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版画家吴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79
颗粒名称: 著名版画家吴平
分类号: J203
页数: 4
页码: 57-6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当代著名版画家吴平(笔名平尼)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经历。吴平自幼喜爱美术,受到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开始自学木刻创作,并积极参与抗日美术宣传活动。他在艺术学校深造期间继续参与木刻协会的活动,创作以反内战为主题的木刻作品。他长期从事版画和中国水墨画创作,作品风格雄健朴实,富有生活情趣和个性。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出国展览,并被国内外的美术馆和收藏家收藏。吴平的事迹和成就被收录在多种艺术辞典和历史著作中,他也获得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协会颁发的奖章。
关键词: 吴平 版画家 艺术创作

内容

当代著名版画家吴平,笔名平尼,原名吴彭年、吴树之,本县东厦镇人,1923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家庭。
  他自幼喜爱美术。三十年代初受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云霄中学、厦门内迁的双十中学读书时,便积极参加抗日美术宣传活动。1939年开始自学木刻创作,並与著名木刻家李桦、王琦、野夫通信,得到他们的热情指导和鼓舞。1940年由他们介绍参加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並担任由总会委托福建分会举办的木刻函授班干事。1941年组织成立云霄支会,在云霄、漳浦、诏安、东山等县举办“全国抗战木刻分区巡回展览”,积极推动木刻运动。1944年考入福建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科(今福建师范大学前身),受到著名油画家、艺术教育家谢投八、木刻家宋秉恒等的精心指导。1945年初到著名木刻家野夫创办的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协助《木刻艺术》编辑部工作,并筹办东南区木刻展。不久,抗日战争胜利,立即参加由野夫、可扬、邵克萍、朱鸣冈、宋秉恒等木刻家组成的“庆祝抗战胜利木刻展”,巡回展览于武夷山赤石镇、建阳、建瓯、南平和刚收复的省会福州,推动了闽北的进步艺术运动。
  随后,进入由艺术大师、艺术教育家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本科深造,深得刘海粟、谢海燕、陈士文等著名教授的教诲,进一步奠定坚实的艺术功底。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而荣获“蔡孑民(元培)奖学金”。在校期间,继续积极参加中国木刻协会(前身即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上海总会的活动,在校内建立漫画木刻研究组织,推动反内战学生运动。创作以反内战为主题的木刻作品,提供报刊发表和印为传单,并参加《抗战八年全国木刻展》和《全国木刻年展》,因而引起国民党政府和文化特务的注意,而在临毕业时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坚持斗争,为“政治犯”画像,鼓舞狱友斗志,有部份作品还秘密送出参加“反内战”的木刻展览。半年后,在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宋庆龄、史良等的营救下出狱。出狱后随即奔赴共产党领导的浙东游击区,与游击队战士爬山涉水转战浙东各地,並继续以美术为武器,绘制大量宣传党的政策的壁画和传单。
  1949年5月浙江解放后,历任部队文艺工作队长、军报美术编辑和记者,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画创作。1958年转入地方,先后在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美术学院、浙江日报社工作,创办並主编《浙江画报》,主持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1980年后,调浙江出版总社从事出版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版画家协会顾问、浙江省装帧艺术研究会会长。
  他长期从事版画和中国水墨画创作。在漫长的艺术创作历程中,坚持深入生活,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曾访问、考察祖国艺术宝库敦煌,临摹大量隋唐壁画代表作;数度到古都西安、洛阳,观摩秦汉艺术遗产;登峨嵋、穿三峡、上庐山、黄山;游武夷、雁荡;访漓江、阳朔,领略桂林风光;深入西双版纳少数民族村寨;北上鞍山、旅大,多次进京采风;遍历华东湖海、山川、平原。每到一地都要带回大量速写、素描和文字资料、照片等创作素材。创作上追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力求创新和表现时代精神,风格雄健朴实,富有浓郁生活情趣和个性。早期作品如1942年的版画《播种者》等,在当年的《木刻艺术》及有关报刊发表,为木刻协会选为全国展和出国展佳作。1945年在美国展出后,由美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编入在纽约出版的介绍中国新兴版画成就的第一本大型画册——《中国木刻集》;《支援前线》、《在闽江上》、《养路工》等参加了《抗战八年全国木刻展》;《在车厢里》、《失业者》、《搬运夫》等参加了《全国木刻年展》和赴日展出,并为日本美术馆和著名友好人士、鲁迅先生好友内山定造、内山嘉吉等收藏,还编入介绍中国版画的画册。《搬运夫》为木协会编入1948年出版的《中国版画选集》。1949年后的作品,如《今日渔港》、《今日大陈岛》、《海岛之战》、《老游击队员》、《鲁迅故乡》、《鲁迅像》、《敦煌印象》(组画)、《西双版纳》(组画)、《牧驼图》、《黑天鹅》、《飞向太平洋》、《南极》(组画)、《西湖暮色》等,都分别入选参加全省、全国和出国展览,並分别发表于《人民画报》、《人民日报》、《解放军画报》、《浙江画报》、《版画艺术》等报纸刊物。部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鲁迅纪念馆、浙江美术学院、浙江版画家协会,以及日、美、英、前苏联、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家所收藏,业被编入多种画册出版。近年来的水印版画、中国画作品,如《敦煌印像》、《漓江情》、《黄山颂》、《鱼乐图》、《水仙图》、《山村》等,分别在日本东京和香港举办了个展和联展,获得艺术界的好评。
  由于艺术上的成就和影响,有关他的事迹和传略,已先后编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出版人名大辞典》和《中国版画史》、《中国版画年鉴》、《中国美术史》,以及由中外名人研究中心主编于1991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名人录》,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协会联合颁发的《纪念新兴版画60周年》奖章。
  (云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供稿)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云霄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收录“回顾杜塘水库”、“云霄县人民会堂的兴建”、“云霄县供销合作社的创建”、“云霄县程控电话与邮电综合楼”、“解放前鱼商公会”、“三葫芦棕木屐”等约30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县志委
责任者
吴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