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郑和碑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179
颗粒名称: 东山郑和碑考查
分类号: TS951.3+3
页数: 8
页码: 59-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417年,中国郑和率领船队往西洋,忽遇暴风巨浪,躲进福建东山岛净港澳。一份手抄碑文记载了航海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并对此进行了详细描述。过程中涉及永乐年间的多次航行经历以及船队遭遇的风险。同时详细描述了净港历史背景以及与郑和船队相关的一系列情节。姓名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如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海来朝。文中还提到了关于遭遇暴风的情景和在净港留下碑文的情节,通过对碑文以及地理环境的描写,勾勒了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舟师在海上遇险时的景象。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永乐年间 手抄碑文

内容

公元1417年6月(明永乐十五年五月)的一天,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舟师在经过东山岛附近海域时,忽遇暴风巨浪。风浪袭击着船队,并把它逼进一个偏僻的港湾……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情节,对它的考查,始于一份手抄碑文的发现……
  一份手抄碑文的来历
  这是一份手抄碑文,题为:舟师往西洋记。碑文开篇:“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在对朝廷一番歌功颂德之后,便直接宣扬了舟师往使西洋的壮举,并把它的成功归功于朝廷的威福与天妃的护佑。接下来一次次罗列了永乐三年、五年、七年、十一年四次统领舟师出使西洋的简要历程与主要事迹。紧接云:“永乐十五年,统领舟师往西洋,开港十五有三日,忽遇暴风巨浪,绕山根避泊,有神天妃阴护保无恙,皇明威福。驻泊净港,候风息再涉狂澜,勒一石以铭志之。永乐十五年岁次丁酉仲夏。”最后是郑和、王景弘等立碑者的落款。
  碑文的保存者陈斯民,为东山县康美镇铜钵村人,今年64岁,初中文化。据他介绍:这一份碑文已经珍藏了三代人,它出自铜钵村净港一方遗失的古碑,抄录者非他本人,而是同村的清末秀才林绍唐。
  林绍唐(1883~1944),号继仙,为本村私塾先生。由于生员太少,微薄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他不得不要一边执教一边躬耕。据他的孙女林素琴回忆,祖上在净港妈祖庙附近开垦了三丘地瓜园,她十三岁时常到那里放牛或帮父母亲干农活,见过那里立着一块又高又大的石碑,碑文淡淡描红。由此可见,当年垦荒于净港妈祖庙附近的林绍唐先生,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一方古碑。那么,他给古碑剔藓描丹,并把碑文抄录下来,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林绍唐有一个儿子,名林添民(1918~1979),又收本村的谢璧才(1921~1981)为义子,两人年龄相当,均为他的得意门生。但林老先生似乎更赏识义子谢璧才的才学,临终时将他抄录的那一份碑文交给谢璧才保存。林绍唐死后,林添民在村里行医,1979年病故,享年67岁,遗孀林春荣、长女林素琴、次女林素蕊、孙林耀文等亲属尚在。而谢璧才虽务农,但他谙于风水地理与地方掌故,乡亲们遇红白事无不登门请教,成为村里继林绍唐之后的半仙式人物。年轻的陈斯民时常请教于谢璧才,两人志趣相投,遂成忘年之交。谢璧才病逝前不久,将林绍唐交由保存的碑文,让陈斯民抄录了一份。
  据谢璧才之子谢振华回忆,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过郑和船队到净港避风并立碑的故事。谢璧才算是村里的老文人,一生记录了许多地方的地理变迁和历史掌故,均用毛笔书写,可惜所有资料都被毁于“文革”时期。当时陈斯民与谢璧才往来密切,曾到谢璧才家里要走不少资料,其中是否包括那一份林绍唐抄录的碑文不得而知。
  现在,陈斯民所献的碑文,是他以三张普通白纸重新抄写的一份,繁体字,字迹端正,竖行书写。
  净港与郑和碑
  净港,亦称:前港,位于东山岛东部的铜钵村前。现在,该港湾开发为天然浴场,便多了一个新名:“马銮湾”。
  净港坐西北向东南,近似“C”字形,口小腹大。其西南面有头屿、二屿、三屿等罗列于港门一侧,缓解了南流(涨潮)的急流,东北岸则有突出海面的染网山为屏障,挡住了东北风,港内波澜不惊。由于它处于内海航道一侧,自古便是海船避风歇息的港湾。
  净港历史上属于铜钵村,是铜钵人的海上门户和赖以生存的“蓝土地”。最迟在明朝初年,铜钵人就在港湾的东北角填土筑岸,修建港中之港,并置一座闸门,不但利于泊船,而且可引海水晒盐(当时,妈祖山西麓至净港海岸,是一片低平辽阔的盐田)。他们在获取鱼盐之利的同时,也在这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他们在海岸上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妈祖庙,称“海外妈祖”(当时妈祖称“天妃”),让海船远远便能望见她,并得到她的庇护。而建于北岸净山(也称:前山)脚下的“净山院”(俗称“铜钵妈祖”),却奉陈元光女儿“柔懿夫人”为妈祖,两尊不同的妈祖,一主海外,一主内陆,各司其职,颇有特色。
  港湾位于村前,故称之为“前港”,正如前山位于村前则称之为“前山”一样自然而然。因此,净港与净山的名称,显然源于前港与前山之俗称。东山方言中的“前”与“净”同音,究竟是谁巧妙地利用同音,把“前”演变成“净”呢?任何史籍与地方文献的记载,均不见有“净港”二字。在民国编纂的《东山县志》里,净港称为“铜钵港”,而福建地图册却标着“前港”。那么“净山”和“净港”的名称,只能从“净山院”和郑和碑中的“净港”找到根据。净山院建于明万历年间(见院内碑刻),迟于郑和立碑的永乐年间,因此,将“前港”美化成“净港”,可能与郑和舟师有密切关系。也许,他们在询问地方百姓时,把“前”误译成“净”?或者有意把粗俗的“前港”改为更符合其身份与心境的“净港”?这都是极有可能的。
  然而,净港郑和碑立于何处,今又何在?
