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血吸虫病流行与消灭的经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738
颗粒名称: 云霄县血吸虫病流行与消灭的经过
分类号: R183
页数: 8
页码: 37-44
摘要: 本文详细描述了血吸虫病的危害和影响,以及云霄县在消灭血吸虫病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文章主要包括血吸虫病在云霄县的流行情况、防治工作的展开和成效、群众动员和参与、疫区的变化和发展等内容。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防治工作 云霄县

内容

血吸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阻碍生产发展的寄生虫病。此病广泛流行于亚非拉七十多个国家,遍及我国南方十二个省、市、自治区。据两具西汉古尸的考察,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的历史最少有二千一百年。“神仙难治膨胀病”。在旧中国,血吸虫病被视为绝症。患了这种病,身体逐渐消瘦,四肢无力,肚痛腹泻;到了晚期,肝脾肿大,肚腹膨胀,男不长、女不育;最后丧失劳动能力,直至被活活折磨而死。疫情严重的地方,十室九空,田园荒芜,村毁户灭,人烟绝迹。
  云霄县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不大。一九五六年以后,经三次普查确定的流行区域,仅有火田公社的古楼、瓦坑、佳园、溪口四个大队。其中十三个自然村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孳生地。十八个自然村有病人、病畜存在。追溯血吸虫病在云霄流行的历史,长达三、四百年,最短也有一百多年。其危害程度相当严重。据调查材料统计,四个流行大队,在解放前的近百年间,就有十二个村庄被毁灭,六百多户人家死绝,一千九百多人被夺去生命,二千七百多亩良田荒芜。
  史载,远在汉朝,就于盘陀岭设置蒲葵关。唐朝在古楼设驿站。说明古楼一带的历史悠久,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人烟稠密。据考证,古楼乡白楼村,在清朝时古楼驿被裁撤之后,仍是一个“千丁大庄”,分为七个村落,即白楼、灰楼、内桥头、溪沙楼、新楼仔、坎顶、坎下。后来,由于病魔残害,官绅盘剥,兵燹洗劫,至一九四九年解放时,仅存白楼、灰楼两村,三十三户,一百五十八人。笔者访问过该村幸存的林水旺、林泉水二位老人。八旬高龄的林水旺口述:“自从我们的祖辈开始,古楼一带就见过大肚病,以后愈传愈多。有的村子,人们死的死,逃的逃,直至毁村绝户。”他曾目睹灰楼村对面的坎下村,从三十几户、一百多人口,到全村毁灭的全过程;亲眼看过白楼村林和顺等二十七户人家死绝,以及林杨柳一家的悲惨遭遇。他说:“林杨柳一家九口,一九四六至四九年,‘三年丧六命’,幸存三人也病体衰弱,婶娘肚大不怀胎,杨柳长成老小孩。”林泉水老人介绍:“灰楼有个名叫林老桐的,就是患大肚病,在临终之前,呻吟惨叫,令人毛骨悚然。其父为了治好儿子的恶疾,耗尽家资,延医无效,只得跪拜天地,让儿子早日‘归天’。”他还说:“罗英仔是个老病妇,死后肚大如鼓,装不进棺材,只得剖腹放水,才能收殓入棺。”两位老人皆道:当时的白楼村,村前屋后,荆棘丛生;山坡路旁,荒坟累累;成片田园,荒草代禾;活着的人,脸黄肌瘦,腹膨背驼。到处一片凄凉。
  昔日白楼的惨景,便是当时疫区的缩影。“家玻人亡寻常事,田园荒芜不稀奇。只见寡妇大肚丁,难闻婴儿啼哭声”。就是当时这一地区的写照。
  解放后,党中央十分关怀人民的疾苦。毛主席早在一九五五年冬,就向全国人民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云霄县于一九五六年开始全县第一次普查工作;一九五七年七月,发现了古楼、后埔二个乡(即现在的古楼、瓦坑、佳园三个大队)有血吸虫病流行。于是,就于当年十一月,县里正式成立血防机构——县防疫站血吸虫病防治组,配备技术员十人,进驻流行区开展防治工作。为了加强党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县委成立五人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下设血防办公室;血防组也增配了十二名卫生学校的毕业生,使血防组专职人员扩大到二十二人;并于是年三月九日,召开了全县第一次血防工作会议,制订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苦战实干四个月,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规划,掀起消灭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高潮。县委副书记袁伍度同志亲莅疫区,组织灭病大会战。疫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奋战一百零五天,首战告捷,消灭钉螺孳生地面积一十三万六千平方米,占当时发现的总面积98%%;治疗病人二百九十人、病牛九十八头,均占当时查出总数90%以上,基本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此后三年,一九五九年至六一年,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使消灭血吸虫病的斗争处于低潮。大部份人员转入“三虫”、“四病”的防治工作。仅留少数专业人员,在疫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配合下,仍然作出不小成绩:新发现并加以消灭的有螺面积达到六万五千三百八十七平方米,新查出并加以治疗的病人有一百三十五人。但因反复斗争坚持不够,消灭疾病的速度,未能超过其繁殖和传布的速度,所以成效不高,不能达到消灭的目的,残余尾巴甚长。到一九六三年,还查出四十四个有螺点、段,面积达三万八千二百八十六平方米;粪检还发现新病例十六人。当年五月,县委在传达省血防工作会议精神时,分析了疫情现状,总结了前段工作的经验教训,重新加强了领导,调整了各级血防领导小组,把专业队伍扩大到十三人,再次报起消灭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新高潮。连续三年,一年四季不停顿地反复斗争,查清、灭净全部钉螺,治疗了全部查出的病人、病牛。到一九六五年,古楼、瓦坑、佳园三个大队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要求。接着,组织了第二次全县大普查,于一九六七年八月十一日,又发现了溪口大队的新流行区,随后组织扑灭。在一九七〇年,取得全县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胜利。
