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东山岛的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003
颗粒名称: 略谈东山岛的开发
分类号: P736.14
页数: 6
页码: 27-32
摘要: 本文通过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揭示了东山岛的开发历程。早在唐宋时期,东山岛就已有数十个村庄,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和渔业生产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到了明代,东山岛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为了防御倭寇的骚扰,明太祖在铜坑、铜钵以东的高地筑起城垣,设立守御千户所,并设立巡检司。这一时期,东山岛的渔业、盐业和农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同时,文化教育也开始发展,民间文艺和民间音乐开始流传进岛。明代这段时间是东山岛开发较顺利、经济较繁荣的时期。
关键词: 东山岛 地质构造 东山县

内容

东山岛何时有人类?怎样开发东山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历史问题。
  一九六〇年从坑北村后龙潭水库旁蚵仔底山发掘出土的石刀、石锛等石器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开发这个海岛了。当时是以渔猎为主。并懂得刀耕火种,兼制砂陶。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对周围环境不断地开发和改造,岛上居民逐步繁衍起来。
  (一)唐宋时代的开发情况
  据传说,唐垂拱二年(公元六八六年),唐将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开发闽南,曾驻兵云霄火田村,先后置怀恩,漳浦县治,并把北方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带进闽南。当时陈元光有十八个姓氏的士兵先后来到东山岛落户,分布在钱岗、坑北、石坛、下英、樟塘、开辟荒地、建立村寨。钱岗村开基的祖先是河南省固始县安仁乡孙石峰。许多村落的始祖也都是河南固始县籍。
  唐朝时期的东山岛已有数十个村庄。当时除了农业生产外,还发展了一些手工业作坊和简单的捕鱼、晒海盐作业。到了北宋,东山岛属于漳浦县的安仁乡思政里。由于国家统一,社会比较安定,从大陆移居岛上开发的人逐渐增多,全岛发展到一百来个小自然村。当时人们注意进行垦地造田,兴修小型水利,耕种稻谷,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好的发展,每亩水稻能够收成一石左右。
  公元一一二七年北宋政权结束后,宋政权南迁,中国的经济中心也随着转移南方,这时海岛又得到进一步开发,手工业生产也比较发达。有个姓孟的在磁窑村建设了十二个陶瓷窑,雇用一百多个姓曾的工人,烧制加釉的碗、盘、瓮、钵、茶具、酒具等,制品色彩斑斓、明亮夺目。由于瓷器质量优良,销售量很大,有十八条船专门负责运载远销省内外。姓孟的老板因之致富,建造的宋厝长二十二米,宽十四米,面积约三百平方米,分前后座,前大厅,后大厅各十七槽,两边厢房共八间,各十三槽,院仔前后二个,并有花台旧迹,全用三合土建成,至今已七百年仍十分坚固,一些浮雕造型,依然可见。
  南宋以后,东山出现了几个经济较发达的村庄,如店宅、官路尾村等。店宅村在岛的西北角大岭山脚,当时从内陆到岛上,全经过“官路下”村(在后林村附近,已废),过大岭,往坑内而到岛上其他村庄。店宅是来往的客商、官员、村民的歇脚住宿地方,因此它逐渐成为岛上经济繁荣的村庄。当时的店宅有“三街六巷”之说,后来由于兵荒马乱,多次遭到烧杀抢劫而渐渐衰落,村民大都迁移到台湾、澎湖、福鼎等地避难定居。
  官路尾(古名金石村)也是宋代较繁荣的村庄。那时村里有钱、高、朱、陈、林五姓;筑有城垣,还设有官厅、教坊、烟墩,遗址至今尚存。直到迁界后,才逐渐衰落,现在只有陈、林两姓,其他三姓已成亡户。
  宋朝时东山建筑已有相当成就。西山岩山坪院寺庙建筑美观,结构精致,有一定建筑水平,是当年下英村一家“元和”建筑的。宋刺史吴省元曾在此隐居读书。
  公元一二七六年元兵攻陷临安。宰相陆秀夫拥赵昺由福州南迁,途经东山岛。这次元兵追逼进岛,对岛上进行一次屠杀,西山岩山坪院也被焚毁,宋兵溃散逃亡。
  宋元时代,东山的经济逐步繁荣。渔业生产从浅海移到深海,产量有较大的提高;晒盐技术也有进一步改革,由原来的煮海水提取盐卤食用,进而采用淋卤晒盐方法。
  (二)明代的繁荣时期