  接受调查的铜钵村民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郑和碑立于净港闸门边一块巨石旁。陈斯民记得童年时代常到净港拉山网,见过那方古碑,碑高约170公分,宽约90公分,厚约20公分,碑文竖排。他认为:1956年铜钵村修建净港堤岸和扩建闸门,并在闸门顶新建一座管理房,那古碑妨碍施工而被毁,或被砌人岸堤之中,或被推入海中。
  另一种说法是:郑和碑立于净港妈祖庙边,距离港闸门不过百米。碑文始录者林绍唐的孙女林素琴,童年时见过古碑。她说那碑有一人多高,又宽又厚,碑侧有一座小小妈祖庙,但不见香火,因那地点俗称“虎洞涌”,十分偏僻,且传有虎有鬼,人迹罕见。她长大后便很少去那儿,也没留意它还在不在。现在,她为了寻找古碑,又去了一趟久违的“虎洞涌”,但那里已变得面目全非,新开的环岛路从那里经过,当年那妈祖庙已经彻底翻新,而立碑处早已覆盖着茂密的植被,荆棘丛生,根本无法进入。
  铜钵村民林素岳(女,78岁,其祖父为林绍唐兄),小时候也见过那方古碑。她说她到过净港妈祖庙附近放牛,不但见过那碑,还曾经把牛绳拴在石碑上。铜钵医生黄文虎(60岁,初中文化)小时候放牛也见过那古碑。他说古碑立于“虎洞涌”妈祖庙附近,依山面海,碑首呈弧形,入港的船只都能看见那块古碑。
  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一时难以分辨。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都证明了这方古碑至少在半个世纪前还存在。它遗失于自然灾害?还是某个工程建设?有待深入调查寻找。但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都亲眼见过郑和碑,从而证明了那一份手抄碑文的可靠性,也找回了那一个遗失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情节。
  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情节
  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东山岛,地处我国东海与南海的交汇处,为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武备志卷二百四十《郑和航海图》中的“同山千户所”、“大甘”和“小甘”,就是现在的东山岛及其所属的兄弟岛(见向达的“郑和航海图地名索引”,中华书局,2000年4月)。“同山千户所”即“铜山千户所”,也即今东山岛铜陵镇,明景泰年间设“守御千户所”。兄弟岛为兄岛与弟岛的合称,亦称柑岛与桔岛。兄弟岛内有内航道,外有外航道,俗称内线和外线。正常情况下大船取外线航行,既便捷又安全,一旦天气有变,必转入内线,靠近大陆航行,以备不测。不知何故,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拖到仲夏出发,此时不但风向不顺,而且偶有暴风天气,海上遇险似乎是在所难免。
  关于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出发时间,素有多种说法。明史载:“永乐十四年十二月丁卯,郑和复使西洋”。一般认为,这是郑和从京城奉旨出发的时间。泉州的“郑和于回教先贤塚行香石刻”载:“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有人据此把五月十六日定为郑和出发的日子。现在又发现东山净港郑和碑文载:“永乐十五年统领舟师往西洋,开港十五有三日,忽遇暴风巨浪……”郑和开港十八天后于东山岛海面遇险,而泉州逆风航至东山最多约三天,如果他于行香的当天即五月十六日离开泉州,那么,他在东山遇险的时间约在五月十九日。据“开港十五有三日”推算,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开港时间约为永乐十五年五月一日。而长乐至泉州的航程更短,五月一日开洋,最迟应在五月二、三日到达泉州。他究竟于途中候风候潮而延误了时间?还是在其它港湾短暂逗留?或者在泉州装载货物,作较长的停留?这有待考证。
  气象资料表明:东山岛农历五月的天气,多刮南风,风向西南偏南,平均风速每秒5.2米,但也时有飓风或台风发生。据《东山县志》载:“影响全县的台风常年在5~11月发生”。民国版《东山县志》载:每年古历五月的风飓(有规律发生的飓风)就有:“五月初五屈原飓”、“五月十三关帝飓”和“五月二十龙母飓”等。
