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父子三代屯兵闽粤抗荷抗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65
颗粒名称: 郑成功父子三代屯兵闽粤抗荷抗清
分类号: K244.1
页数: 4
页码: 27-30
摘要: 本文讲述了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抗清抗荷英雄,福建南安人,以其收复台湾、抗击荷兰殖民者而闻名。他的父亲郑芝龙是海商兼军事首领,曾在抗击荷兰侵略中立下丰功。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继承父亲的头衔并在台湾展开农耕、贸易和教育事业。郑氏家族在闽粤一带留下了令人感动的抗争故事。
关键词: 郑成功 荷兰 清朝

内容

郑成功,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石井镇人。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永历帝十二年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康熙元年,他率战舰120艘,将士两万余人,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总督揆一投降,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
  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又名郑一官,号飞黄,明未清初闽粤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曾任南澳副总兵、福建总兵等职。
  郑经,郑成功的长子,字贤之,号式天,昵称“锦舍”,袭封其父延平郡王的爵位,其自幼跟随郑成功到处征战。1663年金门、厦门沦陷后,郑经退守台湾,在陈永华的辅政下,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定制度,境内大治。
  诏安地处闽粤交界,明崇祯年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西南部及彭湖列岛,经常派出舰船到闽南、粤东沿海骚扰。福建巡抚邹继琏重用郑芝龙抗击入侵者,郑芝龙熟悉闽、粤东海屿潮汐情况,于崇祯元年为朝廷招抚,授游击职,驻军南澳,诏安悬钟一带。受命后,郑芝龙从崇祯六年至十三年率船队在闽粤海上多次与荷兰入侵船队海战,其中仅崇祯六年九月二十日的海战即击毙敌20多名,俘118名(其中指挥官1名),击沉战船50余艘,俘巨舰1艘。他屡获战功,升南澳副总兵、福建总兵。闽粤沿海一些零星海上武装集团也为其所收服,海面平静,运输畅通。崇祯年间,闽粤乡绅士民在诏安汾水关用花岗岩仿木结构,建一座单檐歇山式加两坯的“闽粤功覃”牌坊,纪念大总戍都督郑芝龙的功绩;在桥东镇雅头村石泉井处一组明代石刻群,其中有两块分别刻有“大都督郑公谕和功德碑”、“大都督郑公捐砌嶺路兵民戴德碑”,据考证,大都督郑公即郑芝龙,时郑芝龙担任南澳副总兵驻防诏安期间,捐资修建梅岭通往漳州古道,改善交通设施,造福当地,百姓感戴其恩,立碑纪念。
  清顺治三年,清兵进军福建延平等地,八月底郑成功在延平辞别隆武帝后,带领一批义士,驻军闽粤沿海抗清。清顺治四年,诏安未编入清朝版图。诏安所辖五都(今东山县铜陵镇以外乡村)、四都、梅岭悬钟至汾水关、南澳(在明万历二年至清雍正九年云澳、青澳等属诏安管辖)等地均为郑军控制,并先后在县境内八尺门附近、四都、梅岭、南诏等地与清军进行拉锯战。顺治六年春三月郑成功留黄延、洪政守浦之罗山岭,柯宸枢守盘陀岭,自己统兵马下诏安,师屯汾水关。郑成功兵驻诏安有三个有利条件:从地理条件看,诏安尚未编入清朝版图,地处两省交界,进退自如,易守难攻之关隘;从社会基础看,其父郑芝龙曾在闽粤沿海抗击荷兰倭寇,受到福建广东乡缙绅士民的拥护,有较好群众基础;从经济基础看,靠近比较富饶,人口众多的广东潮州地区,这是郑家军队的粮饷、兵源补给主要来源地。当时潮州地区属不清不明的社会状况,土豪拥据、自相残倂,粮课多不入官。同年十一月初一日,郑成功督师夜由汾水关抵黄岗,驻军潮州,智擒总兵车任重。
  顺治七年夏,郑成功派左先锋施琅到诏安二都招抚万礼义军。万礼率二千多义军投入郑成功抗清队伍。万礼生于平和县小溪,父母早亡,幼年被诏安二都官陂富商张子可收为养子,乳名张耍(又名张要、张礼)。明朝末年,吏治腐败,乡绅肆虐,天灾频繁,民不聊生。为了反抗官府和乡绅压迫,张耍同好友十八人,以信天地会为盟,结拜为生死兄弟,同心聚义。为了表示“万众同心”,不论原姓什么,都改姓(万)大家推举张耍为首领,张耍(张礼)改姓名“万礼”。他们聚众揭竿起义,割据诏安二都,总部设在诏安平和、云霄县交界处的九甲社长林寺。万礼在郑军中攻城略地,筹粮措饷,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成为郑成功前线“五虎将”之一。南明永历帝敕封为建安伯。顺治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万礼在郑成功军队围攻南京城战役中牺牲,郑成功祀万礼神牌于忠臣庙。后人在台湾台南的郑成功祠,置万礼塑像于郑成功塑像之左,还附碑志记其事迹,供人景仰。
  顺治七年六月,清将王邦俊占驻诏安城。顺治八年,郑成功遣右先锋黄延等潜入诏安。顺治九年十二月十六日,郑军攻陷南诏城,派护卫左右镇沈明、沈奇驻守并往诏安九甲、平和等处略地措粮。南诏城攻陷后,郑成功率将前往南诏城内郑氏宗祠拜祖,受到周围百姓和郑氏宗亲的热情接待。顺治十年,诏安九甲社长林寺扩建,郑成功应开建和住持长林寺的万五道宗高僧的邀请,前往为长林寺的扩建奠基。顺治十二年,郑成功右先锋黄延、戍旗镇亲随协将万礼拆南诏城,再次屯兵汾水关,控制粤东沿海。顺治十五年,万礼率兵破青山、磁灶等26堡。顺治十七年,福建总督李率泰奏请把沿海民众迁入内地,以断绝郑成功的军需。顺治十八年,诏安执行这个清廷政策,沿海耕地、房舍尽失,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有不少老弱民众饿死路旁,诏安自悬钟至五都铜山皆为虚地,但这个策略依然不能阻止郑军在闽粤沿海的军事活动。
  郑芝龙、郑成功、郑经三代人及其军队驻扎闽粤抗荷抗清,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至今。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本书讲述了史海钩沉、人物春秋、文化守护、薪火传承、往事纪实、田园流光、艺苑掇英、乡土风味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子斌
责任者
郑成功
相关人物
郑芝龙
相关人物
郑经
相关人物
陈永华
相关人物
于崇祯
相关人物
戴德
相关人物
郑军
相关人物
柯宸枢
相关人物
施琅
相关人物
万礼
相关人物
张子可
相关人物
张耍
相关人物
张礼
相关人物
王邦俊
相关人物
黄延
相关人物
沈明
相关人物
沈奇
相关人物
李率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南澳县
相关地名
金门县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桥东镇
相关地名
雅头村
相关地名
石泉县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延平区
相关地名
五都镇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
铜陵镇
相关地名
四都镇
相关地名
云澳镇
相关地名
南诏镇
相关地名
太师屯镇
相关地名
广东乡
相关地名
黄岗镇
相关地名
潮州市
相关地名
平和县
相关地名
官陂镇
相关地名
二都镇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南明区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台南市
相关地名
磁灶镇
相关地名
铜山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