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201
颗粒名称: 人物春秋
分类号: I207.2
页数: 19
页码: 200-2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蔡保祯与黄道周是明末时期的朋友,他们有着深厚的交情。蔡保祯是东山湖塘村人,以孝道著称,黄道周是铜山所深井村人,是一位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蔡保祯的父亲去世后,他在大帽山守墓期间,黄道周特地来拜访他,并题了一首诗赞颂蔡保祯的父亲。他们相识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期间互相交流了诗作。他们的友谊凸显了当时东山社区的联系与交流。
关键词: 蔡保祯 黄道周 东山社区

内容

蔡保祯与黄道周的交情
  蔡亚忠
  蔡保祯(1570~?),字端卿,号柳溪,明未诏安五都南湖(今东山县湖塘村)人。工诗善文能画,他的著作主要有《柳溪集》一书(现存民国三年抄刻本),有的收入《四库全书》中《孝纪》十六卷。蔡保祯是个有名的孝子,当时乡人谓之“孝子公”。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幼玄,号石斋,铜山所深井村(原属漳浦县,今东山县铜陵镇深井)人,明末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蔡保祯与黄道周有着深厚的友谊,系莫逆之交。仅从笔者所收集的部分资料,便可以窥见一斑。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蔡保祯的父亲蔡方平(字君衡,号清溪。曾任浙江淳安县知县,享有“廉光浙水”盛誉。)去世,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葬于大帽山二尖南面。当时,蔡保祯在大帽山蓄发守墓3年,于万历甲寅年在村里建造“永慕堂”缅怀其父品德。万历皇帝闻讯,下旨召蔡保祯进京面圣。明崇祯十二年,皇帝钦封蔡保祯为孝子,“永慕堂”敕封为“孝子祠”,现被东山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蔡保祯在大帽山结庐守墓期间,黄道周闻知,特地步行40里拜访蔡保祯,在山上拜祭蔡方平墓及遗像,并作了一首题为《蔡方平先生像赞》的诗:“蕤凤修冠,跃龙隐麟;匪择阿阁,何耽要津。节鸣亦足,屈言为伸;东方诫子,陶令谋身。拔薤共薰,佩兰自纫;丰玉荒谷,行车悬琛。两期授缨,十年葛巾;冬日之冬,如春斯春。庚桑尔师,虞曦爰臣;昔云柳下,今见先生。”并自跋云:“淳安公懿德修范,远近所宗。道周生晚,不得亲承杖履,及与伯子端卿游,得拜遗像,梁木介丘,依然如即。能赞一词,自谓过矣!”蔡保祯与黄道周相见恨晚,无所不谈。他们相识这一年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期间,黄道周奉上所作《秋后筑垣遂成土室得诗十首》与蔡保祯交流。这是他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筑室东郭(又称东皋、浦东,宅基即今黄道周纪念馆馆址)时作的。该诗后来收录在蔡保祯晚期著作《柳溪集》卷首。《东山县志》(民国本)上说:“其遗诗文不载入《黄漳浦集》者,尚有《秋后筑垣遂成土室》律诗十首,《蔡方平先生赞》一首,载在《柳溪集》。“而《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上称这”是今仅见的”。
