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宗共祖骨肉情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4000
颗粒名称: 同宗共祖骨肉情深
其他题名: 谈东山和台湾的渊源关系
分类号: K258.9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东山与台湾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以及两地同胞的密切往来。文章提到,早在明朝时期,东山就与台湾有频繁的交往,明政府曾在此设立防卫,屯兵驻守。东山有许多人移居台湾,并参与了郑成功的部队,随其征战台湾。此外,两地还通过通商贸易等方式进行密切的往来,东山人到台湾从事各种职业,包括经商、行医、捕鱼等,同时也有些台湾人到东山定居。文章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东山人到台湾后定居的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以及发现的碑刻等证据,都证明了东山和台湾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
关键词: 近代史 历史渊源 东山县

内容

东山和台湾一水相连,两地同胞,同宗共祖,血脉相承。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关系密切,情同手足,源远流长。
  早在十六世纪,明朝政府为使台湾不受外来侵犯,曾设置防卫,屯兵驻守。这时,东山就陆续有许多人移居台湾。据福建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明政府为保卫台湾,曾设“澎湖游兵”,调东山、南日、语屿、南沃、海坛等水寨官兵,进驻澎湖,据险戍之。铜山(东山旧名)水寨官兵称“铜山营”、“铜山兵”,三年换防一次。他们当中有些人为保卫宝岛捐躯殉国,有部份人就留居下来。后人诗云:“重洋百里戍台湾,猛甲澎湖递换班,二百年来人事变,征夫休唱念铜山。”
  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进驻东山,在岛上招兵募饷,操练水师,监造战船,建立军事基地,把东山做为收复台湾的据点之一。当时,东山有许多人参加郑成功的部队,并随军征战台湾。据《东山县志》“铜山人民抗清斗争史略”记载“一六六一年(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巨舰开发台湾,铜山有五百多名男女自愿随往”。他们参加郑成功东征收复台湾后,部份人就留居下来。前何村何氏族谱也记载:“明末郑成功抗清,在变乱中九世祖(何仕达)及十世祖(何文懿)部份迁居台湾”。
  明清以来,东山又是大陆和台湾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据《东山县志》记载:“清朝时,商人集巨资驾帆北上而至宁波、上海、天津,东驶台湾、澎湖……”。证明东山很早就和台湾进行通商贸易抗战胜利后,两地贸易往来更加频繁。那时候,有上百艘大船往返于台湾和东山之间,如“开荣号”、“清河号”、“文周号”、“金顺美号”等。他们到台湾停靠的港口有高雄、台南、东港、东石、基隆、马公、布袋咀等处。从东山载运竹器、瓷器、土纸、香烟、米粉、酒类等土特产到台湾,又从台湾运回白糖、水果、苎麻、桐油、黄麻、花生饼等货物。象这样互通有无的物资交流,在当时对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两地同胞的密切往来,促使许多东山人到台湾定居,从事经商、行医、捕鱼、造船、补网、运输、做饼、开点心店等各种职业,为开发台湾做出贡献。在此期间,也有一些台湾籍同胞到东山来定居,两地亲人彼来此往,十分频繁。
  移居台湾的东山人,时刻不忘祖籍,更不忘来自祖地的乡亲。那时候,不管东山去的船只停靠在什么港口,都受到他们的盛情款待和热心的帮助,每看到祖地来的乡亲,他们总是用闽南话亲切地招呼说“祖家乡亲来啦!”有的争着请到家里做客,叙谈祖家近况;有的热情帮助推销货物,代购带回大陆的物品。高雄有一家《公成船头行》,主人叫林水勇,东山的乡亲都叫他“水勇大”。“水勇大”原是东山人,清代到澎湖“铜山营”当兵。退伍后在澎湖建家立业,不久又搬到高雄开设船头行。每当东山的乡亲一到,“水勇大”总要盛情款待一番,並协助处理商务,给祖家乡亲提供一切方便,“水勇大”去世后,儿子林成仔继承父业,三个孙子也不例外。祖孙三代人,代代不忘祖,他们的心和故土亲人紧紧连在一起。
