在新加坡的汇丰银行寄到国内。但寄港币也有限制,好像是不能超过80港元。华侨如果要多寄钱,信局又有办法,就是信封上写“附港元捌拾元”,但又做有暗号,如“添”表明又寄10元港币,“方”表明又寄50港元,等等。
  侨批由新加坡寄到东山岛,一般需要一星期,每周寄东山岛一次(称每礼拜一班),凡是自己信局的客户,不管侨批数额大小,乡村路途远近,信局都得接收及时寄出。那时,新加坡信局的竞争也很厉害,信局为了争取客户,视信誉为生命。信誉差,客户就跑了。服务质量差,信局的业务就少,生意就不好做。所以两地的信局都十分注意服务质量。
  小时候,我有时陪同哥哥下乡分发侨批,亲眼见到那些收到侨批人家欢天喜地的情形,心中确实感慨万分。我读过唐诗“家书抵万金”,那是在烽火连绵的年代,而这个“番批”却是在和平年代里传送,但两地亲人遥不能聚,仅凭“番批”传语报平安,他们怎不高兴万分呢?番批也抵万金啊!对亲人的每一个问候、每一句祝福、每一声安慰,都变成温暖人心的灿烂阳光,他们又怎能不欣喜若狂!那个年代,大多数侨属不识字,年轻一代由于受文化教育不同,也不会写侨批。所以,分送侨批的哥哥也有连带任务:代读、代写侨批。侨属静静地听哥哥念侨批中叮咛问候和所寄托的平安语,有的边听边低声哭泣;有的是高兴地擦着双眼。哭也流泪,笑也流泪,“番批”的魅力真神奇。我好奇地问哥哥,哥哥说,两地的人隔着太平洋,丈夫见不到妻子,父母见不到儿子,兄弟难得一见,就全靠侨批来交流、沟通,来维系着骨肉情、手足情,心里激动,眼泪就出来了。
  有的侨属当场委托我哥哥写回信,当然,收到多少钱是一定要写的。写完信,或盖个印章,或按个手印,然后交给哥哥带回信局——回信是不用邮费的,因为寄信人在寄侨批时就一同把邮资交给新加坡信局,目的是减少家乡亲人的负担,可见侨胞一点一滴考虑得多么周全!
  侨批不大,添盛信局、新顺昌信局的侨批是一张八开的蓝色纸张折叠成的信封,外面写收信人的姓名,寄信人的地址、姓名;收信人地址不用写,因为收信人把回信交到信局,信局按编号收齐,合在一起封贴后寄到新加坡。有的侨属没有及时写回批,信局还要再下乡催促。新加坡信局按存册逐一核对后,回批送交寄款人。如有欠缺,要国内信局再催促,直到每一款收信人有回批才算完成。
  侨批内容不长,言简意赅,没有抒情、议论、描写,但情感丰富、像一条感情之河从海外流通家乡。可以说,侨批犹如磁场,磁心所在,就是祖家的方向、思念的目标。正因为侨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缘文化,数十年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时年八节,例如春节、清明、中元(普度)、中秋、解平安……特别是春节期间,大量“番批”、“番钱”涌向侨乡东山岛。有的侨属或有婚丧喜庆,房屋建设,祖祠、祖墓整修等大事,华侨也多寄些批钱。侨批给家乡亲人带来了温饱,有的侨属甚至成了富甲一方的“员外”,像前何村的何××、何××,就是鼎鼎有名的富侨属,单从他们家建造的豪宅(人们称之“五马拖车”),就知道是富得冒油的“华侨户”了。
  有的侨属因为“富”,就成了小偷的敲诈勒索对象。现在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上世纪60年代发生在港口村“派黑单事件”:一个小偷,看到侨属吴××经常收到“番批”,知道他很有钱,就写了一张纸条,要吴××某月某日晚上9点带××××元到距离县城西埔9公里的地方交给他,否则就要杀掉吴××。他把纸条暗地里偷偷塞进吴××家门缝里。吴××看到以后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幸亏邻居叫他报案,公安人员才在9公里处把作案者捉拿归案。这件“派黑单事件”,人们津津乐道讲了几十年。
  当然,有的华侨有钱不忘故乡,除了寄钱给家乡亲属带来温饱,也慷慨解囊捐助家乡的公益事业。那时,捐资主要是建神庙,像修建关帝庙、庙山、南正院等庙宇,华侨捐得最多。记得重建庙山(1954年)时,我伯父以“添盛”名义,一次就捐了人民币500元。此前,他们还捐资修建东山抗日烈士陵园。
  这里还要提出的是前楼村爱国爱乡华侨沈孔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华侨重教兴学的意识淡薄,沈孔先生独具慧心,委托新加坡添盛信局寄回12支派克金笔到东山县政府教育部门,要奖励当年(1961年)小学优秀毕业生。笔者是当年的小学毕业生,荣幸获得沈孔先生奖励的金笔,高兴了好多年,也把沈孔先生记住了几十年。记得获此殊荣的还有林良炎(曾任东山县副县长、东山县委副书记、长泰县县长、漳州市水电局长,漳州市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傅扬才(曾任东山县第二建筑社党支部书记、东山县梧龙砂矿副矿长)等同学。他们和我一样,心里都深深记住“沈孔”这个名字,把当年获奖的金笔珍藏至今。世界就是这样连接在一起的,也许赠玫瑰的人早已忘记了留在手上的余香,可接过玫瑰的人会久久地陶醉在它的芬芳里,就好像微风吹融大地,吹醒花草,吹绿池水,留下美丽的痕迹。
  当时,国家为多争取外汇,曾经出台许多优惠政策,如按华侨寄回的外汇数额奖励若干份侨汇券,凭侨汇券就能购买大米、食油、棉布、杉木、肥皂等吃、穿、用的各种紧缺物质,以此鼓励华侨多汇款。
