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与高雄红毛港讨海人熟语浅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273
颗粒名称: 东山与高雄红毛港讨海人熟语浅谈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6
页码: 165-180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东山与高雄两地的习俗语缘关系。文章从历史背景、习俗传承、语言习惯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了东山与高雄两地之间的文化联系,尤其是讨海人习俗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两地民俗民风与语言习惯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 东山 高雄 习俗 语缘

内容

摘要:明朝中晚期,东山(铜山)讨海人即迁台进入高雄红毛港,成为现今红毛港部分居民的祖先,因此两地生产、生活习俗一脉相承,语缘关系十分密切。至今流传并仍使用于高雄红毛港的熟语与东山讨海人的熟语或原汁原味无甚差别,或大同小异有所演变。两地相同的民俗民风与语言习惯,反映出东山与高雄红毛港讨海人的血缘情结。深入研究两地的习俗与语缘关系,对深化海峡两岸的民族文化认同大有裨益。
  关键词:东山与高雄,讨海人习俗,两地熟语。
  一、东山与高雄习俗语缘初探
  台湾的高雄港原叫“打狗港”,港阔水深波平,是一处难得的天然良港。明代末年,占领台湾的荷兰“红毛番”被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以后,不久又派战船从这里登陆,妄想重占台湾,但未成,因此“打狗港”又称“红毛港”。日本人占据台湾时期,“红毛港”改称“高雄港”,此一地名沿用至今。据台湾高雄市国民小学乡土教材《红毛不再的红毛港》一文说:“红毛港是位于南台湾最重要的渔场之一,早在明朝中晚期,大陆渔民于冬季为了方便捕捞乌鱼就大量前来搭建渔寮从事捕渔,后来适应了环境就逐渐定居下来。前来定居的主要是金门、厦门、烈屿(小金门)、铜山等地的渔民,他们就是现在红毛港居民的祖先。”①
  东山旧称铜山,与台湾隔水相望,距澎湖98海里,是大陆沿海距离澎湖最近的地方,距高雄也只有166海里。早在四百多年前,就有许多铜山渔民先后去到红毛港一带海域讨海打鱼,泊船于红毛港,并相继有部分人定居下来,成为最初拓垦高雄的先驱,此后两地往来更为密切。现存的东山部分姓氏谱牒或村志均有记载族人或村民在明代中晚期就移居台湾澎湖和高雄一带的文字②。另据澎湖地方文献史料披载和实地调查采访,最早开发澎湖的是泉州人和铜山人,而后部分居民又从澎湖迁徙进入高雄发展。据《东山县志》载:“清政府统一台湾后,铜山至高雄、澎湖、基隆、淡水的贸易日渐繁盛。嘉庆年间,有开荣号、清河号、文周号和金顺美号等商船,航行于铜山至高雄、台南、东港、东石、基隆、马公和布袋嘴等地,从铜山运出竹器、瓷器、米粉、纸、烟、酒等土特产品,从台湾运回白糖、稻谷、水果、苎麻、桐油和花生饼等货物。民国十三年(1924年),铜山港首次向台湾商人租用晴荣丸号、中兴丸号电汽轮,运载客货航行台湾航线。自此,电汽轮船在铜山港大量增加,来往于铜山与台湾之间。台湾光复后,铜山至澎湖、台湾航线的商船多达100多艘,不少渔船也受雇于商户,参与运输。铜山人这时期去台湾行医、造船、补网、做饼、开点心店的很多……”③
  由于地缘关系,历史上东山人往来和移居台湾,早期主要是澎湖、高雄等地。最早渡海入台的东山渔民,即把家乡的语言习惯和文化风俗也带入台湾澎湖和高雄地区——
