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堂与县立图书馆的兴建及其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916
颗粒名称: 中山纪念堂与县立图书馆的兴建及其演变
分类号: F426.8
页数: 3
页码: 61-63
摘要: 本文属于历史类文章,主要讲述了云霄县中山纪念堂、县立图书馆和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等公共设施的兴建历程、建筑情况和使用变迁。
关键词: 中山纪念堂 图书馆 兴建过程 云霄县

内容

民国二十八年(1939),云霄县长陈文照上任不久,便提议要兴建中山纪念堂、县立图书馆和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等公共设施。于是随即召集方志贤、方锡梁、吴绍箕、吴养廉、张承芳、张梃峰、汤观澜、许桂芳、柳济川等地方绅士和各乡镇长开会,成立地方建设委员会,并对这些公共设施的地址选择、资金筹措以及设计规划、材料采集、施工管理等,进行了研究安排。当时地方财力有限,对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决定采取集资、就地取材和征派民工的办法。经讨论确定了下列实施方案:
  一、中山纪念堂的地址,择定于县城南门兜旧城墙边。此处原有将军庙(又称“万兴社”),民间也叫“望城楼”。望城楼周围曾因民国十六年(1927)发生宗派时,毁掉几幢民房而成一片废墟,现已空置多时。此址地处县城中心,又与县政府机关靠近,正是适当的地点。县立图书馆的地点,从其性质特点有社会功能考虑,选定于中山路中段(即今文化馆、图书馆大楼地为)。
  二、工程设计与设施工管理、指导由县建设科技士巫柏英负责,泥水匠、木匠、、石匠从城关聘请,并采取定额承包。
  三、材料来源。石料——除拆用旧城墙外,不足部份另外挖采;砖瓦、壳灰——由城关几家瓦窑、灰窑负责供应;木材——预计80立方米,指定从西岳乡(即今火田镇)的圆峰、白石原始森林砍伐,因该处高山峻岭,交通不便,又距县城七八十华里,决定把任务分配到各乡镇,由乡镇征派民工完成。
  以上方案,从二十九年二月开始实施筹备,六月动工兴建,至三十一年三月竣工,历时二年整,落成后的建筑物情况如下:
  (一)中山纪念堂:坐东向西,砖木结构,长方形平屋,深28公尺,宽14公尺,占地面积392平方公尺。紧靠东墙筑讲台,高出地面80公分,台宽14公尺,深9公尺。堂内以支方形砖柱连接屋架,屋架横梁下钉成天花板,讲台前可容500人坐位。堂前为拱形大门,高3.2米、宽2.8米。门前附筑出步,深2.5米、宽5米,左右各有一支砖柱支撑,上为平台挂栏杆。堂两侧各开中门一个,规格1.9米×1.08米;四开大窗各4个,规格1.1米×1.4米。
  (二)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在中山纪念堂前的广场上,原已于民国二十七年由县长陈庆姚在槐荫路口的洲仔溪边建成一座纪念碑。这次因建中山纪念堂决定改建于中山纪念堂前。新建纪念碑高5公尺、基宽5公尺,用地面积25平方公尺。分为三层,第一层四方形台阶,高出地面8公分,第二层台墩中填砌四方形墩,高1.5公尺、宽1.2公尺,四面镶嵌平面石板四块,均高1公尺、宽80公分,其中前面一块雕刻碑文。第三层在碑文顶用条石盖板,上砌锥状形直柱,高5公尺、底宽1公尺、末端40公分,前后两面用水泥混壳灰沙浆粘砌凹雕魏碑体大字碑文“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下方嵌镶碑记一帧,由张承芳撰文,陈建忠书写。
  (三)县立图书馆:砖木结构,二层楼房,用地193平方公尺。楼下三分之一面积用木板隔为管理室和存放图书,余下排列阅览桌椅供群众阅览。楼上分为会议厅、贮藏室及宿舍。
  民国三十一年八月,继任县长岳镇召开地方建设委员会会议,举行落成典礼,聘请城关老振笙馨(又称“振竺社”)、老乐天馨(俗称“老鼠间仔”)、老宝霞兴(俗称“老机器”)和馆仔前老乐和兴等四个潮剧班社,在体育场同时连续公演四天。三十五年,县长徐炳文在中山纪念堂两侧建中正小学,计有教室12间,办公室2间。又在纪念碑前连接两边教室筑围墙,中开宽3公尺、高3.2公尺的大门为校门,把纪念堂和纪念碑围在校内。
  解放初,中山纪念堂一度作为电影放映场所兼作会场,中正小学改为县实验小学。1956年,中共云霄县委会从西河街迁至城内吴氏“大宗”、“小宗”宗祠(即今县委驻地,时曾作为县人民政府总务股),将总务股迁至实验小学,实验小学迁往元甫小学(即今实验小学校址),把教室改作总务股的三级会议宿舍,纪念堂仍作会议厅(时电影院已另建)。1966年“社教”期间,“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被拆毁夷平。1975年,撤销县总务股,成立招待所,将原作为县委机关食堂的吴氏宗祠改建扩建为县招待所用房。1977年8月,中山纪念堂屋脊横梁因被白蚁蛀蚀坍塌,部分材料被拆到县招待所续建使用。
  1979年,县广播站迁址新建于中山纪念堂前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旧址周围,至1982年竣工,即现在的广播电视局所在。
  1980年,拆除中山纪念堂的前半段,改建为县人民法院,至1981年10月竣工。
  1981年,拆除中山纪念堂后半段及原总务股食堂和两侧部分教室,建成县公安局办公楼,于1982年竣工。
  至于县立图书馆,自解放后一直被沿用为县文化馆及图书阅览室,至1984年始拆除扩建为文化大楼,内设文化馆、图书馆、文物博物馆。

知识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本书收录“日寇流窜云霄见闻录”、“忆抗战中的救护工作”、“金泰顺号帆船被日寇焚毁事件”、“忆抗战诗歌一束”、“沉痛悼念卢叨同志”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怀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中山纪念堂
相关作品
云霄县立图书馆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