  无论是新加坡或是东山信局,经历最困难时期有两次。
  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而华侨所在地东南亚各国被日本侵占,赚钱艰难,加上日寇封锁太平洋,两地信局瘫痪,停止了营业,多数华侨与家乡失去联系。东山岛侨属的生活来源中断了,生活陷于绝境。
  另一次是国内第三次战争末期,通货膨胀,竟使国币一日数跌,华侨辛辛苦苦寄回的钱瞬间变成废纸一堆。华侨不寄不行,许多侨属依靠“番畔钱”过日子,要寄又怕辛苦钱成了一堆废纸。怎么办?这个时候,新加坡各信局为了像现在所说的“双赢”(信局有钱可赚,侨属又能收到赖以生活的“番批”钱),就把钱折换成白银或黄金由汇丰银行寄到厦门,东山信局如顺发信局,就雇用诚实可靠、吃苦耐劳的挑夫化装成乞丐模样,我父亲亲自监雇,到厦门把白银挑回来——白银装在麻草袋里,用一条特制的皮带——皮带可夹藏黄金紧束在腰间,由我父亲保管,两天时间赶回东山岛。其风险可知,稍有不慎,钱财两空。新加坡信局又与寄款人签有合约,丢失的必须赔偿。为了保信誉、求生存,类此风险的寄款方式也得进行。所幸那一二年间,没有发生途中被抢劫事件,都能把银元或黄金如数交给收款人。
  上年纪的人对三年困难时期的情况可能记忆犹新。那时候,东山岛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严重的粮荒,物资供应奇缺,老百姓吃饭“瓜菜代”。回乡探亲的华侨亲眼看到后回到新加坡宣传,海外亲人不是“恶毒攻击三面红旗”,而是掀起一场爱乡爱家热潮,不时为家乡侨属侨眷寄送大米、面粉、花生油、猪油罐头、饼干等食品,甚至日用品与化肥等实物,帮助家乡亲人度过难关。记得那时,客轮“大宝来”、“皇轮”在汕头往返新加坡,半个月就运来一次行李,俗称“包头”,里面全是吃的用的穿的。这时候,东山信局非常忙碌,要专人到广东汕头港清点件数。
  “包头”经海关查验后,雇货车运到东山华侨旅行社,再雇用板车运到信局。然后通知收件人,接着分发“包头”,侨属领走“包头”时要签名按手印……环环紧扣,不能差错,若有差错,“客头”必须赔偿。
  这种从海外寄物回家乡情况持续了好多年。华侨们的亲情和无私的援助,帮助家乡亲人度过了困难时期的生活难关。可以说,战胜三年困难时期,海外华侨功不可没。
  侨批另一件大积功德的事是为在海峡两岸人为隔绝、亲人不能通邮的情况下,数十年来起到牵线搭桥作用。
  想必大家都知道“寡妇村”(铜砵村)的故事。因为解放前夕国民党大肆抓丁,整个村庄大多数成年男人被抓到台湾。去台人员日夜思念家乡亲人,乡愁伴随着泪水度日如年。在多年音信隔绝的情况下,他们巧妙辗转新加坡等国与家乡亲人通讯。恰巧我伯父即添盛信局“头家”沈招贵是铜砵村的女婿(我伯母林秀菊是铜砵村人)。他们就托往新加坡的熟人或朋友,把信带到添盛信局,恳求信局把信捎往东山岛铜砵村,由于上面所说的关系,伯父伯母又是热心人,就义务担当起“信使”的责任,把信寄到铜砵村;铜砵村的去台人员家属又把信寄到新加坡添盛信局,托添盛信局把信转到台湾亲人手里,两地亲人终于取得联系。可以说,在那个和台湾音信完全隔绝的年代里,添盛信局是绝大多数去台人员与家中“活寡妇”、亲人亲友进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信局这种中转信批的作用,不少去台人员在国民党还没有开放老兵回大陆,严禁“三通”时就和家乡亲人取得联系,有的就通过第二国辗转回到家乡与离别多年的妻儿团聚。
  这种功德善事,其他信局也有做。我想,那些当年创办信局的“头家”,初衷并无意充当这种中转站的角色,决没预想到若干年后会有兼做这一项善举吧?这真是不经意间流出来的美德和善心啊!
  一封家书,若干钱币,一张收批钱的回信,再加上后来奖励的侨汇券,便组成了侨批。它是一个历史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它已退出历史的舞台。但里面充满着爱国心、思乡情和人情味,洋溢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真挚感情。侨批情深永留芳,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爱家的赤子之心、骨肉之情,永远保留在特殊年代的史册中。

附注

注: ①设立在东山岛的相应信局是顺发信局。 ②设立在东山岛的相应信局仍叫新顺昌信局。 ③设立在东山岛的相应信局是南成信局。 ④设立在东山岛的相应信局仍叫福春信局 ⑤设立在东山岛的相应信局是福通信局,后改名延安信局。 ⑥对信局老板的称呼。 ⑦新加坡又称“实叻坡”,其国币华侨习称“叻币”。 2010.07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本辑《东山岛文史》计收文稿35篇,总约21万字,共分为《东山·金门·澎湖三岛论坛论文选》、《海峡两岸关帝文化》、《黄道周文化》、《海峡长风》、《侨乡旧忆》、《史海钩沉》、《文化春秋》等栏目。着重于对东山县涉台关系史料、两岸关帝文化史料,黄道周文化史料、华侨史料、民俗和其他方面史料的深入调查挖掘,不断追寻发现,同时加以研究考证。

阅读

相关人物

沈舜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