  为了达到完全消灭的目的,在基本消灭的基础上,乘胜前进,开展第三次普查,没有发现新疫情,就在原疫区掀起第三个高潮,连续打了四个重点战役。首先,抓了卫生基本建设,实行“民办公助”,先后在四个疫区大队建设卫生厕所六十二座,大贮粪池六十三个,“三合一”沼气装置一百五十四套,移建猪圈三百五十五栏,牛舍二十二间;还建成。简易自来水七套,供水到家四百零三户;新挖水井四十六口,大大地改善了疫区的卫生条件。其次,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原有螺区的环境达十一万七千七百五十一平方米。还裁弯取直改造了古楼、瓦坑、佳园三个大队各水系的主干流——长拖溪,全长七千零三米,消除了钉螺复生的隐患。同时,以粪检、直肠活检、血清反应、体检等综合诊断,彻底查清病情。结果,新查出轻型病例一百零九人,并加以治愈。最后,加强螺情监测,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复查,防止钉螺死灰复燃。
  回顾云霄县消灭血吸虫病斗争进行的二十二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发动群众,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真贯彻“积极防治,综合措施,反复斗争”的方针,取得辉煌的战果。在整个防治过程中,我们采用科学技术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土洋结合,本标兼施,开展防治工作,先后投工一十六万多个劳动日,在流行区反复调查钉螺五十次,累计查螺面积二千九百九十三万平方米,发现有螺面积二十三万二千零六十八平方米。还组织了二十五次群众性和专业队相结合的灭螺运动,以土埋、移沟、改道、堵洞、撒药、火焚、水烫等灭螺方法,灭螺面积达八十六万一千四百六十六平方米,彻底消灭了钉螺,斩断了血吸虫的生活史。在这期间,进行了十次的粪检,二次综合诊断,共查了三万多人次,发现病人五百五十七人、病牛一百三十头,经八次免费集中治疗,治愈全部病人、病牛,消除了传染源,还完成了卫生基本建设,阻止此病的传布途径。终于在一九七八年,经地、省血防办分别考核验收,认为符合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于是,省委血防领导小组正式宣布:云霄县自一九七九年元月起为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送走“瘟神”,迎来了人间春色。随着血吸虫病的消灭,疫区人民的健康得到保护,生产蓬勃发展,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逐步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据不完全统计,消灭血吸虫病后的一九七八年,比防治前的一九五七年,疫区四个大队,人口增长一点一一倍,劳动力增长二点二五倍;耕地面积扩大18·6%,山林果树面积扩大三点五八倍;粮食产量增长一点一二倍。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三点六一倍,社员纯收入增长二点三倍。过去濒于毁灭的白楼村,如今生气勃勃。全村恢复到八十多户、五百多人口。草棚、土屋换了新楼房。家家安电灯,户户用自来水。受尽折磨的林杨柳一家,如今过着幸福的生活。扬柳本人康复之后,成家立业,光荣入了党,当上生产队长。现在,他和婶娘、弟弟三家合计十七人,住宿十一间新房,吃穿有余,生活美满。昔日衰微破败,几成废墟的疫区,如今是山青水秀,田连阡陌,公路四通八达;村里新房鳞次栉比,入夜电灯通明,歌声嘹亮。有的村庄还实现自来水化、沼气化。不少家庭配备“二车”、“三机”、“四时衣”,初步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广大疫区人民异口同声地说:“感谢共产党、人民政府给我们带来幸福。今天的生活,好像腊月甘蔗——节节甜啊!”一九七四年四月,华裔美籍医学博士、联合国卫生督察员林绍兴先生一家参观了疫区,看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后的兴旺发达景象,深有感触,连声称赞:“祖国伟大!社会主义好!”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全国消灭血吸虫病科研协作会议在云霄召开时,来自我国南方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寄生虫病研究所领导、血防战线的专家、教授、研究员、医师和中央血防办公室首长,以及我省领导等六十多名到会代表,对云霄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疫区面貌焕然一新,送走瘟神树榜样!”
  这正是:
  彻底根治血吸虫,
  瘟神送尽遍春光。
  党为人民谋幸福,
  盘陀岭下换新装。
  为了庆祝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胜利,表彰血防工作有功人员和先进单位,云霄县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二年五月十四日,召开了云霄县消灭血吸虫病庆功大会,通报表扬了八个先进单位,给三位同志记一等功,给三位同志记二等功,给十二位同志记三等功,并分别给予奖励。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二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记述乌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以及一些相关的革命历史故事和人物事迹,展示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阅读

相关人物

庄火金
责任者
方立强
责任者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