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天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17
颗粒名称: 文化天地
分类号: I251;G127
页数: 31
页码: 96-126
摘要: 本章分为放牛娃的三部曲、掌上风云一世纪、翰墨丹青游子心 高山流水两岸情、弘扬乡土文化 激励奋斗精神、化笔为桥连两岸、厚积薄发五十载 素筏浓墨纪春秋、赛程留记录 妙手谢丹青、《倚松室诗草》残稿拾遗、两岸五通宫 根深叶茂三百年、秀篆东昇楼锡祉堂十部分。
关键词: 诏安县 文化 弘扬

内容

放牛娃的三部曲
  ——老游击队员张振福回忆录简介
  陈方丘兰生
  张振福自1995年起,在主持出版闽粤赣边区故事丛书《血沃杜鹃红》的同时,也拿起举轻若重的笔,撰写自己多彩的战斗历程,先后出版了《巍巍乌山战士情》《忆三明》两部回忆录。今春伊始,他的另一部新著《龙江激浪》又在漳州举行了首发式。前后12年,成就了放牛娃的三部曲,记叙了他自1939年(14岁)参加革命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读之让人震撼和振奋,仿佛他当年战斗的身影就在眼前。
  巍巍乌山见证他的成长
  《巍巍乌山战士情》是张振福的第一部回忆录。他在书中写下了曾经萦绕于心几十年的革命母亲、地下交通员和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前辈们的英雄形象;写下了许多激烈而生动的战斗场面;也写下了自己两次虎口余生、三次面对生死抉择、解放前夕最艰危时刻的殊死搏斗。这些传奇故事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也牵出了读者们最想知道的他曲折成长的一根红线。
  张振福出生在闽南乌山豆畲的一个世代贫困的家庭,饱受地主恶霸的欺压。他没有念过一天书,童年就是一个放牛娃。1935年初,中共闽粤边特委指派卢胜率领红三团30多名精干武装,胜利进军乌山,创建了连接粤东、闽西革命地区的闽南革命根据地。哥哥张火瑞(北柱)参加了红军,他的家成了党的地下联络站,张振福耳濡目染,知道红军是来解放穷苦人的。就在这一年,这个勇敢机灵的红小鬼,正式参加了革命,当了县委交通员。
  1943年,张振福参加闽南特委武装小分队,在革命前辈刘永生、钟骞、卢叨和陈文平等人的带领下,参加了“鏖战乌龙坑”“打公田”“雷公陂地雷阵”“坪坑伏击”等一系列战斗,亲眼看到了哥哥张北柱(当时任王涛支队第四大队副大队长)在和敌人拼杀时中弹牺牲。这些刻骨铭心的锤炼,无异于让张振福进了人民战争的军政大课堂,学会了打仗和组织指挥,增强了胆识和有我无敌的豪壮之气。所以,张振福敢于
  在敌人的枪口下,突出包围后再冲入敌阵,乘敌人意外的瞬间救出战友;所以,在解放前夕,当闽南地委和大部队撤离乌山,敌保安团卷土重来,对我干部和群众大肆捕杀的最艰危的日子里,作为云和诏县委副书记的他,敢于顶住逆流,稳住斗争骨干和革命群众,既保卫地委、县委的后方机关,又分路出击,度过难关,迎来最终的胜利……
  张振福,这位乌山人民的儿子,在长达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成长了,闽南解放时,这个昔日的放牛娃,被任命为诏安县人民政府的第一任县长。
  公安战线,老游击的新考验
  诏安刚解放的第八天,枪声又响了。是平和的反动官僚曾敬承纠集了旧联防队、封建地霸、土豪劣绅、地痞流氓等五六百人并联络原诏安自卫团长张志鸿等兵痞200多人在九峰暴乱,围击我区公所,我平和县大队前往平叛受阻。军分区司令员李承尧连夜电令能征善战的张振福率领县大队和31军侦察营的一个连前去平暴。共俘敌200多人,平叛战斗胜利结束。此后不久,他便接到新的任命,到地区公安处工作,迎来了种种新课题和新考验。
  张振福刚到龙溪地区公安处,先在治安科工作,因反特斗争需要,转到了社会科。任务艰巨,也是个崭新的课题,张振福全力以赴。他首先对全区原有公安队伍的方方面面,作了缜密的调查,剖析了南靖县和海澄公安队因为内部不纯而被敌特利用的重大案件,提出了重视人员政治素质为前提条件的地区公安大队(下辖三个中队)和各县公安中队共1325人的组建方案,得到了地委、军分区领导和雷部长的一致赞同和批准实施,规范了公安部队任务,在以后的执勤和战斗中,以出色的业绩,为安定社会治安,保卫首长、机关单位和经济建设各条战线的安全作出了贡献,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
  1952年10月,张振福被派任为漳州(现今芗城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人民防空指挥部副总指挥。上任伊始,他即率领全市公安干警,全力投入贯彻“第五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水上镇反、取缔反动道会门和妓女暗娼,清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加强治安和户口管理,整顿交通秩序、消防工作和加强防空指挥。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得到了省和华东公安部的表扬。
  1953年12月,中央决定在漳州修建机场,组成以龙溪专署专员柯志达为主任的“3613工程指挥部”,张振福被调任为工程指挥部保卫处长。他制定了《保卫3613工程工作方案》由指挥部和公安处上报中央公安部和省委批准,在实施中,始终贯彻“群众路线和专门机关相结合”的方针,保证了工程浩大,万人进场施工全过程的绝
  对安全和万无一失,赢得了当时前来察看工程进度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表扬。工程圆满结束后,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中央空军建设部段部长陪同苏联机场建设专家来机场视察,都很满意,称赞不已。
  在各级领导和公安工作前辈的引导下,张振福在龙溪公安工作6年,打开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夯实了基础。心潮逐浪,终生难忘。于是,他写下了40万字的《龙江激浪》新著,记叙了在党的领导下,龙溪地区解放初期公安干警为保卫人民政府和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的同时,也留下自己深深的脚印。
  为人民,不怕掉乌纱帽
  为了在三明沙溪河畔的一片荒坡野岭上创建全省最早的工业基地,福建省委、省政府于1958年4月,组成了地专一级的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经省公安厅的推荐,省委把正在省党校学习文化尚未结业的张振福提前调出,到委员会任保卫处副处长。当张振福接到调令马不停蹄地来到三明报到时,领导让他立即在委员会、厂企单位和10万民工队伍中建立起健全的公安保卫系统,为已经开始的热火朝天的三明重工建设保驾护航,张振福以他对政保工作特有的潜质和经验,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开创了三明政法工作的新局面。
  1964年5月,张振福到大田县任县委书记,9月,省委决定在南安县开展社教,三明地区和同安县社教工作队组成梅山社教总团,张维兹任总团长,张振福任洪濑分团团长。
  社教期间,省委书记叶飞来到梅山总团。一天夜里,叶飞找张振福谈心交心。张振福把想不通藏在心里的两件事如实地说了出来,使叶飞认知了这位敢于说真话有胆魄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所以在十年动乱开始,全国“大串联”,永安作为交通枢纽,每天要接待几千“红卫兵”,解决吃住以至路费等等问题,原县委书记已调走,叶飞想起敢说真话会干事的张振福,点将要他去永安。
  张振福上任县委书记时,永安县和全国一样,局面非常混乱,造反派揪斗干部无休无止,社会上打砸抢成风,严重的武斗,前后发生13起。他虽刚到永安,也被算是全县“最大的走资派”,一天曾被斗三四场,被打伤、打昏迷、关禁闭、半月不给盐吃,腿肿得走不动,但他始终相信党,相信群众,坚持原则,边接受批判,边坚持工作,还要设法保护干部,苦撑这样的局面。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张振福任副主任,分工抓工农业生产。“民以食为天”,全县27万人,不抓好生产,哪来饭吃?所以,在工作中他全力以赴。但造反派却污蔑他“以生产压革命”“走资派还在走”继续进行批判。张振福尽管心灵受挫,皮肉受伤,仍未放松抓好生产。他说“只要全县人民有
  饭吃,把我打倒心也甘。”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胆识和责任,在行动上百折不挠地实践着党为人民的宗旨,在永安县9年里,克服了“文革”中重重困难和挫折,和全县干部、群众一起,使永安的工农业生产和全面建设取得了崭新的成就。
  张振福在三明的17年,是刻骨铭心和难以忘怀的,所以,他写下《忆三明》。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革命者、一个老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探索奋斗历程和高尚的情操,而且可以从多个侧面感受到三明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为三明重镇的崛起,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的奋斗者之歌!
