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元光母妻的姓氏看他的籍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23
颗粒名称: 从陈元光母妻的姓氏看他的籍贯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130-1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会要辑稿》中关于陈元光及其家人的记载,提出陈元光是光州人的新证据,即其母亲为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人,妻子为河南人。与族谱比较,发现族谱在追封时间和封号上存在误差。
关键词: 云霄县 陈元光 籍贯

内容

陈元光是一位至今在闽南、台湾、粤东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不少台湾同胞奉他及当年随他入闽的部属为祖先,每年回大陆寻根祭祖。所以,关于陈元光的籍贯问题,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间题。
  关于陈元光的籍贯,主要有三说:一、光州,二、河东,三、岭南。在这次“陈元光与漳州开发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新解释。本文根据一条过去未为人引用的材料,拟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条新材料
  在《宋会要辑稿》礼类20之142至143页中,有《陈元光祠》一条,记载了宋代对陈元光及其父、母、妻、子、曾孙等人加封的情况。《宋会要》是宋代官方档案文书的分类汇编,有很高的权威性。陈元光在唐史中没有记载。宋代与唐代距离较近,《宋会要辑稿》这条记载,可以说是有关陈元光家世的一条重要史料。可惜过去未为人们所注意与利用。
  《宋会要辑稿》这条记载近三百字,为了便于读者利用,我将内容分列如下:
  一、陈元光祠所在地:为“漳州漳浦县”。当然,这并不是说宋代其他地方没有陈元光祠,只是漳浦县的祠规模较大而已。
  二、赐庙额时间:“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十月,赐庙额威惠”。这是得到政府正式批准的时间。各地威惠庙的名称,大概由来于此。
  三、陈元光历次追封情况:“神宗熙宁八年(1075)六月封忠应侯”。徽宗“宣和四年(1122)三月封忠泽公。高宗建炎四年(1130)八月加封‘显佑’二字。绍兴七年(1137)正月又加‘英烈’二字。十二年(1142)八月加封英烈忠泽显佑康庇公。十六年(1146)七月进封灵著王。二十三年(1153)七月加封‘顺应’二字。三十年(1160)又加‘昭烈’二字”。“孝宗乾道四年(1168)九月加封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
  四、陈元光父母追封情况:“父政、母吐万氏。绍兴二十年(1150)六月封父曰助昌侯(智超按:据下文,知为‘胙’之笔误),母曰厚德夫人”。乾道四年九月,“考胙昌侯加封胙昌开祐侯,妣厚德夫人加封厚德流庆夫人”。
  五、陈元光妻追封情况:“妻种氏。建炎四年八月封恭懿夫人。绍兴二十年六月加封‘肃雍’二字”。乾道四年九月,“妻恭懿肃雍夫人加封恭懿肃雍善护夫人”。
  六、陈元光子孙追封情况:“子珦。绍兴二十七年(1157)四月封昭贶侯”。乾道四年九月,“子昭贶侯加封昭贶通感侯。曾孙詠,封昭仁侯;谟,封昭义侯;訏,封昭信侯”。
  一个新角度
  上引材料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陈元光母、妻的姓氏。
  据《宋会要辑稿》所载,陈元光母为吐万氏。“吐万”这个复姓是很少见的。它不是汉姓,而是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的姓氏。
  据唐朝林宝撰的《元和姓纂》卷六,“吐万”氏下注:“代人,代为部落酋帅”。在记述吐万氏的郡望时,在“河南”下注:“周郢州刺史通生绪,永寿公”等等。这个吐万绪,《隋书》、《北史》都有传。《隋书》卷65本传中说:“吐万绪,字长绪,代郡鲜卑人也”。可见“吐万”氏是鲜卑族的贵姓,初居代北,北魏迁都洛阳后,迁到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地区。
