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东山公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111
颗粒名称: 漫话东山公路
分类号: F540.3
页数: 7
页码: 20-26
摘要: 本文介绍东山县在改革开放下交通建设发展成就的文章。文章详细描述了东山县交通建设的演变过程,包括公路、海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以及交通便利化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公路建设 发展历程 成就

内容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东山岛装扮得分外妖娆。碧蓝的海湾,洁白的沙滩,苍茏的林带,旖旎的风光,令人神往。还有气势雄伟的东山港,交织如网的公路线,路港建设比翼齐飞,水陆交通形成一体,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东山公路如一条条飘逸的彩带,在状若蝴蝶的“蝶岛”翩翩起舞,飞翔于岛上的东西南北中,穿过八尺门海堤,与内陆相连接,北往厦门市221公里,南通汕头市131公里。东山公路平坦,宽敞,无山岭,少弯道,交通便捷,安全通畅,为海岛经济腾飞开绿灯,为东山开放促开发当先行。
  过去东山是个地处海隅,行程艰难,交通闭塞的孤岛,自上古至民国初,境内没有一条公路,交通十分落后。据《中外地理大全》载:“铜山(东山旧称)孤悬海中,属戍守重地,而与八尺门间,水道戍狭,仅通小船,尤为险隘。”八尺门的一水之隔,岛上与内陆切断,境内仅靠3条古道,连接古渡口,通往内陆的云霄、诏安、漳浦等邻县。这3条古道崎岖弯曲,狭窄又无路面的不宜通车的羊肠小道:第一条是铜陵镇——八尺门古渡,始发铜陵,经康美、古港村,跨港西海滩,爬前坑洞山岭,至八尺门渡口,过渡接云霄县境,全长18公里。第二条是铜陵镇——松柏门庵渡口,始发铜陵,经铜钵、东沈、南埔等村,于西埔圩虎山脚,过双过山,绕岱南、前梧、下西坑等村,至松柏门庵渡口,过渡抵诏安县境,全长21公里。第三条是陈城镇——八尺门古渡,始发陈城,经北山、赤石、大路口,又拐过白埕、探石等村,穿过西埔圩等,爬过坑内山岭,绕建宅、张家等村,至八尺门渡口,这是“下五都”各村通往云霄的主要途径,全长26公里。
  东山境内未建公路前,陆上运输仍以肩舆(轿仔)、肩挑、背驮和人力扛运等,这种古代的运输形式和落后运输工具,袭用了一段很长时间。1924年(民国十三年),萨镇冰部海军司令官陈绍宽入闽,其部属指挥官林永谟奉命驻扎东山岛。入境后为了军事布局的需要,还设“海军驻东山办事所”机构,筹划岛内公路建设方案,开始向民众派工勒资修建城关(今铜陵)至西埔的“城西路”,长20华里,西埔至八尺门的“西八路”,长18华里。这两条路宽只有3—4米,泥土路面,路况差,等级低,实属简易大道。
  1926年(民国十五年),华侨叶振兴来东山开办“振兴汽车公司”,通过旅居新加坡华侨,前后购进6部进口旧汽车,经营汽车客运业务,民众一时称便。
  翌年,振兴汽车公司筹白银一万元,维修“城八路”。1931年(民国二十年)四月,县政府开征“房地产新税目”,征收部分款额投修“城八路”。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城八路”起点延伸在“灵云官”(今铜陵镇政府)。抗日战争爆发,为阻日寇进犯,驻军毁路断桥,公路遭受破坏。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民众集资投工修复“城西路”,但仅于自行车通行。
  1950年5月12日,东山岛解放了,从此,海岛公路交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1954年,投建省道“常东线”,长24.3公里。随后,1956—1979年的20多年来,建设县道40条长43公里和海峡通道4条长7600米,建小型桥梁4座长52.3米和涵洞178座长2,484.45米。
  县道建设有:1956年建西埔至宫前的“西宫线”长16.4公里,1956年建陈城至沃角的“陈沃线”长2.9公里,1961年建西埔至长山尾的“西长线”长9.2公里,1978年建张家至山前的“张山线”长9.5公里。
  海堤建设有:1959年建西港海堤长1340米,1960年建八尺门海堤长620米,1971年建大产海堤长1,290米,1979年建西埔湾海堤长4,350米。
  东山唯一的省道“常东线”是从云霄常山至东山。1954年8月动工,全线长33.1公里(县境内24.3公里),路基宽6.5~7.5米,路面由泥土碎石结构已改铺为柏油路。始于324国道的云霄常山段,经八尺门海堤,进境内后林、杏陈,绕西埔、东沈、铜钵等村至铜陵镇东坑口旧车站。1985年两个5,000吨级泊位码头兴建,为与码头工程形成配套,把该路段延伸至码头,更名为“常码线”。
  “常码线”是县内修建最早,路线最长,路况最佳的三级路。此路段在县内跨越5个镇,有15条(段)乡村大道与其接连。它是闽粤两省通抵东山港的唯一公路主干线,也是我县对外交通联络的重要大动脉。由于优越地理位置,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几年来,“常码线”屡经改造更新,并延伸路段一公里,降坡5处,改造弯道2处,路基拓宽从6.5—7.5米到12—32米,并全线铺上柏油路面。
  八尺门是个古老渡口,宽180丈,深6丈,海面峡长,水深流急,是通往内陆的必经之道。在旧社会的漫长岁月里,用人力摆渡,遇风大浪高时,翻船死人时有发生。1960年,为了东山经济建设和战备支前的需要,省委批准兴建八尺门海堤,由省水电厅设计院设计,东山县委、人委组成八尺门海堤工程指挥部,任樊生林为指挥,何荣玉为副指挥,下设5个职能办事机构。
  海堤第一期工程于1960年4月至1961年11月完成主体工程,第二期工程于1962年8月至1963年4月,完成砌筑海堤两边石护坡,石胸墙和堤顶路面石边沟等施工任务。堤长620米,堤面宽17米,高度16.6米,土石结构,总工程量石方14.1万m3,投入劳力46.8万工日。在20个月的施工中,0456部队独立营全体官兵参加建设施工,广东、厦门、惠安、晋江和漳浦等省内外船工、石工大力支援海堤建设,促进海堤早日竣工。八尺门海峡被拦腰斩断,天堑变通途,孤岛成半岛,“常码线”公路穿海堤入岛,车辆畅通无阻,结束了八尺门靠海渡的历史。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东山公路的状况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据1992年测试,这条公路的交通量高峰期一昼夜达5,000辆次机动车,行使密度为0.703辆次/平方公里,由于交通拥挤阻塞,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缓解路与车不相适应的严重矛盾,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海岛公路建设,在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狠抓水、电、码头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迅速把公路建设促上去,为公路建设绘就一幅宏伟蓝图。
