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中的诏安人与辛亥革命在诏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48
颗粒名称: 同盟会中的诏安人与辛亥革命在诏安
分类号: K928.6
页数: 3
页码: 185-18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诏安县一批中青年仁人志士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积极参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这些志士包括旅居缅甸的李庆标、南洋的涂渺沧,以及在国内和海外接受教育的谢镇江、张贞等人,他们通过组织起义、宣传革命等方式,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诏安县 革命 同盟会

内容

清朝末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于光绪二十年(1894)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后,在国内多次组织反清起义,因革命力量薄弱,时机尚未成熟,故屡遭失败。于是转向国外,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光绪三十一年(1905),孙中山抵达日本,受到中国留日学生等1300多人的热烈欢迎,在欢迎大会上发表《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的演说。之后,于8月20日在东京赤阪区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到会代表约一百人,通过《中国同盟会总章》和《军政府宣言》(又称《同盟会宣言》),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设总部于东京,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素有革命传统、处于闽粤边陲的福建省诏安县,有一批中青年的仁人志士,为了推翻政治腐败、丧权辱国的满清王朝,积极响应革命的号召,毅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洪流中。
  这些仁人志士中,最早参加同盟会的,是旅居缅甸的县城城内人李庆标。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后,即派秦力山到缅甸仰光活动,发展组织。当时年已40、在缅甸已是有名实业家的李庆标,胸怀家国,关注民族兴衰,首批加入同盟会,资助同盟会缅甸分部创办机关报《光华日报》,广泛宣传革命。之后,同盟会在广东、广西、云南多次发动起义,到缅甸向华侨募款,李庆标都带头捐资,并协助会长筹集款项,支持革命。在李庆标的影响和带动下,旅居缅甸的诏安人沈继昌(25岁)、沈起元(36岁)、沈屏夷(24岁)、郑益时(35岁)、徐德风(25岁)、沈绿波(43岁)、李武若(43岁)等一批中青年华侨,纷纷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参加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缅甸分部的成员。
  县城北关人涂渺沧也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参加同盟会的,当时年仅20岁,血气方刚,思想进步,反对腐败的清王朝,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5月,参加由同盟会
  会员陈涌波、余既成组织的广东潮州饶平黄冈的“丁未起义”。由于广东、福建两省制军征召南澳、潮州、漳州三镇军队会师讨伐,起义失败,涂渺沧逃到南洋,在马来亚槟榔屿参与编辑《南洋时报》以宣传民众,唤起民众,还引荐到南洋宣传发动革命的孙中山,同槟榔屿和霹雳洲的华侨领袖会晤。
  光绪三十四年(1908),秀篆人在暹罗(泰国)经商,年仅23岁的游子光,在革命形势推动和感召下,毅然加入同盟会暹罗分会并捐献不少资金支持孙中山作革命经费。这年10月,在福州法政学堂读书的县城北关人谢镇江(字又秋,时年30岁),不满清朝腐败的朝政,认为“非参加革命党组织,不能成为革命家;非颠覆君主专制,国家无有前途”。在同学彭荫祥介绍下,化名金水,参加了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福建支部的一员。
  宣统二年(1910),27岁的四都东峤人张贞(字干之),在福州加入以推翻满清王朝为目标的新军敢死队,而后参加同盟会。翌年,直接参加辛亥革命的武装斗争,为“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贡献力量。
  在福州法政学堂读书的谢镇江,积极参加同盟会组织的反清革命活动,警察曾到法政学堂抓捕他,因逃离隐匿而幸免。宣统二年(1910)夏天在法政学堂毕业回家乡诏安,一方面同朋友沈鸣春共办振东高级小学,一方面又到县城附近乡村组织农会。因受到一班地主的阻挠,说农会“不利地权”,呈诉状于县署反对,结果组织不成。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6月,在广州黄花岗起义的鼓舞下,谢镇江到福州找介绍他参加同盟会的彭荫祥。因彭行踪不定,到8月间才找到,在密谈中,彭说:“革命不久将有大作为,漳厦一带要依靠你(指谢)去组织行动。”谢提出“无兵力”,彭说:“到时自然有人帮你。”
  回诏不久的9月间,谢镇江接福州来信说:“开学已久,速赴就学。”领会其中含意,便赶到福州去。彭荫祥把组织漳厦一带行动的任务交给他,并介绍同盟会干事、湖南人钟南与他认识。彭、钟说:福州的革命形势很好,只是地方秩序比较纷乱,你赶快南下去组织活动。
  于是,谢镇江搭轮船到厦门,找毕业于省高等师范的同志钟岳,布置有关革命光复事宜。第二天赶到漳州,找林者仁、陈亮、戴国桢等一班同志,通报省城形势,组织响应起义。第三天又搭轮船赶往汕头,了解广东起义准备情况,商量潮汕光复之事。而后回到诏安,组织成立农学讲习所,秘密联络农民,发动乡村丁壮迎接革命起义。
  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全国各地群起响应。11月初,同盟会福建支部派干事钟南到诏安领导起义光复事。钟南于7日抵达诏安,立即与谢镇江研究起义步骤,并一起
  去会晤驻防诏安的新军管带(相当于营长)王得宝,进行密商。王得宝已接到福州同盟会支部的通知,对起义非常支持。9日夜晚,钟南、谢镇江、王得宝三入一同去找知县韩克 ,阐明革命大势,要他看清革命形势,逼他反正起义,剪掉辫子,同革命民众站在一起。韩克看到革命形势高涨,识了时务,答应下来。于是,在10日早晨,竖起共和旗帜,鸣炮宣布起义光复。
  参加“丁未起义”失败逃到马来亚槟榔屿的同盟会会员涂渺沧,在武昌起义鼓舞下,辗转回到家乡诏安,同好友林仲姚、许可均、张香圃等20多名进步青年,组织宣传队,在同盟会干事钟南、会员谢镇江指导下,上街宣传,揭露满清政府的腐败,支持共和政府,组织民团,协维持社会秩序。
  宣布起义光复后,共和政府进行内部分工。韩克 暂时留任,谢镇江分管司法,钟南分管党务,王得宝分管军政,林鸿分管财政,将公局作为临时会议所,释放囚犯,张贴光复布告。这时,全县万众欢腾。
  而后,公推武营游击周运昌为民政长,替代韩克 的职务。王得宝派他的新军第一队(相当于连)到云霄,第三队到铜山驻防。邻近的潮汕、漳州、南靖、平和也相继宣布光复。16日,福州来电说已于9日光复,大家都感到十分欣慰。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

本书分人物春秋、地方建设、经济纵横、教坛今昔、文化天地、史事钩沉、书画名人、民俗天地、丹诏胜迹、考古札记、邑人往事、顾问论坛、苏区风采、风雨同舟、人物春秋、人生履痕、乡土拾遗、海东诏安人、大事记等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崇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