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苑隨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辑(总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772
颗粒名称: 畫苑隨筆
分类号: J203
页数: 5
页码: 83-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画苑随笔》是一篇介绍云霄县画家的文章。在文中介绍了几位明末清初的画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和风格。文章提到的画家包括吴猴、元老先、王秋祺、张墨湖、黄碧湖、王家、张心田、高楚珍、吴瑞、张茂春、张进生、张华、郭水德、方火炉和张崇生。这些画家对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不同类型的绘画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独特风格。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一些画家不仅专注于绘画,还兼顾书法和其他艺术形式。虽然有些画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但他们在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画苑 锦绣 随笔

内容

云霄为漳州始建州治所在。其时画苑锦绣,自应相当可观,可惜年代久远,无以稽考。至民间寻访所发现者,仅有明末清初画品。现将搜罗所得,拾缀成篇。
  吴猴,明末清初本里人,在江南福建一带声誉甚高。在黄道周的民族气节感染下,专精关羽图。所绘关羽形象逼真,威风凛凛,头部有七处高光点,人们习惯称为“七星头”,在民间最受欢迎,是难能可贵的作品。
  元老先(仙)(道光前后至1810年前后),王秋祺的老师,他的写意作品以墨运线,略加淡彩设色,笔迹洗炼清劲,作传真画能精密有法度,形神兼备。云霄清代的书画艺术至元老先,可说是达到兴盛时期。
  王秋祺(1860前后——咸丰前后),师事元老先,能作人物、山水、花鸟、写照,尤以花鸟画倍受称道。用笔清劲挺拔,设色明丽清润。所作写真画精密有致,气韵生动。山水画用笔凝农,笔法讲究,淡色积染,风格古朴典雅。
  张墨湖(咸丰年前后——1858年前后),前清监生,名之翰,字墨湖,本县下坂村人,作品以墨水牡丹著称。笔墨苍润,潇洒稳健,具有朴厚大方的特点。平时多活动于云山书院。
  黄碧湖(1859年——1916年),名连藕,字碧湖,云霄城关人。晚年从国外回乡。精诗文,工书法,所作书法各体皆备,小楷精妙,行书出自颜真卿,隶书笔法方圆并用,遍临汉碑而自成体制,在当时的云山书院中悬挂着他所书的隶书对联。
  他还专精墨水画,多见于梅、兰、菊、竹、牡丹盆石,作品风格具有飘逸古朴神韵,寄意深远,诗书画溶于一炉,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见爱国思乡的深情青。
  王家(1871年前后——咸丰年前后),城关人,以画为生,长于写生。专绘传神画,精工逼真,钩勒精妙,所作人物能传神达意,形神肖似。其中,屋宇、闱室、屏嶂、庭院、墙壁、家具,界画工整。古董器物、花盆禽鸟、奇石树木、笔致劲秀,设色浓丽,金线钩斫,配以青绿,繁而不冗,布景周密,富有装饰性。部分浅绛设色,笔致凝练,匠心独运,整幅画风格华丽雅致。
  张心田(光绪年间),莆美人。专精梅、兰、菊、竹,尤以墨竹著称。所绘作品“墨分五彩”“浓淡干湿”相宜。配上与画面协调的书法,在当时“文人画”中占有一定地位。与当时云霄厅同知秋嘉禾结翰墨缘,笔墨交往甚多。
  高楚珍(光绪年前后——1888年前后),字一行,号荆南,又号云湘道人,云霄县城关人。一生以书画自娱,师事张墨湖。作画不计较报酬,是个高产的书画家,作品风格清劲秀润,蕴含丰富,诗书画印溶于一炉,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见浓厚的文人气息。作品多见于梅、兰、菊、竹及盆石花卉。
  吴瑞(光绪年前后——1890年前后),人多称其为瑞先。字文藻,云霄城关人,是我县近代著名画家。他师事王秋祺,对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均有较深造诣,尤精人物画,线条潇洒中见凝练,笔法考究,用色以浅绛为主。作品给人以洒脱、典雅而又清劲的感觉。