  自此以后,两人成了好朋友,经常联络,情谊日笃。
  不久,黄道周写了《蔡清溪先生行状》。这是一篇很有史料研究价值的文章,它不但记载了蔡保祯的父亲生平的许多往事,而且追述了其家传略,特别是对其始祖的描述:“其先有金溪大学士者,唱道碧浦,遂家之……”可见,至今子孙遍及漳浦、云霄、广东、台湾,乃至东南亚的蔡氏始祖金溪大学士元鼎公,曾生活在今湖塘村。
  四、五年后,黄道周为《蔡端卿集》作序:“蔡端卿,方今褐玉之彦,情逾其貌,文逾其名。质之往哲,桓君山之疏笃,潘安仁之藻妙,以昔当兹,未之能过。顾时未之尚也……端卿远海高丘,阔目荡胸,至性所吐,蔚为文章,包橐古今,回翔若游龙。然端卿犹过自谦托,不欲以文藻掩其至行,故使世希见者,而独晦迹于澹荡竦峙之间……端卿与仆家,相去不四十里,相晤以来,才四、五年……端卿似谓仆有他采,欲摩荡而就之,然仆实多惭,自谓与端卿如玑与璧,虽集百藻,欲置璇行,犹望序间,宛然辞之……”可见黄道周对蔡保祯的才华是很赞赏的。洪思注该文:“端卿,庐墓孝子也,名保祯,诏安人,隐于柳溪之上,日以著书自娱。其友林忠简公为之刻《孝纪》一书。有《集》数千卷,不肯轻示于人。黄子高之。”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黄道周在赴京途中,过吴门(今苏州市)时与蔡保祯会面,并重书《蔡清溪先生行状》。洪思注:“盖蔡端卿之亲。端卿者,孝子也。神宗王子初,与子交,便以此为请。时子方补诸生,草草与之。烈皇庚午,子将往官京师,与端卿相见于虎(田羽人彡)舟中。已去之二十载,旧草颇有缺失,再书归之,谓端卿曰:欲使后人知吾夙契也,旧草不复更定。”
  崇祯六年至八年(1633-1635年),黄道周在漳浦北山、漳州榕坛讲学期间,蔡保祯曾撰《寄赠黄幼玄》一篇与黄道周。当时黄道周学问已博赡精深,相从问业弟子很多。文中对黄道周推崇备至,道出倾慕之情,想拜在门下,相从问业。文中载:“有如今日幼玄词宗,钟山川之秀,应李、杜之名。学遍索于酉藏,望预隆于甲第。移孝作忠,骚传湘、楚之悲;被质以文,词架于齐、梁之上。金玉逊其润,河海比其虚。迹探罗、浮之奇,声驰南海;胸具云、梦之富,人是西京。将文昌之府,待其司盟;中秘之书,入而挹管。故郑辂思斯文领袖,蒋道力人伦鉴衡。每言出而鼎重,共怀虚而推谷。誉起公卿之间,名动京师之表。……某生当长卿之时,居接尼丘之里,实有天幸,获炙卿云。挹汪波于叔度,附仙舟于元礼。诚千载之一时,三生之大幸矣!……至若斗山在望,门墙可依,愿执经于雪庭,受铸于冶人,斯诚夙心而未敢请者也。……窃自忘期固陋,谨将正于匠宗。率尔操觚,用作雉贽。“文未题款:明铜山南湖蔡保祯拜撰。”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道周为蔡保祯《孝纪》作序:“蔡端卿,有道之士也,所著《孝纪》十六卷,问序于不肖十载矣,未有以应之。不肖诚自忖,少惭文疆,长愧皋鱼,惴惴焉奉先人遗体,常恐不克自保,或辗转沟壑,或付钺钅质鼎镬,为先陇羞,及一二知己之所恨叹。是以临文嗟悼,抱经潸然,不敢以餐饭茹痛之言,溷告于斗极之下。……常恨鲁莽不足以窥测渊微,扶承圣化,有感于端卿之言,叹裨救之已迟,服膺不懋也。乃复挥涕于简端,言念前贤,若其有知,应使汗青载吾鼎简矣。”洪思注:“……时黄子方以论杨嗣昌,陈新甲夺情廷杖归,乃对之挥涕为之序。……”
  明亡以后,在隆武元年(1645年),黄道周被任为首辅,在抗清途中,曾寄书与蔡保祯,请他出山。蔡保祯为此作《石斋寄诗招还,次韵答之,并为劝驾》二首,表达他的心意。
  其一:“徒作牛马走,何当云鹄师。山川修且阻,风雨更难持。人匪空桑产,俦无故梓思。感君缄远意,挥泪读来诗。”其二:“远翮随风下,途穷半是贫。因寻向子约,故负孟家邻。衰草伤寒露,名花及早春。东山如不出,何以慰伊人。”
