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怀念我的爸爸张笃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41
颗粒名称:
怀念我的爸爸张笃生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36-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笃生是爱国侨领,在泰国兴办教育,多次接待中国访泰团组,为家乡捐赠兴建云霄县实验幼儿园和修复文物保护单位“云山书院”,赞助厦门集美中学改善卫生设施,及赠送泉州华侨大学礼物等。
关键词:
云霄县
张笃生
人物事迹
内容
我爸爸张笃生是一位爱国侨领。他旅居泰国达五十一年之久。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顾问、泰国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泰国福建会馆理事长、泰国福建慈善会董事长、泰南也拉平民学校及培民中学董事长、福建省政协委员等职务。数十年间,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竭力,为侨社做了许多好事,尤其在兴办教育方面,成绩卓著,受到侨界普遍赞誉。
1975年7月中泰建交后,在曼谷侨界众会馆中,福建会馆率先挂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使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泰京曼谷的上空。这种胆识和卓见,博得当时我国首任驻泰国大使柴泽民的高度赞赏。他说:“福建会馆是进步的会馆、是团结的会馆。”
1978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1980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邓颖超,1981年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先后访问泰国,我爸爸均代表华侨团体参加会见,交谈侨务工作意见,盛宴欢迎,并合影留念。1979年,他接受国务院邀请,亲自组团任副团长参加庆祝建国卅周年大典,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宴请。父亲感奋地说:“这是祖国给我的最高荣誉。”他还多次联合侨团宴请我国驻泰使节。1981年,我首次赴泰国探亲,适逢张伟烈大使到曼谷赴任,旅泰各侨团设宴欢迎,我爸爸也带我去参加,使我感到非常荣幸,进一步体会到海外侨胞十分热爱祖国。
漂洋过海
我父亲1935年飘洋过海,到泰国谋生。开始常有家书,抗日战争爆发后,音讯中断,直至抗战胜利后才恢复通讯。父亲最早是到新加坡当雇工,收入微薄,生活艰苦。以后就近转入泰国南部也拉府,在那里做小本生意,略有积蓄,便与人合资经营橡胶业,才逐渐发达起来。到后来,在泰南各府拥有多家橡胶厂。以后又到曼谷创立汇川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更大的发展。这汇川是大宗经营橡胶业的公司,机构庞大,下属分行有十处之多,遍布泰国橡胶产区。1948年,父亲回家探亲,准备把我带往泰国定居,由于我外祖母和大伯母不同意,要我留在家乡,所以没有去成。此后我们父女虽然分居两国,但父亲极关心我,鸿雁不断,关系亲密。他胸怀开阔,高瞻远瞩,对子女一视同仁,亲切教育我要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将来同样可以跟男子一样为社会服务。
兴学育才
父亲很重视教育事业。他常说:“教育是根本,有好的教育,才有文明世界,也才懂得中华文化。”
泰国也拉平民——培民教育慈善机构,本来只办了一所平民小学。父亲担任该机构的董事长后,于1975年,倡议创办培民中学,所需资金,除自己带头捐献外,其他全部由他向当地侨胞劝捐得来。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平民小学后面的一片空地上,建起了一座三层教学大楼,共有二十四间教室;还建有宿舍、餐厅、球场、厕所等附设建筑物,共耗资四百六十多万铼。
两年后,他又筹集二百七十五万铢,在平民学校的空地上,建筑一座全也拉府最大的礼堂,供学校活动和侨胞办喜事之用。
接着,又创办一所培民幼儿园,使平民小学有较充足的生源。
1984年,父亲鉴于一些华裔学生考不上大学,浪荡街头,使他深感不安。又耗资二百万铼,创办商业专科学校,使这些青年获得学习专业的机会。当年即招收三个班,共一百五十八人。据1984年统计,三校一园共有学生二千零九十三人,教师一百零四人,规模不小。这些学校,在父亲的苦心经营下,办得很出色,泰国各地教育机构和有关部门,经常派人前往参观。
心怀桑梓
父亲身在异国,心怀桑梓。他在81年至84年回国探亲期间,曾捐资兴建云霄县实验幼儿园和修复文物保护单位“云山书院”;赞助厦门集美中学改善卫生设施,及赠送泉州华侨大学礼物,赠送云霄县侨联电视机和收录机。在他的影响下,张元恺先生也赠送一部小旅行车给县侨联。
