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乞丐村变幸福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119
颗粒名称:
乞丐村变幸福村
其他题名:
记东山县山口村的变化
分类号:
K275
页数:
6
页码:
52-5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山县后林村的经济状况,包括旧时的贫困状况、解放后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化生产和企业发展,以及村容村貌的改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发展历程
山口村
内容
陈城镇山口村,地处东山岛东南一隅。西依小石山,北傍“乌礁湾”海滩,东、南是一片沙地平原。全村542户,人口2,434人。由顶赤山、下赤山、大路口、赤石、西湖五个小自然村组成。耕地2,700亩,林地1,700亩,以农为主。
旧时,山口村人民深受沙害之苦,民不聊生,不少人流落异乡为丐。解放后,通过艰苦创业,封沙造林,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山口村人敢闯、敢冒,全方位发展商品化生产,大兴村办企业,取得显著经济效益。1989年全村总收入达1,100万元,人均纯收入由十年前40元跃上2,600元,成为全县芦笋专业首富村。近年来经济继续稳步发展,1993年全村总收入达1,400多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村财收入75万元。众所瞩目的山口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走向富裕,乞丐村变幸福村。
狂沙肆虐穷叹有谁怜
解放前的山口村一片贫瘠荒凉。年年秋冬两季北风呼号,地面飞沙弥漫,蚕食田园,淹没房屋,人民叫苦不迭。腐败的伪政府根本漠不关心生产和群众生活。山口村人民一代又一代,始终离不开那栖身穷舍和脚下的飞沙。当时流传着民谣:“山口一片光溜溜,出门风沙扑目周(眼睛),行路沙软三七抽①,粮食十种九无收。”这是当年悲惨生活的写照。
据统计,当时全村有230户人家,一天吃一餐或二餐的就有59户;青黄不接断炊饿死17人;伟年吃杂粮野菜有202家。村里有一个闺女养大要出嫁,在娘家生活18年,总共还吃不上一斗米。“吃米”这句口头话,山口人反认为不吉利。因正常人都是吃杂粮,吃米的是病号。传说山口村有一个小伙子逃荒到厦门做工,当地有一姑娘相中他,问家庭生活怎样,小伙子诙谐地说:“三餐都是面条、〓仔汤”。她来到山口村一看楞了神,吃的是地瓜丝条,咸沙马(沙滩的小沙蟹),生活把她吓跑了。贫穷的山口人民,外号被称为“沙下肚猴(地老虎)”没出息。那时村里有90多户人家拖儿带女外出讨饭当乞丐,因而被称为“乞丐村”。
造林绿化 旧貌变新颜
解放后,人民政府号召大生产运动,垦荒不征税赋,贫困得以济粮。山口村外流人口陆续返回家园,过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产自救的生活。1954年县委书记谷文昌和县委一班人,深入山口村调查研究时,发现贫穷的症结在于沙害,便制订了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反覆实验,几经挫折,直到1958年,在“黑土顶”一带试种30亩木麻黄获得成功。县委总结了山口村造林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在全县推广,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三年绿化全东山”的造林高潮。谷文昌书记造林绿化振兴东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时至1960年,山口村已营造26条防风固沙林带,总面积2,300亩,形成了“绿色长城”,制服了沙害,改善了生态环境,调节了水源,又兴修了水利治理干旱,使农业生产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三熟,取得粮食产量大幅度的增收。粮丰百业兴,促进各种副业的发展。从此,全村人民告别了饥饿的历史,实实在在解决了温饱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由于单纯种植粮食,经济收入虽有所增长,效益仍然不高,198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339元。
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山口村两委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探索治穷致富新途径。他们认真向外取经,捕捉经济信息,根据本村沙质园地适宜引进芦笋种植,发展商品化生产,外销创汇经济效益高的情况,千部带头发动群众,调整农业结构,首次引种芦笋400多亩,当年收入40多万元,收益喜人。群众尝到甜头之后,一发而不可收。1989年全方位发展种植芦笋2,150亩,成为全县有名的芦笋专业村。全年总收入1,077.2万元,相当于1983年的10倍,人均纯收入2,600元,比1983增长6倍多。1993年全村总收入1,400多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村财收入75万元。村民陈进来一家六口人,耕耘6亩多芦笋地,每年收入6至7万元;1994年因芦笋市场不景气,稍有歉收,仍收入4万多元;家中新建二幢二层楼房投入20多万元;培养一个儿子上大学;拥有手扶拖拉机、动力喷灌等多样农机具;还有余资支持村民办企业,是一个务农致富的农户。
山口村群众经济致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全村五百多户农家,户户盖新房,用上电灯、自来水;新式家具进入普通农家;家用电器如冰箱、彩电、录音机、洗衣机等,早已不成新鲜事了。村中拥有汽车、拖拉机60多部,摩托车50多架。交通运输畅捷方便,呈现一派农村新气象。
