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国画家林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051
颗粒名称: 东山国画家林嘉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1
页码: 6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东山国画家林嘉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文章介绍了林嘉的出生背景、师承关系、绘画风格和代表作品,以及他在东山画坛的影响和贡献。
关键词: 林嘉 生平事迹 艺术成就

内容

林嘉字瑞亭,号东山渔子,一八七四年生于铜山(即东山县铜陵镇),是清末民初负有盛名的东山画家。他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少时当银器制作坊学徒,性恬静、爱好国画。后拜马兆麟为师,专攻人物并绘山水鸟兽虫鱼。在马兆麟的艺术薰陶下,又学习画家任伯年的画法,以提高画艺。他作品着色偏重花青、赭石,别开生面,新人耳目。其《牧牛图》、《渔翁垂钓》、《出涧虎》、《桃花源》等作品,博得人们好评。前福建副省长刘通曾以“擒捉造化置笔端,玄机发露物态穷”品评他的艺术造诣。
  林嘉作品除畅销东南亚各国,还散存于民间,国家博物馆也有收藏。泉州开元寺藏经阁的《达摩图》被视为国家的艺术珍品。
  林嘉于一九〇四年携眷至厦门,借鼓浪屿菽庄花园一隅,开设“东山瑞亭画室”,精心研究国画三十多年,扬名海内外。时各地学者、商贾纷向求教索画,他谦虚礼待,尽力满足要求。
  一九三八年厦门沦陷于敌,他愤慨地把画室迁到云霄县“豫园”,继续作画,以飨爱好者。林嘉重视国画人才的培植,他的儿子林绍曾、女儿林英、门生高贞一、彭柳塘、欧眉山、郑涛等都在他的教导下、成为东山画坛的后起之秀。
  林嘉大半生过着贫困羁旅生活,年逾花甲才返故乡。一九三九年病故,享年六十五岁。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本辑主要介绍了东山县铜山古城的历史、地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并介绍一些爱国爱乡以及在文学艺术取得成就的历史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方至
责任者
林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