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创办常山华侨农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03
颗粒名称: 回顾创办常山华侨农场
分类号: F324.1
页数: 5
页码: 53-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常山华侨农场的创办历程,以及早期面临的困难和干部群众的努力。作者提到了农场的干部配备、劳动组织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指出了农场的成绩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云霄县 华侨农场 创办历程

内容

常山华侨农场位于云霄县东南面,北联莆美乡,南接陈岱镇,全场总面积约112平方公里。
  农场所在地原是一片荒埔草地,俗称“鼎敢埔”。旧社会,这里有一个破落村庄,只住几户人家,因地瘦人穷,盗匪猖獗,后来屋塌人亡,遂变成一片野兽为害、土匪行劫、人迹罕至的荒凉草埔。周围的双山、迹仔(今叫桔仔)、大水堀三个自然村,地旷人稀,广种薄收,生活困苦,农民自叹这里地理不好,水土不和,死堀求生,没有出息。
  解放前城关方龙荫等人,曾在“鼎敢埔”办过农场,选地开荒,引种台湾蔗,种植花生、大豆,试图在荒地上投银取金,终因地瘦、风大、水缺,不得不赔本作罢。
  解放后,东山县劳改队曾在“鼎敢埔”办劳改农场,开荒种蔗,种粮食,改造罪犯。后因靠近沿海前线,于1952年转场搬迁,“鼎敢埔”又成了荒草萋萋的死埔。
  1952年冬,省侨委为了安置归国难、贫侨,在漳浦、云霄选址办华侨农场。省侨委王汉杰等同志来云霄听取县委和县建设科陈杨休同志的汇报介绍,经实地勘察,认为鼎敢埔地理位置好,丛长远看有它的发展前途,对于安置归难侨,创办华侨农场,有一定的条件,随即确定了下来。
  1952年底,省侨委干部庄明发同志带领20名干部、归侨到这里筹办建场。12月25日,首批147名马来亚难、贫侨安置到大水堀村,接收了劳改队留下的三座土房,二三百亩土地,一头耕牛,十二个粪坑,做为办场的家底。
  1953年元旦,农场正式成立,定名为福建省归国华侨常山集体农场(以后改为国营华侨农场),它是福建省第一个华侨农场,由县长赵克良同志兼任场长。从此,常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我原在漳州市委统战部工作,1953年一月初,组织上调我到农场任付场长,主持农场工作。当时,场部设在大水堀村,住房很困难,除劳改队留下三座土房外,还向当地群众借用一座祠堂和旧房,又临时搭盖一些草房,以解决场部办公和场员住宿。大家睡地铺,露天吃饭,白天生产,晚上开会、学习,生活十分紧张。但是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都愿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出力。
  办场初期,干部很少,党员干部只有我、庄明发、李修德三人,农场未成立党支部,都要到县委会支部参加活动。
  省侨委很关心农场的建设,要求省委调配力量,支援农场。后来,省委从省农业厅办的黄庄农场抽调一批干部、技术员、工人支援我场建设。其中有副场长谢文正(南下服务团成员,读农业的大学生)、会计刘守枫、出纳王砚农、技术员陈树椿等同志。场部机构人员很精干,只设人事科负责人秘劳工,科长李修德;总务科负责后勤基建,科长庄明发,生产科负责生产技术管理,科长谢文正(兼)、陈树椿。
  当时将首批147名场员编为四个生产大队,各队推选出正付队长各一名。一队队长洪朝辉;二队曾石溪;三队朱福;四队张洪德。大队以下建立劳动小组,十几个人为一组。场员实行劳动评工记分,十分为一个劳动日。虽有评工记分,实际没有工资可发,只由省侨委按人头每人每月拨款12元,其中9元为生活费,1元零用钱,2元为保留金,到年终才结帐分红。头一年因投资大,投工多,收入少,报酬低,但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的情绪很高。
  办华侨农场一是为了安置难、贫侨;二是要发展生产,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当时我们面临的是荒地一大片,良田没几亩。归难侨虽身强力壮,可是多数人没有种过田,既不懂水肥土,又不会犁耙播。我们几个领导也是办场新手,但是大家心连在一起,不懂就学,边学边干。有的归侨不会犁田,就一人拉牛,一人撑犁,一人赶牛,慢慢牛也驯服了,人也学会了犁田。不会插秧就拉绳子,对准绳子插,尽管这样插,还是“满天星斗”,七歪八斜。办场第一年开荒1000亩,播种水稻220亩,种植甘蔗、花生、大豆、地瓜1400亩。种植面积很大,但收成很差,水稻单产306斤,大豆收不回播下的种子,甘蔗可用麻袋装,地瓜没有鸡蛋大,收成不够本。因此有人怀疑:能不能在常山办场扎根?黄土石里能不能榨出油水?日社会有人办场失败了,前车可鉴。有些人动揭了,甚至有个别人离场回故乡落户或自找出路。但是多数人认为办场一年来,垦荒造田上千亩,种植了主什粮,取得了经验,成绩很大,是成功而不是失败。