  东山和台湾的历史渊源关系,在岛上发现的许多碑刻上也留有证据。宫前村发现一支清康熙二十四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奏本《关于敕赐天后宫榜文》的木碑刻,碑上记载着当年大陆船只从宫前海湾出发航行到台湾的史实,还载有宫前村天后宫旁的一口井,系当年供给开赴台湾的官兵饮水之用,证明宫前海湾是当年东山和台湾通航的一个重要港口,因该地人民为开发台湾有功,受到康熙皇帝的敕赐。城关镇原“观音亭”旧址也发现一支清康熙年间“苏公德政碑”,记载当年守卫东山的官舰保护台湾海峡通航的事迹。城关镇关帝庙内一支重修武庙记的石碑上,记载着台湾各界人士捐资修建武庙的名字和金额。该碑长五尺、宽八尺,镌刻有“清朝同治九年岁次庚午秋菊月兴工所有捐收芳名列明”字样,记载台湾安平(台南)、沪尾、郡城、澎湖、鹿港、晋邑等地四十多位军、政、商、渔、航各界人士捐款名单和金额。这支碑刻充分证明当年台湾和东山两地人民频繁往来的史实,表达了移民台湾的东山乡亲不忘祖籍,眷恋故土的深情厚意。
  经过查证,东山岛的城关、港西、坑北、留田、湖尾、马銮、东沈、岱南、店宅、前何等城镇和村庄的乡亲,自明清以来就有许多人先后移居澎湖、高雄、台南、台北、屏东、基隆、东港、淡水、嘉义等地。澎湖、高雄部分林姓乡亲的祖家就是港西村;屏东林投巷部份陈姓乡亲的祖家就是留田村;嘉义、淡水和台北附近田中央村部份王姓乡亲的祖家就是坑北村;澎湖部份陈姓乡亲的祖家就是城关镇。他们移居台湾后,一直沿袭祖家的乡土民情、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台北、基隆、澎湖马公和小卷等地乡亲,曾经聘请康美村建筑师林进金、林进添等人前往兴建关帝庙,其结构布局,完全仿照东山关帝庙的样式,表示他们不忘祖籍。每逢关公生日和传统佳节,东山籍的乡亲便自发聚集,迎神赛会,上街游行,其盛况与祖家相同。分居到台湾各地的东山人,还以东山乡社为单位,组织“东山会馆”、同乡会”、“宗亲会”轮换地点,定期集会,摆宴同乐,畅叙乡情。
  移居台湾的人,世世代代不忘祖在大陆、根在东山。新中国成立以前,他们经常回到祖家探亲访友,祭祖扫墓,相互之间,频繁往来,感情深厚。
  港西村人民在明朝就陆续移居到澎湖、台南、高雄一带,他们在台湾各地建设和港西相同式样的房屋,墓碑上还要刻上祖籍港西的字样。新中国成立以前,每年都有人回祖地探亲,每次返台都依依不舍。有一年,林正雄的大伯林顺池、二伯林顺港和他们的妻子,一同回港西省亲会友、祭扫祖坟,亲手为祖先墓地培土植树,还在墓前挖了一口池塘,当年他们从台湾带回港西的油漆木箱、藤笼、木盘(底部写有金色“双喜”字)一直被港西乡亲作为珍贵的纪念品保存着。
  留田村人民早在明朝就到屏东县林投巷开基创业,至清光绪年间就繁衍到一百多户。当时,留田要建一座陈氏祖祠,派陈厂仔当信使到台湾通报。林投巷的留田乡亲表示说,我们是留田的子孙,建祖公祠堂我们要添砖加瓦。就这样,一百多户全部捐款献物,用一只台湾木箱装着,由陈厂仔带回留田,作为建祖祠的经费。至今,这座祖祠依存,那只台湾木箱也由陈厂仔的后代珍藏着。
  清朝康熙年间,坑北村秀才王养仔,考上武举人后,带了一批坑北人到台湾开基,先在淡水居住,后逐渐发展到嘉义。从那时候起,坑北乡亲移居台湾的越来越多。同治年间,该村青年王马体也到台北附近开基建村,叫“田中央”。他到台湾后,不忘祖地故土,曾寄钱回祖家建造一座房子,被坑北乡亲叫做“台湾厝”,有一年,他回坑北时,还特地在“台湾厝”前种了一棵榕树作纪念,坑北乡亲把它叫做“台湾树”。
  历史上有同宗共祖的乡亲关系,现实中更有血肉相连的骨肉之情。一九五〇年初,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台湾时,东山有四千四白七十八人随往。他们当中,有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家属,有被抓兵拉夫的各阶层人民群众。三十多年来,他们遥寄宝岛,情牵梦绕,乡思绵绵,“独在异乡为异客”,日日夜夜盼归期。可是,由于人为的藩篱,致使两地亲人,天各一方,断绝往来,实为人间之不幸。然而,海峡隔不断骨肉情,多少年来,彼岸游子思乡怀亲恋故土,祖地家人望穿秋水盼亲归,其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城关的肖××先生,身居异地,思乡情切,经常在惆怅之时,赋诗题词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深情。他曾为《星洲东山会馆四十周年纪念特刊》一书题词曰:“石斋故里是吾家。”表达他怀念家国,眷恋故土的心情。他又在一首题为《忆桃花源——怀故乡》的诗中写道
  桃花源上锁深烟,蹊径未通千百年,
  渔子问津今绝迹,骚人买棹早无缘;
  柳暗花明犹在望,山回路转未能前,
  世外桃源何处是,空余惆怅在人间!
  逢年过节,肖先生的乡思越发浓烈。有一年中秋夜晚,皓月当空,他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又一次激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于是,挥毫写下一首题为《壬辰中秋月夜乡居有感》的诗,表达内心的乡思乡愁。诗云:
  不堪回首话神州,客地平添几许愁!
