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88
颗粒名称: 我的知青生活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7
页码: 150-156
摘要: 本文讲述了1975年7月,一位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诏安县深桥公社后埔大队插队落户,开始了知青生活。知青们在知青点艰苦劳动,面对经济困难和文化生活条件的挑战,但也有许多难忘的趣事和成长。他们努力锻炼自己,最终获得了不俗的成就,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知青生活 劳动 文化生活

内容

1975年7月,我在诏安中学(现诏安一中)高中毕业,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报名上山下乡,到本县深桥公社后埔大队(现深桥镇后埔村)知青点插队落户。回首33年前的知青生活,使人思绪万千,岁月的长河难以淘洗掉磨练我的那一幕幕往事……
  知青新家
  从1974年起,诏安县也推广湖南株洲关于建立知识青年集体户即“知青点”的管理模式,按县直单位与有条件的大队(行政村)挂钩,建立知识青年点。知青点的建立和管理,比1969年以来上山下乡老知青们的劳动生活条件,可谓大大前进了一步。我和同届毕业的徐福东、许毅川等人,按父母所在的粮食系统工作单位报名,被分配到后埔大队知青点。
  后埔知青点的房子由国家拨款和大队协助建成,两层石木结构的楼房,上下各3间,杂木楼板,装修虽然简陋,但也算宽敝明亮。记得我们第一批到知青点的有14人,加上早先单独到后埔大队插队的2名知青,也并入知青点管理,还有后来陆续下乡的历届学生,到1976年底,知青点人数最多时达到24名。
  1975年7月5日,这个后来成为我和许多知青一生难忘的日子,成了我们入伍年月的档案记载。那一天,县委和县革命委员会(现县委和县政府)在中山公园广场(那时还是个广场)召开规模盛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欢送大会,规格和欢送应征青年参军入伍一样,我们都胸戴大红花,知青们的家长代表也送我们到知青点。
  当家长代表和知青们到达知青点时,受到了大队领导和社员群众的隆重欢迎。大队党支部书记叶何春发表了热情的欢迎词,大队部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饭后,当家长们乘拖拉机返城时,知青们的心都酸溜溜的,好几个眼眶都红了。记得母亲对我说:“你要听大队领导的话,好好干,注意身体……”
  后埔大队党支部分工叶锦聪副书记分管知青工作。在知青点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我被大家推选为知青点组长(点长),主管学习,蒲少坤为副组长,管生活。大队叶副书记对大家说:“大家响应党的号召,从一个城里的学生婴仔成为一名光荣的知青,到农村来锻炼,你们要努力干,争取好表现,将来国家需要保送读大学、招工和参军,你们都是人才……”这是多么热忱朴实的语言!当时我心里想,叶书记不讲扎根广阔天地炼红心,而讲国家需要上调回城,真敢讲实话……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大队叶副书记极有远见,似乎早就看到了这场由伟大领袖亲自发动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结局……