  1988年以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和“三个一点”的集资建路的新举措,坚持“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原则,仅五年来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兴建改建全县公路24条(段)95公里,并在提高公路等级,铺设黑色高级、次高级路面和衔接断头路段、开通边远村道等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使公路面貌明显改观,交通事故不断下降,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县现有公路包括新建改建长165.3公里,其中省道一条24.3公里,县道4条43公里,硅砂专用道2条5.2公里,乡村大道27条92.8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公路82公里,成为全省公路密度较高的县份之一,也是我省第一个实现专养公路黑色化的县份。全县7个乡镇政府所在地都铺设高级、次高级的黑色路面,60多个行政村都通了汽车。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四通八达,昔日“一重沙路一重滩,出门空叹行路苦”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前年,曾出现首次回乡探亲的台、侨同胞,原以为过八尺门古渡要步行几十里沙路,便在途中购买了布鞋和备用扁担好走路或挑行旅,但殊不知汽车直达其家门口。忆昔日,海岛孤悬海中,交通闭塞;视今朝,公路交织如网,水陆衔接,对家乡的交通面貌巨变,多少“三胞”打从心底里说共产党好!
  东山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共同把建路与致富拥在一起做为共识:“要想富,先开路;道路通,百业兴。”建路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昔日被谑为“乞丐村”的山口村,在发展经济的实践中,首当其冲发起筹资56万元,在本村建成一条3.6公里的柏油路,把5个分散的自然村连在一起,为村里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交通条件,如今这个村已成为全县首富村。有“内蒙古”之称的山东村,过去农民卖几斤芦笋都要肩挑手提到几公里外去。在县、镇政府的支持下,村两委会采取了“群众筹一点、集体挤一点、上面补一点”的集资办法,由县交通局负责施工,用11万元资金修了一条4公里的公路,并赶在当年芦笋丰收前竣工。如今这个村的村民卖芦笋在村里,上县城还坐上“大巴”,多方便,多神气!
  东山公路发展迅速,各种车辆急剧增加。据统计,1993年,在这个194平方公里的东山县,投入营运的客货汽车422辆,拖拉机2,047台,二、三轮摩托车1,414部,还有非机动车几万部,公路上日夜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呈现一派繁华景象。肩负境内省、县道养护任务的东山公路分局设立5个道班,人员40多人,有工作机具方向盘式养路机7台,汽车2部,五轮回沙机一台,6—8吨压路机2台,0.6吨喷油车、喷水车各一台,鄂式25×400的破碎机一台等。该局自1989年起连续4年荣获省级“好路公路段”称号;有“闪光铺路石”美誉的公路分局教导员、党支部书记邱汉东荣获“省级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被授予县交通局全省“县乡公路养护先进单位”的荣誉,原县委书记洪我追被授予“省级路书记”的荣誉等。
  国务院1993年批准设立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使东山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县份,这给东山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加快开发区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今年3月,西埔至坑北公路扩建工程开工,第一期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扩建公路长3公里,宽50米,中间绿化带和装配路灯的6车道区内主干线,日前基本完成拓宽、平整并进入铺设柏油路面。8月3日,东山县举行东山先行工程建设开工典礼,计划投入一亿多元改造扩建“常码线”公路工程,近期投资2,500万元,改建南埔至西埔路段,从16米拓宽至23米,现已进行集资和拆迁工作。9月份动工建设东山岛第二通道。这是一条长3.5公里,宽12米,投资4,000万元的东山大产至诏安林头的跨海大桥。还有大型外资企业“百亿新城”的董事长方润安先生也投资几千万元建设国际性旅游区域的大街基本竣工。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本辑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人民政协和国家的建设发展、经济改革、对外开放、旅游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农村变化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欧庆彰
责任者
陈绍宽
相关人物
林永谟
相关人物
叶振兴
相关人物
樊生林
相关人物
何荣玉
相关人物
邱汉东
相关人物
方润安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
东山岛
相关地名
东山区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南通市
相关地名
汕头市
相关地名
铜山区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铜陵镇
相关地名
铜陵市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南埔镇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陈城镇
相关地名
五都镇
相关地名
西埔镇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常山县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省道建设
相关专题
县道建设
相关专题
海堤建设
相关专题
常东线
相关专题
常码线
相关专题
八尺门
相关专题
海堤工程
相关专题
东山县现有公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