  掌上风云一世纪
  ——记戏曲大师黄海岱
  黄家祥
  台湾“布袋戏王”、祖籍诏安的黄海岱先生,于2007年2月11日辞世,享年107岁。岛上亲友、徒众、戏迷数千人哀恸送别,官方、民间连着几个月举行系列追思活动。得悉讣讯,老人家生前委托亲友到诏安寻找祖根艺源的往事又重上心头。这里,谨就我对其一生的大致了解,撰写本文,以寄托一个乡族晚辈对这位传奇老人的敬缅之情。
  布袋木偶戏是明代形成于闽南地区的一个剧种,据台湾考证,最早入台的是清乾隆年间诏安的潮调布袋戏。而黄海岱,则堪称是台湾布袋戏继往开来最有成就、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黄海岱生于1901年12月25日,在他出生的前一年,父亲黄马出于对布袋戏的喜爱,弃农学戏,出师后,经历几年头手(主演)生涯,逐步筹措资金,置办了戏棚(彩楼)、尪仔(戏偶)、头盔、尪仔衫、道具、乐器及照明等装备、用具。在海岱9岁时,父亲便自组一个布袋戏班,取名“锦春园”。当时的布袋戏,连横在其编修的《台湾通志》中曾作过描述:“傀儡班,掌中戏,削木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与说书同。夫台湾演剧,多以赛神,坊里之间,集资合奏,村桥野店,日夜喧闹,男女聚观,摩肩接踵,颇有欢娱之象。”可见其受民众欢迎的程度。
  布袋戏虽说场面比不得“人戏”,但要演好并不容易。戏偶有生、旦、丑三大行与净、童、杂、兽四大当,以及这七大行当里,依照不同年龄、不同造形增衍而成六十种以上不同的角色,还有车、船、马、轿、刀、枪、剑、戟等道具。要靠演员用其十指操纵戏偶、道具,并根据剧情说白、唱曲。一个戏班演的好不好,主要看头手,头手可谓是戏班的灵魂。锦园班是个小戏班,黄马只能自己担任头手。他毕竟是半路出家,又没读过多少书,基本上只能按师傅传授的动作、唱腔和戏文去演,难有创新和发挥,演出水平可想而知,故有人将“锦春园”戏谑为“拣剩园”。好在那时台湾戏班供不应求,乡社逢年过节又有“演戏酬神”之俗,尽管技艺平平,仍时常有人约
  他去演出。
  为让儿子承继自己的衣钵,加以发扬光大,在演艺界出人头地。在黄海岱幼年,父亲便教他练最基本的指、腕、臂、腰功。鉴于殖民当局在学校推行的是日式教育,与黄马培养布袋戏接班人的意图风马牛不相及。10岁时,父亲改送他进私塾,学习中国传统文史,以便为他日后领会戏文、创作剧本打下文学底子;读书之余,又要他到曲馆、武馆,接受唱腔、口白、戏曲和趟马、空打、对打的启蒙训练。
  黄海岱15岁到父亲的锦春园跟班,不久,弟弟程晟也开始学戏。当时戏班的艺人分这前后场,负责戏偶操演及口白的称为前场。负责演奏乐器及唱曲的称为后场。前场有两人:头手及二手。头手负责全场的口白及主要戏偶的操演,有的还兼唱曲。二手是头手的助手,只负责操演戏偶;后场有四人:头手鼓、头手弦、二手弦与锣钞手。每人负责二到三样乐器。唱曲一般由絃吹或锣钞手担任。海岱从协助操偶和赞声做起,循序渐进。由于他的聪明好学,习艺满三年,便能在戏班中担纲演连本戏。为了增长阅历,18岁黄海岱受聘担任海口“何玉轩”戏班头手,嗣后又辗转于云林、嘉义一些戏班。通过各地行走,在不辍的演出中虚心求教,逐渐吸纳众家之长,技艺已是非同一般。
  布袋戏音乐一向有随地方流行声腔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布袋戏,说白仍用土腔,配曲套用曲(牌),唱腔则从原先流行汉调和潮调,转而流行皮簧(京剧、乱弹)。同时,为迎合观众的喜好,一些以历史演义、江湖剑侠、公案传奇为题材的新编本相继出现。这个时期的布袋戏的特点,是剧本更形多样,声腔兼容多个剧种,戏曲音乐高亢激昂,表演加进了许多武打的招式,演出显得更紧凑热闹。
  适应戏曲界出现的这种趋势,黄海岱于演戏之余,师事西螺北管子弟班“锦成斋”王满源,转修北管戏曲,兼及南管、地方民谣小调,并且广泛阅读历史故事、武侠小说、民间传说,练习作诗填词。在不甘平庸他看来,这些都属于必学的“功夫”。这段时间,黄海岱已能够编写剧本、设计唱腔。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特出的文学、音乐修养,使他在艺人中脱颖而出,能演能唱能写“红岱师”的声名逐渐传开。
  黄海岱颇得观众缘,每逢由他演出,观众总是争先恐后去“占位”。他口白运用或戏偶操作都能恰到好处,且善于吸收新的音乐、动作元素,掺入戏中加以应用。演出达到人偶合一,活灵活现。据说有一次他在演《秦桧陷岳飞》,当演到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以死刑时,台下有位屠夫竞然入戏到拿刀要砍秦桧的“头”(木偶头),弄得大家手忙脚乱。
  待到25岁,黄海岱为照顾年老多病的父亲,重回锦春园戏班。次年娶妻钟罔市,
  过二年,66岁的马师去世。1929年,执掌戏班的黄海岱觉得“锦春”有“拣剩”之嫌,遂将戏班改名为“五洲园掌中班”。稍后,又成立了“廉城斋”曲馆,集合地方同好共同学曲。
  挟“红岱师”的声名,黄海岱在弟弟程晟的大力协助下,将戏班整顿的面目一新,“五洲园”戏约应接不暇。黄海岱便通过收徒增加戏班人手,并广开戏路。在新推出的剧目中,由黄海岱先生改编自小说《野叟曝言》的《忠勇孝义传》更堪玩味。因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国的明代,戏中有文素臣领军讨伐倭寇的情节,为台湾殖民当局所诟病,演出不久遂遭禁止。黄海岱非常喜欢故事的内容和其中主角文素臣,为能演出只好妥协,对剧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了修改,男主角文素臣也改为史艳文。这一出戏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成了五洲园的招牌戏。1937年大战之前,红岱师已经名列“台湾布袋戏五大柱”(一岱、二祥、三先、四田、五崇)之首。
  中日战争爆发后,台湾日领政府发布禁令,演戏不准用锣鼓音乐,外台戏须持“许可证”方可演出,申请又处处受到刁难。已经是3个孩子父亲的黄海岱,靠几分薄田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只好偷偷跑到乡下去演出。1942年,当局虽然批准五洲园等7个较有名的布袋戏班继续演出,但规定只准演讲日本话、唱日本歌的所谓“皇民化布袋戏”,禁止中国文化的使用及传播。传统艺术在强权之下被弄得如此不伦不类,观众、演者心里都不好受。程晟在台中演出遇到空袭,晚间喝酒解闷,又因违反宵禁条例遭日警粗暴干涉,一怒之下动手打了警察,被捉进监狱折磨致死。台湾光复的前一天,黄海岱到监狱接回的,只是弟弟的一包骨灰!