  知青点成立之初,和社教工作队合办集体伙食,过了一个多月,后来又因生活费来源困难而由大锅饭的“公饭公菜”改为“公饭私菜”。由于后埔村离县城10多公里,大家利用十天半月轮休1-2天的时间回到城里家中,弄来下饭的菜,有肉丝炒菜脯、贡菜、肉松等,五花八门。当时,知青劳动得来的工分还不够养活自己,还要靠家里资助。知青点因此伙食费困难而换了三任司务长,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还是沈顺添的司务长当得民主,大家服气,他把伙食帐定期公开,就象今天的“政务公开”。为了让大家安心劳动,大队部派了村寨里一个50多岁手脚麻利的中午妇女为我们知青点煮三餐饭,大家亲切地称她为“阿姆”,大队还每天补她1个工的工分。按当时的政策,知青们下乡第一年,享受国家城镇粮油定量供应,每人每月33斤大米的配额。知青点把供应口粮集中起来,每天每人按1斤大米的标准,早中餐各三两稀饭,晚餐四两干饭。后来三餐改为三、六、六两,有的还要吃双份。正在长身体的知青们,三两稀饭下肚,挥几下锄头就消化了。大家常饿肚子,又不敢回城向家里多要点米,怕增加家里的负担,因为那时家里的口粮也是定量供应的,大家觉得这样已经比当地社员们好多了。
  知青点成立之初,后埔大队就对知青的文化学习非常重视,规定每周二、四下午专门学习,念报纸,工分照给。知青们还兼各生产队的政治夜校辅导员,我和沈顺添都兼过总辅导员。后来这一做法还到县知青工作会上介绍经验。我还利用工余时间读了许多文学名著,如周立波主编的《散文特写选》、《唐宋词百首浅释》和蒋孔阳的《文学概论》等书,自学了《物理》、《数学》等自学丛书,给后来参加高考打下了基础。
  初学制茶农艺
  后埔大队有4个自然村,12个生产队。我们这一批知青算幸运,全体分配到大队茶场劳动,但是户口和工分结算下放到各生产队。我的户口分到上园山11队,当时1个工分值0.3元左右。大队茶场有10多个社员,以种茶和茶叶初加工为主,同时兼种十多亩水稻和几十亩农地,有花生、甘薯,还有青梅、李子等水果。我第一次拿锄头,屁股翘得老高,到茶园锄草,挥了几下锄头,腰酸背痛,把刚种上的茶苗也锄掉了,老农赤米伯手把手地教我拿锄头。后来,我们在大队茶场里学会了插秧、割稻子、锄草、施肥,学会了采茶、晒茶、揉捻、焙茶等一套茶叶初加工技术,成为一个合格的茶场新茶农。在知青点里,我还利用在中学里学过水利测量的知识,协助公社水利技术员搞测量、开渠道,还干过临时司务长,到汾水关给农业学大寨青年突击队送饭菜。
  我们还经常参加大队组织的基干民兵的军训。记得有一天半夜,全体男知青紧急集合,参加大队基干民兵排的抓赌行动。当民兵们举枪包围了赌徒们时,看到赌徒们被吓得跪在地上哆哆嗦嗦的样子,我们心里痛快极了。但是也少不了我们知青出洋相的时候,有一次大队民兵实弹打靶归来,有一个知青手里的步枪子弹没退完,不慎走火了,还好是对天空开了一枪,把大家的脸都吓得青一阵白一阵……
  生活贫乏的日子
  知青点组建初期,文化生活条件极差。记得初到知青点不久的1975年7月23日晚上,9个男知青耐不住寂寞无聊,毅然徒步10多公里回城,走了两个多小时,当晚上9点多到达县粮食局大院时,把粮食局的值班干部吓了一大跳。这些小伙子怎么跑回来?有的光着上身,有的穿背心短裤,赤着脚……狼狈极了。大家纷纷要求局里改善知青点的文化设施和生活。记得粮食局干部耐心地给大家做了思想工作,说条件会逐步改善,要大家明天回到知青点,安心劳动……后来,这件事还受到县知青办领导在全县知青工作会上不点名的批评。
  经过此事,我决心改进知青点的文化生活,把外婆从马来西亚带给我珍贵的意大利手风琴搬到知青点,发挥我在中学文宣队里演奏二胡和手风琴的特长,每天晚上收工后,知青点就响起悦耳的手风琴和二胡声,偶而女知青们也到男知青宿舍伴着琴声唱唱歌。1975-1976年,我两次被借调到县文化馆乐队,参加全县歌咏大会的伴奏。1975年11月,深桥公社搞汇演,我编写了小歌剧《上农大》和小话剧《交叉路口》,自己谱曲兼演奏手风琴和二胡,还请来我二弟和中学文宣队的乐队同学帮忙,知青沈顺添既当导演又当演员,知青点副组长朱其生、女知青沈子毅、沈冰君、魏淑贞、谢俊娟都扮演不同角色,经过紧张的排练,到郭寮大队参加公社汇演,记得社员们人山人海,有的爬到屋顶上看演出,不知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给我们全体参演的男女知青极大的鼓舞,我们的节目得到公社的奖励。
