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张廖姓氏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25
颗粒名称: 台湾张廖姓氏源流
分类号: K810.2
页数: 3
页码: 137-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台湾的张廖姓氏起源于唐朝时期的云霄西林张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云霄西林张氏的始祖。张氏宗族源于唐代,经历了战乱,分派至漳州,最终在云霄西林定居。明朝时,张氏族人逐渐迁往官陂定居,形成了官陂张氏一支。再辉公是官陂张氏的始祖,其儿子友来公在祖祠中祭奠云霄再辉公的神位时,决定以廖姓来报答友来公的外祖知遇之恩。友来公的后裔分派至日本、台湾,以张廖氏作为一个姓氏在外立族。张廖氏和张氏同宗,血缘一脉相承。
关键词: 云霄县 张廖 姓氏源流

内容

台湾的张廖姓氏,据查考有关谱牒史料,实出于今漳属诏安官陂张氏上世的迁台衍派,然其渊源则应溯至云霄西林张氏始祖。
  西林张氏族源,据《西林张氏家谱·总序》记载,乃始于唐总章二年(669)。时泉潮间“蛮獠啸乱”,有河南祥符(今开封)张龙、张虎兄弟,以府兵营将随归德将军陈政(陈元光父)入闽镇“故绥安县地”——今云霄。至垂拱二年(686)陈元光平定“啸乱”奏置漳州于西林后,张龙返回祥符原籍,张虎(伯纪公)则仍任职漳州。后因州治徙李澳川(今漳浦县城)而在漳浦中营村开基,今中营张氏家庙——太尉堂,便是初祖之地。
  唐末、五代,战乱频仍,虎公派下,四处播迁,有留漳也有回故籍者,世系已难考订,唯宋时尚有明山公系于谱。明山公传九世而至张论。张论,号元甫,南宋理宗开庆登己未进士,度宗咸淳二年(1266)拜参议大夫,因贾似道弄权,朝纲紊乱而隐居不仕。后随宋室避元兵,携幼子宗来入闽,先住沿海山后村,而后定居漳州故址西林城。故西林张氏修谱不修远祖,而以张论即参议公为始祖。
  参议公之后,二世宗来公、三世大美公均单传。至四世子仁公始生五子,长得安、次得仁、三得义、四得礼、五临寿(此为第五世)。其中二房得仁公生四子,长再兴、次志德、三再辉、四志仁(此为第六世)。再兴分派云霄西门,志德分派莆美,志仁分派莆美荔枝脚,再辉便是分派官陂之祖。
  再辉公名愿仔,生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行十二,故称十二郎公。因其分派官陂有一段曲折,故西林“总谱”及其在云后裔“本房谱”,记载略有异同。如总谱载:“得仁公三子再辉公,自幼避难外出。”而其分派云霄半径十一世孙正泰公修的《本房谱》则载:“我再辉公与其父得仁公,住居西林,再世德实公始迁半径”、“再辉公,原住西林五通庙后邓氏厝前,娶邓氏生二子,长崇善分派潮州金郊,次德实开居半径”、“再辉公,西林原有园三丘、厕三口,后德实公分住半径,去西林旧址甚远,难收税,送与菜埔秀才,为祖庙香灯之资。”又据官陂谱载:“官陂始祖张愿仔公,又称元子公,字再辉。原籍云霄西林和尚塘,避居官陂坪寨执教。当地廖化公(又称廖三九郎)单生一女名大娘,品行端正,聪慧贤淑,诵读诗书,事亲至孝。廖公见愿仔公英姿义气,忠厚风雅,敬而慕之,赘为东床。”谱中所列世系,再辉公为一世,友来公为二世,友来公生永安、永宁、永传、永祖为三世。三世后子孙昌盛,分派粤、台、闽各地。又载:愿仔公临终嘱咐友来公“吾深受汝外祖知遇之思,欲舍命图报,未能如愿,汝当代父报答。日后子孙生当姓廖,以光母族;殁当姓张,以存子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
  愿仔公殁后,友来公将奉神主入廖氏宗祠,廖氏族以其本姓张而善意劝却;又转奉云霄西林,张氏族勉曰:“生廖死张,一嗣双祧,宜自立一族以光张廖门楣。”遂以八抬轿吹鼓乐送神主还。至此,友来公便以坪寨故居中厅为祠,奉父神主入祀,而另立宗祠“崇远堂”。后世因有“张廖”和“活廖死张”“张骨廖皮”之说。后友来公又嘱咐子孙:“凡我子孙,生则姓廖,殁后姓张,不违祖命,以报廖公之德;父本姓张,来源于河南清河郡衍派,云霄西林和尚塘有祖业,日后应回祭祖扫坟,以尽孝道。若移居外地,姓张姓廖听其自便。”並立谱序五十字日:宗友永元道,日大继子心;为朝廷国士,良名万世钦;信能攻(光)先德,作述照古今;本基源流远,治谋正清深;克治祖家法,其庆式玉金。
  就以上三谱对照,说明再辉公先住西林已有后裔,后至官陂入赞廖家而另立张廖一族,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至于再辉公既娶邓氏生二子,又为何再赘于官陂廖家?既住西林又为何牵涉“和尚塘”?谱中未作明确记载。据调查口碑资料,相传再辉公因与邓氏不睦,而自赁屋暂居于附近的和瑞堂(俗称和尚堂),不久就到官陂去了。去的原因,一说是当塾师,另一说是挑货郎担卖针线去的。和瑞堂是其赁屋暂住之处,祖居则在西林。
  再辉公殁后,官陂张廖后裔繁衍发达,文武科第蝉联。然世代不忘云霄故祖,每年春秋必至西林大宗致祭。其母林氏,随志德公(即十一郎公,再辉公胞兄)居莆美,卒葬于志德公坟右肩,称“蜘蛛结网”。每年清明节再辉衍裔组织大队人马从官陂远道前来扫墓。而邓氏所出在半径(竹塔楼下附近,后因兵乱村庄废隳)开基的德实公后裔,据“本房谱”载,也同样建祠奉祀再辉公。据上,则分派潮州金郊的崇善公、开基半径的德实公和官陂的友来公,实为同父异母兄弟。
  官陂友来公后裔,至五世道明公即分派日本、台湾,因距开基祖未上百年,故将张廖做为一个姓氏在外立族,因称“张廖氏”。而官陂宗祠,后改书为“张氏大宗”。“张廖氏”:与张氏实属同宗,血缘一脉相承,都是参议公的衍裔。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文收录了追述汤铭盘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后云霄见闻、张达卿在辛亥革命前后、忆先父谈云霄庆祝民国成立、乌山游击队政工团追忆、解放初的“青干班”和“文工团”、乌山游击队活动亲闻、解放前后亲历二三事、忆胡耀邦同志来云霄、云霄县抗敌后援分会纪略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镇西
责任者
张耀堂
责任者
陈元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