  1945年光复后,布袋戏再度盛行,仅有的戏班人手忙不过来,海岱师又广收门徒,将“五洲园”班子一分为三,自带1个团,长子俊卿、次子俊雄各另带1个团,五洲弟子大多并不局限在某一团使用。1949年,迁台的国民党政府以“防范匪谍”为由,禁止在戏院外演出。转演戏院戏的“五洲园”只好相应改变传统做法,加大了戏偶,设立体布景,运用灯光变化与音响效果,来适应舞台演出的需要。剧本取材以演反映江湖恩怨,武林正邪斗争的连续剧为主,由于剧情环环相扣,悬念不断,观众为之欲罢不能,结果是戏院场场满座。战后10年间,可谓是“五洲园”的黄金时代。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届不惑之年的海岱师,修为更臻化境,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魅力。黄海岱一生好读不倦,随身手提袋内总放有书,得空就拿出来阅读,已形成了习惯。他字写得好诗也作得好,“丝缕轻绑玉粒香,又逢益智慰沈香。等闲莫使蛟龙得,钓出诗魂万丈长。”从他生前作于端午节的这首诗中,可见其国学底子之深厚。大师创作的剧本,长于将丰富的传统知识,以俚俗易懂的方式
  展现出来。同行夸之为“脑中真书藏万卷,掌握风云半边天”,当局鉴于他的艺术成就,亦授予了“金爵奖”等至高奖项。但他却从不自满,用他的话说:“比如读书人,熟读唐诗、四书是本份,写得好文章、做得好诗也是该,兼善天下、功成名就才是做为。”
  海岱大师在戏曲界被人称作“通天教主”,他传业授徒没有门户之见,不藏私且能提携后进,弟子和再传弟子遍布台岛,其中不乏台湾的风云人物。如徒弟郑一雄是享誉全台的布袋戏艺师,自50年代起在南台湾广播布袋戏20余年;长子黄俊卿是60年代内台(戏院)戏的霸王;次子黄俊雄在70年代借助电视媒体,成为台湾布袋戏的新盟主。
  俊雄将父亲《忠孝节义传》的手稿改编成583集的《云州大儒侠》,自1970年3月起在台视播出,创下97%的收视率。剧中角色史艳文、藏镜人、怪老子、二齿、刘三等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黄俊雄演技精湛、声音变化丰富、口白清晰。全剧节奏明快,剧情幽默风趣,戏曲唱腔既有北管、南管曲调,也融合了东西洋音乐,主题曲由其夫人西卿主唱。在电视播出时间,学生逃学,工人、农民歇业,街道上行人车辆几乎是消失无踪。剧中的一些对话、歌曲在大街小巷广为流传。黄俊雄后来推出的《三国演义》《六合三侠传》《新西游记》《大唐五虎传》等剧,虽达不到《云州大儒侠》的轰动效应,却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黄海岱的孙子强华、文择兄弟俩更组建霹雳卫星电视台,引用电影制作手法,结合舞台声光技术,造就出布袋戏崭新的表演形态,为布袋戏培养了庞大的年轻观众群。由黄文择主演、黄强华编剧的大霹雳系列作品,以其剧情精彩,情节紧凑,人物造型出色,演技精湛而风靡台湾。其中最大的特色在于武打场面的震撼力,剧中许多爆破以及剪接跟特殊效果的合成,足以媲美现代科幻电影,满足了观众的视听享受。台湾政要王金平和马英九在“王马会”中,王金平引喻台湾霹雳布袋戏两个角色,自比为仙风道骨又有智慧的“一页书”,可以辅佐主其事的“素还真”,让江湖维持安定。由此可见,布袋戏是如何深入台湾人的生活。
  黄海岱有两个妻子,前妻钟罔市为他生了五个儿子,50多岁再娶的洪金贵女士,生了三子一女,其晚年岁月大多是在仑背度过。大师是性情中人,他会接受一些老戏迷的邀请,到乡间庙会戏场,与大家见面叙旧;老人多次向人提及自己的祖先是漳州诏安人,对回乡谒祖观光的宗亲带去的图文资料,都会很认真地看;1998年初,漳州布袋戏表演艺术家在台湾巡回演出、观摩期间,曾专程前去拜访,这让老人很开心,过了2年,老人到大陆,还特地与泉、漳布袋戏艺人会面交流。回台后,还常念着再来
  走一走。
  年事渐高的海岱大师虽然逐渐退出演艺生涯,但人们并没有忘记他。台湾电视台曾于30年前,根据他的事迹拍摄了电视剧《黄海岱传奇》,其高足马如龙成功地扮演了黄海岱。通过这部红遍台岛的电视剧,使更多的人们见识了“戏王”的昔日风采;1989年,台湾国立艺术学院聘请他担任戏剧艺术教师,不久又颁予名誉艺术博士学位;在2002年纪录片《掌中舞春秋——台湾布袋戏》的展演会上,这位百岁高龄的大师端坐在舞台上,用老皱的双手擎起戏偶,随着丝竹锣鼓声骤起,快速舞动手指,将生、旦、净、末、丑活现于掌上,苍劲的嗓音不停变换着唱词和口白,重现其“十指弄成百万兵,一口道出千古事”的高超技艺。
  黄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因患中风症甚少出门。2007年1月2日,适值107岁生日,其家人、弟子从各地赶来祝寿。寿宴上,老人所在的云林县议会宣布将1月2日这一天定为“布袋戏节”,县府也送来一尊依照黄海岱脸型制作的布袋戏偶。老人行动不便,却始终带着笑容,显得很欣慰。
  海岱大师身后照样不寂寞,不但民间数月来举办了一系列追思活动,4月14日至29日,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在台北举办黄海岱“百年荣耀”纪念展,之后又将展品移至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作常设展。
  翰墨丹青游子心高山流水两岸情
  ——记台湾画家许凯夫先生
  陈伟南
  台湾画家许凯夫先生,1929年出生于书画艺术之乡福建诏安县城。从小爱好书法、绘画,好学不倦。他20岁只身渡海赴台,从此与大陆亲友天各一方,一别四十余载。书画是华厦传统国粹,也是故乡诏安历代名家辈出、父老乡亲引为自豪的一门文化艺术。凯夫先生旅台数十载,无一日不在思念大陆家乡的亲友,无一日不回忆在故乡的往日岁月。于是在任职军事院校的繁忙公务之余,他情倾翰墨、意寄丹青,几十年如一日,潜心苦学钻研书画,以书画寄托游子思乡之情。并常到博物馆观摩古今名家作品,吸取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境界与内涵。作品多次参加台湾及国外重要美展,并在台湾北、中、南部文化中心、省立博物馆、省立市图书馆举办个展多次,获很高的评价和荣誉。1987年第三十二届亚太影展在台北举行时,特邀请凯夫先生当场作画,博得极高赞誉。1988年11月间,许凯夫先生应新加坡更生美术研究会邀请,赴新举行个人画展和讲学,并当众挥毫作画,新加坡电视台、《联合晚报》等新闻媒体均作了专题报道和介绍,给予极高评价及赞誉。
  许凯夫先生是一位书画兼长,在半个世纪的绘画生涯中,凭着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画出他心中的美感与理念,创造了自己的技法与风格。他独创了山水的皱法,突破传统,融会自然,别出新意。对水势的描绘更是匠心独具。写水则氲氤岚生,写瀑则万马奔腾,写石则奇巧各异。其山水画苍茫跌宕、变幻多端。如《溪山飞瀑图》,画家描绘了三种不同的水势:远景上游水源从茫茫高原上缓流而来,若隐若现;中景是飞奔直泻的瀑布,如排山倒海,惊心动魄;近景水中石遏激流,浪花飞珠溅玉。其《高山流瀑》《惊涛裂岸》《白云涧泉》等作品所画水势无不千姿百态、出神入化,使人恍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凯夫先生创作山水不是临摹古人,而是实地行至,师法自然造化。为了创作黄山图,他曾几次从台湾赴黄山写生,用笔速写,用相机摄影,用心灵感悟,与水相亲,与山相和。他把所有的心领神会都存于胸怀,往往灵感所至,泼墨挥洒、迭创新意。画面山高水远,风舒云卷,神妙具备。凯夫先生早年即具扎实的花鸟画基础,在国画大师沈耀初先生为许凯夫先生赴新加坡办画展所写的简
  介中评价:“无论松竹梅荷、禽鸟怪石,均能形神兼备,潇洒脱俗,此外更以水墨挥写虾蟹鱼蛙,无不栩栩如生,具有高超之笔情墨趣。”凯夫先生作画不但讲究构图,而且注重意境,追求笔趣与墨味,即在浓淡干湿中表现层次的美、意象的美和心灵境界的美。达到这种上乘的艺术境界,必然同时具有深厚的书法造诣。因此,他行草隶篆无一不精,行草写得潇洒飘逸,小篆写得非常优雅,大篆雄浑而显得霸气,隶书突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高风亮节。诚如沈耀初先生评论其山水画:“苍茫厚重,枯湿交错,点染之间,蕴藏万钧之力”。
  1988年11月间,凯夫先生赴新加坡办个人画展,同时首次回到了阔别四十余年的家乡福建诏安,与亲友重逢叙旧,梦圆故里,悲喜之情难以言表。令他欣慰的是不仅看到家乡面貌的巨变,而且这里习画写字蔚为一种社会风气,书画新秀济济、人才辈出。就连两个侄子和一个侄女也似因“家族遗传”而醉心于翰墨丹青。共同的艺术爱好消除了两岸同胞因沧桑岁月形成的种种心理隔膜,使艺术在家人、亲友之间架起了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桥梁。1992年2月,凯夫先生携家眷再次回归故里,探望亲友。诏安县文联特地为许凯夫先生和诏安新老书画家举行“海峡两岸书画笔会”,《福建日报》《闽南日报》记者特来笔会现场采访。凯夫先生对家乡人民为他而举行的这次笔会感到十分欣喜,他十分动情地说:“诏安文风昌盛,历代书画名家辈出,诏安谢琯樵的书画对台湾的影响很大。我今天能与家乡的新老书画家共同探讨振兴书画盛事,交流书画艺术,非常高兴。”接着,凯夫先生与诏安年逾古稀的许沙洛、沈荣添等四位画家,合作了《牡丹梅花图》,并题“竞放春花满纸香,诗情画意味深长”的诗句。参加笔会的数十位新老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一边观赏、一边交谈。最后两岸画家热情地拥在一起照相合影。这次笔会增进了海峡两岸书画界同仁的密切联系,也增进了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感与交流,为书画之乡留下一段历史佳话。