  1954年,农场建立党支部,我任支部书记兼场长,庄明发和李修德同志任付场长。我们受省侨委的重托,不辜负党的期望,认真总结办场一年来的经验教训,同心协力,决心把农场办好。我们遨请省农学院李来荣院长,来农场讲授农业知识,帮助农场指导农业生产。又请省农业厅派员对农场土壤进行科学分析,认定农场土质粘性大,酸性高,必须增加有机质肥料加以改良。针对农场地瘦、水缺、风大、虫多、技术落后的状况,我们提出了改造自然的五大措施:①大养禽畜,增积土什肥;②筑坝蓄水,改善灌溉;③造林防风,防止水土流失;④深耕防旱,提高地力;⑤防虫治病,扩种多收。各生产大队根据农场提出的五大措施,订计划定任务,开展劳动竞赛,并提出了“安下心、扎下根,誓把荒埔变良田,黄上变成金”的口号,向荒地进军,向山海要肥。在农场干部带领下,场员日夜奋战,黑夜当白天,月亮当太阳。数九寒天,干部场员冒着刺骨的寒风,到八尺门挖海泥,捞青苔。上山烧“火烧土”,积草根肥。在沉积土里挖泥炭土,积土什肥。又组织场员挖塘积水,筑堤蓄水,造林保水,大做“水、肥、土”文章,大抓深翻改土,合理种植,尤其热带作物胡椒、橡胶、沙捞越菠萝的引种成功,为农场发展多种经济,增加收入,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全场艰苦奋斗三年,农场耕地扩大一倍,改良土壤2200亩,种果720亩,造林1850亩,饲养禽畜1045头,粮食总产翻一番,实现全场粮食自给。1957年农场生产总值增至60万元,盈利一万多元。从1957年到1959年的三年中上调甘蔗、粮食、水果、禽畜、果苗、香料油等农付产品5万多担,价值17万元。办场十年总盈利二十余万元。五十年代末,农场建设已初具规模,农业迅速发展,工业具有一定基础,畜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相应发展,场员看到了农场的变化,更加安心农场,热爱农场。
  农场的巩固发展,为安置归难侨创造了有利条件。1960年印尼政府排华,农场根据省侨委的安排,进行扩场,先后安置印尼归侨三千多人。1978年又安置越南归难侨二千多人。七十年代末,全场共安置归难侨八千多人。以后陆续批准一批批归侨出国出境定居。现在全场还有归侨1959户6608人,他们来自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美国、日本、印度、文莱等十三个国家,其中归难侨人数最多,大多数人为当地政府排华回国的;也有自费回国读书、自愿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他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为创办农场、建设农场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许多老场员经过劳动锻炼,政治素质提高了,有的入党入团,有的提拔干部,有的培养为专业人员,为后来全省华侨农场新场建设输送了一批千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为侨办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青年骨干。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文收录了追述汤铭盘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后云霄见闻、张达卿在辛亥革命前后、忆先父谈云霄庆祝民国成立、乌山游击队政工团追忆、解放初的“青干班”和“文工团”、乌山游击队活动亲闻、解放前后亲历二三事、忆胡耀邦同志来云霄、云霄县抗敌后援分会纪略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仕良
责任者
叶通书
责任者
王汉杰
相关人物
陈杨休
相关人物
庄明发
相关人物
赵克良
相关人物
李修德
相关人物
谢文正
相关人物
王砚农
相关人物
陈树椿
相关人物
洪朝辉
相关人物
李来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