  佳节频临难遣此,举头明月又中秋。
  陈城村的陈××先生,自幼母亲不在身边,父亲代替母职,养育他长大成人,十八岁时不幸被抓兵去台湾。三十多年来,他为远离家乡,不能在父亲身边尽孝而每每伤感。前年得悉父亲病逝的噩耗,悲痛欲绝,由于海峡阻隔,使他无法回来为父亲治丧守孝,在悲恸中挥泪为家中亲人写了一封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家书,同时寄来一张本人相片,叫家人把它在父亲灵前焚化,以表示他要终身伴随老父。
  西崎村的许天文先生,在台不幸病故。临终前,他对同乡好友嘱咐说:“我生为东山人,死做东山鬼”。我死后,请你们设法把我的骨灰运回老家安葬。”他旅居新加坡的母亲谢宝珍老太太得讯,特地专程到台湾,按照儿子的遗嘱,千里迢迢,几经辗转,把儿子的骨灰运回家乡安葬。
  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六日,西埔圩的林××先生,听到福建人民厂播电台播送《今日西埔镇》的通讯,非常高兴。对来自故乡的消息,他视为难得的佳音,立即用录音机把它录制起来。过后,每当思乡情切之时,就拿出来放放听听,以解其乡思乡愁。东山的乡亲每到他家,林先生总要把这一消息传放给他们知道。大家听了来自家乡的信息,无不感到格外亲切,万分快慰。
  去年,一位华侨到台湾办商务,带了东山盛产的紫菜去赠送亲友。在台的乡亲都亲切地把它叫做“思乡菜”。作为珍贵的佳肴,互相转赠。家乡人吃了多年未曾尝到的家乡菜,牵动了无限思乡情,许多人触物伤感,为自己年事增高尚不能返回故里而悽然泪下。
  一个个满腹离愁别绪的天涯游子,一桩桩表达离人思归的感人事例,反映了海峡彼岸的东山人盼望早日拆除人为藩篱,尽快实现和平统一的共同心声和迫切愿望。这种心声和愿望也发自东山岛上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有亲人在台湾的人家。
  为了怀念在台湾的亲人,许多人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冬至吃糖园要为台湾亲人留晒糯米粉浆;除夕围炉要为台湾亲人多摆督具安排座位;兄弟分房要为台湾亲人留下一份;青年人结婚办喜事要为台湾长辈寄送“金枣茶”(用金枣罐头代替);许多情深义重的妻子三十几年如一日,留家守节盼君回,尽管失去了青春,等白了头发也始终坚贞不渝,耐心等待。
  老家钱岗的孙××先生,从小和童养媳何××一起生活两人青梅竹马,感情至深。一九五〇年,母亲看他俩年岁已大,情投意合准备年底为之完婚。为此,家里专门养了两头大猪和一只公羊〓以备举办婚礼时宰用。可是,就在这年三月,孙××却被国民党〓台湾,从此音信杳然。三十多年来,何××坚持留在孙家,奉侍年迈的婆婆,拉扯年幼的小叔,年复一年,苦苦等着!盼着!岁月无如流水,时间一年年过去了,直至现在,还不见未婚夫回家来。婆婆同情她的遭迂,怕她误了青春,曾多次劝她改嫁或招赘,村里许多好心人也纷纷前来说媒和求婚。然而,何××怎么也不肯。她只有一个心眼就是要等孙××回来成亲团聚。象这样情操高尚,心地〓〓贞的女性,在东山岛去台人员亲属中,岂止何××一人!
  海峡有限情无限,月亮有缺必有圆。一九七九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和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九条方针政策的发表,象温暖的春风吹开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心扉。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冲破台湾当局的封锁和阻挠,通过各种渠道,沟通联系,增加了接触,互相往来,返乡定居。许多台湾渔民在海上和东山渔民同场作业,直接交往,互送礼品,共叙乡情,有难相帮,遇险互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几年来,有二百三十五艘台湾渔船,一千五百六十六位台湾渔民前来东山港停靠,他们来自澎湖、高雄、台南、屏东、基隆、台北等地。有来避风修船,补给物资的;也有来会亲访友,寻根认祖的;还有来旅游参观,洽谈生意的。每次到来,都受到东山台湾渔民接待站的热情招待,使他们深感祖国大陆的温暖。几年来,还有二十位东山籍的去台人员先后通过日本、香港、新加波等迂回途径,辗转回到家乡,其中有的叶落归根,返回故里定居,与分离三十多年的亲人团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宿愿。
  历史和现实的无数事实都说明:东山和台湾连根并蒂,血脉相承,骨肉情难断,骨肉思团圆,海峡两边的东山人,心相同,语共音,愿藩篱快拆除,盼航道早开通,让历史形成的密切渊源关系再续新篇!

知识出处

东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东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收录“同宗共祖 骨肉情深——谈东山和台湾的渊源关系”、“东山华侨史实鳞爪”、“东山岛地理和地貌形成史迹”等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用奇
责任者
孙英龙
责任者
郑成功
相关人物
何仕达
相关人物
何文懿
相关人物
金顺美
相关人物
林水勇
相关人物
林成仔
相关人物
苏公德
相关人物
马銮
相关人物
林进金
相关人物
林进添
相关人物
林正雄
相关人物
林顺池
相关人物
林顺港
相关人物
许天文
相关人物
谢宝珍
相关人物
叶剑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山会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