  现已将近80高龄的许凯夫先生仍身在台湾,心系大陆,关注着家乡的艺术文化事业。几年前,侄子许喜盛在诏安筹备开一家画廓,许老先生得知后给予热情支持,不但出面请台湾《松青》杂志主编、老书法家许崇明先生题写画廊铺号“南文阁”,而且自己特地为画廊创作了《高山流瀑》巨幅山水画,永久悬挂于画廊里,以象征两岸同胞手足情谊和两岸书画艺术如高山流水源远流长,长盛不衰。2005年,福建东南电视台为了拍摄《情缘》大型系列专题记录片,特往台湾采访拍摄老画家许凯夫先生,再现许老先生半个世纪以来的艺术生涯和为两岸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今年,欣逢漳州市举行纪念国画大师沈耀初先生诞辰100周年庆典及书画研讨活动,大陆组团前往台湾邀请许老先生等参加庆典,许老欣然应允,拟于10月份前来参加。祝愿他如同一棵画坛不老松,艺术与生命常青不老,长放光芒。
  弘扬乡土文化激励奋斗精神
  ——傅崇毅先生《夕拾集》评介
  吴仰南
  最近出版的《夕拾集》,是我县建国后第一部研究地方文史的专著。由于它资料翔实,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受到了各界读者的普遍欢迎。此书作者傅崇毅,城厢东关人,离休干部,长期在县委、县府机关从事文字工作,业余兴趣则是地方文史的研究。
  《夕拾集》分“史海钩沉”“景观揽胜”“人物风云”“故事传说”四辑,内容涵盖地方体制的沿革、发生在诏安重大政治事件的始末、邑内名胜景观的背景材料、旧社会官宦的清操嘉行、先烈奋斗的足迹、干群建设新社会的动人事例、闾巷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传说等。数十篇文章,内容十分丰富,但贯穿这些文章一个清晰而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歌颂诏安,激发读者热爱诏安、建设诏安的热情。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家乡养育了我的一生,我对她有着深切的情怀,总期望她能走出县界、省界,在地球上闪耀光芒……到了老年,仍想为宣传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史海钩沉”中反映建国后诏安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篇文章最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情愫。例如《天大旱,人大干》,作者围绕当年诏安县委提出的“抗旱抗到天低头,取水取到泉源绝,保苗保到粮入仓”的口号,列举了诏安人民在1963年百年罕见大旱抗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诸多动人事迹,如塘中挖堀、堀中打井的“三层楼”取水,在溪中搭架,井中搭架,硬是把二三丈深的地下水吊上来灌田等,不禁感叹道:“诸如此类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事例,全县比比皆是,层出不穷。”这类文字饱含感情,气慨豪迈,读了令人倍感振奋。回顾闻名省内外“太平之风”的三篇文章,作者用事实讲话,充分肯定、颂扬了诏安人民当年开发万宝山的巨大意义,在记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是非观念,情感也相当丰富。如《我所经历的大兴“太平之风”》的开头:“解放四十年来,诏安县所办的事能够闻名全省,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和给人较深刻印象的,莫如‘太平之风’。”这貌似平静的记叙、议论,实际上是对“太平之风”不可动摇的肯定、歌颂。再如:“‘太平之风’虽已过去30多年了,
  但它却留下了巨大的财富。”(见《叶飞与“太平之风”》)这是毫不掩饰自己政治观点的大声疾呼。作者对诏安人民这些伟大业绩的一再肯定、歌颂,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希望家乡在今天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中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人物风云”中对封建社会官宦清操嘉行的记叙,既反映了人民群众憎爱的态度,是非的观念,对今天的读者也能起到了借鉴的作用。追叙爱国民主人士和革命先烈事迹的文章,前者则通过看似平常、实则不易的日常生活、工作来表现其进步的追求,后者则侧重于他们英勇斗争的事例突出其无畏和献身的精神,其行为、精神同样让我们得到启迪,受到鼓舞。
  对名胜景观的介绍,作者注意挖掘凸现有关爱国主义的历史背景材料。如《分水关“功覃闽粤、声震华夷”石牌坊》,作者在交代了牌坊是闽粤两省绅民为褒扬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伟大战功而建立的缘由后,又作了如下详细的背景介绍:明末,荷兰殖民者军队经常侵犯我闽粤一带沿海,郑芝龙带兵多次击败入侵者。而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是在这里,诏安抗战军民两次击退日寇的进攻。由于这些背景材料文字的凝重,镌刻上时代的风云,故这类文章多能给读者一种警醒和教育的作用。
  《夕拾集》的行文简洁、朴实,文章结构紧凑,可读性很强,可以看出作者在遣词造句,章篇结构上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精心安排结构,细心剪裁材料。如《话说乌山》,既有这山是如何来的神话传说,又有此山瑰丽的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有乌山人民、诏安人民革命历史的记叙,突出的内容是乌山是一座革命的山、英雄的山。结构上这样安排,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既主次分明,又增添了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介绍名胜景观一类的文章,说明的成份往往多了一些,作者写此类文章,注意到了说明的方法。如《邓于蕃与洋尾桥》,文章第一段仅有数十字,却把建桥的时间、地点、人物、具体的事件先作了概括的介绍,然后是分段逐项加以说明。这是先总说后分说的写法,这样写显得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兴建三姑娘渠道的艰辛历程》采用的是铺垫反衬的手法。“二万大军齐奋斗,劈山破石建长渠。”这是文章浓墨重彩所在,但在这些具体描述之前,作者先概述东溪对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接着具体说明我县中部、西部十万耕田长期受到水源奇缺的困扰。建三姑娘渠道就是在东溪的上游筑坝截流,把东溪水引进这百里的旱田,但两地相距有百里之遥。由于有了这些内容作为铺垫反衬,就更能让读者了解认识到兴建三姑娘水渠任务的艰巨,意义的重大。这样的材料安排,明显地突出主题,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化笔为桥连两岸
  吴倔冷
  大师百龄两岸重现“耀初热”
  旅台国画大师沈耀初诞辰100周年之际,台北市历史博物馆于2007年5月18日至27日,与台湾的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促进协会,大陆的沈耀初美术馆联手,隆重举办“沈耀初百龄书画作品纪念展”。展出沈耀初美术馆珍存的百幅沈老传世精品。
  开幕那天,历史博物馆人潮涌动。原台湾法务部部长、现任台湾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促进协会会长廖正豪先生,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著名美术评论家黄永川博士,台湾画学会会长罗芳女士,台湾中华艺术学会理事长尚洁梅先生,沈耀初在台的门生、台湾士渡画会会长、著名画家陈拙园先生,台湾资深艺术家、年届九旬的张光宾先生等知名人士,以及沈耀初生前在台的亲朋好友和媒体的记者、摄影师等数百人,出席了开幕式。宝岛各美术院校、中小学师生也相继组团参观。台湾媒体纷纷报导这一盛况。台湾著名收藏家叶荣嘉老先生动情地说:尽管时光流逝,但每当看到沈耀初先生的书画作品,眼前又浮现出他生前的音容笑貌。大师的书画,堪称当代一绝!大师的高贵品格,令人肃然起敬!著名画家罗芳说,大师在世时,我虽无缘拜识他,却像学生一样无比仰慕大师。他呼吁尽快将大师流传到美国等地的书画作品整理出版,以利后人研究大师的艺术,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一笔宝贵财富。
