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兜畲族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辑(总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768
颗粒名称: 坡兜畲族村
分类号: K295.7
页数: 3
页码: 60-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坡兜畲族村是福建省云霄县的一个畲族村,于1987年恢复畲族成份。锺姓是坡兜村的开基祖,可以追溯到福建汀州府时期,历经五百年。村中保留了一些特色习俗,如锺馗庙的崇拜、农历五月初三的祭祀、女儿出嫁的仪式等。由于人数少和汉族杂居的影响,畲族传统习俗在坡兜村逐渐淡化。
关键词: 坡兜畲族村 锺姓 福建

内容

1986年4月10日,云霄县人民政府根据坡兜、圳头、安前、安后等四个自然村和下河乡政府关于要求恢复这四个自然村锺姓村民畲族成份报告的要求,在县、乡、村三级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云政(86)018号”文,向漳州市人民政府提出“关于下河乡坡兜等四个自然村恢复畲族成份的报告”。1987年12月1日,漳州市民政局以“(87)漳政民字第091号文批复,同意原属下河乡车圩村的坡兜87户、498人,下洞村的圳头55户、308人,安前32户、161人,安后21户、119人,以及散居於云陵镇溪美街等14户、68人,合计200户、1159人,由原来的汉族恢复为畲族成份。坡兜等四个自然村,由原来的车圩、下洞两个行政村析出,成立坡兜畲族村民委员会。
  据坡兜现存《锺氏祖宗源流图记福建汀州府实录》载:“祖公先在河南省开封府许州颖川郡”,至锺朝“因彼处不堪安业”而“流移福建白虎村”,卒,“葬在汀州府”。锺朝后裔道器,讳准,举进士,来任漳州府教喻,遂居于海澄。道器第六子化成、生耿仿,耿仿第三子伴儒迁居厦门锺宅。伴儒第四世三房颜德迁安溪善坛,四房颜发于明宣宗即位期间流居云霄,即为坡兜等锺姓开基祖。至今传二十一世,历五百年。经与安溪善坛、惠安锺厝、鸢峰等畲族村查对族谱,证实均为锺伴儒的第四世分支。而锺伴儒又与芗城区浦南镇松州村开基祖锺得玉、诏安锺姓开基祖锺节玉,同为海澄锺道器之后。这些族谱都同样载有“山有龙来水有源,后代子孙凭祖先,不认祖先遭雷打,千世万代永不昌”的“祖训”。他们之间还世代相传联系暗语:“许由许由,与你无仇,五百年后,与我添油。”1966年安溪善坛锺玉邻、锺玉庭、锺江华等,来云霄参加龙汾干线公路漳江大桥建设,即靠此暗语与坡兜锺氏联系上的。
  坡兜至今还保留一些颇有特色的习俗:村中有锺馗庙,村民奉为祖先,每年冬至前抬着锺馗神象游乡;从不参加邻村一切有关祭祀陈元光的迎神赛会;农历五月初三,家家户户祭拜祖先,祭品中有一件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把香蕉切成数截,置于盘中(后改为豆干);女儿出嫁要到锺馗庙借剑一把,由一人佩带,一人拖着榕树枝为前导,送新娘到婆家,并把剑放置床顶,四个月后收回庙中。叫做“拖青佩剑。”
  由于锺姓人数少,又长期与汉族杂居共处,固有的畲族传统习俗已逐步淡化。

知识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辑(总第十四辑)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辑(总第十四辑)》

本文记述了关于云霄县的文史资料,涉及抗旱斗争、移民安置、企业发展、民间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其中还包括了具体人物的传略,如方大利、许天爵等。此外,还收录了关于云霄县行政区划、水文、桥梁等方面的文章。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和人物传略等信息需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取,无法在给出的信息中进行具体生成。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耀堂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云霄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漳州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下河乡
相关地名
下洞村
相关地名
车圩村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云陵镇
相关地名
溪美街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白虎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