  闽南东山与高雄及澎湖一带沿海,尤其红毛港老一辈人都称呼渔民为“讨海人”,纯粹的闽南话应该叫做“讨海郎”,意思就是在大海上讨生活的男人。年轻的叫“讨海子”,年老的叫“讨海佬”,打渔人家的小孩叫“讨海婴仔”或“讨海囝仔”。渔船叫“讨海船”,渔船船长叫“讨海〓代公”。老船长就叫“老〓公。日常出海打鱼就叫“讨海掠鱼”。讨海的围罾作业叫“讨罾仔”;流刺网作业叫“讨绫仔”或“放绫仔”;延绳钓作业叫“讨〓仔”或“放〓紧仔”。近海作业叫“讨瓦脚”,外海作业叫“讨开脚”。讨“红瓜”就是打黄花鱼;讨“鲛魶”就是打红鲷鱼;讨“白带”就是打带鱼;讨“小管”就是打鱿鱼(也叫柔鱼)。出海讨不到鱼叫做“讨无海”或“海讨无”,夸张的调侃说法又叫“讨海水”、“讨唾膏”(口水)。鱼讯好时没日没夜打鱼叫“讨甲无暝无日”;丰收时节渔船满载鱼货吃水太深叫“讨甲沉船满载”。该年度本港捕鱼最多,名列第一的讨海船只就叫“讨头〓海”,也叫“讨一腙”。出海的渔船叫“头东(投东)船”,回港的渔船叫“头西(投西)船”。过去东山的“讨海船”和“生意船”(商货船)去到澎湖、高雄欲返东山,船头投西开往大陆方向,都叫“头西(投西)船”,所以,现今高雄红毛港的老一辈人多会说起当年往来大陆的“头西(投西)船”,澎湖的民俗馆里也还展放着这种木质的三桅船———来自大陆铜山的“头西(投西)船”呢。
  东山讨海人自古最为信奉关帝爷、妈祖娘娘和保生大帝,盖因“讨海人狗蚁命,脚踏三寸梆”(旧时讨海人的生命像蚂蚁一样轻贱,脚下仅是踩着几块木船板),在风险莫测的大海波涛上讨生活过日子,所仰赖就是最讲正气义气的关帝爷显灵帮扶佑助,祈求海神妈祖娘娘镇海安澜赐予平安,同时也乞请保生大帝赐医赐药以保生命健康。因此澎湖和高雄红毛港地区的关帝庙、妈祖庙、保生大帝庙很多香火很旺。这些神祗的香火大多都是自古直接从铜山关帝庙(帝祖庙)、天后宫(龙吟宫)和慈济宫(先生公庙)分灵分香过去的④,也有先从东山分灵人澎湖而后又随澎湖讨海人移居红毛港再分香进入高雄的,所以,高雄一带民间部分人也跟东山讨海人一样,称关帝为“帝祖”(东山百姓自古共奉关帝为祖,故称“帝祖”)⑤,称天后妈祖娘娘为“娘妈”(妈祖娘娘原名林默娘,澎湖主岛原来就叫“娘妈宫”),称保生大帝为“先生公”(保生大帝吴卒为医神,升天之前以行医出名,东山人旧称医师为“先生”)。
  “民以食为天”。食俗方面,如东山讨海人旧时做节喜欢吃米粉煮芋头,叫“米粉芋”,最初去到高雄红毛港,还没种植芋头,没有芋头吃,而红毛港海里多乌鱼,就改用乌鱼煮米粉,闽南语(东山话)同样叫“米粉乌(芋)”。乌鱼是红毛港的特产,每年冬季乌鱼的渔获量最大。乌鱼煮米粉的鲜美滋味令人垂涎欲滴,至今成了红毛港的地方名吃一道特色风味菜。
  其它风俗,以节日风俗为例,闽南东山与高雄红毛港的新春民谣《初一早》唱道:“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饱,初四接神,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食席,十一请囝婿,十二请查某囝,十三关老爷生(关帝飞升日),十四月光(结灯棚),十五是元宵暝,十六拆灯棚。”
  ——这首歌谣是说,正月初一开“新正”,这天人们要早起,放鞭炮迎春,祭拜祖先和神明。然后男女老少梳洗打扮更换新衣,出门到亲朋好友家,尤其是到长辈家拜新年,恭贺新春;初二也是要早起,继续到亲友家登门拜年,一起吃喝玩乐;初三是“赤狗日”,“赤”与“穷”同义,故这天多不出门游玩或请客,可以呆在家里睡个够;初四“接神落天”,年前十二月廿四送众神上天庭述职,此日再迎回人间归位;初五年假已过,节庆隔开一个段落,人们开始做工,商舖重新开张,公家单位开始办公;初六,开始清除开正以来多日积留的粪肥,叫“挹肥”;初七相传是女娲娘娘造人之日,要以七种菜蔬谷料煮食做羹,叫“七宝羹”,故曰“七元”;初八是家中团圆日,完全恢复平日一样,没有特别行事安排;初九玉皇大帝神诞,俗称“天公生”,家家备办丰盛供品祭拜天公;初十因昨日拜天公家有丰盛的鱼肉食品,今日可以做成酒席畅怀饱餐一顿;十一日俗称囝婿(女婿)日,岳父母宴请女婿;十二日已出嫁的查某囝(女儿)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十三日关帝飞升日,家家祭拜关帝爷;十四日接近上元(元宵节),天上月娘妈已经很圆很亮了;十五日是元宵节,上元夜处处张灯结彩,家家吃元宵圆、人们观花灯、游艺,猜灯谜,到庙里“乞灯”“乞龟”,甚是热闹;十六日元宵节已过,开始拆除灯棚,新春佳节所有活动已告完了。
