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史实拾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989
颗粒名称:
史实拾遗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12-13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孔宪洛、马兆麟、马徵祥和马汉中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关键词:
人物
列传
东山县
内容
迎霜降
清朝光绪末叶,铜山(今东山)设参府,以彭保清任参将(三品衔)。时乌山一带,农民起义的形势如风起云涌。彭保清每一闻警,立即倾巢飞骑前往镇压。因此,东山人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做“两个钱身”,意思是讥讽他象纸糊的“替身”。
乌山里的冬瓜山一带农民,既痛恨清政府的腐败,又仇怨彭某为虎作伥,遂于翌年霜降日再次暴动,群伏蔗园中,诱彭深入,然后骤起围掳,把他砍杀四截。
彭保清死后,清政府派胡秋臣以继彭缺。胡即以霜降日为纪念日。每年霜降就以敞轿安放盔甲,令营兵抬轿,敲锣打鼓,环游闾里,称为“迎霜降”。但人民群众没有一个参加,不理不睬这一回事,原因是清末民生疾苦,已有推翻清帝专制的苗头。
辛亥革命后,所谓“迎霜降”也随着清政府的垮台而完蛋了。
孔宪洛二三事
孔宪洛字季偕,浙江人,一九一七年知东山县事。时年方廿八,颇具韬略,熟谙民情。虽时过境迁,而前尘历历,有足述者,因缀数行,以弁其端。
孔每判狱,(当时政法合一)庭前列长凳,许人旁听,问有疑难,必先调查了解,以期公允。或永昼,或通宵,精神抖擞,不感疲惫。案讫,判词即榜出,好事者传诵闾里,誉为骚坛巨擘。
孔常微服夜巡,过僻巷,见一少年,衣服尽黑,敲门剥琢声,若隐若现,疑为登徒子也。归率吏役查户。信然,遂执而绳之以法。于是,风声所至,群醜敛迹。
孔闻后林、西埔赌徒猖獗,偕一从,迳诣后林缉捕。比归,故意取道西埔墟内,时日将晡矣。赌徒闻风相告,以为今夕可博通宵而无碍。殊不知孔返城后,匆匆进膳,不稍休憩,又迅抵西埔,出其不意,尽执赌棍,众畏而敬之。
一九一八年正月初三,东山大地震,房屋倒塌,压死人命。当时东山县衙亦毁,孔令妻小栖身古刹,本人督率群众,清除积压,废寝忘歺,与民同甘共苦。
一九二〇年东山武庙重修落成,城关进行户口普查,(记丁口,包括华侨)共计二万七千多人,住宅日感不足。(地震时墙壁龟裂,重建者亦不少。)为解决居住问题,显然须向空间发展。但群众囿于封建,辄以“冲伤劫耀”,涉讼不休。孔以法晓喻之,讼遂寝。迄今已历六十载,无复以此兴讼者。
画家马兆麟
马兆麟一名马瑞书,字子般,号竹坪,清光绪乙亥恩科乡试中式列举人第六十五名。
他貌似严峻,实则平易近人,耿直可敬,为群众所爱戴。平生不求仕禄,筑宜宜轩以自娱,间曾做过铜山会馆会长,东升学堂首任堂长。
马兆麟的诗、书、画有三绝的美誉。诗学瓯北,著有《吹剑轩诗钞》问世。书法遒劲,凝重端庄,毫无浊味,别具一格,以行楷见长。他擅长花鸟,亦作山水画,飞兽动物具精。曾以水墨画春夏秋冬四景,参加一九一〇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画展,获荣誉奖状。他的画也曾参加南洋国际美术作品联展,获一等奖。历年来在东南亚各国颇负盛名,为祖国为家乡争来巨大荣誉。因此,他的诗书二绝均为画所掩。
马兆麟一生服务桑梓,兴学校,以奖掖后进,收门弟,教书画,未曾一日停。九十岁后仍孜孜于业。谢世时为邑人所哀泣,省内外寄送鞔联多帧,在东升学堂举行追悼会,并谱有悼歌,出殡时,邑人各业具停,与其送葬。
子,马徵祥,字乃堂,清末科举人(父子文魁),书法家。三十岁上以书法驰名闽粤和东南亚国家。曾任新加坡道南学校校长。回国后任福建同安县知事。不久,因公赴厦门,染病身故,惜英才早殁,去世年未四十。运柩回东山,公奠追悼,鞔歌有“风飒飒,雨凄凄,哲人与我长别离”之句,足见群众对他的好感。
孙,马汉中,字雪村,亦工书,解放初旅居香港亲戚处,卖字为生,后病殁。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一辑》
本书主要介绍了东山县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和史迹,包括东山盐警大队起义、东山史迹、武庙的“关永茂碑记”、史实拾遗、乡贤黄石斋先生轶事、水寨大山摩崖石刻选辑以及回忆东山大地震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翁奇达
责任者
孔宪洛
相关人物
马兆麟
相关人物
马徵祥
相关人物
马汉中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