  在黄道周任道辅(相当于宰相、丞相)期间,蔡保祯极为关注和配合。曾作长篇七言诗《悲燕京》,回顾十多年来内忧外患的悲痛历史,对恢复失土寄以希望。诗云:“巍巍北阙奠燕京,成祖诏谋燕翼宏。百代规模恢天统,九庙英灵壮帝城。黄巢无赖一草寇,侯景小丑谬争中。逆竖叛臣通贼谋,九重城阙中霄仆。励精图治帝谋恢,满腔热血竟成灰。天翻地覆鬼神哀。一十七年圣天子,自甘身为社稷死。洛蜀党人斗似牛,长安士女奔如猪。永巷无人戎马驰,咸阳宫阙人离离。当日师旅饥无食,历朝宝藏盗贼资。寇退虏来祸更凛,此座可惜谁称联。旧臣半作胡家官,千门万户皆左衽。草莽老臣哭断肠,西山有薇尚属商。廷中忠烈几人死,回首中原作战场。金陵王气今犹在,拥戴上公谁为宰。补天炼石伊人功,尝胆卧薪尤百倍。”
  为响应黄道周号召,争取广大民众支持,蔡保祯进行了讲约宣传。其中《东山讲约》写道:“江水苍苍,风沙茫茫;豺狼载道,燕雀处堂。苍苍江水,茫茫风沙;帝泽未艾,我无以为家。辑我乡矣,睦我邻矣,圣谕谆谆,伊谁之民矣!有酒盈樽,有(肴阝)盈(规鬲);教之诲之,无二尔心。”
  在抗清途中,总兵郑芝龙兄弟拥兵专权,黄道周出师失利,蔡保祯忧心而作《闻警》:“燕京从失守,钟(竹虚)日迁移。朝士日新贵,群谓类小儿。虏氛天地黑,磷火战场驰。丞相专征伐,将军委路歧。中原皆左衽,岩垒罕完师。寇迫门庭近,声闻风鹤悲。四方多喜乱,一木讵能支。时事良堪叹,杞忧徒尔为。”
  隆武二年(1646年),蔡保祯误闻黄道周被俘后绝食而死,悲痛而作《哭黄石斋相公》:“天高不可问,可问亦奈何。文章徵虹玉,国靡风波。气节昂霄汉,世道成江河。虞夏忽已殁,离黍起悲歌。尼父生周未,王室等朝那。时事已如此,谁挥鲁阳戈。报国心独苦,出师鬓转皤。成则为灵武,不成为王殁。以身与社稷,肯作依与阿。正气在天地,日生永不磨。首阳今犹昔,上林无雁过。求仁而得仁,子卿安足多。”
  后来他得知黄道周在南京就义,沉痛而作《重哭黄石斋相公,次临终韵》四首。
  (一)白虹当日腹,朔气何萧萧。海岳因风靡,星辰入幕摇。出师丞相表,授秘子房桥。国气关天运,成仁非一朝。
  (二)兴朝凭只手,矢志不谋身。凤至叹衰德,麟殂动圣人。疾风伤板荡,烈日乍倾论。青史留芳誉,无惭君与亲。
  (三)轻生非所尚,得正义之关。臣力从兹竭,主忧谁为删。遭逢多缺陷,料理有余闲。到处堪藏魄,无烦忆故山。
  (四)高山悬白日,旷代表丹心。有友上封事,无从挽陆沉。星辉析木次,品俊首阳阴。生死交情在,空怜正气吟。
  蔡保祯与黄道周的交情堪称莫逆,是生死之交。黄道周就义后,当清初鼎革,虽发令严,有留发不留头之律,蔡保祯抗节不回,隐居大帽山。“身隐将写文,一言关风纪。”从以下几首诗可以看出他抗清的志向和爱国的心迹。
  《白誓》:七十七年依日月,当身当世易乾坤。头颅如许生何益,霜鬓知非死可存。彭泽有心书甲子,陈东无计复中原。冠绅尽属胡家宰,消息传来暗断魂。
  《自悼》:谁教文物地,而作犬羊乡。断发非吾愿,通民只自伤。虽无官守责,却有师父坊。惆怅怀千古,何居不首阳。
  《题门》:我今避世兼辞宅,誓不下山不见客。死即埋之此山中,白云为记休题石。
  《读汉蔡勋传》:(勋,平帝时为眉阝令。)王莽欲臣之,逃匿山中。中郎六世祖,不事二姓君。去国同流水,入山栖密云。
  《帽山坟庐早起即事》:晚年云壑最相宜,况有松花养素姿。单枕鹤凉朝早起,三泉人老夜归迟。说降但写零丁去,绝吭终留赵地悲。勉为纲常须药物,不因精魅辄争欺。
  (作者林边村人,东山灯谜社理事)
  蒋介石来过东山
  陈炳文
  刘汝明回忆录:我又到台湾,去阳明山官邸,晋见领袖请训。领袖说他以前驻过东山,地方很好,要我带着队伍到东山去。
