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沈村史事拾遗(三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239
颗粒名称: 东沈村史事拾遗(三章)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3
页码: 223-2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沈村在明洪武年间建城,并设置了巡检司。在此之后,多姓氏聚居,留下了许多典故与遗迹。本文记录了东沈村七姓聚居的踪迹,以及李、沈两姓宗祠的旧址和重建情况。通过口传和搜集的史料,本文还探讨了七姓聚居寻踪、祀先堂堂址探索、龙脉之说以及水田、旗杆柱等遗迹。最后,本文还对重建祀先堂的时间进行了推断,认为重建时间应是在清嘉庆年间。
关键词: 东山县 东沈村 明洪武年间

内容

之一:东沈史迹拾遗(四则)
  按:明洪武年间,东沈赤山建城,设置巡检司,留下一些典故与遗迹,随着年代的远去、地形变迁、有的典籍散失、知情者的故去,这些典故与遗迹易于湮灭或被人遗忘,应尽快予以抢救;东沈村原系多姓聚居,后因迁界,各姓族四散流亡,除沈、唐两姓,其余诸姓大多无返,易被遗忘。本人根据多年来搜集到的史料或传说,并把它整理记录下来,留作后人参考,或许有所裨益。
  七姓聚居寻踪
  东沈村自明永乐14年(1416年)由诏安仕渡十一世祖沈东屿五兄弟,偕其母前来开基之后,又有李、吴、许、叶、唐、萧六姓人陆续前来聚居。因历史原因,古宗谱均已轶失,这“七姓聚居”查不到文字资料,仅凭世代口传下来。然而,它终究还是存留一些可供查溯的踪迹。现一一记录如兹。
  东沈有一片土地名曰“吴厝下”,它位于唐成栋、唐进喜新居的西侧、越过机耕路的一片农田,说明“吴厝”就在该片农田的上方,也就是唐成栋、唐进喜家北侧的水田一带。东沈有个池塘叫“许厝池”,此池塘紧毗村民唐忠兴旧家的西南侧,系许姓人挖掘,用于洗衣服、养鱼。据传,其东北侧的“静山祖祠”,即系许姓人的祠堂(有另一说法,该祠堂系沈姓义房的祖祠)。此祠堂设计精巧,木刻构件精美,设有礼拜亭,似为祠堂,而非小房族的祖祠。因多年失修,该祠堂外貌十分衰落。
  另传,现在的沈氏宗祠的祠址,原系李姓人祠堂的旧址。因李姓人在清迁界结束复界后无人返回,祠堂即被沈姓人拆除,并在该地盘重建祀先堂。
  七姓中萧姓人在复界后也有少数人返回东沈。因房族人口繁衍太少,为了与村里人和谐共处,得到其他姓氏人的关照,于是就与沈、唐两姓同化,改姓萧为姓沈或姓唐。现在,村民沈金坤、唐大宰等即系萧姓人的后裔。
  祀先堂堂址探索
  还是孩童时,就听说祀先堂的堂址原系李姓宗祠的祠址。这世代相传的说法,我认为并非空穴来风。为了更详尽地探根寻底,笔者采访了本村数位上了年纪的长者,其中一位是时年九十一岁的沈湖老宗长,因其有文化,见多识广,也曾看过东沈已轶失的古宗谱。沈湖老人头脑清醒,语言条理分明,所讲述的事情,应是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老人家告诉我,原沈氏宗祠的旧址在“龙岭”①下方(即现在祀先堂背后的沈明聪、沈福兴、沈文章旧家一带),坐向与现在的祀先堂坐向差不多。而李姓宗祠的旧址,其中包括现在祀先堂的一部分,另外还延伸到沈天成旧家及其周边空杂地。它坐东朝西,也就是朝向沈春菜家、沈加明家。本来,在他们家南侧边角路边,尚保留一对旗杆柱(此旗杆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妨碍交通而被挖掉)。按照古祠堂的型制,这对旗杆柱应属于李氏宗祠的。这样,沈、李两座相邻的宗祠便构成“丁”字形,有点别扭。也不知当时的风水先生是如何选定这个坐向的。因沈、李两姓的先祖同为唐开漳功臣,且结为义兄弟,故两姓人一直相善,和谐相处。