  在这多飓风的季节里,郑和的船队驶向东山海域。五月十九日这一天,风云突变,暴风骤雨,惊涛骇浪,以无可抵抗的力量袭击着郑和船队。郑和船队不得不迅速转入内线,向东山岛靠拢。庞大的船队本应迅速躲进东山港,但它大概已经无法自由驾驶,强烈的东北风和强大的海流把它推向海岛的西南方向。在这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忽然,船队右侧前方出现了几个相连的“北风澳”(可躲避北风的港湾),船队便趁势躲进这些港湾。这些相连的港湾,便是净港及其与之相连的“虎洞涌”、“沙尾澳”、“犁壁澳”和“虎崆澳”。它们称不上天然良港,却能躲避一时的风浪;它们虽然不大,但联合起来便能接纳这支庞大的船队
  郑和舟师终于逃过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郑和自然感激净港,感激净港山坡上那座小小庙宇里的天妃神。于是,便有了“有神天妃阴护保无恙”的感叹。在“驻泊净港,候风息再涉狂澜”的悠闲日子里,他于感慨之余,动了“勒一石以铭志之”念头。于是,净港妈祖庙边从此有了那一方石碑。
  关于碑文
  如果林绍唐是在老年时期抄录了这份碑文,那么,当时他所面对的是在风雨沧桑中矗立了五百多年的古碑。那么,在辩读和抄录过程中产生误差是难免的。例如:可能因形似,便将“衡”误读为“樹”,因碑面有风蚀坑点,便把“真”看成“滇”,又可能因碑文漶漫不清而留下一些空白,导致碑文缺字漏句。再加上林绍唐把碑文传给了谢璧才,谢璧才又传给了陈斯民,几经转抄,便可能错上加错。凡此种种,在所难免。对此,窃以为不可不小心考证修改,也不可凭空臆造。例如:碑文“永乐十五年岁次丁亥仲夏”中的“丁亥”明显出错,因永乐十五年岁次应该是“丁酉”,类此笔误,但改无妨。至于字句的补漏,绝非易事。
  承蒙福建师范大学的徐恭生教授、傅然副教授,对碑文做了大量的研究考证以及修正与补漏工作,初步定型。虽尚有个别字存疑,但于可公诸于众无妨。因为,它将引来更为深入的调查与缜密的考证。
  《舟师往西洋记》全文如下: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远矣而程途可计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海来朝
  皇上嘉其忠诚令和等亲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舟舶百余艘齐桅往返自永乐三年往使西洋迨今四次历番国由占城爪哇国暹罗国直踰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大小二十余国涉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夷域迄隔于烟霞缥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尤赖天妃护佑之
  德于石并记诸番往返之岁月以铭永久焉
  ⊙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等国时海寇陈祖义聚众劫掠番商未犯我舟师即有天朝威福及神灵阴助也
  ⊙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古里爪畦柯枝暹罗等国王各以珍宝珍禽贡献至七年迴
  ⊙永乐七年统领舟师往前各国道经锡兰山国其王亚烈苦奈儿负顽不恭谋害舟师赖知觉生擒其王至九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
  ⊙永乐十一年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等国苏门答剌国伪王苏干剌寇侵舟师未伤至阿陀纯有遣使赴国陈诉统率官兵剿擒伪王至十三年归献是年满剌加国王亲率妻子朝贡
  ⊙永乐十五年统领舟师往西洋开港十五有三日忽遇暴风巨浪绕山根避泊有神天妃阴护保无恙
  皇明威福
  驻泊净港候风息再涉狂澜勒一石以铭志之
  永乐十五年岁次丁酉仲夏 吉日
  正使太监 郑和 王景弘
  副使太监 李兴朱良 周满
  洪保 张达 吴忠
  都指挥 朱真 王衡 等立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山县委员会提案与文史委员会

本书记述了东山岛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史海探幽、关帝文化、东山与台湾关系、铜海吟笺、人物春秋、岁月回眸的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果
责任者
陈立群
责任者
郑和
相关人物
王景弘
相关人物
陈斯民
相关人物
林绍唐
相关人物
林添民
相关人物
谢璧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山岛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舟师往西洋记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