  民国38年(1949)初,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刘汝明中将带领其从浙赣线上节节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由福建清成,途经建瓯、南平、永定、连城、龙岩等地,最后暂驻在南靖和漳州以西地区。下一步该到哪里?以后的任务是什么?在兵败如山倒的大势下,何去何从?刘汝明举棋不定。经再三思虑,刘汝明决定到台湾晋见蒋介石请训。民国38年(1949)67月间(7月14日蒋介石由台湾坐飞机到广州),刘汝明从厦门坐飞机到台湾,在阳明山官邸,刘汝明把过江以来的情况向蒋介石作了汇报,蒋介石大加慰勉,并对第八兵团的下一步去向作了指示。《刘汝明回忆录》是这样写的:“领袖说他以前驻过东山,地方很好,要我带着队伍到东山去。领袖送我到门口时,还再三叮嘱,我说我回去即开东山。”刘汝明回漳州后,派遣一一九师前往东山勘查,经权衡后,决定以东山为根据,将部份主力散布在漳浦、云霄、诏安一带。
  蒋介石何时来到东山呢?民国9年(1920)10月份后,蒋介石应该无暇来东山的。因在民国9年(1920)10月3日,蒋介石出任粤军第二军前线总指挥,不久又出任孙中山的北伐大本营参军兼第二军参谋长,日侍孙中山左右,官越越当越大。在这以后的日子里,蒋介石不是在战场上打战,就是在广州、上海、宁波、奉化等地活动,直至当了“总裁”。所以说,民国9年(1920)10月份以后,蒋是不可能到东山的。有可能来东山的时间应该在民国7年(1918)8、9月间—民国9年(1920)11月底前。《蒋介石大传》(刘红著)载:“民国7年(1918)3月15日蒋介石接到孙中山的任务,出任粤军总部作战科主任。”,“8月初粤军开始反攻,31日攻克漳州,……。”9月18日蒋介石在孙中山、陈炯明和邓铿的催促下,返回漳州前线粤军总部,八天后升任第二支队司令官,司令部设在长泰。《蒋介石生平》(宋平著)载:“民国7年(1918)3月15日,蒋介石被孙中山派到汕头,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领上校军衔。”“9月18日,蒋介石回到粤军,晋升为粤军第二支队司令,驻长泰。”“12月15日,粤军第二支队被击溃,蒋介石只身冲出重围,逃到漳州。”“民国8年(1919)3月5日,蒋介石请假两月,由漳州回上海……。”“5月2日,蒋介石回福建,仍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驻长泰。”所以说,蒋介石来东山的时间应该是蒋在漳州、长泰任职的这段时间。即民国7年(1918)年8、9月—民国9年(1920)11月底前。尤其以民国7年(1918)8、9月份来到东山可能性较大。
  为什么说在民国7年(1918)年8、9月份蒋介石来东山的可能性较大呢?蒋来东山干什么呢?①民国7年(1918)8、9月份,东山驻有粤军一个营,营长叫陈策,东山历来属漳州府所辖,蒋介石有可能以粤军第二支队司令官的身份从漳州或长泰来东山视察军事;②这期间,过境东山的部队频繁,东山设有兵部,县知事孔宪洛兼兵部司令,孔宪洛系浙江衢县人,蒋有可能来视察兵部补给情况,并探望老乡,公私兼顾而至;据东山二中退休教师方纯正先生回忆说,其叔公方纪祥曾任孔宪洛秘书,方在东山曾接待过蒋介石。蒋对方纪祥印象颇佳。蒋在南京政府期间,方纪祥任南京典狱长。③原浙军营长、后任东山县知事张百度也是浙江藉人,有可能应老乡之约前来东山视察或游玩;④蒋介石于民国8年(1919)7月9日再次给邓仲元写信(粤军参谋长),信中列举了粤军种种弊端和自己遭受排挤、诽谤,表示不与他人争权利,并说近来“耳鸣、脑晕、胃伤、腹泻不止”,要及时医治。当时有人向蒋介石建议,要养病还是到东山去,东山海岛空气新鲜。《蒋介石生平》(宋平著)载:“递上辞呈后,蒋介石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登山涉海……。还吟诗抒怀,感到‘海天奇景,饱领无遗,头脑胸襟,抒满新鲜空气’。”在这两个多月时间内,正值盛夏,所以笔者认为蒋就在这个时候来东山的。据说蒋在东山住了十多天,于9月27日离开福建回上海。蒋来东山住在什么地方呢?①可能随军营而住;②住客栈;③住本厅(即原知事办案地方,后楼胜利改为中正公园,即现在关帝庙附近)。据李成林先生生前回忆说,有听长辈说,蒋介石曾在关帝庙前游览,有护兵牵着马。所以住本厅可能性较大。
