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今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12
颗粒名称: 教坛今昔
分类号: G4
页数: 21
页码: 75-95
摘要: 本节分为平民教育之路、痴心育苗的人生、我在诏安县改革教育的经过、诏安县中学教研工作二十年四个部分。
关键词: 诏安县 教育 改革

内容

平民教育之路
  ——新时期民办平民教育开拓者谢继武
  黄柽陈锡妮
  纵观国内外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几乎离不开昂贵的收费。
  可是,当我们到福建省诏安县采访一所民办中学后,才知道民办学校还有另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那就是平民教育之路。
  ——题记
  民办教育在福建的复兴与崛起已经整整20年了。回顾这段难忘的历史时,人们很难忘记这样一所学校——诏安私立北苑中学。这是因为,诞生于1985年7月的诏安私立北苑中学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民办中学,20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历程,尤其是她的“平民学校”特色及其为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民办教育所树立的榜样和启示,经《人民日报》以及国内数十家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早在国内民办教育界闻名遐迩。有着20年办学经历和成就的这所学校的创办者、领导者谢继武,自然也成了福建民办教育界的新闻人物。带着崇敬和几许迷惑,我们不久前专程来到位于闽粤边界的诏安县,采访了谢先生和他的北苑教育集团。
  福建平民教育的开拓者
  令我们大为惊愕和大开眼界的是,同我们经常接触,已在我们头脑中固化的那些高起点、高投资、高收费的民办学校的印象全然不同,北苑中学是一所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学校——它没有数以百亩计的宏大校园,也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数以千万元的现代化设备、设施,更没有诚聘于全国各地令人仰慕的名师高手。一所只有30多亩地、1500名师生的小小民办中学,却兼并两所占地120多亩、又有4000多名师生的公办中学,如今已发展为拥有6所公民办学校、4家校办企业,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于一校,集工、商、学于一体,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混合的教育集团。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在这所学校(集团),有80%的学生享受着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使实施“私立”学制的学生,其收费之低廉,在国内民办学校中也屈指可
  数!在这所学校里,国家公派的150名公办教师和学校自聘200多名教职工重新整合,实现了优化配置,合理流动。许多在公办学校无法办到的事,在北苑集团却做到了。难怪在诏安,人称北苑教育集团是“第二教育局”,足见北苑中学教育改革在力度上之“大”、深度上之“深”。
  在北苑,我们有机会接触了在当地颇负盛名的传奇式人物谢继武及其夫人庄萌莞。
  谢继武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他在“文革”挨过整,在监狱劳改场蹲过五年,三次被开除党籍。青年时期开始担任中专、中学校长的他被政治斗争搅得无法正常工作。他厌烦了,但他并不消极。1985年,神州大地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他选择了刚刚冒起的民办教育,冲进了改革的风口浪尖。在夫人庄萌莞的理解和支持下,他用岳父在海外寄来供其养家的一笔资金在郊区办起了诏安华侨补习学校,招了200多名高考、中考落榜生复读补习。
  县委领导知道他要办学,口头上表了态,默许了,就是不敢下笔批。但这并不动摇谢继武义无反顾的办学决心。尽管经过辛勤耕耘,办学第一年便出了成果,但学校却迟迟得不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正式承认。
  于是,有人讥讽他:想发财了;有人攻击他:搞资本主义,与共产党分庭抗礼;也有人担心他:会不会再坐牢受处分?更有一些人认为:谢继武白拿国家工资搞私利……
  面对种种纷至沓来的流言蜚语,倔强的谢继武泰然自若,因为他坚信自己所走的路是正确的。为了把自己闯出的办学之路一走到底,他毅然向上级提出辞去公职,不领国家工资的请求。
  对于谢继武这种在一般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的请求,上级不愿明确表态,更不敢轻易批准,一时成了僵局。打破这个僵局的是诏安县当时新上任的县委书记何龙章。他到任不久,经过对谢继武办学宗旨、办学初步成果的调查了解,认为谢继武办私学有理,功在社会,利在群众,应理直气壮地予以支持。于是,县里决定让谢继武带薪带职办私立学校,并把其调到县政协工作,专干民办教育。此举开了在职国家干部办民办教育的先河。
  有了县委的支持,谢继武的民办补习学校终于正了名,闲话也少了。到了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后,谢继武又提出把补习学校改制办成全日制私立中学的要求。虽然时任市、县领导的梁琦萍、林奕斌等同志表示了极大的支持,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却苦于没有中央“红头文件”,不敢贸然批准。谢继武凭借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强大思想武器和对民办教育执著的信念,硬是把私立北苑中学办起
