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天地会创立于云霄高溪的史料依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921
颗粒名称:
天地会创立于云霄高溪的史料依据
分类号:
D693.7
页数:
5
页码:
78-8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天地会创立和首次传会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文章通过对清政府档案和天地会内部流传的秘籍的梳理和解读,揭示了天地会起源于福建高溪庙,由提喜和尚于乾隆二十六年创立,并在高溪观音亭传布天地会的情况。
关键词:
天地会
创立历程
云霄县
内容
1991年3月2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云霄县的高溪庙和高溪观音亭,为省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由省政府镌制的两块文物保护标志碑刻,也于1995年4月从福州运抵两座寺庙。作为清代天地会创立和首次传会故址的高溪庙和高溪观音亭,有两种史料记载为可靠依据:其一是清乾隆朝的《上谕》、《军机处录副奏折》和《外纪簿》等官书档案;其二是天地会内部流传下来的秘籍,如《会簿》等。
第一种史料记载表明,乾隆五十一年末,从台湾天地会林爽文反清起义开始,清政府首次花了一年多时间,在福建、广东及四川等省追查天地会根源。当时被捕的天地会骨干,如首先在台湾被俘的林爽文执旗副元师杨咏(即杨振国)供称:据首先在台传播天地会的严烟说,天地会根在大陆,是由广东“洪二和尚”同一个姓朱的起会的,地点在“后溪凤花亭,不知何府何县地方”。乾隆皇帝于乾隆五十二年正月二十日下旨两广总督孙士毅,在广东追查杨振国所供的“后溪凤花亭”及洪二和尚和朱姓。
孙士毅在追查案件过程中,查获广东饶平县人许阿协,系乾隆五十年十月在福建平和县入天地会;又获饶平人赖阿恩、林阿俊、涂阿番3人,均在漳州地方入会。于是乾隆皇帝认为闽省早已有天地会,尚不止在台湾一处有之,案久必人多,地方官不能再“姑息养奸”,必须查明惩创。于是在三天内连下三道上谕,在闽省包括台湾和江西省缉捕天地会人。严烟被捕后,又供出传说在“四川起会”。孙士毅会同广东按察使姚棻,遍查惠州、潮州和嘉应州,并无凤花亭和洪二和尚及朱姓,连后溪也茫无所以。嗣后,四川总督李世杰奏称:“伏查臣蒙皇上天恩,前此陈臬川中,迨后办理军需报销。在川共有八年有余,一切风土民情,时加访问,並未闻有天地会名目。四十八年间复荷鸿慈,擢授四川总督,到任以后,惟恐各该地方有暗立名会,煽诱愚民之事。复遣妥人到处查访,实属安静。本年调任以来,又密加稽查,並无天地会名目。”这就是说,清政府否定了广东和四川创会说。
乾隆五十七年,据福建同安县洪塘乡天地会人陈苏老、苏叶供称,广东惠州府石城县(又说博罗县)高溪地方有人传会。清政府第二次由署理两广总督郭世勋,遍查惠州的石城、博罗二县。其结果是:石城县“并无高溪地方”,博罗县“邑内並无高溪地名、庙名”。为此乾隆皇帝也认为“自系从前陈苏老等信口妄供”,並下旨给闽浙总督伍拉纳:“即将续获之犯分别拟结,不必更事搜求,辗转咨缉。”
清政府第二次在惠州的搜查是多此一举。因为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由于天地会人陈丕的出卖,清福建当局已查到:漳州府漳浦县高溪乡观音亭,是天地会首次传会收徒的地点。而当局极力查找的天地会创立地点高溪庙,因当地人俗称“顶庙”和“元帅爷庙”而未被查出。原件在台北,副本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一个奏折,即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徐嗣曾,于乾隆五十四年四月十六日,写给乾隆皇帝的《为审明会匪陈彪等切实根由定拟具奏》的奏折,、对天地会起源及其早期活动和传入台湾始末作详细的总结。该奏折说:“天地会节经查明起于提喜,该犯俗名郑开,僧名提喜,又名涂喜,又号洪二和尚。”“臣等查提喜于乾隆二十六年倡立天地会名色,……提喜于乾隆二十七年即在高溪观音庙传布天地会”。这个奏折确实是件重要史料,它披露了天地会早期秘密,使天地会起源研究有史可据。
