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杜塘水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66
颗粒名称: 回顾杜塘水库
分类号: TV632
页数: 9
页码: 1-9
摘要: 本文是沈文福同志对杜塘水库建设的回忆。通过抗旱“神仙会”的故事,引发了建设杜塘水库的想法。经过实地勘察和全党动员,全民动手,顺利完成了大坝建设和渠道开挖等任务。文章还介绍了就地取材解决材料问题的措施,最终实现了以土、砖、石和钢筋水泥替代杉木渡槽的方案。
关键词: 杜塘水库 水利建设 云霄县

内容

编者按:本文作者沈文福同志,1956年至1968年任云霄县县长。过去在闽南、闽西打过游击,解放初于云霄工作时,在一次与土匪的搏斗中,右手受伤截肢致残。四十余年来,他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工作,坚持学习,用左手磨练写字。现离休于福建省水电设计院。他非常关心政协文史工作,近年来,回忆自己的战斗历程,陆续为《云霄文史资料》提供稿件。现已发表三篇,由方赋水同志协助整理,尤其这一篇是他克服诸多困难的力作。
  最近阅读《云霄县水利电力志》有关杜塘水库的记述,我思绪联翩,三十五年前的情景再现眼前。那时,我任云霄县县长,在县委常委中又分管水利,杜塘水库的建设都亲身经历。这里,就建设的前前后后,谈几件鲜为人知的事实。
  从抗旱“神仙会”说起
  1957年夏秋之间,云霄遇到持续近百天的严重干旱,陈岱、常山等地连人畜饮水都发生困难,全县城乡投入了紧张的抗旱斗争。我担任抗旱指挥部的总指挥,既为眼前的旱情发展而奔走,也为从根本上解决长远的水利问题而考虑。有一天,专门邀请十多位老农和水利技术人员到政府小会议室开“神仙会”,请大家出谋献策。常年在沙滩抓“西施舌”(贝类)的佳洲岛老农林掌,他能根据西施舌的活动规律判断近期的晴雨天气。据他分析,旱情还将继续发展。于是有人建议挖井,有人主张堵江,还有人提到民国时县长如何与绅士上望安山乞雨的事。最后是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畜牧兽医站技术员陈扬休同志发言,他说:“从长远考虑,最好是在莆美岭后四面环山有丰富水源的杜塘村地方,建一个大水库,把水引到常山、陈岱,才能彻底解决云霄最干旱地区的水利问题。”这一建议,使我茅塞顿开。
  当天下午,我即召开水利技术千部会议进行研究。但不少人却认为常山地势比杜塘高,水根本过不去,更别说陈岱了。甚至有人说:“水若能过常山,我愿从杜塘翻筋斗到陈岱。”我认为还是通过实地勘察,才能做出结论。随即决定由水利局副局长方继英,带领吴金时等几位技术员具体进行测量。经一个星期的努力,从杜塘测到常山,发现在常山店渠段还要填方加高4米,即可通过。陈岱地势比常山低,通水完全没有问题。勘测结果,证实陈扬休同志的设想是可行的。
  全党动员 全民动手
  我把勘测的情况和结果,向县委书记赵克良同志作了汇报。他非常高兴,随即召开县委常委会议进行研究並作出决定:①整个工程由我全面负责,同时成立杜塘水库工程指挥部,由副县长张天宝任指挥。②抽调工程技术人员,抓紧南北干渠测量和大坝设计。③边设计边施工,先渠道,后大坝,争取在1958年春耕后渠道全线动工,秋季转入大坝建设,确保1959年蓄水受益。④全县基本建设以杜塘水库为中心,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各行各业都要支援。
  指挥部成立后,随即向专署水利局提出报告,但因迟了一步,无法纳入1958年度计划,可以干,但资金和“三材”(钢材、木材、水泥)要自行解决。怎么办?决心依靠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坚决干!