  来了。这时的北苑,除了54名弟子、10多名退休教师和一座明代遗留下来旧祠堂,儿乎一无所有,人称“三无”(无教学大楼、无教学仪器设备、无专职教师队伍)学校。1993年5月,谢继武上了省城,向省领导反映了办学的困难与艰辛。时任常务副省长的陈明义同志感动了,他和王良传副省长亲自过问了北苑中学的办学事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怀下,省教委终于正式批准诏安私立北苑中学办学,并给予注册登记,福建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也从此打开了。
  当我们听了谢继武介绍的办学辛酸史后,我们深深被这位为我省民办教育创业发展打拼冲杀、闯出一条血路的汉子所感动和折服。改革开放以来,在荒芜了40多年的民办教育这块土地上,一大群热心教育的仁人志士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真诚和执着,用辛勤的汗水和全部智慧默默地耕耘着,筑起了华夏又一道绚丽多姿的风景线。谢继武就是这一群民办教育拓荒者中最早的一员。我们从他和他的北苑中学的创业发展道路,领略了福建民办教育20年发展的轨迹。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民办学校的复兴首先发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并得到迅速发展。但在福建,民办学校缘何在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边远小县首先诞生?这是福建省教育界不少专家学者感到迷惑的问题。在北苑,谢继武终于帮助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他分析说,他的家乡诏安县,地处闽粤边界,素有福建南大门之称,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闽南(乌山)革命根据地。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这里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方财政严重困难,20世纪80年代后期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因而,教育事业的发展缓慢,偌大的县城只有一所高级中学,初级中学也因经费困难而举步维艰。长期以来,诏安高考万人比一直在全省居最后的地位。入学率低,升学率低,辍学率高。公办教育远远满足不了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群众呼唤着民办教育的出现和突破。这就是诏安兴办民办学校,发展民办教育的客观原因。
  谢继武还告诉我们,北苑中学的创办和不断发展,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政府的赞许、支持。由于北苑的推动,诏安县的教育事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她改变了政府独揽教育的格局,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新局面;她带动了社会各界办学的积极性,促使诏安民办教育体系的形成,拓宽了办学路子,满足了社会多层面、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在北苑的带动下,社会资金大量涌入教育,缓解了政府对教育公共经费投入的困难,为财政节约了大量教育资金;而且,北苑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再就业的机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北苑中学的改革创新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为教育体制改革树立起了一面旗帜,使教育体制改革更
  加深入人心。
  谢继武的分析使我们得益匪浅。我们发现,谢先生不仅注重实践,对办学十分内行,而且在理论研究上很有造诣。他20世纪90年代初写过一篇《私立学校与市场经济》的文章,曾被省委内部刊物发表,成为省领导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多年来他写过不少论文,在全国、省、市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在民办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提出的私立学校必须坚持“人民性”(即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性”(即必须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和“自主性”三项原则,不但成了自己办学的指导原则,也得到民办教育界同仁的推崇。在多次的交谈中,我们对谢继武思维敏锐、富有独创精神的许多真知灼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那种敢为人先、勇于走自己的路,大胆实践,谦虚好学,认真钻研理论的精神确实令人敬佩、信服。
  要办就办平民学校
  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提到的,北苑中学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民办学校,一个特色就是他走平民教育的道路,办平民学校,让平民百姓读得起私立学校。谢继武20年前办民办学校,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道路而且坚持不辍呢?
