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为民的何瑶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82
颗粒名称: 赤诚为民的何瑶波
分类号: K827
页数: 5
页码: 121-125
摘要: 本文讲述了1968年3月30日,原中共诏安县委副书记何瑶波壮烈牺牲。当天,联司造反派群众组织在县影剧院召开批斗大会,期间一伙暴徒将何瑶波活活打死,还致使其他领导受重伤,这一事件被称为“三·三〇冤案”。后来,经过彻底平反,何瑶波同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的革命精神和贡献至今仍被人们铭记。
关键词: 何瑶波 革命烈士 冤案

内容

1968年3月30日这一天,时年只有39岁的原中共诏安县委副书记何瑶波壮烈牺牲,据《中共诏安历史大事记》记载:1968年3月30日,在某些居心叵测者的阴谋策划和教唆操纵下,“联司”造反派群众组织在县影剧院召开批斗大会,批斗原县委、人委、人武装部领导。在批斗会前后,该群众组织中的一伙暴徒丧心病狂地将原县委副书记何瑶波在看守所活活打死,原县委书记罗全贵、副书记刘锡平、县人武装部政委李吉如、副县长解志成等人被毒打致重伤,酿成了骇人听闻的“三·三〇冤案”。
  1980年2月,中共诏安县委作出给予何瑶波同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决定;1980年4月和1983年8月,福建省政府、国家民政
  部先后批准追认何瑶波同志为革命烈士。1980年5月26日,中共诏安县委在县人民影院隆重召开“何瑶波烈士追悼大会”,许多干部和群众怀着沉痛的心情纷纷赶来,为何瑶波烈士送行。
  几十年过去了,何瑶波烈士的革命精神在诏安干部群众中挥之不去,每逢清明节到来,在家乡诏安梅岭,何瑶波烈士陵园排满着前来祭扫的人们,那一桩桩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仍铭刻百姓心间,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荔红不忘种果人
  何瑶波,诏安县下河村人,1929年12月出生,1951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桥东、四都的区长、区委书记、副县长、县委常委兼县农工部长、县委副书记等职务,工作以来,他始终关注民生,关心农民,心系农村和农业工作。任职期间,主持兴建的“三姑娘渠道”引水工程,曾经使太平、建设、西潭、深桥、桥东等乡镇数万亩耕地得到灌溉,从此摆脱干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组织兴建的港口渡拦海堤坝、前江、西山围田三大工程,垦田近万亩,造福了当地农民;昔日由他一手组织开发种植的荒山果园更加郁郁苍苍;1958年,何瑶波赴京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这一幕幕,勾起了人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激起群众对何瑶波的深情怀念。
  后陈大队的“臭头山”自然村,解放时只有13户,70多人,人穷地瘦水缺,既落后又贫穷。为了改变这一贫困村的落后面貌,何瑶波多次深入调查研究,1961年他带工作队驻“臭头山”,组织打井抗早,规划描绘开山种果的发展蓝图,发动群众种植棉花发展多种经营。很快,形成了共识,村里划出村后山坡地及黎壁山等荒山野地作为荔枝基地。他随即组织群众挖穴,亲自到华表等地选调优质荔枝苗,连片种植乌叶荔枝300多株。1970年,第一次采摘荔枝7000多斤,村民们欢腾起来,昔日的“臭头山”如今变成了花果山,一片荔海,充满生机,欣欣向荣。
  荔红时节,当地的干部群众首先想到的是何瑶波,为了告慰他在天之灵,都要选择最大最红的荔果送到何瑶波家,为的是让他在九泉之下,也能尝尝自己栽种的“臭头山”荔枝的滋味。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957年农历七月十三的晌午。太平区走马村,村头巷尾人声嘈杂。驻村蹲点的何瑶波一听,敏感地意识到村里有人出事了,他立即循声直奔出事地点——后坑水库,原来是一名姓杨的妇女溺水了。面对蔚蓝色的浩瀚水库,眼看岸上束手无策、焦急万分的群众,他挤进人群,在了解那妇女溺水方位之后,纵身跃入十多米深的水库,奋力寻找溺水者,一次、两次均未发现目标,第三次,他调整了方位再次跃入水库,时间一秒一分地飞逝,正当岸上的群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他终于将溺水的杨赛云托出水面,但因杨赛云溺水时间长、紧急抢救无效死亡。然而,时任副县长的何瑶波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奋勇潜水救溺妇的事迹却为人所传颂。
