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东山岛饮用水60年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222
颗粒名称: 人定胜天——东山岛饮用水60年变迁
分类号: S277.7
页数: 8
页码: 92-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山岛是福建省的海洋渔业县,缺乏淡水资源,特别是干旱季节。历史上曾因旱灾导致严重的饥荒和人口流失。政府自1950年以来大力建设水利工程,包括水库、塘坝、渠道等,以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并解决部分民众的饮用水问题。其中,1958年修建的东山县第一座小(一)型水库——红旗水库,以及1971年至1973年与云霄县共建的向东渠供水工程,是两个重要的水利项目。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山岛易旱易涝的局面。
关键词: 东山县 饮用水 淡水资源

内容

(一)
  东山县是一个海岛县,主岛及周围小岛皆无高山、河流和天然湖泊,自古以来淡水资源非常缺乏,主要靠降雨给水。但因为降雨时空分配不均,春雨、台风雨来时,雨量过大,常在岛上形成涝灾;无雨的时候大风吹烈日晒,沿海地区沙质土平原地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旱灾、风灾和沙灾成为东山岛的三大灾。历史上,东山民众因旱灾驾船渡海到外县卖水的,因旱灾粮食歉收而饿死人的,多有记载。据1973年5月28日《福建日报》文章中说,1943年,东山百日无雨,禾苗俱枯,人畜断水,民众饿死的不计其数,仅白埕村一村,外逃行乞、卖儿鬻女者110户,典卖田屋的215户,断炊饿死的有34人。东山县铜陵镇因为地方狭小,人口密集,淡水更是奇缺。铜陵镇九仙山下有一口淡水井,人称“大井”,是铜陵镇最大的淡水井,1980年以前,每天到大井来打水的人“约有千人”(引文见《东山地名含义汇编》),从早到晚,从无歇息,水桶里溅出来的水把和大井相连的那条小街弄得天天湿润润的,小街于是被称为“担水街”。铜陵镇还有一口古井叫“双崆井”,方形的井口用一块凿有两个圆孔的石板盖住,故名。因打水的人多,时间一长,圆孔中间的石板竟然被打水的井绳磨穿,双孔相连。
  沃角尾是铜陵镇南门湾东北岬角内侧一个天然小港湾,是早期一个著名的鱼货集散地,后来逐渐发展成一个居民区,整个小区只有一口从花岗岩岩隙间挖出来的浅井,井底泉流很小,一日一夜也不过出几桶水。小区居民轮流到这口井取水,半个月才能轮上一两次。若逢旱灾井水干涸,小区居民要走几里路去取水,非常辛苦。小区外嫁的女儿逢年过节要回娘家,随身挑一担水到娘家来,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也是小区居民公认的最好的礼物。自古以来,铜陵镇沃角尾曾经流行一句话,叫“担水顾外家”,把它翻译成普通话,是“挑一担水回去帮顾娘家”的意思。位于铜陵镇古城内的顶街社区,因地势高,地下岩层广泛分布,挖井十分不易,整个街区只有两口不大的水井,人均用水量每天只有20升,街区民众不分昼夜在井边排队提水;夜间提水的民众被狗咬伤、摔伤,妇女被流氓侮辱等事情屡有发生;遇到枯水期,一担淡水买价高达2元(据《东山县城乡建设志》)。
  (二)
  早在明朝以前,岛上民众就开始挖塘、围埭,蓄水灌溉农田以抵抗旱灾,以后经过逐渐扩大完善,对减轻灾情和促进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种各家或各村自发建设的工程简陋又分散,遇到大灾便失去了效应。
  1950年东山岛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带领东山人民大搞水利工程建设,使全县池塘、水埭、沟渠连接起来,形成系统,大大提高了抗旱排涝的能力。从1950年5月到1988年底,东山县投入国家资金2943.29万元,劳动力3871.2万工(日),完成砂、土、石、砼工程量3294.63万立方米,建成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27座,海滩水库5座,改建和新建塘、坝、井7715处,总库容2008.6万立方米。同时还建设各种灌溉、排水渠道,埋设地下集水卧管、建置电灌站等等,形成引、蓄、提、排并举,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水利体系,初步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易旱、易涝的被动局面(见1994年版《东山县志》),也部分解决了民众的饮用水问题。在这个初步改变东山岛饮用水困难的水利体系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动工兴建的红旗水库和从1971年到1973年与云霄人民一起完成的向东渠供水工程。
