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古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029
颗粒名称: 铜山古城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3
页码: 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铜山古城的历史背景和建设原因,然后详细描述了铜山古城的建筑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历次修复情况。最后,文章介绍了铜山古城现在的保存情况和保护级别,并强调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 铜山古城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建立明朝后,为防御倭寇侵袭骚扰,特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派江夏侯周德兴来福建部署治海防务。征调云霄、漳浦、诏安等地民工,于当年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巳时奠基兴建铜山所城。
  城环绕古嵝山,依山临海而筑。周长五百七十一丈,宽一丈,高二丈一尺。城堞八百六十四垛口,窝铺十六间。城基用条石间砌垒叠而成。城墙用粘土夹以碎石夯筑。城置四门:东门位今武庙前面偏南处,日“晨曦”;南门位今南门海边,曰“答阳”;西门位今顶街西门口,曰“思美”;北门在风动石以西,三仙洞邻,日“拱极”。因东门和北门临近海口,故闭塞以防倭患;西门、南门为交通联络之要道,敞开畅通。所城东、南、北三面大海自成广阔的护城河;西面可直达九仙顶,和水寨互为策应,形成犄角。在烽烟刀矛时代,铜山所城为我国东南“滨海重镇”。
  明嘉靖五年丙戌(1526年),巡海道蔡潮打开北门。据传说,当挖开城门原垒之土时,土中露出一碑,碑上勒有“遇潮即开”四字。
  嘉靖十年辛卯,漳浦知县郑禧开东门,并在东门外建月城,在西门外建瓮城。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把总陈言增创设北门城楼。后来倭寇不断犯境,众人向卫所明示东门至北门城墙土质低劣,且有倒塌毁坏之虞。铜山所乃具文呈报漳南道王时槐,表述地方愿意自行修筑。但为恐民力缺乏之故,王时槐委派诏安知县龚有成勘察修筑东段城墙。城墙外部换用条石垒叠,内部填土,东北之段自此坚固。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经率军自厦门退驻铜山,清政府实施海禁迁界之令,废铜山所建置。康熙三年(1664年),郑经撤军往台湾,清政府以“民逆迁界”而令暴迫,所城部份被堕毁倒塌。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政府准铜山复界,乃重修铜山城,并在东、西、南三城门上建置谯楼,改为驻防镇守之用。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诏安知县秦其煟重修铜山城。
  道光十六年(1836年),阖铜士庶重修铜山城。
  同治十年(1871年),因风雨城复倾圮,至光绪五年(1879年)参府陈邦俊修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参府彭保清又修之。
  民国十六年(1927年)海军驻此,拆毁城堞一隅,填码头、砌道路。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县长楼胜利拆西门至北门城石建防波堤为避风港。后又拆南面一段城石建置“中正”公园等工程建筑材料。自此铜山古城遗址只有东门南北两侧一段城墙及东门外月城。且经久不再修造,城堞已失,仅上端还留存“晨曦”两字。门洞高三百四十厘米,宽二百零四厘米。上端半圆拱由十三块宽二十六厘米、长一百九十六厘米的条石拱成。月城用条石间砌垒叠,外门转向南面,高度适为遮掩门洞;形状与瓮城相似。现在保存较完好,是游人来往于虎崆滴玉的主要通道。
  一九八二年,为抢救修复文物,开辟园林资源,东山县人民政府组织力量修复铜山古城:利用旧城墙为基础修葺,外部城堞的条石规格高一米、宽五十厘米,每间隔一百二十厘米石墙便留一个城垛,垛口宽八十厘米、高二十厘米,内沿比旧城墙加砌一道条石墙,宽五十厘米,比城垣高出二十五厘米,城垣地面用地板石铺成,宽三米,城墙顺坡起伏,成弧形状。为美化园林景致,在东门上建一座城楼。城楼立八柱,分前后两排,圆柱直径三十六厘米。总体为混凝土结构,主体添以红色,上面贴以琉璃瓦,四角配塑飞檐,富有民族风格。登楼可从门洞两旁的石阶拾级而上,两道石阶各有二十二石级,每级高十八厘米。城根靠莲花池一段还用地板石平铺地面。现在,城墙之内,树木掩蔽,花草点缀其间,阳光投射,幽径影动,游人络绎不绝。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五日,东山县人民政府以(1984)东政字第60号文件公布铜山古城为我县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本辑主要介绍了东山县铜山古城的历史、地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并介绍一些爱国爱乡以及在文学艺术取得成就的历史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云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