  据传,沈、李两座祠堂均居于“龙脉”之中。这条所谓的“龙脉”,其龙尾、龙身在通往康美村的东沈水泥路北侧的“狗爬公墓”赤土岭,由东北直贯西南方而来,途经沈木和旧家一带,延至“龙岭”,再右拐穿过沈、李两座宗祠,直至“店仔前”南头池左边水田外侧。原外侧水田中有两块圆形大石头,传为“龙目”(现水田已批为宅基地,“龙目”即在现沈清松新楼的地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龙目”已被人打掉当建材)。古人对宗祠的选址十分重视,如有“龙脉”经过,即称“过龙”、“龙穴”,乃建祠堂的最佳选择。
  因李姓人在清迁界结束复界后无人返回东沈,李氏宗祠失去管理,久而久之,便荒废了。该宗祠横亘于沈氏宗祠前面,有碍祀先堂瞻观,更是为了独拥“龙脉”,于是,沈姓人决定拆除已无人管理的李氏宗祠,同时,也把本宗祠拆掉,在两座宗祠的地盘上重新规划,按照原来祀先堂的明式格局、面积,重建沈氏宗祠,也就是现在的祀先堂。现祀先堂前有大广场、花圃,左、右有大巷,显得十分气派、壮观。
  重建祀先堂的时间应是在清嘉庆年间。其依据是:据沈文添及其母亲林瑞珍老人说,其上辈人告诉他们,清嘉庆年间,东沈连年丰收。当时有句谚语:嘉庆嘉庆,番薯“必蚕”。②由于农业多年丰收,民众生活较好过,为建宗祠集资提供了经济条件。这期间,他们的先祖(即老妈房下埕九家的共同祖先)大发,非常有钱,把当时建沈氏宗祠所剩余的“三合土”③及“灰头”④买下,建了五座厝,其中有:沈顺平、沈文添旧家,沈色金、沈金旺旧家,沈赞福旧家,沈永兴、沈三武旧家及“学仔间”⑤共五座。据查,他们的这位富有的先祖的坟茔筑于东墩,的确是嘉庆期间的人。据笔者所知,这五座厝筑墙用的“三合土”与建祀先堂所用的“三合土”基本都一样,墙体十分坚固,与同时期其他普通家庭建厝用的赤土偏多的“三合土”大相径庭。
  有人认为当时祀先堂或许只是维修,并非重建,这不符合。如果仅仅只是维修,怎会剩下这么多的“三合土”和“灰头”?因为普通的维修,根本就不必用“三合土”这种筑墙材料。
  再就是,现在祀先堂里面悬挂的一幅祖联⑥:“洛水源流远,溯南河,入南诏,分派朝宗绕铜海;梅峰气脉长,衍东屿,培东皋,环峙拱揖镇丹山⑦”。这幅祖联告诉我们,此联并非在明朝建宗祠期间悬挂上去的开基祖联,而是在清朝迁界复界后,沈氏五房族仅留下东屿、东皋两房族,其余三房族均不在东沈时期的对联。古人在宗祠落成后,都十分重视在宗祠悬挂祖联,就是说,此祖联是嘉庆年间重建祀先堂后悬挂上去的。
  以上,仅为笔者探索后的一家之见,正确与否,有待众乡亲及诸贤达考评修正。
  东沈侯亭
  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江夏侯周德兴奉旨建铜山城。之后,又在东沈赤山建城,设置巡检司。建成后的赤山城周长一百一十五丈,宽九尺,高一丈五尺,辟东、西、南三门。明正德十五年(一五二一年)迁巡检司于漳潮界,城废。一九五八年东沈村民还纷纷到该城遗址挖掘城石,扛回家作基建用。
  在建城期间,江夏侯周德兴经常从铜陵坐轿来到赤山督工、巡视,每次都在赤山东南侧的马路边落轿,再徒步上山。后人便在江夏侯经常落轿的地方建亭作纪念,名曰“侯亭”。此亭处于铜山至西埔的中心点,面临马路,朝向东南,屋顶属悬山顶(前后倒水),东西有大窗,置长条石,平时都作为行人歇脚、休憩、乘凉、避雨之所。因其有避雨功能,“雨”与“侯”闽南语同音,叫久了,“侯亭”便变成“雨亭”,此乃误会也。
  此亭几经维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人在亭里卖茶水、面茶之类,服务过路行人。解放初,为了防“特”护村,东沈民兵每天夜间都轮流在侯亭站岗放哨,风雨无阻。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西铜公路扩建,此“侯亭”被拆除。遗址在今东沈水泥店大门口东侧约二十多米处(现位于西铜公路人行道上)。
  东沈赤墓公
  明正德年间(一五0六年至一五二二年),因赤山巡检司长官行为不端,经常在清晨就摆只背椅于东井(东井遗址在今沈照康家的新居天井边。该处被批为宅基地后东井被填埋)边,伺机猥亵或调戏到东井挑水的妇女,特别那些漂亮的新媳妇或姑娘们,更是畏之如虎狼。
