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86
颗粒名称: 张华雷
分类号: R197.1
页数: 3
页码: 8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华雷,字庆隆,男,出生在云陵镇一个农家。他在漳浦逢源小学和厦门鼓浪屿寻源中学接受教育,在学业上表现优异,对英语充满兴趣。后来,他在南约翰医师的指导下学习医学,并成为一名医生。张华雷擅长西医,并深入研究中草药的应用,治疗效果显著。他在自己的诊所中提供了广泛的医疗服务,包括内科、伤科、助产科等,并以适应病人经济情况收费,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他的医德高尚,不计前嫌,甚至为曾与之发生口角的张某看病并免费提供药物,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除了医学方面,张华雷还涉足了电话公司、汽车运输和狩猎等领域,对社会生活多方面兴趣广泛。他在抗战期间积极参与抗敌工作,对霍乱等传染病的治疗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968年,因高血压和恶性痢疾,张华雷在家中去世。
关键词: 张华雷 中草药 社会活动

内容

张华雷(1888——1968),又名庆隆,男,生于云陵镇一个农家。少读私塾,后就读漳浦逢源小学,1903年升学厦门鼓浪屿寻源中学(均为教会学校),学业优异,对英语尤其兴趣。
  中学毕业时,父亲染病,延医未见功效,转漳浦教会源梁医院住院。该院主治医师多数是外国人,每查房询问病况,张常用英语回答,引起医生们的好感和兴趣。遂动员其进院学医,受业于南约翰医师。
  1912年冬,以半工半读获得结业证书,并留院见习。1915年春,国际红十字会医学专家在厦门开设医学讲习班,张被选派参加。讲习结束,受聘为英人办的鼓浪屿“助人药房”坐堂医师。1916年调平和琯溪救世医院期间,曾以旁听生身份参加美国医法培训。1917年转任双俊头同安医院协理。1923年,以家乡缺少新疗法,辞职回城关宫后街(现南强路231号)开设庆隆诊所。后又迁和平路37号。
  张擅长西医,又潜心钻研祖国医学,结合使用中草药,疗效益彰。故诊所虽设备简随,只有一具听诊器、一支体温计、一把产钳和几支注射器,以及一把外科用的土制剃刀,但诊治范围除内科(尤擅伤寒)、伤科、助产科外,还兼及其他疑难杂症,邻县也常有患者闻名上门求医。还接受育三、树人、东北、云霄等小学聘任为义务校医。有时病号拥挤,他区别三种情况进行处理:一是通过观察气色,对病情轻者告诉他们自到药店买什么药和怎样服法;较重者通过诊断予以处方给药;最后留下重病号,进行详细检查治疗。收费也视病家情况而定,富有者多收,无钱者收成本,贫穷者更免费给药,颇受民众好评。他治病不记前嫌,城关张某,曾为宅基地与之发生口角,闹成僵局。不久,张某患病,高热不退,延医服药数日未见功效。一天清早,张某儿子来找他,当问明情况后,连早饭也不及吃,便上门为张某看病,只一剂药就把病治好,也不收药钱,可见其医德之高尚。
  他断症和治疗方法往往有独到之处。1940年夏某日下午,路过张氏家族自治会(今实验小学幼儿园)门口,见老族长张集于门口纳凉打瞌睡,他近前细加观察并与之交谈。当晚即派助手找张集的儿子云陵镇镇长炯光,告诉其父生命恐难超过十天,应为准备后事。在场的人均不以为然,但炯光说既是隆先生交代的,当不得不备。后果不出旬日,于农历6月18日突然死亡,知者无不惊服。又1939年夏,和平路中段有两个斑疹伤寒患者,在当时是认为无可救药的。他诊断后,除给予服用降温药品进行控制外,要病家每天四次每次半小时给患者用热水周身烫洗。并嘱咐护理的人为患者烫洗后双手必须消毒,烫洗的水不能乱倒以防传染,如此治疗三个星期后,果然痊愈。
  当时西药紧缺,主要依靠进口。他利用过去与教会医院及医师关系,所用药品均向英国伦敦保健、德建、骆驼骑色等药厂购买。抗战爆发前夕,形势紧张,曾购贮一大批,藏于鹅江后家里地窖中,后因失火焚毁。
  抗日战争期间,张先生曾先后担任抗敌后援分会和青年服务社救护队长、青年医院副院长兼医务组长。1943年夏流行霍乱,被抽调与方添德西医师设立隔离病院,中西结合,土洋并举,治愈患者30多人,疗效40%以上。1949年7月任县卫生院院长、并被推选为县医师公会理事。
  解放后,在县人民医院任内科主治医师,为县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常务委员。1960年,经地委批准,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待遇。
  他在事业上和生活上有多方面兴趣。早在厦门求学时,就利用放假时间,受雇于厦门电话公司当架线工,1937年利用住家开办民营电话公司,由其妹当接线员,计有十多门,交通部发给“民字第39号”执照。又曾于1935年购买1.5吨汽车一部,成立云埔汽车公司,经营城关至大埔10公里客运,兼节日环城游览。他还喜欢狩猎,1943年受聘为青年服务社狩猎队长。从外地辞职回乡时,曾买回一辆铁骨藤木轮框的胶质硬轮(不分内外胎、不打气)自行车,也是全县第一辆自行车,群众颇感新奇,称为“孔明车”。
  1968年7月24日,因高血压又患恶性痢,于家中病逝。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云霄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收录“回顾杜塘水库”、“云霄县人民会堂的兴建”、“云霄县供销合作社的创建”、“云霄县程控电话与邮电综合楼”、“解放前鱼商公会”、“三葫芦棕木屐”等约30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涤生
责任者
张传河
责任者
张华雷
相关人物
张集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实验小学幼儿园
相关机构
厦门电话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