  他兼作写照画,从而得到优厚的经济收入。所作行书端庄流丽,秀逸天成。
  张茂春(1877——1935),长壁画及工艺美术,作品内容多是对于社会现实的生活描写,有深刻的幽默感,如《赶公猪配种图》,给人的印象是既真实又诙谐。可惜他穷庐寒灯绘丹青,一生贫困潦倒。
  张进生(光绪至宣统年间),城关溪美人,因少时患天花病,脸部有斑点,背后人多称其“冰(斑)进生”。一生务农并兼画工,善作巨幅作品,气势雄伟,形象逼真,是个出色的农民画工。
  张华(宣统前后年间),人称华师,城关溪尾人,专精壁画,云霄庙宇壁画作品多出自他的手。绘于宣纸的作品也甚多。擅长花鸟画,线描,没骨法结合互用,作点状讲究,赋色鲜活明快,形象生动活泼。所绘人物画形神兼备,铁线淡染,明丽清雅。并作山水画。在全县城乡,甚有影响。今云山书院右侧门楣保留其遗作一幅。
  郭水德(1892年——1966年),字恩波,号墨腾,云霄城关人。经营乾兴药房,专精梅、兰、菊、竹,尤以墨水葡萄著称。笔意秀挺,笔法简静,脱尽苍老之气。
  他的书法清劲遒丽,蕴含丰富,讲究先入静后作书,用笔一丝不苟,笔到力到,秀润可喜。
  方火炉(1914——1971年),青年字练青,中年字练丹,晚年字候丹,自号玄青散人。自幼酷爱绘画,其父因此把住家大厅作为装裱店,让他从装裱画中吸收吴猴、吴瑞、古松、谢馆樵、马兆麟等前辈国画传统技巧精华。
  他拜陈元素为师,初学传真画,再学花鸟画,山水画,然后专攻写意人物画。他的人物画风格沉雄古劲,用笔奔放,挥洒自如。用色以浅绛为主,干净利落。
  解放后曾参加县、地、省美术作品展览,为配合宣传工作绘制了大量宣传画连环画。
  一九五八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从此抱病在家,但他仍能认真传授画艺,鼓励学生精益求精,把传统艺术继承下来。
  张崇生(1926年——1980年),字季高,自幼学画,得其父民间画师张茂春家传。后经本县石润华先生培养,就学于广州美专国画系。并为石先生招为女婿。进美专师事岭南派大师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为该系优秀生,1949年毕业。
  解放后任云霄一中美术教师。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县、地、省展览,作品《秋深菜绿》、《垂钓》参加华东区展览获得好评。他所作的连环画作品紧密地配合了宣传工作。在校内除了正课外,还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孜孜不倦,奖掖后进。他治学严谨,手不释卷,有时竟夜以继日地进行创作。由于劳累过度,于1980年8月因高血压而病倒,逝世时病榻上堆放着他的手稿以及一些名画家的作品,使人感觉他好象是在艺术的境界中渐渐溶化了。
  他不幸过早逝世,才华未能充分发挥,但是他在教学中提倡创新、写实,对我县中国画在内容、形式,技法上的革新作出了贡献,是令人不能忘记的。

知识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辑(总第十四辑)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辑(总第十四辑)》

本文记述了关于云霄县的文史资料,涉及抗旱斗争、移民安置、企业发展、民间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其中还包括了具体人物的传略,如方大利、许天爵等。此外,还收录了关于云霄县行政区划、水文、桥梁等方面的文章。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和人物传略等信息需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取,无法在给出的信息中进行具体生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煌荣
责任者
吴猴
相关人物
元老先
相关人物
王秋祺
相关人物
张墨湖
相关人物
黄碧湖
相关人物
王家
相关人物
张心田
相关人物
高楚珍
相关人物
吴瑞
相关人物
张茂春
相关人物
张进生
相关人物
张华
相关人物
郭水德
相关人物
方火炉
相关人物
张崇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下坂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