1982年,我父亲曾热情遨请云霄县领导和科技人员赴泰国参观,考察橡胶业。80年以后连续几年,他先后接待过福建地质考察队、莆田农业考察组、省机械工业厅赴泰访问团、省科委饲料工业、亚热带作物、水产养殖考察组、茶叶考察团、福州市访泰国以及参加泰国公主杯锦标赛的福建女子排球队等访泰团组,还接待过国务院侨办主任庄炎林和福建省副省长黄长溪等。一些普通的旅游、探亲者,只要跟他见面,他必设宴热情款待。他说:“看到福建来的乡亲,就象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我真高兴。他们来这里参观、考察,我应该尽量帮助,大力支持。”受过他接待的人,都为他的满腔热情所感动。
在泰国福建会馆,他多次倡导组团回国观光、探亲,发展了祖国与旅泰侨胞的亲密关系。
骨肉深情
我长期住在国内,众多弟妹与父母亲住在泰国,远隔千山万水,少有机会见面。父亲先后把十一个小弟、五个小妹和好几个弟媳分期分批送回祖国观光、探亲,每次都叫我陪他(她)们一同到各地旅游。同时,又让我多次去泰国探亲,安排诸弟妹轮流陪我去各个旅游胜地观光,使我能饱览异国风光,开阔眼界,增广见识。更主要的是,给我更多的机会与弟妹们接触,增进感情,建立深厚的骨肉情谊。
81年以后,父亲先后送了五个弟弟、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媳回广州、北京、集美、泉州等地侨校进修中文,学习祖国的文化、历史及中医学等,使他们不忘中华文化,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他们学习的时间长的十年,短的也有一年。父亲还规定:寒假不准他们回泰国,必须留在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欢度春节,使他们懂得家乡的风俗习惯,进一步了解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国内亲人。
在经济上,父亲对国内亲人也是多方照顾。先后通过银行汇来几笔款子,在家乡大兴土木,给我和弟弟建了两座楼房,还帮助我大伯父和二伯母建房屋。同时,经常寄钱帮助亲戚朋友,培养他们的子弟读书。
当时大陆与台湾尚未通邮,父亲热情地为不少去台人员家属传递大量信件,有的还亲自到台湾寻访,直到找到为止。我伯母有个儿子在台湾,数十年没有信息,伯母十分挂念。父亲得悉后,专程到台湾寻访,终于让他找到了。但那时海峡两岸不能自由来往,父亲命我夫妇先把年迈的伯母(八十五岁)送到泰国,然后通知她的儿媳从台湾到泰国来相会。1985年1月,阔别四十多年的母子和媳妇在曼谷欢聚,畅叙衷情,满足了老伯母的心愿。
深切的怀念
我父亲年轻时只身出洋谋生,在那里胼手胝足,艰苦奋斗了半个世纪,自手起家,造福侨社,为泰国经济的发展,为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正当他怀着丰富的创业经验,图谋更大发展的时候,因心脏病猝发,不幸于1986年12月4日溘然长逝,享年七十四岁。父亲的逝世,震惊泰华侨界。泰京福建会馆和也拉府各华侨团体成立全侨性的治丧委员会,隆重办理丧事。治丧期间,每晚都有侨团与闻人、亲友等轮流赠经;又有各界人士、政府官员、社会贤达等莅临吊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国大使馆送了花圈;福建省政协、省侨办、侨联、福建华大、厦门集美学校、南靖县侨联、漳州侨联、龙溪地区侨联、省统战部长等都驰电致唁。出殡之日,素车白马有如长龙,备极哀荣。
父亲的噩耗电传到家后,我们全家悲痛欲绝。父亲爱我如掌上明珠,弥留之际不能随侍在侧,逝世时也不能瞻仰遗容。想不到八六年春节泰京分手之日,竟成永诀之痛。
父亲逝世屈指已近六年,泰国华侨界还深深地怀念着他。今年清明节,我第二次专程到泰国为父亲扫墓,看到泰京华侨医院的大厅上和泰南培民中学的大礼堂上仍悬挂着我父亲的巨福遗像;泰京《星暹日报》发表记者林鸿光先生写的记念文章,题目为《也拉平民学校、培民中学大功臣张笃生先生》并刊登像片。在报上还刊登当时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伟烈和我父亲生前在酒会上的合影,感人至深!
父亲虽然离开我们远去了,但他的创业精神和爱国爱乡思想却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书收录“零的突破”、“难忘的演出”、“回忆《街头文艺》”、“忆方言快板与街头剧活动”、“抗战中话剧演出活动”、“县文宣队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淑卿
责任者
张笃生
相关人物
柴泽民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邓颖超
相关人物
赵紫阳
相关人物
张伟烈
相关人物
张元恺
相关人物
庄炎林
相关人物
黄长溪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汇川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