  (三)
  1958年10月,在东山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规划下,东山县在西埔公社坑内大队大岭山南麓兴建东山县第一座小(一)型水库—红旗水库。在县委书记谷文昌的带领下,全县干部、职工和民众积极投入红旗水库的建设中,在两年多时间内,共投工49.5万工(日),用土石41.1万立方米,国家投入资金50.3万元,社队自筹资金29.7万元,至1961年1月大坝建成蓄水,建成受雨面积3平方公里,总库容329万立方米的东山县最大的水库。红旗水库建成后,使西埔、樟塘两个公社11个生产大队的6069亩农田得到有效灌溉。但是,由于水源问题没有解决,光有水库也抗不了大旱,东山县一年仍然要花120多万抗旱劳力和12万元的提水经费。
  1970年,云霄县革命委员会贯彻毛泽东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根据广大民众的愿望,从长远利益出发,决定修建“向东渠”,以保证云霄县南部沿海地区农田灌溉用水问题。云霄人民在“龙江精神”的感召下,提出“建设向东渠,送水到东山”的口号,决定把向东渠修到东山。1971年9月,东山县成立“向东渠引水工程指挥部”,组织干部职工和民工1万多人,与云霄人民共建向东渠。东山县主动承担了向东渠在云霄境内的一座滚水坝,两个隧道,30多公里长的渠道,3000米长的渡槽和172处建筑物的任务。东山县广大军民热烈响应,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向东渠建设,出现了很多父子争上阵,兄弟齐参战,姑嫂、夫妻共远征,新婚夫妇建“向东”的动人故事。
  位于云霄县水尾的向东渠工程地段地层复杂,岩石坚硬。东山县西埔公社130多名男女民兵刚上场时,只有四人学过打石技术,全工地只有几十把大锤和几十枝钢钎,要打通一条320多米的隧道,非常困难。但西埔公社的民兵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量步听声的土办法进行定向施工,以老带新、边干边学,昼夜分班,二十四小时不停,终于克服种种困难,胜利完成任务。在完成八尺门渡槽这一最艰巨的建设任务时,技术人员和建设工人在缺乏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使用单杆吊、丁字吊、30米高的A字型龙门吊和木绞车等吊装工具,改革传统的满堂式拱架为三绞衍式木拱架,改革实心槽墩为矩形空心槽墩,使八尺门凌空渡槽既轻巧,又便于施工,得到许多水利专家的肯定和赞扬。人民解放军驻守东山岛部队也大力支援向东渠的建设,首先在八尺门建起了第一座槽墩,为地方建设大军做出了榜样。东山县民工也仅用三个月时间,完成258座槽墩和201个跨石拱渡槽的浇铸任务;又奋战240个昼夜,终于胜利建成4400多米长的八尺门跨海渡槽。1973年3月12日和13日,云霄县和东山县分别举行向东渠通水仪式。
  这条把清纯的漳江水带给云霄和东山两县人民的向东渠主干渠,从漳江上游的水尾、下墩拦河坝,到东山县的红旗水库,全长85.81公里,整条渠道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个山梁,跨越15条溪流,飞越八尺门海峡,共投入827多万工,完成土石方485万多立方米,受益面积云霄为16万亩,东山为7万亩。从1973年开始,东山县每年经向东渠引水入东山500-1000万立方,既解决了部分农田灌溉问题,也保证全县城乡自来水供应有充足的水源。(资料引用1973年5月28日《福建日报》、1994年版《东山县志》)
  (四)
  东山县民众的饮用水自古以来依靠水井。民国38年,东山县有264口公用水井,另有100多口井井水矿化度较高,只能用不能吃;西埔、城关(今铜陵镇,下同)许多民众家中挖有私井供自家或邻里使用,勉强解决人、畜的饮用水问题。遇到旱年,有的要驾船渡海到外县去卖水,有的要跨乡村去挑水。因为淡水来之不易,大多数家庭都“一水多用”,即洗过菜或洗过脸的水,再用来洗家具和洗衣服,最后用来洗地板或冲猪圈。
  1950年东山岛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发动群众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同时,大力发动群众自己打井解决饮用水困难。1963年东山县大旱,东山县建筑生产合作社抽出一部分劳力,协助城关公社新开水井7口,加深清理老水井28口,解决了18900人的饮用水问题。1975年,东山县水产局投资44000元,在靠近海边的地方打了一口水并,建蓄水池,铺设水管,建成渔业供水站向渔船供水,解决了渔民用水难的问题。1978年2月,东山县基建局成立“岛建指挥部”,福建省拨款37万元专门用于东山岛自来水建设。1979年,全县缺水最严重的城关镇的供水工程被列为东山县海岛建设重点项目,东山县岛建指挥部在铜钵村附近建一小型自来水厂,挖直径20米,深10米的大井一口,深层加挖深4米的机井两口,配套高位水池和泵房一套,自来水公司在城关镇设立供水点,居民凭东山县自来水公司的“水票”到供水点购水,解决了城关镇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总量的15%。1984年东山县在西埔投建日产万吨的自来水厂,1986年2月14日,东山县自来水厂正式向西埔镇供水。1986年12月15日向铜陵镇供水,两镇居民从此结束了饮用水靠水井的历史。