  蒋介石到过东山后,对东山的印象非常深刻,不然蒋介石不会对刘汝明说:“地方很好”。蒋介石认为“地方很好”应该包括:①有丰富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东山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自然景观有十八景等,人文景观有“海滨邹鲁”之称,明武英殿大学士黄石斋先生故里等;②有丰富海底渔盐业资源;③民风淳朴,民众善良,地方安定;④气候怡人,空气清新。总之东山在蒋介石心目中有着深刻印象。
  1953年7月16日,蒋介石为策应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的政治讹诈,拼凑13000余兵力,在胡琏的指挥下,窜犯东山岛。蒋介石为什么选择进犯东山岛做为他配合美国在朝鲜战场上谈判的一着棋呢?这与他曾来过东山留下深刻印象应该有必然的联系吧。
  2007年元月
  一代名医 济世妙手
  ——清代东山名医张学敏传略
  张永础
  学敏公,字来轩,俗称“补仙”,乃铜陵“石笋池”张氏开基始祖国登公第六世孙也。清登仕郎,生于清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三月十四日,卒于清同治七年戊辰(1868)十二月廿八日。其先严邑宾滨南公,字逊东,出身于武功医药世家,开业“茂德堂”中医药房,有子四人,学敏公排行第四。
  学敏公秉性聪颖好学,为人谦恭笃诚。幼年入塾学,兼帮父兄药剂,耳濡目染,于医道亦有所研习。及长,父兄相继去世,而公眼见清政腐败,百业凋蔽,乡民多贫病交加,于是遂弃功名而立志终生行医以拯救乡民。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继承父兄衣钵,开业行医。
  公聘部院衙黄家女为妻。相传迎娶时经“石笋池”边,一阵风把婚书吹落池塘,媒婆急中生智,随口说道:“婚书飞落池,七子八婿郭子仪”。后果生七子八女。即今“石笋池”张氏大四房之南门七个房头是也。其七子均继承父业行医,依次以“庆安堂”、“庆春堂”、“庆德堂”、“庆泰春”、“庆和春”、“庆寿春”、“庆发春”为药房堂号,悬壶济世,真个是“橘井泉香,杏林花发”,代代相传,至今已传五代。不仅本县,且衍派至邻县之诏安,东南亚之新加坡、爪畦、印尼、越南及台湾等地,子孙繁衍,颇得医名。
  余幼年尝闻上辈及里人交口传颂先祖学敏公之医道医德,每必提及先祖医治贫苦病人之许许多多佳话美谈,绘声绘影,事颇感人。关于先祖祖纪事年表,因家谱毁于“文革”,无从查考。先祖之医道医德,亦随年代久远,逐暂被淡忘,年轻一代之子孙更未所闻。兹据上辈流传略记一二。
  严谨治医 扶危济贫
  此乃先祖行医本旨,亦系世代相传之家训。先祖行医向以温蔼诚笃出名,最反对对病者不负责任,或自己无把握而勉强敷衍,尤其憎恶那种为钱财,行江湖骗术之流。对待病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是诊断仔细,用药严谨,特别注意治疗效果,直至病愈。为了方便病家,先祖长年住宿于店中,备有药囊马灯,以便半夜及时出诊之用。在家中则于护廊设一家塾,以“来轩”额名,既教诲儿孙,又作临时诊室。对贫困病人,更是温恤备至,绝无厌嫌之色,亲自登门诊治,不收“红包”(诊费),无钱交药费者则免费供药,有的还贴上几个铜板让其买木炭,药引。有的病家因无钱交药费而不敢复诊,而先祖则不请自来上门复诊。