  1958年盛夏的一天,何瑶波同一位干部从红星农场的进水徒步去场部办事,途经朱厝村,发现一位小女孩手被柴刀砍伤,血流如注,他俩义无反顾地轮流背着小女孩走了10多里路,送到场部医疗室抢救。女孩的父母感激不已,逢人就说:“老何他们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万家墩抗洪抢险,前江埭堵缺口,冒台风暴雨西山抢修海堤也都留下何瑶波的身影。1954年6月间,西沈一带,由于连日暴雨、山洪爆发,内涝严重,一片汪洋,丰收在望的千亩水稻被洪水吞没。何瑶波冒着倾盆大雨,亲临西沈指挥排涝,面对涛涛洪水,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潜入滔滔洪流,使尽浑身解数,硬是将闸门打开,排除了内涝,保住了千亩稻田。这一抢险瞬间的历史镜头虽然没有留下,但他那共产党人死都不怕的光辉形象却留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
  共产党人的风貌
  何瑶波出生于梅岭镇下河村一个贫农家庭,家有五个兄弟,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他只念了三年私塾就失学,从小就挑起帮助家庭维持生计重担。解放后他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基层做起,后来成长为地方党的领导干部,他严于律己,勤政廉洁,一生清贫,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
  1964年,何氏兄弟相继长大成婚,建房娶媳妇迫在眉睫。一些好心人当面要他开个戒律,申请一块厝地,批几米杉木,以应建房之急。但何瑶波谢绝了诸位的请求,他说:“厝地用下河圩旧厝地换村内地,杉木兄弟们自己找。”结果,家人只好按他的意愿办,既没有动用国家一分地,也没有向国家申请一分杉木,用旧利废勉强把房屋建了,连楼板也是买了一块旧船底凑成的。
  然而,对于贫苦农民,他体贴入微;对于生活困难的干部,他关怀备至。他每月工资80多元,除了给其妻5元和自己的生活费外,所剩工资几乎全花在资助贫困户和生活有困难的干部。1960年,他带工作组驻港头村,对无依无靠、生活无着、以乞为生的孤寡老人钟素蝶倾尽爱心,不仅多次亲自深入老人家里问寒问暖,而且不定期给点钱,还交代工作组给她送粮、送物、送衣,并专门派女工作队员照顾老人家,尽管送的只是一件衣服、一双鞋、几元钱,却把党的温暖送进万千百姓的心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1964年春,农工部干事王象聂因公外出,其弟因公负伤,何瑶波闻讯,托人捎去50元慰问关心。在他的影响下,机关干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蔚然成风。
  敞胸怀于宇宙,灌两袖之清风。何瑶波牺牲时,身上仅有3.75元和4.8斤粮票,家里既无分文存款,也没有一件贵重物品,只有祖辈遗留下来的五兄弟共有的一厅一房,这就是一位共产党人、县委副书记何瑶波留给子孙后代的全部财产。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本书讲述了史海钩沉、人物春秋、文化守护、薪火传承、往事纪实、田园流光、艺苑掇英、乡土风味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万顺
责任者
何瑶波
相关人物
罗全贵
相关人物
刘锡平
相关人物
李吉如
相关人物
解志成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何瑶
相关人物
荔海
相关人物
杨赛云
相关人物
江埭
相关人物
沈一
相关人物
钟素蝶
相关人物
王象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下河村
相关地名
桥东区
相关地名
四都镇
相关地名
西潭镇
相关地名
西山区
相关地名
太平区
相关地名
走马村
相关地名
朱厝村
相关地名
梅岭镇
相关地名
港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