  民谣《初一早》在闽南、粤东和台湾大部分地区都有,但其内容和语言表述各地有所差异。而以上这支流传于高雄红毛港的新春民谣,其内容和使用的语言文字,与东山渔区(主要是旧铜山今铜陵地区)却是完全一模一样,说明两地传承同样的民俗民风与语言习惯,一样的乡情乡音,反映的是东山与高雄红毛港两地讨海人的血缘情结。
  二、东山与高雄讨海人熟语浅谈
  熟语(也称俗语),是生活中的惯用语,包括一般所谓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中蕴涵着人们的生活内容、生活习惯、民风与思想,甚至也展示人们的人生观与智慧。现今台湾高雄红毛港的许多民间日常熟语,颇具大陆“铜山讨海人”特色,由于地缘关系和生活环境相近,故其语音大致都与东山相同,甚至有许多属于东山传统的特殊用语,尤其是讨海人的熟语、渔谚(闽南地区其它地方不曾有过的),至今仍在红毛港地区流传并于现实生活中使用。这里,笔者根据多年来与高雄同胞的往来交流和2007年访台实录,并参照《红毛港熟语集录》⑥,采集部分两地相同的熟语,并谈一些粗浅的解释,相信读者可从中了解并认识东山与高雄讨海人的风俗与语缘关系——
  南涌七垅,北涌泼袂停
  闽南语:“涌”即浪,海涌就是海浪。南涌为刮南风时的海浪;北涌为刮北风时的海浪;袂:不会。
  此一熟语的意思是说:海上刮大南风的时侯,海浪打过来是七垅再接着七垅(连续七次为一轮),讨海人划着竹筏或小船出海,要避开打过来的大浪头再继续前行,否则就有被浪头打翻的危险。若是刮大北风的时候,浪头打过来的次数却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不会停,但相对比较弱。
  这一句渔谚是讨海人出海捕鱼时观风察浪随时应变避险趋利的经验总结。不管海上是吹南风还是吹北风,只要掌握好风吹浪打的规律,在海上行船就可平安无事。
  讨海人吃米糊仔止饿
  早期讨海人出海捕鱼,用的是没机器动力的小船,他们早出晚归,整天在海上划船拉网辛勤劳动,通常都是随身带一罐水(或一壶水)和一些米糊仔粉(或炒熟的面粉)用作午餐。米糊仔粉是家里自己制作的,将米炒香放入石臼中研磨而成,吃的时候佐以白开水,就是一餐了。
  此一熟语道出了过去东山和高雄两地讨海人海上生活的艰辛。
  正月查某,二月鲫仔股
  闽南语:查某:女人。鲫仔股:大鲫鱼。
  正月过年时,女人因穿上新衣服又加化妆,显得特别漂亮。二月份产卵期的鲫鱼最为肥美,最为好吃。
  此一谚语用对比手法,告诉人们:正月里的小姐最为靓美;二月里的鲫鱼最为肥美。意思是警示人们:最美好的时机你要把握住。
  春鮸,冬加魶
  春季的鮸鱼和冬季的红鲷鱼最为肥美。
  “鮸”即鳘鱼。有黑鳌、红口鳌、金钱鳌(即黄唇鱼,其膘胶药用价值很高,价格昂贵)等多种。“加魶”即红鲷鱼。〓鱼肉质鲜美,市场上价位很高,而“加魶”(红鲷鱼)为闽台沿海特产,用红鲷鱼头煮豆酱汤,滋味尤为鲜美。
  此一熟语的潜在意思是说:做事和处理问题跟打鱼一样,要看准时间(季节),不同对象和问题要具体区别对待,才会有最理想的结果和收获。
  盐到“给”臭
  东山人将盐渍的小鱼叫作“给(鲚)”。过去海产品保鲜条件不好,讨海人家平时常把捕捞上来的小鱼用陶缸或瓶子腌渍起来,备以吃饭时当“菜配”。小鱼开始腌渍期间要不断加盐才不会臭掉。“给”是勤劳节俭的渔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制作时要不断加盐,才能保持“给”的新鲜美味,也能长久存放不易变质。“盐到给臭”是形容做事动作散慢,效率不高,等盐拿来时腌渍的小鱼已臭掉。
