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古城第一街——顶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238
颗粒名称: 铜山古城第一街——顶街
分类号: K928.5
页数: 5
页码: 218-2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铜陵的古嵝山下的顶街,是明初铜山建城后首建的第一条大街,遗存丰富的文化积淀。顶街的军人家属希望丈夫或儿子在守卫海疆的作战中如关公一样无往而不胜,于是将关公神像分灵到家中,并逐渐形成风俗。顶街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华表、崇文书院和文公祠等,这些建筑都有其生动的历史。顶街人才荟萃,明清两代单进士就出了6名,其中包括唐文灿、文三俊、黄道周和陈瑸等历史名人。
关键词: 东山县 铜山古城 顶街

内容

铜陵原称铜山所城。铜山古城内古嵝山(延至瞭高山、后山)下的顶街,是明初铜山建城后首建的第一条大街,至今遗存丰富的文化积淀。
  据清人《铜山志》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太祖朱元璋为巩固海疆,派遣江夏侯周德兴到东南沿海筑城防倭。周德兴在闽粤交界的东山岛修建了铜山城,并让1200名漳州府兵把守。没料到这些来自周边县域的守兵,身处荒凉海岛,心想老家亲人。每每偷潜回家与亲人团聚。周德兴深知长此以往,海疆无法巩固,便于建城6年后的1392年,从千里之外的兴化府(今莆田)调来同等数量的府兵取而代之。可是这些来自远方的兵士,与漳州府兵一样思念远方亲人。为稳定军心,周德兴允许兵士亲属前来长住共守海疆。
  这样,军人家属们的家,就陆续安置在铜山城内西南边,于是就出现了一条顺着山势、两边平行而建的街。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人家属越来越多,就又在这条街的下边修建了一条新街。为了区别,先建的街就叫顶街,后建的街就叫下街。可以说,顶街的出现,凸显了明军将领人性化的戍边策略。
  著名的东山关帝庙,就筑于顶街之顶。也就是这条古老的顶街,使关帝文化由军营走向了民间。在此之前,关公是作为战神的形象被军营里的官兵们供奉的。顶街的军人家属们希望自己的丈夫或儿子在守卫海疆的作战中如关公一样无往而不胜。这样既能卫国,又得以保全生命,也就保了自己的家,于是守城士兵们便把军营中的关公神像分灵到家中,并逐渐形成风俗。关公神像就这样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顶街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街中段的“纶章垂耀”华表。这是明隆庆二年(1568)朝廷为表彰长期坚持在海岛从事启蒙教育,后高中进士的唐文灿而修建的。华表为石结构,高6.7米,宽6.8米,4根石柱高各4米。华表前额镌刻“纶章垂耀”,后额刻“科第开先”。前者的意思是:朝廷诏书对你的表彰使你美名流传显耀;后者的意思是:你开创了海岛人家高中进士的先河。
  位于顶街最北端的崇文书院(由镇海卫龚潮鼎倡建,明正德十一年即1516年由原所迁移至此,现为黄道周纪念馆)和顶街北边狮山上的文公祠(由巡海道蔡潮倡建于明嘉靖五年、即1526年),即后来的南溟书院,都有500年的历史了。是这两所书院的先贤们,祀孔子、朱熹,设义学,启蒙教化,习书礼文,并授予忠义仁勇诚信之德,使军人子孙后裔知书达理,以天下为己任,在天下风云突变之时,以血肉之躯献身于社稷民生。
  位于顶街上段的铜山参将府,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爱将张进将军为了守城护民,壮烈尽忠于此。国姓爷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时,张进留守铜山。时部下郭义、蔡禄两将谋叛降清,张进设计欲与郭、蔡同归于尽,因事泄而在此引爆火药自焚殉国。
  必须提及的是顶街唯一的一所洋房。这是民国初年的建筑,在国民党军退往大陆前夕,成了该军第58师师部。师长洪伟达就是在这里下达的包围铜钵村命令,使该村147名男子被虏往金门、台湾,酿成了震惊世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人间悲剧,也使它有了另一个悲惨的名字——寡妇村。
  顶街还有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诸如顶街中段北侧的漳潮巡检司衙(清雍正十三年即1735年从诏安分水关迁此)、城隍庙(在黄道周故居西侧,明洪武二十年即1387年为江夏侯周德兴建)、故守备衙署(明洪武二十一年即1388年建,崇祯年间为总兵府署)等。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有其生动的历史。