集中资金 为民办实事
随着人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山口村两委会紧抓两个文明建设,把村财积累资金扎扎实实投入村政设施。应群众所需,应群众所急,多办实事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1985年集资16万元,整修架设线路,引电入村,家家安上电灯,实现了群众多年的愿望。1989年投资48万元,修筑一条长达四公里的环村柏油路,公共汽车可直达各个自然村,方便了交通运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同年又投资36万元,建村部综合大楼,既作为两委会办公场所,又是村民政治、文化、农业科技活动中心。近几年来投资34万元,兴修农田水利设施,营造防护林32万株,进一步加固农业基础工程。
山口村两委会认真抓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智力投资,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四有”人材。村里设奖学金,支持优秀学生上学。几年来考上全国各地学校的大中专生68人。昔日祖辈目不识丁的农家,花费千元万金不足惜,也培养出自己的“秀才”和“状元郎”。从前被称为“乞丐村”的“穷娃仔”,今天堂堂正正步入名牌学府。
山口村两委会积极组织资金投入教育事业。1988年集资38万元,新建一幢小学教育大楼,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1991年投资16万元,建造一幢村级幼儿园,使全村80%以上的幼儿得到学龄前的教育。并捐资6万元给东山一中建教育大楼。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村里每年拨出4至5万元,增补教师工资,首创在全县招聘优秀教师任教。1994年动工兴建一幢三层1,000平方米教师宿舍大楼,造价50多万元。
在战略转移大搞经济的同时,山口村不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利用村连村有线广播阵地,把党的各时期政策方针,及时贯彻到群众中去。县委书记谷文昌的绿色丰碑,是山口村人民最殷厚的精神财富。为弘扬谷文昌艰苦创业精神,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品德,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村里投资4万多元,在村口建一石刻碑坊,上刻“尧天禹甸”,并撰文:“因居沙瘠地,苦旱愁风沙,民穷村衰落,流落海内外。解放换天地,植树镇风沙。更喜逢盛世,年丰犹物华。帽山毓新秀,文明蔚农家,汗水浴业绩,成难易于垮,造坊启后者,进取步不暇。”
无工不富 大兴村企业
具有开拓型的山口村两委会成员,在村支书陈金保的带动下,团结协调,不断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敢闯,敢冒,抓住沿海发展经济战略机遇,利用本地的资源条件,发展多种生产经营,形成村级企业化。1991年村办合作基金会,把群众闲余、分散的资金回拢到办事业上来,众人添柴火焰高,基金会资金流转达200多万元,每年纯利润收入15万元,大大促进企业的发展。村中的企业结构,形式多样,有村办、股份合作制、个体经营。1984年投资36万元的村办型沙厂,年产型沙5,000吨,产值超过80万元,获利润6万多元。1985年投资25万元,创办养鳗场,年产成鳗40吨,为国家创汇20多万美元,每年获利6万多元。在村办企业的带动下,股份合作制,个体户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全村有型沙场1个,鳗鱼场5个,鲍鱼场2个,毛蟹场1个,养鳖场1个,牛蛙场40多个,养虾、养鱼的水池大小计60多口。企业网络遍布村前屋后园林间,初步实现了“单一经济”向“综合发展”的转向。
今年山口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集资200多万元,承包了债务累累濒于停产的“老大难企业”东山县芦笋罐头厂,秋季试产芦笋罐头130吨,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现正在筹划转换机制,发展多种经营,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的成效。同时,村里选调一批有文化素质的青年进厂学技术,学管理。“泥腿子”进城办工厂,面向土地背朝天的“农哥”,成为时代的“变工队”。
附注
①形容风沙行路难,十步退三步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本辑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人民政协和国家的建设发展、经济改革、对外开放、旅游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农村变化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双又
责任者
谷文昌
相关人物
陈金保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山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东山一中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
陈城镇
相关地名
山口村
相关地名
赤山镇
相关地名
西湖区
相关地名
幸福村
相关地名
山口镇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全东山
相关地名
东山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