  12月17日,县人委会发出“民工建勤暂行办法”的布告,全县人民立即积极响应,掀起热潮。仅在一个星期内,就以区、乡为单位,以基层党支部书记为骨干组成民工队伍,总数13000多人,並各自根据分配的地段和任务组织上场。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奋战,完成了自城关风吹岭至陈岱八尺门,全长80公里渠道的挖方任务。接着于1958年秋开始筑大坝,上场民工8000人。为了抢时间,实行昼夜三班制,开展以质量、安全、速度、团结为内容的红旗竞赛活动。各民工中队还利用工间休息时间,组织民工学文化,扫除文盲。当时曾有两句话概括工地的热烈气氛:“民工冲天劲,大坝不夜天。”1959年4月底,基本完成大坝20多万立米的挖填任务。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全县性建设一个中型水库的壮举,是走群众路线,召开抗旱“神仙会”引发出来的成果。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工程上马后,省、专主管部门虽在资金和材料方面给了一定的补助,但杉材无法解决。据设计,渠道建筑物计500余处,其中较大的渡槽8处,需用杉木2300多立米,即使把全县一年的数百立米指标全部给水库,也无济于事。这个难题有无其他解决办法?我们深入到各渡槽工地调查,就地质结构和通水要求,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反复琢磨,终于找到了以土、砖、石和钢筋水泥替代杉木的办法。
  一、以士代。我们首先选定地质基础适宜,土质好,土料足,取土近的猫狮桥和吉仔两个点,把原设计架设渡槽改为填坝砌渠,只用三四个月时间全部完成,节省杉材400多立米。
  二、以钢筋水泥代。渡槽工程难度最大的是陈岱狮尾山,跨度约150米,高15米以上,基础是烂泥田,又处于易受台风袭击的位置,即使有杉木架设渡槽也难保安全。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后来我忽想起过去在闽西打游击时,见过那里的农民以毛竹为水管,用松木块穿孔当接头,从这个山头引水到那个山头灌溉的情景。我想如果按此办法,改用混凝土管,或许可以解决。我把这个想法在建筑工人和技术员座谈会上提出来,大家都认为可行。但提出两个问题:①按每秒通水1.2立米设计的混凝土管,从制作到安装就位技术上能否解决?②通水后遇到淤塞怎么办?经过讨论,蔡荣春师傅提出了解决办法,认为混凝土管应分节制作,每节控制在一米左右,既易于制作也便于用手拉葫芦吊装就位,淤塞问题,可在进水口预埋栅栏,减少淤塞物进入,再在中段建个固定底座,留个闸门,一旦淤塞,可在管道两头蓄满水,然后打开闸门,把淤塞物冲出管外。大家听后无不鼓掌叫好。会后随即投入施工,结果用三个多月时间,建成一座长150米的倒虹吸,命名为陈岱倒虹吸,据说当时还是全省的先例。现已使用三十多年,从未发生漏水和淤塞问题。
  三、以砖代。上述三处工程解决后,其他五处渡槽地质基础较好,但要如何建呢?我找蔡荣春、周敬仲等老师傅商量,提出能不能像陈岱聚星楼和宜谷径树滋楼(都是大圆楼)建弯拱楼门那样,先砌石墩,再在墩顶立模,用砖拱成渡槽。他们很赞同,还举了他们年轻时在城关南阳街建一座“雨伞楼”的拱形走廊例子。但专署水利局派来负责工程设计施工的施管股长王启甲同志不同意,说建这样的渡槽还没有先例;而蔡、周等老师傅,却越研究把握性越大,提出如不相信可在指挥部附近的杜塘先试建。老王还是不赞成,不出图不参与施工。为了突破难关,我决定改在上坑村附近一个偏僻地段进行试建,指定由蔡荣春负责组织施工,明确表示如果失败了由我负责。蔡接受任务后,全力以赴,凭着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在近两个月时间内,建造起第一座三孔的砖拱渡槽。为取得施管股的支持,以便总结经验全面推广,我邀请老王到现场观察。王看后认为未经过水压力考验,尚不能作结论。于是随即把模板和工作架拆除,组织300多名民工,从一公里外的上坑溪接力挑水将渡槽灌满,结果滴水不漏,安然无恙。
  四、以石代。砖拱试验成功后,其他四座渡槽随即全面开工。但在下径村的一座,地点偏远,当时还没有公路,运砖困难很大。负责施工的周敬仲看到当地石料丰富,提出改砖拱为石拱,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表示完全支持。这座渡槽建在溪流上,难度较大,当四座石墩砌出水面时已是1959年的4月底了。为保证按时蓄水通水,决定日夜加班,我专门调给一台发电机供照明用,经过十四个日夜的突击,终于把一座三孔的石拱渡槽建成。后来,周敬仲还被推荐出席了省劳模大会。