  “纪念展”期间,大陆由沈耀初美术馆人员和著名书画家、艺评家组成“沈耀初国画艺术研究会文化交流团”应邀赴台。该团一踏上宝岛,就为台胞对沈耀初书画艺术的挚爱所感动。在历史博物馆,海峡两岸书画家、艺评家欢聚一堂,对沈老的书画艺术,亲切深入研讨。该团还热忱地拜会了沈老生前的故友,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馆、高雄市美术馆、台中美术馆等,所到之处,都受到台胞的盛情接待,深刻感受到血浓于水、两岸一家的情谊。
  “纪念馆”和大陆“文化交流团”赴台的活动,使大师的传奇人生、高尚品德、精湛艺术和他回大陆为故乡兴教助学,创建沈耀初美术馆等善举,都成了台胞千家万
  户的热门话题,宝岛再一次掀起“沈耀初热”。
  为表彰沈耀初爱国爱乡及他对中国书画艺术的贡献,大陆纪念大师百龄的活动,规模更加浩大。在国台办、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2007年10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漳州市政府、诏安县政府等单位主办了“海峡两岸纪念国画大师沈耀初诞辰百周年暨中国书画名家馆作品联展”,其中“四个展项”是:沈耀初书画作品特展、“世纪舟青”中国书画名家馆作品联展、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作品联展,全国中国画名家提名展。“两个研讨会”是:首届海峡两岸(漳州)书画文化论坛暨沈耀初书画艺术研讨会、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一场拍卖会”是海峡两岸名家作品专场拍卖会。在诏安县沈耀初美术馆还举办“闽南风、海峡情”沈耀初国画艺术研究会作品展等活动。盛会吸引了海内外书画家、企业家和广大书画诗词爱好者,一时漳州市和诏安县嘉宾云集,热闹非凡!扩大了闽台交流,提升了漳州市和诏安县的知名度。对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加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促进海峡两岸文化认同和祖国统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忘根本回乡兴建美术馆
  沈老1907年出生于福建省诏安县士渡村。自幼受书画之乡文风的薰陶,爱好书画。1948年只身赴台后,四处飘泊仍痴情书画。1973年著名艺评家姚梦谷发现了他,并极力推荐其书画作品在台湾最高艺术殿堂的历史博物馆展出,此展一鸣惊人,引起宝岛内外轰动。接着,沈老又荣获台湾画学会最高荣誉奖——金爵奖,与张大千、黄君璧并列为“十大美术家”,被英国剑桥大学编入《世界名人录》,享誉为国际知名国画大师。沈老蜚名世界艺坛后,美国、新加坡等地的亲友,为他安排了极其优裕的条件,敦请他去安享晚年。不忘根本的他,谢绝了海外各地亲友的挽留,毅然于1990年将其毕生攒积的资金和创作的书画精品,全数带回尚在发展中的祖国,为家乡兴建小学、幼儿园、儿童乐园,特别是高瞻远瞩地请海峡两岸著名建筑师联手设计,在诏安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园林式的沈耀初美术馆。
  沈老仙逝后,沈耀初美术馆遵照沈老生前的宏愿,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德,经常举办青少年书画作品和本地、外地书画家佳作的展览,开展各地书画家的笔会和艺术研讨,同时不分日夜,假节日热情接待慕名来访的国际友人,国家和各省、市、县领导,海内外侨胞和企业家,成为祖国、省、市、县的文化品牌。开馆10多年来,接待观众达数十万人次。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参观沈耀初美术馆,激动地题下恰切的评价:“中华之光”。馆中有会大陆热评沈耀初
  沈耀初美术馆出色地发挥了传播沈老书画艺术的作用,先后在京、沪、榕、原等地举办沈耀初书画展览,都引起轰动,2000年9月,全国书画名家云集诏安县沈耀初美术馆,隆重组建了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大为名誉会长的沈耀初国画艺术研究会,把弘扬沈老书画艺术引向了持久和不断深入。2002年,沈耀初美术馆加入中国二十世纪书画名人馆联会后,沈耀初的名字,与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等书画名家并列,驰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沈耀初国画艺术研究活动也从诏安、漳州扩大到全国,扩大到海峡东岸的台湾和日美各地。沈耀初书画艺术研究成果累累,先后出版了《沈耀初书画集(3)》《独立寒秋——艺术大师沈耀初评传》《草野秋思》《百年中国书画名家精品系列》《沈耀初书画评论》《艺术大师之路丛书·沈耀初》《沈耀初佳作品题》,海峡两岸合作的《沈耀初研究》也已出版第一、二期;各个时期,中央和省、市、县电视台,多次制作沈耀初书画艺术专题播映,并制成音像光盘,还把沈耀初书画制作成贺年明信片、信封以及上网站展播多种形式,开展多侧面、深层次的传播,使沈耀初书画艺术,登上各地艺术殿堂,走向民间,雅俗共赏;沈耀初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喻户晓,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艺术不朽笔化为桥连两岸
  在广大台胞的心中,沈耀初美术馆就是沈老爱国爱乡的崇高人格的化身,每位返乡探亲的台胞,牵挂着沈耀初美术馆在大陆的运作,都怀着景仰的心情来馆参观。台胞返回台湾后,更认真宣传沈老在大陆创建的美术馆。通过沈耀初美术馆这个“窗口”,更多的台胞了解大陆的对台政策,下决心到大陆投资、创业。
  回乡祭祖的台湾企业家吴先生到沈耀初美术馆参观受到启迪,在故乡创办了教育基金,奖教助学。6年中统计,得到资助的学生140人次,其中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生27人、专科生33人,大大地推动了故乡人才的培养,为乡人所传颂,特将此事进载入新编的《族谱》以留芳后世。
  2005年春,台湾身心障碍者艺文推广协会名誉会长廖正豪先生来大陆参加闽台文化交流洽谈会后,专程拜访沈耀初美术馆,当他登上三楼本地书画家作品展厅时,在琳琅满目的佳作中,发现了盲人书画家的《双鸭图》。因归程迫促,来不及与这位作者会面。同年11月,廖又应漳州市海峡两岸花博会的邀请再来大陆,便专程抽出时间再拜访沈馆并寻访冰山先生,恭请沈耀初美术馆和沈冰山于2006年7月赴台交流并举办个展,有力地推动了两岸的文化交流。当台胞在“沈耀初百龄书画作品纪念展”展厅中流连忘返之际,两岸书画家、评论家同时同地举行沈耀初书画艺术研讨会,这一盛会把同根、同源、同文化的交流,推上了又一个高峰。台湾著名评论家黄永川博士
  说,沈耀初大师的作品格调高古,个性突显,具有自家风貌。大师善用轻重快慢的笔法画出精细浓淡的线条,恰到好处地表现笔下物象,真可谓妙笔生花。大师画作中的黑白对比,充满哲理玄机。大陆的人民大学徐悲鸿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传席教授甚有同感,他说:沈耀初先生作品功力深厚,富有特色,其精神和艺术价值拥有不朽的地位,将永远流存。沈耀初在台湾的入室弟子陈拙园动情地回忆与大师相处的情景,深刻体会老师对艺术的执著说,老师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意在笔先,画后把作品挂在墙上反复推敲,题款盖章都是恰到好处,因此老师作品少而精,弥足珍贵,他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洪惠镇教授说,研究和宣传沈耀初,显然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因此,他呼吁尽快成立“海峡两岸沈耀初艺术研究基金会”,筹措资金,以利发动两岸评论家开展对大师的研究和交流。这个文化艺术交流的盛会,见证了沈耀初是两岸共同尊崇的艺术大师,也见证了两岸文化艺术的一脉相承!
  沈耀初的艺术不朽,两岸同胞在沈耀初书画前沟通心灵、凝聚力量。这架桥,已扎根在两岸同胞的心中,是任何势力也摧不垮、割不断的。大师在天之灵,看到他生命结晶的书画艺术,和他倾资兴建的沈耀初美术馆成了两岸一家的心桥,也当含笑九天了!