  巡检司长官的恶行,引起东沈村民的极大愤慨,各房族遂以“谁敢杀之,今后赤山归其房族管理”为约。三世祖智慧房有一新媳妇,曾受过该长官的侮辱,就诉说给该房的“赤墓”公听。“赤墓”公气得目眦须喷,就对她说,今后那禽兽如若再敢非礼,你就用利器扎他,有事我负责。
  几天后,该新媳妇又去挑水,禽兽长官再次企图对她非礼,新媳妇忍无可忍,即从头上拔下银簪,猛然刺向那恶魔长官,刚好扎到该长官的眼睛。长官顿时血流如注,痛苦难忍,捂着眼睛跑回巡检司。根据当时的医疗条件,这种外科眼伤无法治疗,终于感染而死。事发后,“赤墓公”义无返顾地为新媳妇负起全责,被官府逮捕入狱。公毫无惧色,最后被砍头于漳浦县城(另有一说,公被砍头于漳州府)。据传,“赤墓公”被砍头后,头颅被悬挂于漳浦城门(或漳州府城门),不准死者家属收回装殓(智慧房族人费了极大周折,才把遗体运回东沈)。遗体入殓时没有人头,有的说是用舀水的木瓢代替,有的说是用砂锅代替(东沈有句“无头戴砂锅”俗语,或许典故出于此),莫衷一是。因此,此墓有人称为“赤墓公”,有的称为“无头公”。该墓地处赤山西北侧水果场中,坐东朝西,坟墓完整,葬年只写大明,没有具体年月,死者也没有写名字。因赤墓公胆识过人,有正义感,为民仗义,受到东沈民众的敬重。至今,每年清明,其裔孙(包括南埔翁山沈氏一族)都为公扫墓、凭吊。根据当时的约定,赤山就归于智慧房族人管理、受益,直至解放后。
  之二:话说东沈庵(庙)
  东沈庵(庙)座落于东沈赤山城(原赤山巡检司所在地)下。明嘉靖年间,倭寇时时侵扰东山岛。岛上居民惶恐不安,东沈村民亦然。村民崇信神佛法力无边,任何魅魑妖魔都无奈何之,于是祈借助神佛之力驱倭佑民,遂集资兴建东沈庵和武德侯祖庙,庵庙连体,统一布局,神佛同驻。庵庙落成之后,香火非常旺盛,四乡六里善男信女无数,前来朝拜礼佛者络绎不绝、村民每年都举行三、四次游神巡安活动。如遇瘟疫或村里偶发事件较多,人心浮动时,也会临时决定游神巡安,以靖土抚民。庵庙也引来佛士驻庵颂经念佛,钟磬悠扬,香烟缭绕,一派祥和肃穆。村民们精神有了寄托,倭忧渐释。
  东沈庵庙曾有十分辉煌的时期。明崇祯六年,荷兰匪寇侵扰东山,东沈村民义愤填膺,组织百余名青壮乡勇,在村民唐加春的率领下,日夜操练武艺,准备迎敌。临出征的那一天,乡勇们在庵庙前举行誓师焚烛烧香,祭拜神佛,祈神佛助力保佑,还饮庙前古井“圣水”代酒壮行,乡勇们在东赤港与入侵者激战三昼夜,大获全胜,俘敌数十名,在东山抗击外族侵略史册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东沈庵庙也因此名声大震,受到四方善信们的推崇和景仰,都说有了神佛相助,当然是战无不胜。也正因为有了这段历史典故,东赤港古战埔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沈庵庙数百年来也几经浩劫,数次重修。清顺治至康熙前后二十年的迁界,致东山岛一片荒芜,空无人烟,庵庙也随之颓废衰败。1680年复界后,回归乡里的村民们见庙宇满目疮痍,痛心不已,即齐心协力予以维修。清朝末年,国弱民穷,外族入侵,民生凋敝,庙宇也跟着衰落。直至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才得以再次修葺。抗日战争期间,时任东山县长的娄胜利推行破除迷信,庵里佛像被毁,佛士逃离庵庙,而三尊神像则被村民藏到诏安林头,逃过此劫。此时的庵庙空荡无物,遂被改作东沈国民小学。文革时期,庵庙再度蒙难,神像被烧(只有三座雕工精良的文物级的古神轿被村民藏匿,得以保留至今,大幸之至),庵庙屋顶的龙凤、人物、花卉剪瓷雕塑被摧毁殆尽,惨不忍睹。更为可惜的是一通记载该庵庙历史的记事碑,不知何时被人为毁灭,致庵庙的历史,只能依靠村里老人的追忆来拾遗填补,遗憾至极。