  这一系列穷则思变的措施,不但解决了2300多立米杉材的困难,而且使全部渡槽成了永久性建筑。十四年后的1972年,在省“双革”会议上,我和当年的王启甲同志不期而遇,他回顾当时的情景说:“那时确实还找不到这方面的设计依据和参考资料,所以我只能持不赞同的态度。从实践的结果看,你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正确的。”
  心坚石穿 山移渠成
  在开挖渠道中,最艰巨的地段是马山鞍门。这里是杜塘水库向城关丁仔洋送水的必经之地,但一千多米地段都是青灰色的花岗岩,最低处距渠底线还高出15米以上。负责这一艰巨任务的是下河区民工团,在当时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谈何容易!带队的下河区副区长张其武同志迎难而上,组织攻坚突击队,从大炮、中炮爆破,到用小炮一块一块地炸平渠底,都是凭着双手和钢钎、磅锤、洋镐、钢耙,每日坚持挖山不止。连续苦战近二年时间,终于把这座石门打开,挖出一条深和底宽各1.5米的千米石渠,並在右侧挖出一条可以通车的公路。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
  改变上游水系 扩大工程效益
  1959年水库建成蓄水后,根据测量可把灌区扩大到竹港和诏安县的东砵头等地,但必须调整上游乌山一带的水系。我过去在这里打过游击,地形比较熟悉,决定把坪水、白水〓、罗田等三条集雨面积20多平方公里的溪流,想办法引入水库。这样水源成倍增加,除了灌溉还可分级建水电站,解决电力问题。于是通过勘测设计,先在下半坑村建一个40多万立米的调节水库,再在罗田溪建一座滚水坝,把水引经柘林汇入杜塘水库。后来,半坑水库溢洪道尚未建好,就遇到1960年6月9日的特大风洪灾害而全部冲毁。坪水、白水〓两条溪流虽作过设计,但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及以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搁置下来。此后,我调离云霄。到七十年代,在县委的领导下才把坪水、半坑二座水库建设起来,並建成一、二、三、四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100千瓦,水尾均进入杜塘水库,既扩大了灌溉面积,也成为云霄电力骨干工程。
  民主管理 按方收费
  水库建成后,云霄又经历了1962年冬初至次年初夏,持续约200天的特大干旱,使我更深刻体会到水利的确是农业的命脉。因此,如何节省用水,合理用水,发挥水库的最佳效益,又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我对当时的水库管理处,提出了一个按方收费,合理负担,建立灌区代表会实行民主管理的初步意见。管理处通过召开会议,邀请有关公社、农场的领导进行研究,决定实行三级配水,即管理处根据各管理所负责范围内的实际需水面积,把全年水量分配到管理所,再由管理所分配到管理站,管理站将全年指标分配到生产单位。生产单位根据需要向管理站申请放水,年终决算。节余的留转下年使用,超过部份加价收费。结算后把水费折成粮食,于国家进行粮食征购时,同时缴交入库。这个办法实施后效果很好。1964年初,省水电厅曹玉琨副厅长亲自前来总结经验,並与魏金水省长以公开信形式给省委写了一封信,刊登于省水电厅《水利快报》上。3月1日,省委书记叶飞在省农业劳模大会上指出:“杜塘水库提供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5月,魏金水省长亲自到云霄召开全省水利管理现场会,号召全省都要学习和推广杜塘水库的管理办法。1965年5月,中央水利部钱正英副部长亲临水库视察,对水库的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表扬和鼓励。1965和1966年,水电部两次召开全国水利管理先进代表会,杜塘水库管理处主任吴春松同志均被推选出席,并在会上作“民主管理,技方收费,扩大灌溉效益”的经验介绍,得到大会的好评。
