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幼儿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83
颗粒名称: 佳佳幼儿园
分类号: G619.285.7
页数: 3
页码: 74-76
摘要: 本文描述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夫妻俩抓住富民政策的机遇,决定创办一所幼儿园。通过寻找场地并与相关部门协商,最终成功购得一座公产房,进行了幼儿园的建设。文章中还提到了他们为了筹措建房资金而卖房、借款,并得到了县政府和云陵镇政府的帮助。最终,幼儿园于1992年2月20日正式开学。
关键词: 富民政策 幼儿园创办 建设

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民政策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夫妻俩抓住这大好机遇,本着文明经商、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认真经营粮食生意,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和支持。我,一个农民个体经营者,由贫穷变得稍好过些。
  1979年后,我耳闻目睹县实验幼儿园拥挤不堪的状况,虽年年分发幼儿入学报名票,而这些报名票却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家长的需求,部分幼儿入托难。我自幼家境贫寒,只读过四年书,经营中深感没有文化知识的苦处。现在我生活上好过了,于是在我心中时时萌发为民办实事的念头,夫妻俩决心创办一所幼儿园。
  从1985年开始,我到处寻找建园场地,但一直未能落实。1988年,我当选为漳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在漳开会期间,我将创办幼儿园的想法与市青联主席刘子维商量,他极力鼓励我。他说,创办幼儿园好,一有社会效益,二有经济效益。他还告诉我这次会议费用的一部分就是市青少年宫幼儿园捐助的。会议结束后,我到市青少年宫幼儿园了解办园情况,参观园内设施。回云霄后,我继续物色场所,但仍然无法解决。为此,我曾用了一夜时间,给刘子维同志写了一封长达二千多字的信,反映办园场地的困难和自己的思想状况。刘子维同志一如既往,鼓励我“万事开头难,要有信心。”
  转眼到1991年3月,县委、县政府发动各街道大办企业。大路街居委会办企业缺乏资金,打算将一座属居委会的公产房拍卖,价值5万元。我得到这个讯息后,即刻到大路街居委会,找到党支部书记林金杜同志,说明我急需买房的原因。林金杜同志随即表示,你买房办园,发展幼教事业,是为社会办好事、实事,我很感动,街道也应该支持,而且价格应该给予优惠!
  拍卖街道公产房,需经云陵镇党委、政府批准,为此,我隔天便到镇政府联系,所到之处人人支持。
  三天后,在云陵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下,我与大路街居委会达成买卖房屋协议,街道以最优惠的价格四万七千元出售;许多想买这座房屋的人,都表示礼让,支持我办幼儿园。县财政局、土地局、房产交易所也十分支持,手续简便,交费优惠。县规划办及时为我办了建房手续。不久,我即动工兴建幼儿园房屋。
  楼房由县建委设计室主任高国祯设计,占地135平米,建筑面积(四层)540平米,设有教室三间、办公厅和厨房各一间,卫生间二间及儿童活动场地、滑梯、阳台、鱼池等,造价近20万元。
  对于一个个体经营者来说,20万元在当时是个巨大的数字,为了筹措建房资金,我卖掉两间楼房11万元;向亲戚朋友借款7万元;在县政府、县政协的帮助下,由云陵镇政府担保,向县财政借款1.53万元。工程从1991年5月动工,至1992年元旦竣工交付使用,施工进度快,质量好。
  在大楼落成之后,又抓紧设施配套,至现在,教室内的课桌椅,各种乐器,活动器材、餐具、玩具、床铺被褥、痰孟等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8名幼师,都是幼教专业毕业并经教育部门考核合格聘用的。
  幼儿园的命名,是将我儿女名字各取一字,定为“佳佳幼儿园”,寓鼓励下辈继续接班,办好幼教事业之意。1992年2月20日正式开学。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云霄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收录“回顾杜塘水库”、“云霄县人民会堂的兴建”、“云霄县供销合作社的创建”、“云霄县程控电话与邮电综合楼”、“解放前鱼商公会”、“三葫芦棕木屐”等约30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小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