  一个开辟新道路的人,总是冒险去推倒时行的观点,既定的常规,权威的训示,顽强地坚持真理,探索自己的路。这也是关系到学校发展和成败的关键所在。谢继武认为:作为贫困县,诏安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高。办学如果为了赚钱盈利,如建一所高起点的现代化学校,收一笔昂贵的学费,这只能满足极少数富起来的阶层子女入学的需求,在诏安绝对不可取,现在要办就要办普通老百姓能读得起的学校,要走就要走平民教育之路。北苑中学打破民办学校收费的常规,多年来,北苑中学的收费标准仅为物价部门核定的1/3,使老百姓的子女都有机会入学:高中阶段每生每学期收学费600-900元,初中阶段80%以上的学生实行义务教育,每生每学期收费约200-300元,是全国民办学校收费最低的学校之一。北苑中学又制定了各种方便群众入学的优惠措施,特别是“老、少、边、贫”地区的学生得到学校的减、免、缓照顾,贫困学生还享受到比公办学校更优厚的奖学金、助学金。为鼓励好学生脱颖而出,学校还举办“宏志班”,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入学的机会。近年来,学校又与银行合作,在国内首推“中学生入学贷款”制度,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平民教育,生源源源不断,连外省、外地市的学生也慕名前来求学。“到诏安北苑中学去!”已成为那些贫困地方莘莘学子读中学的一条捷径和口号。
  在诏安,流传着谢继武夫妇济困助学的许多动人故事。据统计,谢继武近几年来仅仅用于扶助贫困学生的经费便达百余万元。当话题谈到这里时,谢继武含着热泪介
  绍了他的身世。
  谢继武出生在一个贫民家里,2岁时父亲逝世,母亲担起了抚育6个儿女的重任。解放初期,谢继武的大哥二哥参加工作当了干部,但那时干部实行“供给制”,家中仍十分困难。为了让4个儿女都能读书,母亲靠替人家洗衣服、织鱼网积攒一点钱供孩子上学。每到开学时节,母亲一面慷慨地把学费塞到孩子们手上,一面又在背地里偷偷流泪。这个情景一直铭刻在谢继武的心里。他说:“我办学校后,每到开学时节,当年母亲流泪送我们上学的情景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今天,仍然有贫困的母亲期盼着孩子能读上书,我有责任帮助他们。”谢先生深情的回忆深深感染了我们。过去时代常提的“阶级感情”和今天时尚的“爱的奉献”说法,也许就是谢继武夫妇爱生如子、乐善好施的根源吧。
  谢继武平民教育之路,就是为人民办学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江西省吉安地区民办教育考察团专程到北苑中学调查考察,称“北苑之路是中国农村民办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事实并不为过。
  这样低的学费,怎么能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转?是政府补助,大财团的巨额资助?都不是。谢继武主张“四不、二依靠”:“四不”,即一不等政府补助,二不盼“三胞”捐资赞助,三不要群众集资,四不搞高标准收费;“二依靠”,即一依靠办学者自己投资,二依靠发展校办产业,以工养校,逐步发展壮大办学实力。
  家长义无反顾地将子女送到北苑中学,谢继武不折不扣地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谢继武夫妇倾财兴学,累计投入近千万元。他重视学校硬件建设,建置全县第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300座位的阶梯电化教室,近百台计算机的电脑室。北苑电脑室,还成为全县的培训中心。他在所有的教室、教师办公室和学生宿舍安装空调,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他立足本地师资资源,聘请名师到校任教。在他努力下,北苑中学形成了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到幼儿教育的完整办学格局。