  杜塘村的奉献精神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杜塘村的奉献精神。杜塘村34户,150个人口,人均耕地3亩多,山林茂盛,土特产丰富,尤其地瓜苗闻名邻近几个县,经济条件较好。在这里建水库,村子和耕地须全部淹没,因建水库而移民,这在云霄是史无前例的。当我到该村召开会议,说明情况和提出要求时,他们没有任何异议,表示无条件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
  在确定迁移地址时,我想尽可能保持他们的经济利益,曾提出附近的新店和内寮两个地点,他们不同意,最后定在龙汾干线公路东侧与深垅村毗邻的地方(现常山农场海峰管区)。当时资金材料都很困难,只从工地抽调一个民工中队,建了六十间干打垒平屋,一间公共食堂和三间公厕,并从下云、大埔两个生产大队划给100多亩耕地。1959年春,在村干部陈澳驳等带领下,全村男女老少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我和指挥部的全体人员为他们送行,看到那种依依不舍而又服从大局的奉献精神,都受到深深的感动。
  时间一晃过去了三十多年。回忆当时他们为了云霄广大地区免遭干旱之苦,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种顾全大局舍己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人们永远怀念。
  干群同心创奇迹
  杜塘水库从1958年1月11日动工,至1959年5月建成,历时一年四个月。水库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引水面积26平方公里,蓄水1600多万立米,受益面积45000多亩。
  水库的迅速建成,是全县干部群众在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领导下,上下同心,团结战斗的结果。如先后任过工程指挥的张天宝、林串枝、吴春松:负盖设计施工的专署水利局王启甲、洪志平,县水利局副局长方继英、技术员吴金时;指挥部负责器材供应、机械维修、工地照明的沈仲坤、陈启松;各区、公社、农场、生产大队带领民工的干部,以及从县机关单位抽调的干部职工等,他们都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极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原游击队员何彩元和技工连文榜,自制黑色炸药,用脚踩自行车轮当动力造出导火线;木工杨镜坤创造空中吊车运石和木轨斗车运输;云霄糖厂萧成正副厂长,费尽苦心设计出φ90毫米螺杆斜拉闸门,完满解决当时全省找不到的输水涵洞启闭闸门;民工中有20天撬石400多立米的向北村“撬石大王”方大养;有爆破效果与爆破安全都有独到技术的世坂村“爆破英雄”许加福,以及许多的挖土、挑土模范和推车、打夯能手,大、小铁社全力以赴,把技工分布到各个工地上,及时制造维修各种工用具;驻漳5998部队和0481队,相继派出18辆大卡车,日夜兼程为工程运载3000多立米条石;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和城关居民青壮年,每人献勤20个工日等等。工程结束时,共评出65个先进单位,1450名模范、功臣,他们的创造性劳动、艰苦创业和为人们造福的精神,将与渠水长流,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並激励后人开拓前进!
  时间久了,有些人与事的回忆可能有遗漏和错误,谨望当时的建设者加以补充指正。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云霄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收录“回顾杜塘水库”、“云霄县人民会堂的兴建”、“云霄县供销合作社的创建”、“云霄县程控电话与邮电综合楼”、“解放前鱼商公会”、“三葫芦棕木屐”等约30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沈文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