  此一熟语提醒人们平时要讲究工作和劳动效率,同时也带有讽刺“缓不济急”,“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意思。
  火烧罟寮——全无网(望)
  “罟”也可写为“〓”,“〓古”仔船,有大〓、小〓。〓古寮,指旧时驶罾捕鱼作业船只存放网具的岸边小屋。
  “火烧罟寮”是说,“罟寮”发生火灾,网具被烧光,“全无网”之后,讨海人赖以生产的用具都没了,无以维生,生活也就“全无望”了。(闽南语“网”和“望”同音)。可见得鱼网对讨海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财产,需要非常小心地看护。这是歇后语,以“火烧罟寮”来表达讨海人失望或绝望(全无网——全无望)的心情。
  蟳仔食水,“徐仔”食后腿
  此一熟语是说:吃蟳仔吃的是水,吃蟹仔吃的是后腿。
  蟳仔身上没什么肉,吃起来水分较多,比较不好吃,而蟹仔(呛作“徐仔”)全身之肉也不多,只有后腿的肉比较饱满,吃起来咬劲较足,是最好吃的部分,所以说“蟳食水,蟹仔吃后腿”。
  这话叫人要懂得吃东西,啥样好吃,啥样不好吃,要懂得挑选。
  掠龟走鳌,掠蟳走“徐”
  闽南语:掠,捉;“徐”,蟹。
  捉到龟跑了鳖,捉到蟳仔跑了蟹。此一熟语意思就是说顾此失彼,做事无法两头兼得或两全其美。两地讨海人多在运气比较不好的时候使用这一句话。
  人靠嘴水,鱼虾靠活水
  这句熟语也作:“人食嘴水,鱼食流水”。
  “嘴水”即口才,很会说话,说好听的话。“活水”为流动的水。指人靠一张会说话的嘴巴吃饭过日子;鱼靠流动的潮水带来浮游生物以供其食。“人吃嘴水”,是说有的人嘴巴很会说话,日子就会过很好;“鱼吃活水”是比拟引申,说鱼虾游到有活水的地方,就会更有东西吃,会活得更好。
  这句话另有一层意思,是嘲讽那些只靠嘴巴吃饭,仅凭三寸不烂之舌骗吃骗喝,而不靠真本事工作劳力的人。
  生食叨(拢)不够,搁有通曝干
  渔汛不好,捕的鱼太少,生吃都不够,哪有多余的拿来晒成鱼干呢。
  这句熟语表示遇到渔事不景气,今天打来的鱼少得可怜,连生吃都不够,更不用说是煮熟了,再晒干留着日后慢慢吃之意。过去东山讨海人打渔回来,通常在将鱼卖出之前,留一些下来晒成鱼干,留着日后食用。但如果渔汛不好或捕不到鱼,若有人问起捕到多少鱼,往往就会说“生吃叨不够,搁有通曝干”。
  红毛港的讨海人跟东山人一样,出海归来说渔事,时常还说这句熟语呢。
  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背鼓
  高雄红毛港的讨海人也说为“一魟,二虎,三谢门,四臭肚(背鼓)”。
  这是两地讨海人对海鱼毒性等级的划分排名。魟鱼的长尾上长有一根刺勾(也有长两根勾刺的)。虎鱼全身有鳍,体色深黄中带有咖啡色带状及点状斑纹,猛一看颇似老虎的头,故名为虎鱼。沙毛鱼,也叫谢门鱼,海鲶的一种,其背部有一根硬刺。背鼓鱼也叫作臭肚鱼,学名褐蓝鱼,因其喜吃漂流于海中的粪便,死后肚中有恶臭,故又称“臭肚仔”。这些鱼身上都长有毒刺,如被刺到,会致红肿剧痛,全身发热,痛苦异常,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魟”,也作“鲂”。还有人在“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背鼓”句后续添了“五蟳六蟹七龟八鳖”,成一段凑句顺口溜。
  猪头百二斤,猪尾唔免秤;鸭卵米斗大,仔鱼门扇阔
  这一句熟语高雄红毛港的讨海人也说为“鸭卵米斗大,埭仔鱼门扇板阔,猪头百二斤,猪尾仔不免秤。”