  在里人的传颂中有一段小小插曲,就是先祖“自认作贼”一事。相传铜陵“破庙角”有位贫苦病人,长病卧床不起,经先祖几次治疗后病情大有好转。但当先祖再次登门诊断时发现病情转重,好生奇怪,又见其家人悉眉不展,愈生疑窦。经仔细盘问,方知病家因先生屡次上门治病给药,分文未收,过意不去,于是借得二元银元欲付药资,放置床头,本来上次就要付给,却不见了,既不能付药资,又平添债务,故心忧而病重。先祖当即笑道:“哦!实在见笑了。那二元是我拿了,一时急用,忘了相告,抱歉抱歉!”并随即付还病家。后病者愈,打扫房间,于床铺板隙中发现二元银元。顿悟先生为了安慰病者而自认“作贼”。于是此事经病家宣扬,满城皆知,代代传颂,至今老辈健在者常提及此事。
  谦恭虚怀 博采众长
  这也是先祖医道医德之所在。先祖在长期处世行医中善于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博采众医家之长,潜心研究,补已之短。从不妒贤忌能。对于外地医生,尤其是医术胜已者,更是遵崇敬慕,绝无门户地域之见。当时,本地药店多有延聘外地或本地医生住店。时有一位双眼失明而医术颇高的外地中医,人称“刮耳仙”。时先祖正主治一位久病不愈的病人,自觉没有把握,遂自已出资请这位医生上门为病者诊断,自己待于侧细心观摩,见数治而愈,先祖因得其医案,潜心分析研究,终于发现病情诊断略同而汤头加减及用药剂量则胜已一筹,于是从中得其法而补已之不足。此举在同行中被誉为虚情谦恭之典范。
  理论结合实践 创立温补医派
  先祖行医年代正值本县历经迁界复界之时,内乱外患不息,百业萧条,民不聊生,乡民体弱多病,又加瘟疫时病频仍。病者就医,往往本病虽愈而不久则身亡,何也?究其原因乃体弱气虚,攻而乏补,元气大亏所致也。先祖根据医学理论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从地域、时令、民情出发,不断摸索总结出“以调脾胃固中土,治本固元为主,有攻有补,扶正祛邪”的张氏医派的独特的传统手法。使病者能在病愈后逐渐恢复健康。这种传统手法形成了张氏“温补医派”世代遗传。先祖也因而被称誉为“补仙”。先祖又整理了一整套内科、妇科、儿科、外科、骨伤科等专科医术传授给七个儿子,让各自独立支撑门面。
  先祖学敏公之医道医德亦受到官府的表彰。清咸丰四年,铁加同知衔之诏安县正堂授公以“天然妙手”堂匾,悬挂于《张氏家庙》。同治初年福建管理铜山总口税务府赠公“济世妙手”金匾挂于药店。
  邻恤孤寡 至诚至善
  先祖不仅悬壶济世,慈善行医,而对民间孤苦贫穷者也极温恤。我们张氏大四房各房子孙每逢年节都要到“后尾池”顶一宅中祈拜“师伯公”,清明节为其扫墓,世代相传,直至“文革”破四旧。后辈人对此疑惑不解,常问老辈。原来先祖在世时,有一位李姓客家人的打小铁工匠,行串至东山,与先祖过从,儿孙称其为“师伯公”。先祖邻其孤苦无依,常予接济济,有病给予料理,其去世为其办理后事,择地葬于“后径林”,并典屋立其神主,令子孙世代礼拜。此足见先祖之为人。吾族张氏之“居仁由义,志尚道通”的祖训在先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先祖学敏公一生行医济世,勤勤恳恳,不顾炎热严寒,奔跑于大街小巷,远近乡村,又兼子女众多,家计累赘,终因劳碌过度,无暇调摄,于清同治七年(1868)十二日廿八日大年除夕前一天在诊病中去世,终年仅五十八岁。先祖去逝,惊动铜陵小城,停尸店中数日,前来吊唁与遗休告别者日夜络绎不绝。出殡之日里人空巷,不少渔民辞海,肩挑小贩歇业,商号停市为其送葬。出殡队伍经过的街巷,均有感恩者设桌路祭!