  厚积薄发五十载素笺浓墨纪春秋
  ——小记党史专家陈方
  丘兰生
  编者按:陈方,原名傅泮锋,1931年4月出生于诏安城关,解放前夕参加革命上乌山打游击,为中共云和诏县委领导下的工作组员,解放后历任云霄县第五区副区长、常山农场党委副书记、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等职,现离休。
  1994年,漳州文史界组织编撰党史文学作品集《乌山风云》。编委会的一次会议上,不少同志提出,围绕闽南著名的乌山革命根据地长达15年的革命斗争,在撰写纪实文学作品时,要把当年领导闽南革命斗争的党政军领导人的简历同时附刊。这时,身为主编的陈方,在没有准备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即刻列出20多人的名单,包括职务、籍贯,有的连任职时间以及主要简历都一一写出,大家为他熟悉闽南革命斗争的历史人物和精确的记忆所折服。此后的八年时间里,我们共同编撰了十部党史文学著作,也让我了解到,他潜心研究党的斗争历史特别是省内的地方党史和军事斗争史前后相继了五十年,历任中共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共漳州市委党史顾问组副组长、副研究员。已撰写、主编党史和有关著作22部、600多万字。多篇论文在全国和省内获奖,1990、1992年曾两次被评为福建省党史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全国党史部门先进个人,并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表彰。
  解放前夕的厦门,敌我斗争势态十分严峻。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等人肆意滥捕滥杀共产党人和社会进步人士。陈方这时正在省立厦门中学读书,担任省中我地下党支部书记。复杂残酷的斗争锻炼了他,并由此走向我闽南游击区,踏上戎马征途。这一历程使他倍加关注和珍惜党的斗争历史。但真正展开对党史的研究,还是在解放后的1953年,他参加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史班学习之后。这次学习使他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珍惜和研究党史,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拓宽了党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使他树立从事党史研究的信心和决心。
  陈方是我闽粤赣边纵的一名游击队员,对闽西南的革命斗争是有所了解的,但要
  认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党组织开始建立以来的斗争全过程,还是远远不够的。党校回来后不久,陈方便在龙溪地委(漳州市委的前身)革命史料办公室工作。当时,地区老区工作队对全市的老区村、乡和县区的基层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由陈方、吴潮水和詹国充等同志首次整理出闽南党史大事记的草稿,但还有不少史题尚待深入调查和研究。陈方便以闽南党的地方史和武装斗争史为研究中心,以此向省内外辐射和拓展,以求融会贯通。他运用查阅史料、实地调查、访问五老(老接头户、地下交通员、老游击队员、老苏区干部、老共产党员)等方法,进行从点到面的全景式研究。同时列出“闽南第二次国共合作”“闽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平和暴动”“漳浦事件”“红军攻克漳州”“芗潮剧社”“靖和浦根据地”“大芹山根据地”“乌山根据地”“树海根据地”等20多个专题,进行调查,参与学术研讨,共同剖析,以事带人,连接经纬;同时不失时机地请教和采访了罗明、邓子恢、陶铸、曾志、王德、魏金水、尹林平、卢胜、卢叨、何竣和洪椰子、柯志达、陈文平、张振福等革命前辈,请他们回顾历史、澄清疑点,解决了不少闽西南党史中长期不能明确的问题。1983年,陈方任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期间,约请了不少老红军、老领导和研究人员动笔写回忆和有关文稿,在《漳州党史通讯》上发表,抢救和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他的资料记叙和工作笔记已积累101册,剪报更是一摞摞的。这样坚实的基础,使他能够得心应手,厚积薄发,主编出版了《闽南现代史人物录》《红军进漳论文集》《闽南党史论文集》《中共闽南地方史》《中共闽南地方史大事记》等重要著作。
  对于一个历史学者,“信守史德”是个重要原则。说白了,就是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要把历史自身的真实作为判断历史结论的唯一标准。“不流世俗,不争势利”(《史记》),才能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明是非,辨忠奸,不搞“曲笔”,不写“诬书”。陈方研究党史50年,就是严格遵循“信守史德”这一原则的。
  我闽南党组织在革命进程中曾二度发生过肃反扩大化的错误,错杀了我们自己的同志,这些都如实地录史在案。1998年,闽粤赣边区革命故事丛书《血沃杜鹃红》编委会在第三辑定稿会上,有的同志提出《一腔热血映忠魂》这篇文稿不宜采用,因为这篇纪实文学记叙了1933年“肃社党”运动中,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将、红三团副团长王奕修被错肃而自杀身亡,直至1984年,党的三中全会后6年才予平反的史实,如刊出,会影响党的声誉。而作为本辑主编的陈方则力主如实编出,他说:“真实的历史不容隐讳,才更显得我们党的光明伟大”,赢得大家一致的赞同。
  与历史学的其他部分相比,党史研究的党性尤其鲜明和突出。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
  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陈方研究党史50年,深知革命胜利来之不
  易,继承光荣传统,首先自己要备受教育,革命领袖和前辈们的高尚品格和伟大精
  神,常常使他感动得落泪。他感悟到,丰富而宝贵的党史资源具有资政育人的强烈震
  撼力。所以,他从党史研究室主任岗位退下来以后,毅然努力地把自己的所学所得投
  入到资政育人的社会活动中去。他担任漳州党史学会会长、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副
  会长、市老区促进会秘书长,继续为党史研究、为革命老区人民奔小康作不懈的努
  力;他在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指导下,成立了“周恩来研究会”,担任副
  秘书长,主编《周恩来研究》,弘扬周恩来精神,撰写论文《周恩来在确立毛泽东领
  袖地位的作用》(获奖)和《叶剑英和周恩来的革命情谊》,出席天津国际“周恩来
  精神”研讨会;担任漳州市关工委报告团顾问,写文章,作演讲,和漳、厦学生研讨
  革命主题;为了继承传统,启迪后人,筹建“乌山游击队员之家”,他担任主持,不
  辞辛劳八上乌山,建成展馆。即使去加拿大探亲期间,也不忘白求恩精神,三次驱车
  数百里,采访白求恩故居,觅得丰富原始史料,写成文章,回国后刊载报章,并讲演
  传播,弘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赛程留记录妙笔写丹青
  ——沈兆贺简介
  沈桂武
  在中央和省、市电视台介绍我县著名盲人艺术家沈冰山先生现场作画的电视节目里,经常有一个长须飘拂的老人出现在冰山先生的左右。他就是以画虎和牡丹驰名的81高龄的沈兆贺先生。
  由于历史的原因,沈老有许多至亲好友现在定居在台湾和海外各国,单他的五弟沈兆嵩先生(台湾退休教师)就有3男2女,其中3个是博士,1个是硕士,1个是学士。他的字画也就随着他的这些至亲不断地飘洋过海,为人们所欣赏、所珍藏。沈兆嵩先生早年毕业于四川重庆大学,他的友情经常为沈老所乐道,他特别激动于苏东坡给弟弟苏辙的著名诗句:“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沈兆贺先生自幼喜爱体育、音乐和美术。初中时,他家住诏安,就读于邻县饶平黄岗镇,两地相距20多公里,清晨跑着去上学,傍晚又跑回来。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九月,福建省召开全省运动会,他在万米长跑比赛项目中一举夺冠。青少年时代与著名国画家沈锡纯先生过从甚密,于画深受沈锡纯先生的影响。兆贺既钟情于家乡风景如画的山川,也想为增添家乡人文出点力。1936年沈老在漳州师范毕业,就选择教师这个工作做为终生的职业,直至1950年。在这十五年期间,先后担任过诏安县东沈小学、竹林中心小学、营西(现溪南)中心小学、英海(现仙塘)中心小学及太平区中心小学的校长。他担任校长不是象某些人一样越来越有钱,而是越当越穷。在当校长期间沈老为了维持生活、培养学生,先后变卖了家中绝大部分田产和高档家俱,终于从一个殷实之家变为清贫之家,在杏坛十五年的辛勤耕耘,为家乡的国民基础教育作出了不少贡献。桃李芬芳,遍布于诏安的四境。
  中年以后他为了生活做过各种各样繁重的体力劳动。强健的身体和豁达的胸怀使他适应了几十年的艰辛。后来他长期从事民间漆画和舞美设计工作,为了寻找业务,足迹遍布云霄、平和、漳浦、东山和诏安五县城乡。沈老有众多的儿女,因生活艰难幼年时分散到饶平、云霄和诏安三县城乡,幸喜现在俱各能成家立业。寿诞之日,老
  妻在侧、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实系上苍对良善和艺术家的厚报。
  我喜爱沈兆贺先生的画。他画的老虎咆哮奔腾,炯炯有生气;他画的牡丹色彩鲜艳,富丽而堂皇。我感到:他画的老虎是对他英雄少年的无尽追忆,有他当年和汽车赛跑的豪气,也有他中年时独自一人驾驶板车奔跑直下陈吊岭的雄威。他画的牡丹是对美好人生的热情歌颂和永远憧憬!县人沈庆生老师曾为他撰写过一副对联:“万米赛程留记录,一支妙笔写丹青。”可以说是对其一生很好的概括。