  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食粮贫乏的年代,能吃上一个热馒头看一场新电影,穿一件新衣服都是奢侈的享受。记得1976年初冬的一个晚上,我和沈顺添、许毅川3人闲聊到半夜,又冷又饿。当时村里晚上靠大队米厂发电照明,从天黑到9点半就停电,而且米厂的柴油发电机组是皮带传动的,电压不稳,电灯一闪一闪的。电一停,整个村子漆黑一片,偶有几家晚睡人家的煤油灯在窗口闪烁,加上狗叫声,真是一幅山村荒凉图。我们三人摸黑敲开了大队民兵营长松泉哥的门,拿出顺添从城里带来的炒菜脯,就着松泉哥煮的稀粥,每人喝了几大碗才缓过神来。我不禁想起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而我们是“三两半斤米饭,怎耐他又冷又饿”。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不会忘记那个难忘的夜晚和炒菜脯蒜泥的香味……
  还有一次收工后,我和民兵营长松泉哥回城办事,刚好父亲给了两张电影票,母亲刚蒸好一蒸笼热馒头,我和松泉哥在电影院里边吃热馒头边看新电影《南征北战》,真感到是一次舒心的享受。
  生活趣事
  三年多的知青生活,我们知青和当地农民朝夕相处,不仅结下了了深厚友谊,而且留下了许多难忘而有趣的事。
  著名作家高玉宝的《半夜鸡叫》是当时大家熟悉的名作,那是地主老财剥削长工的故事。可是我们知青点里也发生了一起难忘的“半夜鸡叫”。记得初到知青点的一天晚上,米厂关机停电后,大伙寂寞无聊极了,其中几个年长一点的知青抽起了从城里自带的“白”包香烟(土办法自卷的烟),吹起口哨,哼起歌曲,其中有一个不会唱歌,竟然装出一声鸡叫声,夜深人静,没想到把全村的鸡都引叫起来了。那时才晚上10点多,属于“二更”天,当地俗语说:“鸡叫头更报喜(晚上7—9时),二更报死(晚上9一11时)”。第二天,村寨里的老人们大为不满。大队叶副书记在知青点学习会上批评了这一恶作剧,大家觉得很不好意思。过后不久,恰逢天旱,村寨里唯一的水井快干枯了,知青沈金荣带头下井为乡亲们淘井,受到了大队和社员们的表扬,挽回了知青点的声誉。
  由于气候湿热,在艰苦的劳动中出汗多,加上知青点卫生条件简陋,男知青们大多数都长了股癣。我给大家献了中学老师教的土配方:涂辣椒治股癣。晚上收工,大家到知青点后的茶园纳凉,趁天黑没有人经过,照此办理,没想到下半身火烧火燎一晚上,几个小伙子摸黑在茶园里拼命用扇子扇呀扇呀,笑着骂着……大家戏称是“过火焰山”。
  从1975年7月到1978年2月,经过全点知青的努力,我们知青点成为全县知青工作的先进单位,受到了县领导的表扬。1977年10月,我光荣地出席了全县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积代会)。1976年,知青点徐福东、许毅川、沈学振、沈炼等4人参军入伍,沈子毅上大学;1977年12月16日,我们参加了“文革”后的首届高考,我考上了福州大学电机系,沈顺添、蒲少坤也考上了大、中专,1978-1979年,其他知青也纷纷招工、招生,开始了新的生活。
  两年半的知青点生活虽然短暂,但知青点火热的劳动生活是一辈子难以忘记的。虽然那时我们的青春没有在知识和科学的课堂里奋发,但在农村的人生大课堂里,我们把身骨炼硬朗了,把心炼成熟了,把人生的起点筑扎实了。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本书讲述了史海钩沉、人物春秋、文化守护、薪火传承、往事纪实、田园流光、艺苑掇英、乡土风味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高晓明
责任者
徐福东
相关人物
许毅川
相关人物
叶何春
相关人物
叶锦聪
相关人物
蒲少坤
相关人物
沈顺添
相关人物
周立波
相关人物
蒋孔阳
相关人物
朱其生
相关人物
沈子毅
相关人物
沈冰君
相关人物
魏淑贞
相关人物
谢俊娟
相关人物
李清照
相关人物
高玉宝
相关人物
沈金荣
相关人物
沈学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深桥镇
相关地名
后埔村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
南宋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