  嗟呼,先祖一生虽短暂,然其功德不朽,乃吾里族之荣光也。
  朴实无华 清音永在
  ——忆念先父洪干堂
  洪德章
  八十年代末,我刚学习古典诗词创作时,经常得到父亲的教海。他老人家说:“诗词这门艺术,除了要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掌握诗词的创作技巧外,还要诗外功夫。宋代诗人陆游告诫后人‘汝果欲学诗,功夫在于诗外’。所谓功夫在于诗外,第一是生活,必须努力拓宽自己的生活接触面,力求生活的广度和感受的深度。第二是时代,鲁迅先生说过‘诗是民族的声音’。对于时代的精神,诗应该是最第三的水银柱。第三是感受,感受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在平凡中见非凡,在司空见惯里发现新意。其次是做人,诗品即人人品。想写诗,首先要扪心自问,你的言行是否像个人样?做为一个诗人,要有诚实无欺的心态,正如孔子说过:‘思无邪’,又如古人所说:‘文人实处工’。别去学做那种闭门造车,无病呻吟的诗”。父亲的这番体会,即是他多年填写诗词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对诗词创作规律的深刻揭示。
  正面赏析父亲所作诗三首——
  月夜感杯
  夜静蛩声诉不休,小楼月白照离愁。
  烽烟遍布萦乡梦,家室存亡抱杞忧。
  十载飘零多逆境,寸心惆怅独登楼。
  征帆何日还乡去,好把羁情付北流。
  1946年秋,抗战刚结束,父亲在沙劳越的拉叻写下这篇七律。悲秋兴感,月明怀乡,是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这首诗虽然没有跳出游子思乡的传统主题,但在艺术上匠心独运。写在寂静的月明之夜,听着秋虫不停叫声,而触动乡思乡愁,情境俱佳。抗战刚结束,国内正处在内战。作为海外游子的父亲,如同逐浪的浮萍,有家归不得。在诗中抒发的不仅普通游子羁旅乡愁,而必然渗透着血与泪,深寓着海外游子的悲凉故国之思和离乱之感。
  首联“夜静蛩声诉不休,小楼月白照离愁。”描绘出寂静的月明之夜,听着秋虫不停地诉叫的特定环境,渲染出一派凄清岑寂的氛围。动静相间,衬托出环境的荒寂。在这冷寂之夜,触景生情,最容易勾起羁旅人思乡怀亲的愁绪。
  颔联“烽烟遍布萦乡梦,家室存亡抱杞忧”抗战刚结束,国内正在内战,交通、通讯中断。在这动乱之秋,干戈遍布,人民流离失所。国内亲人生死未卜,这真让人揪心与思念啊!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思亲百转千回的痛苦,感情真挚深沉。
  颈联“十载飘零多逆境,寸心惆怅独登楼”道出诗人羁居海外十年寄人篱下的悲哀与辛酸。然而,祖国遍地狼烟,云山阻隔,乡关何处。那只有在这寂静月明之夜,带着万分惆怅的心情独自登上小楼,望着远处的云山与此寄托这无边无际的乡思乡愁。
  尾联:“征帆何日还乡去,好把羁情付北流。”诗人把乡思情感推向高潮,乡愁强烈,思归心切,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还乡,了却这场梦牵魂萦的归乡之梦。
  全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词意酸苦,对仗工整。蕴含着多少沉痛和忧愤,悲哀与辛酸。在写法上,围绕着乡思乡愁,诗人因情造景,缘景抒怀,而且折射出当时这段民族苦难的历史。
  七一诞辰
  弹指年光七十过,前尘犹自感蹉跎。
  天涯几度飘零老,胸次平生磊落多。
  幸有身躯堪报国,思求长剑共降魔。
  称觞展望繁荣日,欲向苍天挽逝波。
  父亲是二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在青壮年时期侨居海外。建国后参加工作偏党的极左路线,文革期间受过批判和冲击,但他始终热爱祖国,热爱工作。粉碎“四人帮”后,父亲已经晚年了,但老当益壮,积极参政议政。七十年时他当选为省政协四届委员和县政协副主席,这首七律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弹指年光七十过,前尘犹自感蹉跎。”七十年的时光一瞬间过去了,回顾七十年走过的历程,心中油然感到无比遗憾与感慨!遗憾的是“文革”十年动乱,正是如日中天的壮年时期,人生有几个十年呢?但这最美好的时光却白白丢失了。这真让人何等痛心啊!这里只用“蹉跎”两字来总结,造句准确且很有分寸。
  “天涯几度飘零老,胸次平生磊落多”回忆七十年走过的历程,他两度出国谋生,寄人篱下的辛酸与悲哀,以及文革期间“莫须有”的罪名。虽然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变幻人生。但这些经历并没有消磨自己的意志,反而锻炼了自己。最可慰的是自己一生洁身自好,光明磊落。
  “幸有微躯堪报国,思求长剑共降魔。”虽然他已经是七十一岁的老人,但可喜的是他身体康健,如果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他乃用微末的生命全心身地来报答国家和人民对他的信任。此联直抒胸臆,唱出来的是心底里的肺腑真情。
  “称觞展望繁荣日,欲向苍天挽逝波。”展望未来,喜看今天国强民富,日子越过越红火,如果能向苍天要回过去丢失的时光,再做些为国为民的好事那该多好啊!尤其诗的末句更具找
  
  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自己一生的蹉跎、飘零和委屈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而掷地铿锵地鼓呼:“欲向苍天挽逝波。”这就是劲节。这劲节正来自诗人一生的磊落,禀性的旷达,暮年的豪壮,报国的赤诚!这其中也道出父亲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工作无比的热忱,对生命强烈的热爱!
