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林太史墓修复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972
颗粒名称:
林太史墓修复记
分类号:
K928.76
页数:
5
页码:
83-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林太史公是明嘉靖年间的一位官员,他的墓地位于云霄县的马径山(又名七星山)之阳。在“文革”期间,墓葬遭受了严重破坏。1983年秋,云霄民众集资修复了墓圹及祭亭。1997年,云霄县人民政府公布“云山书院”及“林太史墓”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云霄县
林太史墓
修复
内容
林太史公,讳偕春;字孚元;号警庸;晚自号云山居士。云霄前涂村人,祖籍葭葭州。生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嘉靖乙丑(1565)登进士,选翰林,知制诰。后历官两浙学政、南赣兵备、湖广右参政等职。政绩斐然。晚年致仕归里,讲学著述,奖掖后进,立德于乡,遗惠桑梓。
他生前曾自择寿坟于马径山(又名七星山)之阳。万历三十二年(1604)九月廿六日,因病逝世,享年六十有八,卒之日,邑人为之罢市奔丧,百里会吊。建墓历四年,期间,他的门生会稽人陶望龄,不远千里,为先师经管墓葬。翁仲、石〓、碑坊、神道等项,悉依明制,规模宏伟。
“文革”期间,墓葬遭受严重破坏。三中全会后的1983年秋,云霄民众集资鸠工,初步修复墓圹及祭亭。
1985年春,县人民政府公布‘云山书院”及“林太史墓”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成立“修复云山书院、林太史墓董事会”负责维修事宜,从1985年8月至1988年5月,集中全力修复云山书院。1989年春开始对林太史墓进行全面的、比较长期的修复和建设,大体上分三阶段进行。
一、恢复原貌
六十年代中期,我县先后建成的“向东”水渠与杜塘水渠,都环绕七星山腰林太史墓前而过,通道只靠木桥。为此决定先建石桥二座,铺砌石板路一百五十平方米,两侧砌挡土墙。古石兽被毁,先后新雕石马、石羊、石虎、石狮各一对,补接石望柱(华表)一对。
山门牌坊,是保存比较完整的明墓石雕原物。石柱上刻有对联,年久剥蚀,字迹模糊,修复董事会特地邀请县政协老前辈张瑞莹、张八卦、林文涛、县志办张耀堂、文化局方群达偕同我会正副董事长,先后五次前往七星山勘辩联文,并进行细致的技术处理,终于澄清原文,然后聘请高技术的石匠复原,涂上石绿颜色,其联文是:
生前卜崇丘,妥筑寓成六八;
归去藏大璞,庥光宠及云〓。
落款为“孝男毓臻百拜顿首”
联文明显记载该墓地是林太史公生前亲自选择的。
当时牌坊前只有4米宽道路,车辆多了找不到车停、转的地方,于是征用果园三亩,第一次辟建停车场。
二、绿化景观
太史墓历经沧桑,参观者屡次建议必须绿化景观。但苦于山上严重缺水,食用水要到山下田坎边或步行一里多的溪边取水,一担一担挑到山上。所以在第二阶段初就着手解决用水难题,先在山边打井,仅七米深度就遇上石层,而且是夏天有水,冬天枯竭,还是无济于事。后来聘请漳州地质队,开钻一口七十米深的机械井。日出水量五十吨,水质极佳。尔后,配套水塔,安装管道,彻底改变了七星山缺水的问题。
有了水,绿化就没问题。先种墓林,以马尖相思树为主,间种榕树。墓埕种三千平方米地毯草,甬道两边各种一行塔松,一行花球。牌坊前后种植各种花球、铁树、香花。
本会考虑到要全面绿化,就必须自己培育树种、花苗,尽量少购买。为此我们在山门左侧建立花圃,培育各种花木,在山门右侧培植树苗。现在可以出圃的苗木有:白玉兰二千多株,麻练二千多株。并在墓亭左侧建立百草园,试种珍贵药材。还有白菊花、菩提树、无花果等。
在此同时,我们在太史路口,连接国道324线边,建一座林太史神道碑亭,为过往行人、四方香客提供前往太史墓的标志和休憩之地。
三、修复太史路
修复与建设进入第八年(1997),太史墓的原貌已基本恢复,绿化也初具规模,尤其难得的是有一棵古杨梅树,属明朝建墓时所植,近年此树从枯萎到再发芽,堪谓枯木逢春,现在已形成四株骨干合成的大树,树高3米,树冠复盖面直径达4米,真是自然界的奇迹。绿化环境的工作正在开始进行,一处较规范的旅游景点正在逐渐形成。但太史墓的交通问题亦亟须改善,原有旧路仅4米宽,是简易的土路,坎坷不平且弯弯曲曲。1993年曾提请县交通局支持,由政府部门与民间联合修路,把全长1.8公里路段,按公路规格设计,砌路基,铺路面,历时4个月,耗资3万余元。8个月后,先行工程在该路两侧山地取土挖石。大小载重车、铲车日夜加班运输,路面路基全遭破坏。
迨1996年冬,本会征求莆美镇政府及马山、上坑二村意见,取得共识,扩宽太史路路面,并由镇政府主持勘测、征地、修建成一条8至10米宽的柏油路。本会先期投资10万元,后再增加3万元。莆美镇政府从测量、设计到征地、赔青及至铺砌路基作了大量工作,给予甚大支持。但因特殊情况,将修路工作移交给董事会主持。至此,我会邀请各有关部门进行磋商,经充分酝酿、反复讨论,一致认为必须进行永久性建设,改柏油路为水泥路。依据水泥路建设方案,本会初步预算,需筹资80万元,数额很大。资金困难怎么办?唯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方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于是决定于1997年10月,在太史路口举行奠基典礼,县长赖文达和县政协几位主要领导同志都亲临参加;莆美镇党委书记在会上发言,县、镇、村有关单位领导暨热心群众400余人,一起参加奠基典礼,掀起一股捐资修路热潮。当年11月份进入紧张施工,经二个月奋战,按时按质完成全长2.8公里、路面宽8米的水泥路。
1998年春节期间,又完成路肩铺砌,全部建路工程耗资83万多元。其中群众集资36万多元。在此期间,我们还征地5亩,扩大停车场,在车场南沿建一座露天大戏台,四周种植白玉兰、桂花、夹竹桃、凤凰木。
市、县领导十分关心和支持太史墓的总体规划和修建,由有关部门在山腰向东渠面砌墙盖水泥板100米,使太史墓更加宏伟,又保证游客、香客的安全。
修复太史墓、建设太史墓,任重道远。如服务区的规划与建设、太史墓原界定范围的收回、使用和发展新景点等,都有待认真研究、论证,继续努力,使之日臻完美。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本文收录了血染乌山路、地下工作组与云霄和平解放、云霄礁美台胞接待站、回忆日寇投降时云城情景、解放初云霄县域变更、“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回顾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树樅
责任者
陶望龄
相关人物
张瑞莹
相关人物
张八卦
相关人物
林文涛
相关人物
张耀堂
相关人物
方群达
相关人物
赖文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