  至于陈元光妻子的姓氏“种”(作为姓氏的种,音chóng,不是“種”的简化字),也是北方、而且主要是河南的姓氏。
  二十四史中种姓有传的共12人,其中后汉4人,宋代8人。这12人其实属于两个家庭,即后汉种嵩及其子岱、拂,孙邵。宋代种放,放侄世衡,及世衡子古、谔、谊,孙朴、师道、师中。在《后汉书》和《宋史》中,都明言他们是“河南洛阳人”。
  很难想象,如果陈政、陈元光父子象某些同志所说的是岭南人,甚至是岭南少数民族首领的话,怎么他们的妻子都是河南人。所以我认为,陈元光母、妻的姓氏,为陈元光为河南光州人增加了一个有力的旁证。
  从陈元光母亲姓氏可知,陈元光确实有少数民族血统,但不是南方的少数民族,而是北方的鲜卑族。
  与族谱的比较
  将《宋会要辑稿》的记载与《颍川陈氏开漳族谱》(云霄山美藏本)比较,可以看到一些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现象。
  一、关于威惠庙赐额时间:《族谱》作“徽宗宣和二年敕赐威惠庙”,比《宋会要辑稿》所载晚7年。
  二、关于陈元光的追封:《族谱》作“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封保定男,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忠应伯,神宗熙宁七年封忠应侯,徽宗宣和四年封忠泽公,高宗建炎四年封显佑公,绍兴十二年改封英烈显佑康庇公,绍兴十六年封灵著王,并赐衮冕,孝宗乾道四年封显应昭烈广济王”。与《宋会要辑稿》相较,多太宗、真宗两次追封,封忠应侯时间早1年,建炎四年漏“加”字,漏绍兴七年加封,绍兴十二年“加封”误为“改封”,且漏“忠泽”二字,漏绍兴二十三年、三十年两次加封,乾道四年漏“灵著”二字,“顺应”误“显应”。
  三、关于陈政的追封:《族谱》作“宋绍兴廿年封祚昌开佑侯”。据《宋会要辑稿》,知“开佑(祐)”二字是乾道四年加封的。
  四、关于陈元光母的追封:《族谱》作“宋绍兴廿年追赠厚庆启佑夫人”。据《宋会要辑稿》,知“厚庆启佑”为“厚德流庆”之误,而且“流庆”二字也是乾道四年加封的。
  五、关于陈元光妻种氏的追封:《族谱》作“熙宁七年封赞福静节夫人,建炎四年封显佑夫人,绍兴十二年封恭懿夫人,廿年封肃雍夫人,宝庆二年封善护慈济夫人”。与《宋会要辑稿》所载相差较大。《族谱》多载熙宁七年封赠。但从常理判断,熙宁七年为四字夫人,建炎四年不应降为二字夫人,《族谱》明显有误。据《宋会要辑稿》,知建炎四年所封为“恭懿”,非“显佑”。绍兴二十年加封“肃雍”二字。至乾道四年又加封“善护”二字。《宋会要》记载至宁宗止,理宗宝庆二年是否再加封,不详。
  六、关于陈元光子孙的追封:子珦,《族谱》作“绍兴廿年封昭贶通威文英侯”。据《宋会要辑稿》,“廿年”为“二十七年”之误。当时只封“昭贶侯”,至乾道四年加封“通感”二字。“感”与“威”字形相近,未知孰是?孙酆,《族谱》作“绍兴廿年封昭素袭美惠政武英侯”,《宋会要辑稿》无此记载。曾孙詠、谟、汙,《族谱》分别作绍兴廿年封昭仁翊德侯、昭义翊忠公、昭信羽顺侯。据《宋会要辑稿》,知绍兴廿年为乾道四年之误;三人分别追封为昭仁侯、昭义侯、昭信侯,无“翊德”、“翊忠”、“翊顺”等字;谟亦封侯而非公。
  七、关于陈元光母的姓氏:这是最值得注意的分歧。《宋会要辑稿》作“吐万氏”而《族谱》作“司空氏”。究竟谁是谁非呢?吐万是一个稀有的姓氏,《宋会要辑稿》不会杜撰。最大的可能是,《族谱》编者因“吐万”名不雅驯,加以改易;又因吐万是复姓,所以也用一个复姓“司空”去代替它。
  《颍川陈氏开漳族谱》是以陈政为始祖的。通过与《宋会要辑稿》的比较,可知从始祖以下,《族谱》的记载是有根据的,因而大致正确。所发生的差错,多数是在传抄、刊刻过程中无意发生的;但也有少数是后人为祖宗讳而有意窜改的。这个实例,对我们今后利用族谱材料有启发意义。
  一九九〇年十二月于北京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文收录了追述汤铭盘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后云霄见闻、张达卿在辛亥革命前后、忆先父谈云霄庆祝民国成立、乌山游击队政工团追忆、解放初的“青干班”和“文工团”、乌山游击队活动亲闻、解放前后亲历二三事、忆胡耀邦同志来云霄、云霄县抗敌后援分会纪略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智超
责任者
陈元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