  《倚松室诗草》残稿拾遗
  吴仰南
  吴掄元(1861-1940年),字乾初。由于家境贫寒,23岁始赴童子试,不第。越三年,再试,列第八名(即中秀才中的第八名),补廪出贡,为清末贡生。后筑务本堂及倚松书室于城关北门内。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县吴氏大宗时为董事,二十世纪一十、二十年代为县育婴堂的议事、董事。著《倚松室诗草》(附对联),举人韩希琦、廪生方照麟两位先生为之作序。韩序有句云:“立功立德,余为先生卜,先生其必有后乎!”可见时人对乾初先生的肯定和尊重。《倚松室诗草》为手抄本,用蝇头小楷直行誊写在毛边纸上,字体为馆阁体,工整端正。惜毁于文革动乱初期。现仅存的三首诗及十六副对联,包括上述的韩序句,均为笔者先父拱辰先生凭记忆记录下来的。
  细读遗诗,不管是托物言志,还是状写、抒发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均形象具体可感,情感朴实无华。仅存的对联,从内容上来区分,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自家居室对联(前人有自撰对联的习惯,内容多属励志敬业一类。或制成楹联悬挂于室内,或书写后于春节、元宵时张贴于大门)。二是挽家人、自挽的对联。三是为亲友祝寿贺婚丧挽的对联。其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反映出作者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美德的推崇;有的抒写自己热心地方、宗族的公益事业的心愿;有的表达对亲友的良好祝愿和深切的悼念。难能可贵的是在其哀挽夫人的对联中,还如实地记录下了日寇侵华时诏安边城一个普通家庭的不幸遭遇。而下葬筑坟时的挽联,又让我们了解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一些地方习俗。现将残稿抄录如下:
  诗
  余素守贫,独爱于松,故以倚松名其轩云
  爱菊允称陶靖节,敦颐属意在于莲。
  牡丹富贵人攀仰,惟我和松结静缘。
  庚申夏于铜陵见一缠脚少妇因风雨苦于行走,遣兴而作
  窈窕丰姿步步迟,东风何竟太相欺。
  轻狂乱把红衫展,面半含羞头半欹。
  食物戏吟
  年高食物无可否,屡屡和须同入口。
  物既吞兮须仍在,撚髯自笑一老叟。
  (笔者注:此首为古风)
  对联
  居室类:
  尊祖敬宗只在不忘其本;
  德建名立庶几无忝所生。(为祖遗的尊德堂而撰)
  勗志每怀三益友;
  斋头常置五经书。(为祖遗的勗斋而撰)
  务滋惟树德;
  本立可为仁。(务本堂内)
  务当为急肯构肯堂想我辈手创门楣族聚于斯期可久;
  本有自来克恭克孝愿儿曹书铭座右训式诸古永无愆。(务本堂拜庭)
  创业维艰祖父备尝辛苦;
  守成不易子孙宜戒奢华。(务本堂大门)
  倚窗对月琴三弄;
  松榻题诗墨数磨。(倚松书室)
  挽家人自挽类:
  教子妇敬翁姑五十年来家政克襄无惭女史;
  避敌机离乡井六七日里病魔遽发竟晋仙班。(务本堂大门)
  且喜椿树枝叶茂;
  难言萱草雨露新。(务本堂拜庭)
  倚窗对月琴谁鼓;
  松榻题诗墨懒磨。(倚松室)
  卿意欲何之尚望奉侍翁姑情归孝养;
  我伤其已极惟知满前孙儿志笃栽培。(灵前)
  敢云地卜牛眠送葬儿孙咸称母德;
  且喜坟成马鬣护丧祖父克建夫纲。(筑坟下葬日务本堂门前。马鬣:坟墓上的封土)
  倚窗省己为山九仞;
  松榻伊人在水一方。(筑坟下葬日倚松室)
  一生志愿所存建祖祠修桥路立公租成功未能告竣;
  片刻魂飞而去别儿孙离兄媳抛宗族问心实难得安。(自挽)
  祝寿婚庆哀挽类:
  韵字为文学所用;
  珊瑚乃作寿之珍。(祝韵珊先生61大寿)
  学业已成宜尔家室;
  懋功厥德梦叶熊羆。(贺学懋先生新婚)
  (注:梦叶熊羆,即祝人生男之意)
  发迹在香江驾言出游由西而南伤哉一去不返;
  招魂归梓里称丧挂讣惟妻与子缈矣半语难通。(挽子芹)
  (注:驾言,指出游。由西而南,时吴子芹先生由香港到广西后,转赴越南,途中发病)
  两岸五通宫根深叶茂三百年
  黄毅飞
  话说“两岸五通宫,根深叶茂300年”,首先要从海峡西岸古老的“祖庙五通宫”说起。
  “唐宋特征”的五通宫
  五通宫,坐落福建最南端诏安县客家人的聚居地——霞葛镇五通村鸡笼山下、东溪河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五通宫的历史甚为悠久。早在600多年前的明永乐年代,祖籍五通村的“泉州参军”黄文通吸纳民意,倡议兴建庙宇供奉“保护神”。霞葛黄氏宗亲热烈响应,齐心共举,于癸未(1403)年就首先建成一个主殿,供奉《南游记》传说中降妖伏魔、为民除害的“华光天王”,俗称“五显灵官大帝”或“五显大帝”。
  不料,百姓对“五显大帝”信仰朝拜者越来越多,香火旺盛,名扬四方。到万历庚子(1600)年,当地著名乡绅、大学士黄道周的好友黄华宇乐善好施,多方集资,把它拓建成规模宏大的“二进式”宫阙;并增奉“顺风耳”“千里眼”等诸神,大受百姓赞扬。
  清康熙己未(1679)年,祖籍五通村的“荣禄大夫”(从一品)黄靖总兵满怀热忱,续在宫西侧扩建一个“通隐室”,供奉“十八手观音”;在宫东侧扩建一列式廊,方便僧人食宿;在诏平大路旁邻建一个“皇封碑室”,专竖康熙帝特授和诰赠的四尊“荣禄大夫、一品夫人”石质碑刻;又在宫后增辟一个“御花园”……既使宫阙建筑进一步完备,又大大增添恢宏感人的气派。
  沧海桑田六百年。虽经诸多劫难,五通村的庶民不但努力保护、维修好宫容宫貌,而且在近年增建了凉亭、山门和文物室等等。如今,从总体看,展现在眼前的是:单檐歇山顶式的“二进”古建筑,宫面阔三间;拜亭前设天井;抬梁式的弯斗拱;由门厅至后殿并列十对一斗三升式的棱形石柱,鼓镜形柱础;正拱、辅拱、檐庑和墙壁,都有精致的雕镂或彩画。建筑面积达1692平方米。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罗炤
  多次考察后,给予很高的评价:五通宫“屋顶向左右两边伸展很长,墙与屋顶的高度几乎相等,保留了唐宋时代的建筑特征,文物价值很高。”
  五通宫历来香客纷纷,游人频频;同时,吸引多方名流知士前来进行各种活动。明大学士、民族英雄黄道周在宫阙完竣之际,就应黄华宇之请,为五显大帝题写“正位居体”的横匾,一直悬挂大殿神坛上方。广东进士、翰林院庶吉士詹肯构在瞻仰五显大帝后,则欣然为其题写对联,挂于神坛左右:“正位而临之东西庶士偕起敬;居体以育也南北乡民永蒙庥。”乾隆年间,闽粤南澳总兵官(正二品)黄世桓在进香朝拜中,也挥毫题写“有诚有神”的横匾,挂在中堂栋梁下。视察、观光的政要人物就更多了,有清咸丰年间的福建布政使钱宝懿、同治年间的巡海道蒋洪润和光绪年间的漳州知府李树敏等等。
  台湾第一个“五通宫”
  据《南游记》载,五通宫供奉的“五显大帝”,原系灵山佛祖座前的“灯火精”,观音菩萨送其投胎之前,佛祖赐予“五通”(即一通天,天中自行;二通地,地中自裂;三通风,风中无影;四通水,水中无碍;五通火,火里自在)和一个“天眼”(可见三界)。所以,但得正果皈依佛道后,法力无边,感显灵验,信士日增,香火缭绕。霞葛的庶民,特别是五通村的黄氏子孙,凡离乡别井外出谋生时,多数要随带“五显大帝”的香火到驻地供奉,以保平安发财。
  明末年间,五通村十二世祖的第四子黄保存,首开赴台湾创业的先例。他在彰化县埤脚庄落脚后,即在家中设坛,奉祀恭请同去的五显大帝。果然,家运顺利,事业有成;并顺延诞生了“台湾第一个五通宫”。
  其详细情况,请看台湾彰化县埤脚村“五通宫史略”一书的叙述:明末清初距今三百余年前,黄姓祖先从福建漳州来台,随身奉请五显大帝金像,由鹿港登岸到埤脚建造茅屋棲身;五显大帝金像也安顿屋中,朝夕虔诚焚香膜拜。后来,茅屋破旧不堪,每至晚间却常发出五道灿耀的毫光。附近居民时感惊异。经察究,原系茅屋中的五显大帝显圣。众人眼见茅屋不堪再用,召集各方善信商议,建立一“祠堂”奉祀。自此,五显大帝显赫,膜拜者络绎不绝……至道光乙酉(1825)年,二重湳绅士黄心南发动村民改建为小庙宇。到民国庚午(1920)年,地方士绅黄添池、黄荣章鉴于小庙破旧不堪使用,又发动“重建宫阙”之举。各方善信热烈响应,费时四年余始告竣工……依照圣意名称“五通宫”。
  台湾第一个五通宫创建后,五显大帝的“灵验”深植民心,十方善信无限敬仰,纷纷前来朝拜,香火鼎盛非凡。于是,其他县、市的信徒为方便庶民朝拜,陆续到埤
  脚五通宫恭引五显大帝之香火,在当地再建造庙宇奉祀。据不完全调查,截止目前,已有彰化、屏东、云林、宜兰、花莲和台北等18个县市建了52座“五通宫”,或“五显宫”,或“天显宫”,或“五贤宫”。尽管名字各异,但都供奉同一尊神祗“五显大帝”,同于每年农历九月廿八日,举行盛大的五显大帝“诞辰庆典”。
  黄顺兴首度寻根“五通宫”
  最近数十年,台湾同胞兴起了“寻根问祖热”。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热望”很难得以实现。
  于是,天运甲子(1984)年九月十三日,彰化县埤脚村五通宫的善信想出了“遥祭接天香”的创举。他们把本宫中的五显大帝金身恭请到台南市鹿耳门“天后宫广场”,备办牲礼、果品,请道士,面朝大陆做法事,遥祭诏安县祖庙五通宫的五显大帝;然后接回“天香”,在本宫虔诚奉祀。各地的五显信士欣闻,踊跃参与,有五千多人到场,阵容庞大,盛况感人。这样一连“遥祭”三年,初步表达了台胞“寻根谒祖”的热望,得到一点精神慰藉。
  1986年4月4日清明节这天,祖籍五通村的台湾著名无党派人士、原台东县县长、“立法委员”黄顺兴先生,几经周折,首度只身回到诏安县五通宫寻根谒祖。他对时任县长沈耀喜说:“我的祖父告诉我,我们的根在大陆,有五通宫,就是我们的祖地!”上午10时许,他在沈县长陪同下,虔诚步入五通宫,向五显大帝进香朝拜后,高兴地对前来迎接的宗亲说:“我们那边也有五通宫,同样奉祀五显大帝,是祖先从这里引请过去的。”这时,他接过村民递给的《黄氏族谱》,看到注有“十二世祖第四子保存公往台”的字样,竟哈哈大笑起来:“就是呀!就是呀!这族谱同六十年前我叔父回五通抄去的一样样。”于是,情不自禁,大声背诵起一首黄姓入闽始祖黄峭公的“遣子诗”:“骏马登程往异方,各从胜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根深叶茂同庥庆,三七男儿总炽昌。”顿时,乡亲们欢欣雀跃齐鼓掌,纷纷说:“好,好呀!我们真正是同根、同宗、同一家人哪!”“欢迎更多宗亲回来团聚!”