  这话是铜山人用三牲敬拜关帝爷传过红毛港的一句熟语。猪头(插上猪尾,代表全猪)是拜关帝爷的最大牲礼。东山讨海人拜关帝爷最虔诚,进供的猪头要挑最大的。讨海人闯荡大海,第一保平安,用最丰盛的供品来祭拜。“拜百二拜”,“吃百二岁”,都是吉祥语。一个猪头一百二十斤重,是最吉祥的重量级牲礼;还有鸡蛋或鸭蛋大得像量米的斗,鲫仔鱼如一扇门板那样阔大,尽管夸张了,但表示牲礼的厚重及内心的诚意,可见讨海人对关帝爷的崇敬了。
  用“猪头百二斤”如此厚重隆盛的供品敬拜关帝爷,至今东山与高雄红毛港两地依旧一样。
  嘴齿痛,斧头〓;腹肚痛,用手春
  此一熟语也说为“腹肚痛,乎伊春,嘴齿痛,斧头框”。
  昔日东山的讨海人生活艰难,平时遇有身体病痛,没有钱就医问药,于是,往往使用“以痛治痛”的临时疗法来祛除病痛的折磨。所谓“嘴齿痛,斧头匡;腹肚痛,用手春”,并非就是一遇到肚子痛时就用手来捶打腹部,牙齿痛时就用斧头来敲打止痛。这句熟语显示出东山渔民吃苦耐劳的特性,并透露出过去生活贫困,缺医少药的无奈。至今东山与高雄红毛港两地仍流传此一熟语。
  无鱼,虾仔嘛好
  闽南语:虾仔,即小虾;嘛好,也好。
  讨海人海里讨鱼,有时讨不到鱼,只讨到一些小虾。尽管没讨到鱼,虾子也是美味。高雄的一位朋友说: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如果能有“无鱼虾也好”的想法——虽然目标只达成六七分,或四五分,但一样接受它——接受“虾子”,那么就不会因“无鱼”而懊恼了,至少这比连虾子都没有强一些。其实随着心境的不同,和客观环境的变化,有时你会发现,达成了目标也不见得使你快乐,甚至和当初你想要的不同,就像钓到鱼也不见得是好鱼那样,有时候虾子的价值还高过鱼呢!
  细孔毋补,大孔叫苦
  闽南语:“细”即“小”;“毋”即“不”;“孔”即“洞”。
  渔网破个小洞就该立刻缝补,若待撑成大破洞,补起来甚为艰苦。这就叫“细孔不补,大孔叫苦”。这句话是劝人防微杜渐之意。意思是说,凡事出现小问题时即应马上着手解决,否则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到那时不仅会带来严重后果,而且要解决它已非容易的事,自然不免“叫苦”连天了。凡事问题虽“小”,却不可掉以轻心,而必严肃认真对待,否则“细孔”变成“大孔”,有时想补都没办法,只能对天“叫苦”!
  船过水无痕
  船驶过海面,犁开波浪,泛起层层涟漪;船驶过去了,水面就会慢慢恢复平静,不留下船驶过的痕迹。
  这话具有反讽的意义,它是说,人生在世受人之恩,切不可像“船过水无痕”,忘得一干二净,而应思想有所回报;尽管施恩者不见得希望你有所回报,而你却应该知恩感恩报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才是人生的道义和美德,而“船过水无痕”的人是应该受到道德谴责的。
  海水阔阔,船头卡久也会相堵着
  闽南语:“卡久”,意为“再怎么长久”。“相堵”,即互相遇到。大海尽管很宽阔,总会有两只船互相撞头的时候。此话寓意“冤家路窄”,不宜结仇。
  船只在浩瀚无边的海上航行,常常数日不见有其它船只,若无通讯器材或航海图之助,人们要找到航行中的船只也绝非易事。但海洋尽管宽阔,却也发生过“船头相堵着”的撞船事件,这种机会虽然很少,却也不是没有过。这话是说,与人结怨结仇十分不宜,因为说不定哪天难料在哪里就会与对方相遇,即所谓“冤家路窄”也!不要欺人太甚,别以为干了缺德事就可一走了之,总有一天你会碰到的,会有报应,不会放过你的!劝人不要轻易树敌结冤成仇,他日或在他处终会遇到报复!
  有风袂当驶尽帆
  凡做事须留有余地,莫做尽做绝。如海上行帆,无风走不动,有风之时也不宜张得太满,这样很容易翻船。海上来风好驶帆,但同时浪涛也更凶猛,不易驾驶,若再张满帆,危险系数也就更大。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如驾着一艘帆船,而都碰到无风(不得意)难于行船的时候,但好风到来(时来运转)之时,切记不要张尽满帆(用尽情势),当心翻船!告诉你“人在得势时,切不可忘乎所以!”