  顶街人才荟翠,群“星”灿烂。短短的顶街,明清两代单进士就出了6名,他们都是在中国历史上闪耀光芒的“明星”——
  唐文灿(1525~1603),25岁时考中举人,本应再接再厉攀登进士阶梯的他却放弃进取的机会,在东山岛筹建学堂,从事启蒙教化近20年。史载,东山从此“文人蔚起”。唐文灿考中进士后,官至广西按察使,任上无畏强权,秉公办事,又“设策赈济饥民”而使“全活甚众,民立祠以祀之”。先生故居在今顶街中段华表旁边,但具体的地址无从查考。
  文三俊(生卒年不详),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这个世袭军官的后代,曾“知上虞县事(今属浙江绍兴市),以负才倨傲,不能奉承上司”而回乡。之后,文先生在离顶街不远处的下田“凿池筑馆、辇山石、种名花以自娱。”因池中竖有一砫巨大石笋,故此地后来名叫“石笋池”(在今铜陵旧戏院南侧)。史上曾因盛极一时而被称为“顶街文”的大户人家,由于清初的“迁界”而衰落了。
  黄道周(1585~1646),明崇祯朝最有学问的人。黄道周是天启二年(1622)进士,南明政权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这位被乾隆皇帝赞为“天下第一完人”的人,由于节烈高义和学问高深,也由于朝廷的褒扬而成为闽南人乃至福建人的骄傲,数百年来,人们被他完美的人格所折服。黄道周故居,就在顶街最北端靠近关帝庙旁。
  陈瑸(1588~1643),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七省军务。年轻时因崇敬黄道周而拜其为师,并经常到黄的住处谈经论道。崇祯十六年(1643),陈率军于湖南大战张献忠,兵败被虏,因不愿投降而被杀。先生旧居在顶街靠近西边城门地方(今铜陵二小对面)。城门抗战初期还在,后因战事拆毁,先生的旧居也因此消失了。
  陈士奇(1587~1644),天启五年进士,曾任礼部主事,官至四川巡抚(当时的巡抚,集全省军、政于一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1634年倭寇进犯东山,回乡奔母丧的陈士奇,召集铜山众贤,在陈家治丧大厅,共谋抗倭大计;与他的父亲、老渔民陈焯捐银购置武器,又制造扭攻车,带领民众于南屿设“暗鼎阵”(就是将铁鼎埋于沙地里,倭寇上岸踩踏而滑倒,民众乘机冲杀)击退倭寇。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围重庆,本已完成交接事宜而离任的陈士奇闻信,义无返顾返城率军抵抗,战败被俘,不屈而死。先生故居,就在顶街中下段路旁。由于长期的风雨侵袭,故居正厅于70年前倒塌,其后裔子孙因贫穷无力修复,至今仍是残墙败垣。
  黄道周、陈瑸、陈士奇3人由于年龄相仿、出身相似、志趣相投,当年曾经是顶街的骄傲。据民国《东山县志》称:“陈瑸、陈士奇之于黄道周,师而友也。”在清初学者洪思所著的《黄子(即黄道周)年谱》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先问业于其家者,唯海边西、南陈耳。子盖喜其贫而亲之,入则与子共砚,出则与子共衣,夜则与子共被,日则与子取柴水。”可见这3人的亲密关系,后来他们都成进士,都由文人转而率军作战并同为国捐躯,可见少年时期的顶街学习生活,对他们的学识增长和志向形成的巨大影响。为国捐躯数年后的1648年秋,他们的名字被以“铜山三忠臣”的名誉刻在著名的风动石上,与风动石一样不朽。
  唐朝彝(1640~1698),清康熙六年(1667)进士,官至宗人府府丞(专管皇帝宗室人丁)。在任时曾不畏皇权,智斩祸害民众的皇家小王爷。先生的智勇大义,被历代文人称颂。他的故居在顶街上段,即从黄道周家往下大约150米的顶街北侧路旁。
  据《铜山志》所云:有明一代的铜山城内,“士族如云,簪缨相望”,作为当时古城第一街的顶街,其风光气象,可想而知也。
  我们相信,在东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铜山古城的老街顶街,一定会随着建设国际旅游海岛城市的良机而焕发青春!

知识出处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山县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

本书分为刊首絮语、东山崛起——建设国际旅游海岛、庆祝建国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海峡长风、史海钩沉、文化春秋、铜海吟笺、稿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定泗
责任者
周德兴
相关人物
唐文灿
相关人物
郑成功
相关人物
洪伟达
相关人物
陈士奇
相关人物
张献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