  黄顺兴先生在北京定居,当选全国人大常委兼中国农业科学院顾问后,与五通宫的联系更加密切,再次回来朝拜五显大帝;又拿出自己的稿费,为五通宫辖内的五通、溪东两村学子设立“奖学金”,直到两村脱贫,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好的影响。
  越来越频的“寻根朝圣”
  黄顺兴“破冰之旅”后,1988年8月,彰化县埤脚五通宫管理委员会主任黄振琅,毅然率先组织“祖庙朝圣团”一行10多人,恭请本宫供奉的五显大帝金身,搭乘飞机
  又坐车,转辗回到祖籍地诏安县五通宫,隆重举行“寻根朝圣”的仪式。终于实现长期朝思夜梦的夙愿,博得祖地宗亲的热烈赞扬,大大促进两岸同胞的“手足情”。
  九十年代,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台胞回五通宫祖庙朝圣谒拜的活动更加频繁。尤其是1993年,台北市天显宫管理委员为满足十方庶民敬奉五显大帝的良愿,专事委托祖地五通宫理事会雕刻五显大帝金身;并于10月底组织大型“迎圣团”回来五通宫,请道士,做法事,举行“五显大帝金身开光典礼”。五通、溪东两村的宗亲闻讯,深为台胞的虔诚行动所感动,也纷纷备办牲礼、果品,陪同他们一起朝拜。整个活动,热烈非凡,感动四邻。当台胞恭迎五显大帝金身赴台之际,祖地宗亲又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盛况欢送,充分呈现“两岸一家亲”的浓浓情谊。
  2003年,祖地五通宫迎来建宫600华诞,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彰化县埤脚五通宫管理委员会主任黄进兴感触良多,高兴有加,虽不能亲临庆贺,却委派在大陆从业的两位亲友,专程送来3600元人民币,以表对祖地五通宫的崇敬之情。祖籍溪东村的新竹县台胞黄火强,历来敬仰五显大帝,多次回来朝拜、题缘;这次,不但提前回来参加“五通宫600华诞庆典筹委会副主任”,而且带头捐赠人民币5260元,深受宗亲的好评。
  去年11月,彰化县“五行宫”的常务监事长黄茗丰,也带领32位信徒,恭请本宫供奉的五显大帝金身回祖地五通宫谒拜,隆重举行“膜拜引香仪式”。他们的虔诚之情,尽露言表,既受祖地宗亲的热情款待,又受到县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领导的热烈欢迎。两岸的“手足情谊”,再次升华!
  初略统计,近10多年来,台湾先后有20余座供奉五显大帝的宫庙组团回来五通宫“寻根、进香、谒祖”;并捐赠人民币33000多元、美金1200元和台币20多万元。三五成行的零散香客,则不计其数。
  两岸五通宫,根深叶茂300年,联结几多同根、同宗的“手足情”!以“寻根朝拜五显大帝”为契机,促成两岸越来越频的亲密交往,对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必将起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秀篆东升楼锡祉堂
  许玉娟
  闽台游氏东昇祖祠“锡祉堂”坐落在诏安县秀篆镇埔坪村东昇楼,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乾隆年间曾两次重修,1991年再次扩建重修。该祠虽只是秀篆游氏系列宗祠中的一个,规模也不大,但由于它是台湾政要人物——曾任民进党主席游锡堃的祖祠,故引起世人的颇多关注。
  据秀篆《游氏族谱》记载:诏安秀篆游氏开基祖游念四,名大宥,于元代从永定县下洋月流村,迁到诏安秀篆埔坪村。传下五子:五一、三六、四五、五五、兴。其长子五一分居崩田,衍传东昇房,其后裔于清顺治七年(1650)在东昇楼建祠曰“锡祉堂”。清嘉庆年间,其裔孙第12世游东山随族人300余位渡海赴台,在宜兰县冬山乡太和村定居开基。后族人在宜兰兴建祖祠“东兴堂”,取“东渡兴旺之意”。游东山去世后,道光年间,其子孙遵其遗愿将他的尸骨运回祖籍诏安秀篆埋葬。游锡堃即为诏安游氏开基祖的第20世孙、宜兰东山公的第9世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思祖怀宗之情浓烈的台湾游氏子孙开始到诏安秀篆东昇楼寻根谒祖,两岸游氏宗亲往来日益密切。1990年11月台湾宜兰县东兴堂游氏宗亲首次组团回乡祭祖,看到祖祠年久破损,日渐倾圯,乃倡议重建。在东昇房派下、现居宜兰的十九世孙游祥铿等人的积极筹措下,于1991年5月动工重修,1992年6月30日竣工。在筹建祖祠期间,游锡堃的母亲黄秀菊、胞弟游锡贤曾回乡祭祖及商议建祠事宜,游锡堃自己也捐献了1万元新台币。祠堂落成之日,时任宜兰县县长的游锡堃以“台湾宜兰县长、第二十代裔孙游锡堃”的名义,送来了一副对联:“东耸云霄宫墙原绮丽,升腾海峤家道更丰融”和一块同样落款的牌匾:“祖德留芳”。
  现修葺一新的锡祉堂祠宇鼎新,构筑典丽。该祠是四点金土木结构,坐东北朝西南。包括门楼、门厅、大院连两厢护屋,拜亭连主厅,总建筑面积640平方米。祠堂周边环境幽美,绿树环抱,浓荫掩映,面前是个半月形泮池,池水清澈,倒映在池水里的景物与祠堂相映成趣。屋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流光溢彩,熠熠生辉;门楼与
  主厅堂上“双龙抢珠”栩栩如生。门楼大门上镶嵌石刻匾额“东昇楼祖祠”,门上有一副对联:
  东岳巍峨千载秀;升轩亮丽一灯莹。
  正堂横联上悬一匾“锡祉堂”,祠龛两旁石柱有一联:
  锡承余绪长蒙荫庇;祉绍固基永沐和熙。
  左右壁上挂着十世、十三、十四世诸多祀象以及台胞于宗祠落成时送的木匾。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重建后的“锡祉堂”成了闽台游氏东昇房子孙后裔敬祖尊宗的重要场所,也成为联系两岸游氏族人亲情的纽带。十几年来,台湾的游氏宗亲频频回乡探亲祭祖,襄赞家乡的公益事业。先后捐资100多万元用于修建和维护“锡祉堂”,出资重修了秀篆祖地的盘石楼、龙潭家庙等祖祠与一些祖墓,还捐资修建埔坪小学、埔坪村进村道路。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

本书分人物春秋、地方建设、经济纵横、教坛今昔、文化天地、史事钩沉、书画名人、民俗天地、丹诏胜迹、考古札记、邑人往事、顾问论坛、苏区风采、风雨同舟、人物春秋、人生履痕、乡土拾遗、海东诏安人、大事记等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