  通篇明白如话,没有僻字晦涩,也没有用典;全诗思想健康向上,富有时代感。突破了“小我”的界限,把个人的爱与恨完全糅合在人民的爱与恨之中。
  这样的诗句多次出现在其它的诗句中,如83年除夕之夜,写下“敬利人民忘老病,愿为喉舌济疮痍。苍天倘许夕阳好,一日春蚕尚吐丝。”“伏枥岂忘千里志,功关尚有一心雄。”“一息尚存毋少懈,漫因白发畏艰辛。”这豪迈向上的诗句比比皆是,更是从心底里爆发出来的肺腑之言。
  著名的诗人艾青说过:“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中。”作为一个诗人,都要努力做到喜人民之所喜,忧人民之所忧,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使“小我”无条件服从“大我”。
  题铁海棠
  铁骨硃花态自雄,羞将婀娜媚春风。
  莫嫌枝上偏多刺,须识丹心透顶红。
  此七绝作于1978年4月,当时“四人帮”已垮台,父亲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全诗运用“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托物言志”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滥觞于屈原的《离骚》。借美人香花而言忠贞高洁,籍恶兽秽物而言奸侫狡狯。这种表现手法所以能够受到历代诗人的普遍重视和继承,在于它最能体现“诗言志”及“比兴”的要求。这首诗是父亲在生活中观察一草一木时,融注对事物的认识、经验、情趣与学养,在“司空见惯”里发现新意,于平淡之中见真情。
  “铁骨硃花态自雄,羞将婀娜媚春风。”铁海棠俗称“双如意”,骨铁褐色,全身长满了刺,花硃红向上开,春天少开花。首句烘托起兴,以铁海棠的特点与形象进行渲染。第二句写出铁海棠的圣洁与清高,它不象其它的花卉那样讨好春风。细一品味,可以感到首句与第二句形成一种隐喻,而不是泛泛咏物;生动刻划出铁海棠孤傲品格,风流雅致,使其形象更加鲜活靓丽,歌颂了铁海棠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精神。
  “莫嫌枝上偏多刺,须识丹心透顶红。”铁海棠虽然花不惊人,貌不出众,不仅不媚春风,而且身上长满了刺,但它的心是红的,不信,请看它的花都红得透顶了。这两句形象地引伸了铁海棠内在的精神与气魄,发之苦,隐若现,欲露不露,欲见性情之敦厚;其中融入自己的人格与思想,富有哲理,寄概深远。
  全诗以物喻人,以物见志,以小见大。它隐喻着父亲忠贞与高洁的精神,及博大精深的胸襟与怀抱;这种襟怀与精神,得之于物我同化的人生境界,表现出他对人生真谛的感悟。读罢全诗清新雅致,蕴籍隽永,回味无穷,颇饶风趣,也看出诗人在平凡生活中对事物的非凡感受力与洞察力。正如法国美学家狄德罗说的一样:“艺术就是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
  读完父亲的诗集,不难从中看出他的人品与诗品。正如他所说过:“这本诗集是我六十年来写的,它大都是我的经历和感想,也可以说是我的诗笔记。”
  说实在话,父亲在世时我没有全面深刻认识他。在他逝世这几年来,我理性地认真读完了他的几本日记和诗集,这才进一步理解了我的父亲。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我找到了一种闪光的东西,这种东西值得我去学习、去发扬、去光大。
  2000.1.15.写于绿竹居
  (注:洪干堂(1909-1997),著有《洪干堂诗词》一书。)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山县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

本书记述了东山岛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史海探幽、关帝文化、东山与台湾关系、铜海吟笺、人物春秋、岁月回眸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