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先叔父吴士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42
颗粒名称: 追忆先叔父吴士梁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4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士梁先生的生平事迹,包括其早年学业优异,担任教务主任和国民党诏安党部云霄直属区分部常务委员等职务,以及他在运动场建设、工作生活、对家乡青年的关怀和对国内形势的分析等方面的贡献。最后描述了他在香港和澳门的避难生活以及最终定居新竹并离世的情况。
关键词: 云霄县 吴士梁 人物事迹

内容

先叔父吴士梁(1902——1969)早年毕业于鼓浪屿寻源中学,学业名列前茅,尤以英、汉二科的成绩,极得同辈称赞。后与我父兄弟三人,前往新加坡谋生。我父应聘主编《华星周报》,笔名忏红、梦绮;我叔父有时选译外国小说或作诗填词,笔名飞絮、伟其。不久,我叔父先返里,考进福州协和大学,成绩优异。卒业后,回家完婚。1927年秋,应聘任云霄县立初级中学教务主任,兼授英语。教学认真,要求严格,对学生谆谆善诱。学生毕业,即鼓励其继续深造。当第一、二届学生毕业时(分别为1929、1930年秋),他都帮忙说服家长,带领部分学生(第一届有方宗熙、张秉任、张金声、江上德等7人,第二届有吴梦华、方锡梁、高志道、张元恺等8人)前往厦门投考厦大预科班、鼓浪屿武荣中学以及集美中学等校。舟楫上下,旅途起居,照料周至。发榜后,帮忙办理注册手续,备极关怀。方宗熙留学英、美、加拿大学成归国后,尚经常书讯问候。其受学生敬爱之深,可以概见。
  1929年秋,经友人介绍,被委任为国民党诏安党部云霄直属区分部常务委员,遂辞去县立初中职务,仅兼授英语。时云霄县政府筹划举行全县第一届运动会,责成我叔父与云霄公学校长吴绍箕先生共同筹建运动场。经多次勘测研究,决定在“旧文衙”(即原云霄高中旧址,现云霄一中)建体育场。当时望安山麓的“旧文衙”是一片废墟,地势有上、中、下三级,每级都是一片广场,都有两三棵数人合抱的大榕树。乃利用原有的优越地形,把上层广场辟为田径场,有几百米跑道及砂坑等,中层则建为各类球场。经过一年的修建,本县第一届运动会于1930年秋胜利举行,为本县体育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运动会后不久,应友人之约,先叔父辞去区分部职务,只身赴厦,适厦门自来水公司公开招聘人员,遂报名应试,结果,被录用为林总工程师的秘书兼翻译。
  在厦期间,对家乡的青年学生,仍极关怀。江春汉、方志懋、吴绍尧、方志林等和我都经其帮助,进入厦大预科班(后改为厦大高中部)。
  1938年厦门沦陷前夕,他不愿作顺民,避居香港,在集美公司任职。珍珠港事件后,避乱澳门。香港光复后,仍任职集美公司。
  1946年,解放战争序幕已揭开,时国内外进步人士云集香港,因陈嘉庚老先生的关系,我叔父与黄长水等过从甚密,有时书讯往来、吟咏作乐。每有诗作,即寄家父索和。是年夏,得知我父吴锦堂被民社党提名为本县“国代”候选人时,即不断来信,对当时国内形势进行分析,嘱勿卷入政治旋涡,以免有“塞翁得马”之叹。惜我父未听其劝告。会议结束后,先叔父又屡电我父,要其返里时取道香港,以图一面,有所磋商;恰因家慈卧病,情势危殆,致家父未果行。
  解放战争步步进展,我叔父经常订寄《工商日报》、《天文台》等进步书刊,1947年本县公演陈白尘的《升官图》,剧本即是由他交舍弟吴肇城寄来的。解放前夕,屡嘱安分守己,不要惹事生非,并剪寄解放军约法八章。
  五十年代末,集美公司因故停业。虽集友银行盛情延揽其任职,但他婉辞未就。后绕道赴台,不求闻达,蛰居新竹。1969年秋,因心脏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六十有八。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书收录“零的突破”、“难忘的演出”、“回忆《街头文艺》”、“忆方言快板与街头剧活动”、“抗战中话剧演出活动”、“县文宣队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肇坚
责任者
吴士梁
相关人物
方宗熙
相关人物
张秉任
相关人物
张金声
相关人物
江上德
相关人物
张元恺
相关人物
高志道
相关人物
方锡梁
相关人物
吴梦华
相关人物
吴绍箕
相关人物
江春汉
相关人物
方志懋
相关人物
吴绍尧
相关人物
方志林
相关人物
陈嘉庚
相关人物
黄长水
相关人物
吴锦堂
相关人物
陈白尘
相关人物
吴肇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