  (五)
  1980年全国人畜饮水工作座谈会召开后,20多年来,东山县政府把人畜饮用水工程纳入全县水利建设计划,对缺水严重及村中井水水质差的村庄,分期分批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取得很好的实效。2000年以来,东山县加快供水事业的发展,几年来,共投入资金3726万元,建设日产5万吨的自来水厂,维修和加固引水渠道和水库,新铺设和改造DH80以上的管道120千米,保证全县的供水安全;投资370万元,规划调整全县供水网络,把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管线分离;投入近10万元增加自来水化验设备,加强对源水、制水、出厂水的监测,确保自来水出厂合格率100%。东山县供水公司还派人深入全县各个村庄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农村供水问题,提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规划。2008年,在东山新一届县委提出的“9+2”纲要中,“村村通自来水”被列为其中的重要一项,并开始实施。2009年,东山县8个还没有自来水的行政村将通上自来水,其余还没有自来水的行政村也将按“9+2”纲要的规划尽快通上自来水。2009年,东山县又投入8835万元资金,投建“岛外引水第一水源改扩建工程”,对已经历36年风雨,老化失修,渗漏严重的向东渠进行加固维修,对八尺门渡槽进行改建,对红旗水库进行扩容加固,(为保护饮用水的环境,确保全县人民饮用水安全,县政府还投入巨资搬迁水库边的坑内村),为东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上一道“保险”。(同时规划建设引水进岛的第二水源。)
  在农业用水方面,东山县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各乡村都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打机井,装喷灌,走出了一条节水种植的新路子,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
  (六)
  1950年以前,全县9万亩土地,几乎都是“望天田”,大旱年景庄稼枯死,颗粒无收。现在全县有大小水库32座,库容950万立方米;山围塘303座,库容240万立方米;其它蓄水设施8900多个,有效灌溉面积达全县耕地面积的88%;近年来又新建固定机电灌站55处,保证了全县农田的基本用水。
  1950年以前,东山岛没有一条河流,没有一座天然湖泊;就是有大大小小的许多人工塘,但没有活水。1973年向东渠竣工通水后,东山县每年经向东渠引500-1000万立方的漳江水入东山。
  1950年以前,东山县民众的饮用水全部依靠水井,铜陵镇许多地方的民众要昼夜在井边排队等水;遇到枯水期,一担淡水买价高达2元。现在东山岛7个镇,16个社区,122个自然村,除较偏远的17个自然村外,其它的社区和自然村的民众家中都用上了自来水,居民用自来水1吨2元。
  1950年以前直到1980年,东山县80%的民众饮用水水质不符合卫生要求,特别是铜陵镇。现在东山县供水公司加强了制水、出厂水的监测,确保自来水出厂合格率100%。
  1943年,东山百日无雨,人畜断水,民众饿死的不计其数,仅白埕村一村,外逃行乞、卖儿鬻女者110户,典卖田屋的215户,断炊饿死的有34人。1963年和2002年,东山岛也出现百日无雨的旱情,没有出现因为旱灾典卖田屋的,更没有饿死人、卖儿鬻女的。1943年因旱受灾严重的白埕村,在2008年10月家家通上了自来水。
  东山岛上水的历史今日已全部改写。这就是“人定胜天”。

知识出处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山县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

本书分为刊首絮语、东山崛起——建设国际旅游海岛、庆祝建国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海峡长风、史海钩沉、文化春秋、铜海吟笺、稿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炳钦
责任者
谷文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