  摸蜊仔兼洗裤
  蜊仔:闽南语读音“蝲啊”,状似田螺的水中生物贝类。
  此一熟语语是一句欢喜得意的话,意思是“一举两得”,有“赚到”的感觉。
  讨海人过去生活简单困苦,打鱼归来上岸,为了节约家里的淡水,通常会去屋前屋后或离家不远处的小河或水塘里洗澡,一边清洗又脏又咸又腥的衣服,同时顺势去水里摸一些蜊仔来聊补家中三顿用菜的问题,所以说是“摸蜊仔兼洗裤”。
  这句俗语也念做“一兼俩顾,摸蜊仔兼洗裤。”
  教子学泅,毋通教子爬树
  泅即泅水。“毋通”,闽南语:不可。
  此一熟语是说讨海人望海为田,以船为家,整日里与海水打交道,从小教孩子游泳泅水,习水性,学会驾驭风浪的本领,对生产和生活都有益处。而爬树对讨海人家的孩子来说,毫无益处,一是与生产生活无关,二是男人们都出海了,小孩学爬树,少有照管,一旦摔下来,那可不是好事,甚至很危险。所以讨海人从来多是“教子学泅”,而不“教子爬树”。
  还未食全头路,食饱无半步
  这句话也作:“未食拢是路,食饱无半步。”意思是说,还没吃饱的时候,说要去做的事情和门路很多,可等到吃饱了,又是啥事都不做了。
  懒惰之人和不实在的人在饥饿之时,总会对别人说,自己已经想好了很多挣钱的门路来解决吃饭的问题;可一旦让他吃饱了,就又开始懒惰起来尽说空话敷衍度日,不再动脑子也不再动手脚做事了。
  这话也比喻有的人穷困之时(未食)会想尽办法四处钻营找门路挣钱糊口,一旦吃喝不愁稍微富有(食饱)即故态复萌懒性重生不思进取虚度年华了。
  鸭子出世无娘礼
  闽南语“娘礼”为母亲的背称。东山讨海人早时多在人前称自己的母亲为“娘礼”。这句熟语源自闽南童谣“天无边,海无底,鸡仔出世无娘爸,鸭仔出世无娘礼。”意思是说:母鸡孵出小鸡并带着小鸡成长,而小鸡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小鸭多是由鸭蛋寄在母鸡窝里或电子孵箱里孵出来的,也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这一熟语(童谣)教人懂得鸡和鸭出生的血缘常识,也拿来比喻有的人天生命苦,尤其是那些从小就失去父爱或母爱的人。
  结语
  笔者生于东山长于东山,出身于讨海人家,从小生活在闽南海边,青年时期在台湾海峡从事渔业捕捞生产10余年,对于东山讨海人的熟语不仅耳熟能详,并且于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形成习惯。及至后来转行于文化工作,并于公余时间从事东山与台湾关系的地方文史研究,才发现高雄红毛港的渔谚熟语竟然与家乡东山(铜山)多是一模一样,经查证两岸相关文献资料,才发现这些熟语原来多是我先人自古渡海迁台而流传过去的。以上仅是举例若干,还有许多囿于篇幅无法赘述。至于其它方面的熟语也是无甚差别,或原汁原味一脉相承,或大同小异有所演变。深入研究东山与高雄红毛港两地讨海人的习俗与语缘关系,这对加强闽台两地文化交流往来,深化海峡两岸的民族文化认同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①《红毛不再的红毛港》1996,台湾高雄市国民小学乡土教材。
  ②《漳州与台湾族谱对接指南》漳州市政协编,2010,厦门大学出版社。
  ③《东山县志》1994,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④《海峡神缘》刘小龙著,2002,海风出版社。
  ⑤《海峡关帝传奇》刘小龙著,2011,海风出版社。
  ⑥《红毛港熟语集录》,见豆丁网。
  访台采风实录。
  2012年12月至13月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本辑《东山岛文史》计收文稿35篇,总约21万字,共分为《东山·金门·澎湖三岛论坛论文选》、《海峡两岸关帝文化》、《黄道周文化》、《海峡长风》、《侨乡旧忆》、《史海钩沉》、《文化春秋》等栏目。着重于对东山县涉台关系史料、两岸关帝文化史料,黄道周文化史料、华侨史料、民俗和其他方面史料的深入调查挖掘,不断追寻发现,同时加以研究考证。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小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