  明朝开始,东山岛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为了防御倭寇的骚扰,明太祖于洪武二十年(公元一三八七年)派江夏侯周德兴在铜坑、铜钵以东的高地筑起城垣,取名铜山,设守御千户所,有正付千户各一名,并在五都设赤石(东沈赤山)、洪淡(石坛)、金石(岐下)巡检司。为进一步开发东山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一四五〇至一四五七年间,铜山西门沃设水寨,有锦衣把总一名,统帅福船、哨船、快船、冬船四百六十九只,官兵一千一百四十一名,防守悬钟(诏安),陆鳌(漳浦)一带沿海。东山岛成为“闽海重镇十三世纪末年,有金、丁、马、铁四姓聚居东坑外,用竹竿钓鱼和用小网围捕鱼虾,生产工具简陋。到了明代,渔业生产有了发展。渔民使用“闸薄小网”、“搬山网”捕鱼,产量不断增加,除自吃外,还有剩余。于是出现了腌制、晒干等简单的水产品加工方法,从而促进渔业向外海捕捞。这时,造船、织网、打鱼钓等手工业也随之大有发展。盐业方面,当时全岛已有盐漏(井)一千五百四十五口、盐田四千一百三十五丘。农业方面,万历年间,铜山把总张万纪去南沃查洋船时获得番薯种苗,交给樟塘农民张人龙种植,从此番薯传入东山岛,并成为主粮。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不少村庄都开设店铺,进行经商集市贸易。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外地的民间文艺,民间音乐也开始流传进岛,城关建了“南溟书院”以教乡之子弟学诗习礼。明代这段时间,是东山岛开发较顺利、经济较繁荣的时期。
  (三)迁界的破坏
  “迁界事件”是历史上对东山岛一次最残酷的破坏,造成东山数以万计的人死亡、流散、而致亡村、亡户。
  这次事件发生在公元一六六一年(清顺治十八年),据《台湾外志》记载:叛将黄梧向清政府献五策,其中二策是有关迁界问题。其一,金、厦二岛,弹丸之区,得延至今而拽拒者,实由沿海人民走险,粮饷油铁桅船之物,莫不接济,若从山东、浙江、闽粤沿海居民迁入内地,设立边界,布置防守,则不攻自灭也。”“其二,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竖桩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如此半载,海贼船只无可修葺,自然朽烂,贼众许多,粮草不继,自然瓦解,此所谓不用战而坐看其死也。清统治者采纳了这项建议,派了四个大臣奔赴沿海,督促沿海百姓迁界。福建的截界是自省城闽安镇开始,北至浙界三沙埕六百七十里,南抵粤界之分水关一千一百五十里,沿海百姓全部迁入离海三十里的内地,村庄田园全部焚毁界上还建城垣,立碑界,派兵戍守,越界者死之。
  当时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在东山的力量相当薄弱,清西平藩统帅大军前来进攻,郑军抵抗不住,只好退到海上。公元一六六四年五月十三日清兵大肆迫勒东山百姓迁往漳州、潮州等地。东山百姓不愿背乡离井,纷纷起来反抗。这时,清兵采取残酷手段进行镇压,他们拆除城墙,毁灭村庄,破坏田园树木,烧毁大小船只,真是遍地烽烟,尸血横流,整个海岛十分凄凉,成为一片废圩。从清康熙三年至十九年(公元一六六四年至一六八〇年),岛上人烟绝迹。百姓流离失所有的逃往南洋,有的逃到台湾、澎湖。复界时,有许多氏族湮亡,如城关顶街和下街原有武姓数十家,没有一个归还;官路尾原有钱、朱、高三姓也全部湮亡,也有许多村庄废散,百姓亡户的。
  总之,千百年来,东山人民辛勤劳动的果实全部化为乌有,富饶美丽的土地成了废墟。
  (四)复界后的重新开发
  东山人民对当年艰苦处境是不屈服的,尽管他们被迫迁往内地,但许多人仍没有忘掉自己的家园。公元一六五二年(康熙九年)郑经又派兵前来东山开发,这时东山百姓想方设法冒死越界返回故里他们配合郑经军,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修造船只。郑军纪律严明,不掳掠、不交税、不杀耕牛、公平交易,与百姓同劳动,使遭受严重破坏的东山岛逐步恢复生气。
  公元一六七九年(清康熙十八年),郑经兵败东归。一六八〇年(清康熙十九年)六月,叛将朱天贵在东山杀害总兵马兴龙后降清。是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才放界,这时流落异乡的东山人民陆续回归,但回来的只有百分之二、三十,而且大都是年老病残者。他们面对这块废荒了十七年的土地,聚集在一起,重整家园,生起灶火,欢庆新生活的开始。东山人民为了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把它叫做“火烟节”。
  重建家园是十分困苦的。没有耕牛,代以人力,没有犁铧,改用锄头,没有瓦片盖房,就用茅草代之,克服种种困难,用劳动的双手
  垦荒,创业家园。
  渔民采用钓、搬山网、闸薄网、小网、手抄网、敲蚝、拣鲍鱼、拾海螺等小型而简陋方法恢复渔业生产。一七二三年(清雍正元年),竹桁作业开始在虎屿头生产,以后又发展打鸟、掷郑、驶〓等捕鱼作业。从此,美丽的东山岛渐渐得到复苏。
  主要参考资料:
  1、《铜山志》
  2、《东山县志》
  3、《福建通志》
  4、《漳州府志》
  5、《东山史概要》初稿
  6、《台湾外志》
  7、《东山县坑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展简报》
  8、磁窑村、店宅村、官路尾村、岩仔村等村庄老人座谈会及有关文物、地名普查资料。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东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收录“同宗共祖 骨肉情深——谈东山和台湾的渊源关系”、“东山华侨史实鳞爪”、“东山岛地理和地貌形成史迹”等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英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