  改革开放后,政治昌明,1982年由本村长者、旅外侨胞、在台乡亲共同捐资重修,重塑佛像和雕刻神像,庵庙重焕光彩。2008年又重整庵庙四周环境,使庵庙更显整洁清幽。鉴于重修于1982年的东沈庵庙,因墙壁发咸,墙面斑驳,2010年6月,由本村众善信和企业家发起再次整修庵庙的倡议,不到三个月,便集资二十余万元,除整修墙体外,还新建庵庙执事房,增置庙宇联匾七幅、粘贴石质艺术影雕等,更显东沈庵庙的文化底蕴。整修后的东沈庵庙占地2200多平方米(实际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庵庙分为前后殿、两廊、天井;南侧为武德侯祖庙及驻庙人员生活区。庵庙布局精巧,冬暖夏凉,建筑形式极具闽南古建筑特色:悬山顶、抬梁式木架构,三载五瓜十二柱,梁栋彩绘镶金贴银,金碧辉煌;木质神兽飞鱼,雕刻精美绝伦。庵庙顶剪瓷雕塑高雅古博,嘉树异卉花团锦簇,美轮美奂;戏剧人物造型各具形态,栩栩如生,这些都是出自古建筑雕塑名家林少丹、陈玉麟之手。庵庙前为水泥大埕,花棚冬青巧布;庵庙后、左右侧为绿地花圃、香樟树、凤凰木、古榕树繁茂蓊郁;石铺曲径,环绕庙宇四周;环庙围墙随地形高低跌宕,球形仿琉璃白质灯点缀其间。每入夜晚,灯烛齐辉,庙宇融入光的海洋。而今,庵庙犹如一件艺术品,雅致宜人,成为人们礼佛、悟道、修心养性的好去处。
  东沈庵庙是我县仅有的两座庵庙合一、神佛共驻的庙宇之一。庙中保留下来的一对“柱础”和庙前的古井,向人们陈述它的沧桑岁月。大殿中央主座供奉三宝佛,殿中央供奉观世音菩萨,前殿供奉弥勒佛;大殿两侧供奉十八罗汉;三宝佛右侧供奉花公婆、注生妈、注寿祖、讳道爷等;左侧奉祀灵佑尊侯、邵氏夫人。出了大殿南边侧门,便是武德侯祖庙。庙中武德侯祖武身塑像,威风凛凛,正气浩然。武德侯沈世纪和灵佑尊侯李灵佑同为唐朝开漳大功臣,为闽粤的文明开化和农商发展贡献巨大。同时,他们还都被封为州司马。为了纪念他们的历史功绩,漳闽和台湾民众纷纷建庙奉祀两位将军。仅在台湾武德侯祖庙就有数十座。在闽台民间都流传着许多有关这两尊地头神“显聖护土佑民”的故事。
  东沈村侨台胞与东沈庵庙的关系源远流长。东沈村是我县侨、台大村之一。原去台人员有170多位,现在繁衍至第三代,共400余人。旅居新加坡的宗亲已逾千人之多。这些乡亲临离乡别井之前,都虔诚的到庵庙祭拜神佛,奉携“香火”分灵到旅居地拜祀,祈求神佛庇佑。现在,我村每年都有不少台、侨胞返乡探亲。他们初回故里,也都不忘到东沈庵庙谒祖进香,以示诚敬,祈求平安。庙前古井水深仅2米,井水清冽甘甜,长年不渴。因其唐加春等东沈壮士饮古井水壮行杀敌而著名。于是,这些海外游子归来后,也都不忘以“圣水”洗尘,祈神佛时时保其平安康健。东沈庵庙的神佛,已成为台海两岸乡亲和侨胞心中的保护神。东沈庵庙已纳入漳州市宗教系统管理的寺庙。现已开始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村民众对庵庙的神佛更是四时供奉,诚敬有加。村里每年的元宵节、农历三月初七、七月二十五日都会举行三至四次的游神巡安活动。早些时期的巡安最后,都还要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跑舍礼”。“跑舍礼”是东沈村特有的一种民间信仰和群众体育竞技运动。竞技形式为:在每天巡安的最后,就把神像紧固于武轿上,三顶轿各由四位猛男用大木棍抬着竞跑,先达终点者胜;或是两顶桥结对前后追逐比赛,至终点前,后轿如能追上前轿即获胜,竞争异常激烈,竞跑距离从数百米到近千米不等。巡安的最后一天晚上还要比赛“跳火堆”;在村里空阔地,用干的甘蔗叶堆成一人多高的三堆草堆,壮汉们分抬三座神轿,从大公路边同时朝村里飞奔,三座草堆随后同时点燃,火焰冲天,勇士们奋不顾身,光着脚板,抬着神轿猛冲越过“火焰山”,场景十分惊心动魄,先冲过者为胜。三、四天的跑舍礼,是村里一年中最热闹的盛会。期间,全村男女老小,万人空巷,倾村而出,夹道呐喊助威,情景异常壮观热闹,既是一场追念功臣和佑民巡安活动,也是一个青年男女各展风采的好机会。夺冠者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是少女们追求、心仪的对象。现在,“跑舍礼”这种民间信仰和群众体育竞技活动,已由县向上级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三:东沈霞东小学史事钩沉
