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回忆港西山的防御战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016
颗粒名称:
回忆港西山的防御战斗
分类号:
E289.57
页数:
3
页码:
12-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3年7月16日凌晨,敌人从金、澎、马祖出动十来艘兵舰,将向东山窜犯。我公安十三师八十团二营六连官兵在连长黄飞龙和指导员李子青的带领下,在东山岛与敌人展开激战,最终配合增援部队全歼敌人。
关键词:
东山县
防御战斗
内容
东山战斗时,我任公安十三师八十团二营六连连长。战斗前,全连一百四十二人。一排和配属重机枪组,驻在湖尾、东沈和樟塘村;二、三、四排和连部驻在港西村。当时,没有军队营房,官兵都住在庙宇、祠堂和老百姓家里。
一、敌情
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五日,战壕的构筑已经连续多天。午夜,官兵早已入睡。营值班参谋和游梅耀团长分别来电话,先后发出了《关于蒋军要窜犯东山岛的紧急通知》:预计十六日凌晨,敌人可能在湖尾为主登陆,向我实施全线进攻。
二、作战部署
六连接到通知,立即召集全连指战员进行作战部署:一排和配属分队,由正付排长姜杰根、肖锦彭带领,分别在湖尾、东沈、樟塘占领阵地,阻击和杀伤敌人。阻击时间二个小时,使后面部队有时间作好战斗准备,完成任务后,可自行撤到港西山地区阵地;三排代理排长廖庆芳同志带领一个班在小马鞍山警戒,掩护一排后撤;二排和配属重机枪及六〇炮班占领港西山五号阵地及前沿,由营参谋长王邦明和我统一指挥进行防御;杨成发班长带领一个班及几位炊事员占领港西山六号阵地,由司务长杨维林指挥,固守阵地;其余的几个班,占领港西山七号阵地,由指导员李子青带领参加战斗。
连指挥所设在五号阵地:命令一排在樟塘一线更有效地迟滞、拖延敌进,保证完成阻击任务;命令廖庆芳带的分队,坚决在小马鞍山掩护一排安全转移。同时,坚定地要求在前沿阻击的各个阵地指战员,以积极的战斗动作,更多地杀伤和消耗敌人;以人在阵地在的精神护卫着五、六、七号的阵地防御。
三、战斗经过
在营教导员管一农和参谋长王邦明的直接指挥下,党支部立即组织各分队进行政治动员。官兵怀着“保家卫国、杀敌立功、为人民利益而战”的豪情壮志,于七月十六日三时许,分别进入阻击和防御阵地。
不出预料,十六日四时十三分,敌人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爬上湖尾沙滩。四时五十分左右,肖锦彭带领的分队同登陆的敌人主攻加强团战斗打响之后,机动灵活,迅速转移至樟塘、石埔阵地,会同姜排长率领的小分队继续阻击敌人。与此同时,在东沈的那个班也撤至羊角山同敌人猛烈战斗。十六日六时许,敌人炮群向樟塘、石埔阵地狂轰滥炸,敌机也低空穿梭侦察和扫射。炮火一延伸,约一个营的敌人迅速向石埔扑来;敌人二个营在石埔阵地两侧,向纵深直插。一排官兵依托工事运用火力,顽强抗击,连续击退敌人数次冲锋,敌人遭到了重大杀伤。在此阵地我也伤亡过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官兵团结战斗,仍与敌周旋至十一时。后被敌人分割切断退路,少数人转入羊角山与敌人继续周旋黄飞龙和曾乙卯等同志,突围往小马鞍山。
黄飞龙同志因伤势严重,口渴、昏迷,退路又被敌人切断,眼见无法后撤。他遂令小曾等人后撤,自己承担掩护与敌人搏斗,因而光荣地壮烈牺牲了。
十六日十二时许,敌人占领了下湖、南山、港西及前坑洞。其在下湖的炮群和湖尾海面的舰炮,不断向港西山我五号阵地及前沿阵地猛烈轰击,几架敌机低空轮番扫射我前沿阵地正面和两侧。敌人约有一个营的兵力发起进攻。当敌人炮火延伸时,二排官兵迅速跃出掩蔽部,占领有利地形,扼守要点,迎击敌人。我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给进犯之敌以致命的打击。二排打退敌人五次冲锋,大量消耗敌力,完成阻击敌进任务,才隐蔽转移至五号阵地。
敌人企图攻下我五号阵地及前沿,以二个营的兵力,向我六号、七号阵地发起进攻。战斗坚持至十六日十八时左右。坚守在这三个阵地上的官兵,相继转入坑道战。敌人在地面上扰乱,我们坚守地道:一面清查人员和弹药,开展政治动员,鼓舞士气;一面组织小分队出击杀敌,夺枪弹补给。同时做好观察敌人动向,并派人下山取水喝,安慰照顾伤员等工作;准备配合增援部队反击。
十七日上午,利用坑道枪眼和碉堡与敌战斗;组织二个战斗小组,分头袭击敌人。十二时许,我增援部队开始反击。我坚守坑道的指战员迅猛冲出坑道,配合增援部队,全歼占领五号阵地地面上的敌人。
战后,上级授予二排为二等功臣排;黄飞龙同志为军区战斗英雄;杨成发同志为一等功臣;杨启华等四位同志为二等功臣;杨维林等九十名同志为三等功臣。这是六连的光荣历史。这光荣历史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写下来的,它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持。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三辑》
本书收录“东山保卫战概况”、“东山保卫战的后林乡人民”、“回忆港西山的防御战斗”、“黄继光式的英雄张学栋”等13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沈重生
责任者
游梅耀
相关人物
肖锦彭
相关人物
姜杰根
相关人物
王邦明
相关人物
廖庆芳
相关人物
杨成发
相关人物
杨维林
相关人物
李子青
相关人物
黄飞龙
相关人物
曾乙卯
相关人物
杨启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