至于江西省,掘清政府档案记载,天地会于乾隆四十七年,才由福建的建阳、崇安传入。
文字记载的第二种,是天地会内部流传的秘籍,如《会簿》等。历史学家萧一山先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留学英国时,从伦敦不列颠博物院录到一大批该院收藏的天地会手抄秘籍,集于《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一书中。其中《洪门小引》一篇记载:“启自甲寅年吉月二十五日丑未时,结万二兄在高溪起义。”在《西鲁叙事》篇说,清兵火烧少林寺,逃出十八个和尚,“到了云霄地方”,又死去十三人,剩五人先到高溪庙“插草为香”同心盟誓。《问答书》记有“五人结拜心如铁,留下高溪万古传”,“五人得道透云霄”。《禀进辞》有“结万二兄在高溪庙起义”。《问来路所见》记下“云霄秋路高溪寺”,“五人得道到云霄”。在《诗句》之中,有“高溪起义扶明主”,“高溪起义把兵招”,“结义联盟高溪中”,“高溪分派共一宗”,“云霄寄迹高溪寺”,“高溪礼义传天下”、“高溪庙向古千年”等。萧一山先生在此书《自序》中,把“高溪之传统”与“昆山之亮节”相提并论,即高溪天地会之反清传统与顾昆山(炎武,1613—1682)之反清气节相比拟。
嘉庆十六年清政府在广西东兰州搜获天地会人姚大羔所藏《会簿》,说“高溪约五本字”、五祖茶“扛转高溪奉祖先”,五祖烟“留转高溪奉祖先”。民国间广西贵县修志局发现的本子,也说“五祖在高溪庙起义”。1985年广西田林县新发现的《天地会文书抄本》甚至说,玉皇上帝派“齐天御使捧忠义榜文,在高溪松柏林张挂”,要五个和尚(五祖)同一些僧人,按照上帝玉旨,在高溪庙立“忠义堂”,“创洪门”中兴报仇。该抄本共出现“高溪”15处,出现“高溪庙”7处。
荷兰人施列格氏(Gustaveschlegtl)根据荷兰警方1861和1863年,于爪畦岛日巴拉和苏门答腊巴东地方,从华侨家中搜获的两本天地会册子,嗣于1866年出版《天地会研究》一书。书中为防止译错,必要之处,保留中文,与英文並列。其中记有“兄弟全陈,各有号头,高溪分派,万古有传”。还说“高溪是附近福建云霄的一个地方。”火烧少林寺余生的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色开五个和尚,“他们到达福建省云霄的高溪,就住定下来。”后来再聚集一些人,便首先在“高溪古庙灵王庙”燃草代香,烧木代烛,歃血为盟,宣誓永为兄弟同生死。他们到各地去招集天下英雄,买马练兵。高溪灵王庙,经查证,便是供奉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的高溪庙,因南宋绍兴十六年及其后,陈元光曾被追封为“灵著王”而得名。施列格氏收录一件“高溪天地会始祖系统年代谱录”,把天地会始祖、五祖、五虎将、四大忠贤等先辈,都列于高溪庙们下。该件谱录,证明天地会祖是高溪,创立于高溪庙。
高溪地方,在清嘉庆三年(1788年)以前,较长期属漳浦县,故乾隆档案记为“潭浦县高溪乡”。之后便属云霄厅或云霄县。高溪庙里尚存一方“咸丰丁已年(1857)阳月重修高溪庙捐资碑石”,证明高溪庙名明确无误。《云霄厅志》记高溪庙为“陈圣王庙一在高溪堡”,同此志书所记高溪观音亭也一字不差。
天地会内传“高溪庙结盟”、“高溪起义”、“高溪奉祖先”、“高溪分派共一宗”等秘密,与清政府档案官书记载相吻合;而高溪(村)、高溪庙、高溪观音亭(寺)又与云霄共四个地名、地物相关联,在中国版图上包括台湾省在内,未见有第二处。因此可以说,天地会创立地点,当以云霄县高溪地方为实。
此外,同一本秘籍,也记为“云南高溪庙”或“广东高溪庙”。清政府档案否定了广东说和四川说,云南说尚可调查。至于五祖曾过“长林寺借宿”、下普庵政大普庵居佳,岳神庙、宝珠寺和白鹤洞修身寺活动等,秘籍本身已说明是活动的一般史迹,並非首次结盟之所。
一九九五年九月十六日
知识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本书收录“日寇流窜云霄见闻录”、“忆抗战中的救护工作”、“金泰顺号帆船被日寇焚毁事件”、“忆抗战诗歌一束”、“沉痛悼念卢叨同志”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方道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