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发干戈卫国白头丹青寄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45
颗粒名称: 黑发干戈卫国白头丹青寄情
其他题名: 记山水画家百岁台胞林从礼先生
分类号: J202
页数: 2
页码: 179-180
摘要: 被誉为台北市北屯区之宝的林从礼先生,今年104岁,祖籍福建诏安。2004年,在林老百龄人瑞之际,其子女为他出版了《林从礼先生画集》一书,收录了他的山水、花鸟画作150多幅,深受岛内各界人士的好评。
关键词: 诏安县 林丛礼 艺术成就

内容

被誉为台北市北屯区之宝的林从礼先生,今年104岁,祖籍福建诏安。其漫长的人生色彩斑斓、丰富充实,让人敬佩。少年时,林老在家乡诏安看到革命军剪掉了长长的辫子,披散着头发,既好奇,又向往,回到家中,背着家人,也把辫子剪掉了。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林老为此遭到了父亲的一顿打骂。在厦门中学毕业后,不满20岁的林老飘洋过海到南洋执教谋生,5年后回国考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后留学日本学习军事。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激于民族大义、爱国热情,林老决意回国参加抗日义举,他联络当时汇集在东京的其他有志于军旅的中国留学生迅速返回国内,到南京报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为该校第九期的学员。毕业后,他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抗日军兴,在其营长任内,林老在华北参加了多次的战役,其中包括山西阳城、翼城的保卫战。此后,他调任西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任教。其间,与同在军校中任职的四川籍刘蕙女士结成志同道合的伉俪。到台湾后的第二年,尽管林老已是上校军衔的师参谋长,但他毅然请求调离军队,到中等学校任教直至退休,长达20年。
  诏安素有书画之乡的美誉,文风昌炽,欣赏研习书画的风气盛行,翰墨飘香,名家辈出。生于斯长于斯的林老,少年时对书画就有偏好,走上社会后,不论从军从教,工作之余,都以翰墨丹青自娱,浸淫日久,其艺术成就亦颇可观。退休之后,林老乐天知命,颐养天年,过着隐士般的生活。除了在自家的庭院里整理为数不少的盆景外,就是呆在书房里挥毫泼墨。让人称奇的是,前些日子,他刚刚过完104岁的生日,生日那天,他应大陆亲友的要求,乘兴画了几张画,章法、笔意依然明确、清晰。林老心境的恬淡,绘画技法的娴熟,由此也可窥一斑了。
  林老专攻山水,旁涉花鸟,从传统画法入手,走的是一条从临摹到创作的道路。风格上亦追求有所变化,既有线条为主的精心勾勒,也有以泼墨为主的任意挥写。前者不失纤弱,后者不流精疏,不管是哪一种风格的作品,均笔触徐缓,线条稳重,水
  墨淋漓痛快,敷色淡雅调和。皴、擦、染多种艺术手法综合应用。作品的内容不管是“溪桥远眺”“晴岚积翠”,还是“秋江云帆”“悬崖幽栖”,一股自闲自在之情充溢画面,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反映出林老在多年戎马生涯后对和平、宽松环境的追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峡里谁知有人事,从此遥看空云山。”“静中领得山林趣,涧水松风古调存。”画幅中这一类的题词就是林老这种愿望、心境的最好的诠释。林老画作曾入选台湾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并在美国波士顿、洛城等地的画廊展出。台湾国画大师黄君璧对其画作作出这样的评价:“先生画学从古法入手,如此用功至为钦佩。”2004年,在林老百龄人瑞之际,其子女为他出版了《林从礼先生画集》一书,收录了他的山水、花鸟画作150多幅,深受岛内各界人士的好评。
  爱家乡、念家乡。在林老的心中有一个永远解不完的故乡情结。林老的儿子是一家跨国企业驻东南亚的副总裁,常住北京,又有众多的亲友分散在上海、青岛等地,林老常借子女为他祝寿的机会,多次到大陆旅游观光。在旅游途中,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唱起故乡的童谣,让陪伴他的亲友忍俊不禁。2006年12月,林老在时隔半世纪后回到厦门,一走下码头,他就急切地向周围的人询问,他早年学习的中华中学是否还存在,当得到否定答复后,他怅然良久,表现出失落的情绪。面对厦门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连声赞叹:“认不出,变化太大了,太美了。”诏安城乡焕然一新的面貌更是让离乡多年的林老激动不已,在给其侄女家书中,他感叹道:“此次还乡探亲祭祖,一切行程际遇,甚感愉快,家乡处处环境改观,予我心情喜慰感激,永远难忘。”家乡事业的腾飞发展,也让林老十分兴奋,在接到亲属寄赠的紫羽春花毛笔后,他回信说:“此项书画大笔制作精细,竟然为我诏安土制土产,足见吾诏地方文化、手工在进步,诚为可喜之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林老常爱用这一古诗句写成对联,它寄托了老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念,这真挚的情怀令人十分感动,隔海遥望,我们衷心祝愿老人健康长寿,艺术长青。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

本书分人物春秋、地方建设、经济纵横、教坛今昔、文化天地、史事钩沉、书画名人、民俗天地、丹诏胜迹、考古札记、邑人往事、顾问论坛、苏区风采、风雨同舟、人物春秋、人生履痕、乡土拾遗、海东诏安人、大事记等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仰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