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私立集友小学简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742
颗粒名称: 云霄县私立集友小学简史
分类号: G629.285.7
页数: 4
页码: 62-65
摘要: 本文从集美补助时期、民办公助时期和合并公立时期三个方面介绍了云霄县私立集友小学的发展历程,描述了学校在各个时期的经费来源、校董会的作用、学校的设施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学校的教学活动和社会联系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私立小学 校史 云霄县

内容

云霄县私立集友小学(初名云霄公学)创办于一九二六年秋季。它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创办集美学校(各校)和厦门大学之后,进一步致力于大规模普及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根据实际情况,云霄县私立集友小学自一九二六年秋季开办至一九五二年春季结束的首末二十六年中,大体上经历了集美补助、民办公助和合并公立三个时期。
  一、集美补助时期(1926—1932):一九二五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决定于设办集美学校和厦大的同时,在集美学校董事会设立教育推广部,准备在闽南各县补助五百所学校,分期实行。一九二六年先在一些县成立公学十五所,其中即包括我县的一所。当时集美校董会教育推广部主任陈延庭通知我县在集美学校毕业的一部分校友,成立开办“云霄公学”筹备小组,并以陈凤岐为召集人。由集美校董会补助开办费二百元,每年经常费三百元,在本县城关塘坪租用以前曾设立“硕文小学”的吴氏祠堂为校址,随即进行修建。
  同时,还定制学校需要的各种设备,如办公桌椅和课堂桌椅等。后因开办费用不够,本县在集美学习的校友闻讯,每人乐捐一元相助,使建校工作得以顺利进展。接着,集美学校董事会即正式委派集美高级师范学校毕业生吴绍箕为云霄公学的首任校长。学校设有总务课,教务课,训育课,体育课。教师有吴爵、陈凤岐、戴国昌、梁云章、沈嘉亨、汤济洧等,都是从集美学校培养出来的师资。学校初开办时设一年级到四年级,共四班。第一学期招生八十四名,全部优待免费入学。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本校举行开学典礼,以“真勤”为校训,还把集美学校的新学风也带来了。建校初期,集美校董会所补助的经费,除发给增聘的一位老教师(黄汉先生)和一位工友的工资外,全部用到修建、办公、教学上面。其他从校长到各位教师都是尽义务的。这样坚持了近两年。因为经费困难,后来,学校只好按本县各小学收费标准,分低、中、高三等,收费一至三元。学校逐步发展为完全小学以后,于一九三〇年春季向本省教育厅办理立案,改校名为“云霄县私立集友小学”;还扩充教室,增加班级,开设幼稚班。在这期间,学校每年都举行恳亲会、成绩展览会、游艺会等,从而加强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扩大了教育事业的影响。
  二、民办公助时期(1932一一1949):一九三二年秋季以后,由于陈嘉庚先生在新加坡的营业衰退,集美校董会教育推广部对各县集友小学暂停补助。学校经费主要依靠募捐和收费。虽然国民党县政府每月给予补助八十四元,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加上后来伪币贬值,给学校造成了更大的困难。一九三七年秋季,原任校长吴绍箕到省里参加中心小学校长训练,以后调任他职。校长职务即由集美学校董事会及本校董事会聘请陈凤岐继任。当时,学校得到各方赞助,续有发展。一九四〇年,校董会在漳州向热心教育人士募款万元支持本校,除将该款一部分购置学校基金田外,其余用于修建教室,添置教学设备。解放前夕,学校困难愈多。各县集友小学大都相继停办,唯独我县集友小学一直坚持到解放以后。
  三、合并公立时期(1949——1952):云霄县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解放,本校照常开学。因学校经费困难,先由县人民政府拨款补助,一度改校名为云霄县城关第四街人民小学。一九五二年二月初,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陈嘉庚南下视察,莅临我县,特召见本校校长陈凤岐,垂询集友小学的情况,十分关怀,并当场向县长石瑞和文教科长李晓山建议,将集友小学收归公办。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同意。第二学期,学校随而改为本县城关第五小学,以吴水琛为校长。原任校长陈凤岐调往佳州小学为负责人。以后,第五小学又并入现在的永新小学。集友小学塘坪原址已改建为教学楼,成为永新小学校舍的一部分。
  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日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二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记述乌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以及一些相关的革命历史故事和人物事迹,展示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凤岐
责任者
陈嘉音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