  东沈霞东小学创办于民国九年(1920年)。提起该校的创办,首先需要介绍一下学校的创始人——沈兴发(汝俊)。此公清末民初曾任诏安县公路局长,主持早期的西铜公路的规划和建设。他为人正直、清廉、公道、热心,在本村及邻近乡村民众中口碑甚好。因此,他告老还乡后,又被县政府委任为“十三乡家长”,所辖乡村有东沈、古港、马垵、霞湖、港西、樟塘、南埔、湖尾等村庄,村民们都尊称他为“兴发长”。期间,凡有东沈村民与外村民众发生纠纷,民事一到沈家长这里办理,他首先总是批评本村人不该惹是生非,不明事理,不懂礼让。接下就事分析、调解、明断是非,让大家都口服心服。他一再要求本村民众,凡有外乡人路过东沈,口渴时折根甘蔗解渴,一定不得计较,要礼让于人。其辖下乡里,若有民事纠纷当地解决不了的,也都派大轿请他去解决。每次都以其人格魅力及处事公道和能力,各种矛盾无不迎刃而解。
  沈兴发非常关心本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清朝末年,清政府宣布取消科举制度,提倡兴办学校。而地处海隅的东沈村进入民国时期依然闭塞。他还乡后目睹本村文化教育的落后:全村仅有一两间不成规模的私塾,由老童生授课,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之乎者也之类,远远适应不了社会发展需要。村里具有较高文化知识,能断文解惑的人不多。村民们要写读书信或书写对联,都得走街串巷,请老童生代劳。对此现状,他满腹忧心,于是就萌发创办学校的想法。经与村里长辈及诸贤达共襄,并经县政府批准,创建了一间小学,校名曰“霞东小学”(学校全称为“东沈霞东公立小学校”,纳入政府公立范畴),意为“朝霞出东方,前途无限好”,并成立学校董事会。大家一致推荐沈兴发为董事长;聘任漳州高中毕业的沈日保(朝宗)为校长(十八年后沈日保赴叻,就聘用离任县长张占春为校长),并先后从全县各地延聘师范毕业的青年才俊来校执教,其中有坑北王雨亮、白埕林庆祥、康美林耀光、东沈沈明川、梧龙林鸿仪、探石方益谦等。校址设于沈氏大祠堂。之后,由于学校设置高小班,规模扩大,教室不够用,又将南头公厅纳作教室。学生也从起初的二十多人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二百余人。生员除了本村孩童外,周边的乡村如古港、马垵、樟塘、南埔、湖尾,霞湖,乃至较远的探石、宅山、岱南、白埕等,不少民众也因慕其学校董事长的声望,以及教师授课的正规、认真,都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来就读(大多寄宿于亲戚家)。学校全面推行白话文教学,设置的课程有国文、算术、时事、历史、美术、唱歌等。学校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很注重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教育,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作为校训,经常教育学生做人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做有益于社会的人,绝不做不齿于百姓的恶人。因此,校风整饬,学风优良,颇受群众称誉,成为当时全县较有影响力的小学之一。
  一九三七年日本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全国抗日烽火遍地燃烧。消息传来,霞东小学全体师生群情愤激,爱国情绪高涨。学校为了让学生加深认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绘制中国地图,标示出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中国领土,举行时事讲座,揭发日本侵略者企图霸占全中国的狼子野心。还阐述国弱就要被人欺负的道理,激励学生要学好知识,练好本领,长大报效国家。学校又组织学生演讲,控诉侵略者屠杀我无辜百姓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鼓动民众积极参加抗日。师生们在全村张贴抗日标语,组织全校师生游行示威。他们手举五色彩旗,高呼“强烈抗议日本侵略者霸占我国东三省!”“打倒日本狗强盗!”“日本侵略者从中国滚出去!”等口号,深深感染了全村民众,不少群众也自发加入游行队伍。之后,也有部分热血青年加人抗日队伍,有的还英勇为国捐躯,牺牲于抗日战场。霞东小学的爱国行动,在全县引起震动与共鸣,学校在民众心目中的声望日佳。尽管是在战争年代,学校也从未停课、停办。
  一九四0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我东沈村,投下炸弹四枚,酿成“7·18”东沈无辜百姓七尸八命惨案。学校师生气愤难忍,举行控诉会,还把侵略者的暴行编成歌谣在全村传唱。唱词是:“庚辰七月十八日,来了两架日本机,投下炸弹有四枚,七尸八命齐丧去。日本人,‘恶甲死’,血债要用血来抵!”警醒村民们要永远铭刻侵略者的暴行,血债要用血来偿。
  民国三十年(1941年),霞东小学搬迁至东沈庵,并更名为“东沈国民小学”(解放后又更名为东山县“东沈小学”),取消学校董事会。霞东小学完成其历史使命。
  东沈霞东小学办学二十一年来,给东沈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抗战时期,在全校乃至全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意义永远都不会过时。从该校培养出去的学生中不乏精英。他们学有所成,成为社会有用之材,有的成为社会名人,其中有后来成为博士、名教授的沈成添;有黄埔军校十七期毕业生,之后成为台湾名流连战的老师,至今还为祖国统一事业不断努力的著名书法家唐涛(隆兴);有抗战胜利后一同奉命赴台湾接管主权的黄埔军校十七期毕业生沈字章,以及任过台北铁路局专员、台北东山同乡会一、二、四届理事长、历来反对台独的沈应松等。

附注

注释: ①“龙岭”:本地话谐音。本村地名,位于沈安福、沈细角旧家一带,地质为赤土质,与“狗爬公墓”赤土岭形成一条赤土带。或因此世人称其为“龙脉”。 ②“番薯必蚕”:本地话谐音。意思是番薯块根长得很大,把覆盖它的泥土都顶高、挤裂开了缝,形容番薯高产、丰收。 ③三合土:东山旧时建厝用于筑墙的材料。采用壳灰、赤土、沙三者筛掉杂物,洒水混合。(注:古时乡人用木板作槽,夹住墙体,倒进三合土,用木棍撞击夯实,逐层加高,最后成墙。) ④灰头:混合后的三合土,用竹筛筛出细土,其余的粗壳灰、粗沙、小石块即为“灰头”。因“灰头”中还存留相当分量壳灰、沙土,故还可以用于筑墙。 ⑤学仔间:位于祀先堂花圃左侧沈阿取、沈魁明旧家整座,早期为办私塾的地方。 ⑥“祖联”:此祖联原匾(即嘉庆年间的原联匾)已被毁。现此联匾系一九九五年重修祀先堂时,照原联句重新刻制。 ⑦丹山:即东沈的赤山(寨山),泛指东沈村。 (笔者注:本篇历史资料,由沈湖老先生、族兄沈友生提供或口述。)

知识出处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山县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

本书分为刊首絮语、东山崛起——建设国际旅游海岛、庆祝建国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海峡长风、史海钩沉、文化春秋、铜海吟笺、稿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沈添木
责任者
沈天成
相关人物
沈金坤
相关人物
唐大宰
相关人物
沈文添
相关人物
林瑞珍
相关人物
沈顺平
相关人物
周德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