  有几分耕耘,便有几分收获,还是让数字和事实来说话:几年来,北苑中学的高考上线率达到80%,高校录取数在诏安县仅次于诏安一中,名列漳州市同类学校前茅,已向高等院校输送2000名合格新生;多次获得漳州市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称号,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省、市领导和教育部门领导同志多次莅校视察,对北苑的办学道路和办学特色给予充分的肯定;《人民日报》在1993年1月23日以《诏安侨属创办私立学校》为题,加以赞扬;数十家媒体、省内外教育界的专家对北苑平民教育之路极感兴趣并给予高度的关注……
  可是,有人担心,北苑低学费能维持一时,但不能维持长久,更无法发展。怎么
  办,难道谢继武有“神仙法”不成?说真的,他就是有“神仙法”。
  收购国营企业多快好省办学
  谢继武自称是“多重性格”的人。的确,他性格开朗、直率、乐观,办事干练、说干就干,干起来就不顾一切,不干好决不罢休。凭着这一股劲,20年来他不怕苦不信邪,硬是把学校撑了起来。但同时,他有时也很内向,不喜欢交际,常常沉言寡语、落落寡欢。
  40年的风风雨雨,事业上的起起落落,造就了他胜不骄、败不馁的风格,对事业的热爱,对信念的执着,铸就了他宽广的胸怀、包容的风度。创新的欲望,敏锐的思维,使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繁忙的公务、频繁的客串之余,他喜欢独自一人静思,更喜欢夜阑挑灯读书看报和思索。他把这称为“居安思危”——保持高度警觉,树立危机意识。他考虑问题缜密周到,碰到困难处变不惊。他认为,北苑虽然办得红红火火,兴旺发达,但总有困难的时候,甚至有危难的时刻,如果没有危机感,事业就会崩溃。
  在这种危机意识的驱动下,多年来谢继武审时度势,紧紧把握每一个发展机遇,果断地处理每一个危机,把北苑这艘航船开向理想的彼岸。
  北苑中学是全省最早创办的私立学校,虽然办学以来发展迅速,学校规模比办学初期扩大了20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已进入漳州市同类学校先进行列。但是综观现在全国、全省民办学校的后起之秀,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向大校舍、精设备、高质量发展。北苑中学如果不能飞速前进,不能做大做强,就会被挤到“太平洋”中去。北苑当前校舍不足,设备不够先进,学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该怎么办?
  等、靠、要,行得通吗?谢继武沉思:等,等到何年何月,只是等“死”;靠,靠政府补助、“三胞”赞助、群众集资吗?都靠不住;要,向学生家长伸手,高标准学费吧?不是我办学的初衷。自己经费又有限,该怎么做?
  要扩大校舍,先用租的办法行不行?于是,他于1999年租下负债累累、长期停产的国有企业诏安县橡胶厂和第一食品厂的部分厂房作为北苑中学的校舍,并先后投人资金200多万元用于帮助企业解困和改造旧厂房,改善办学条件。但由于产权终非学校所有,不敢放手大胆增加投入对厂房进行改造,学校的发展被限制了脚步。
  这当儿,国有企业也出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优胜劣败的问题……诏安橡胶厂虽然依靠出租厂房给北苑中学,解决了部分困难,但历年欠下的数百万元债务使它无法超生:债务无法清偿、下岗职工得不到妥善安置、资产闲置得不到开发利用,企业濒临绝境。谁能挽狂澜于既倒?
  经过深思熟虑,谢继武又做出惊天动地的决定:收购国营企业,把厂房改造成象样的校舍:既求高速度,又求省经费。一般人看来,私立学校收购国营企业是资本主义“吃”社会主义,是“狂妄之举”,没有前例。有人说:谢继武胆大包天,恐怕要“第二次”“游街坐牢”。喜欢第一个“吃螃蟹”的他却认定:为了办学校,为了挽救这个工厂,我豁出去了!
  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此展开热烈的讨论。县委书记黄浦江认为,只要有利于北苑中学发展,对谢继武怎样支持都不会过份!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地方父母官们一致通过:接受谢继武收购国企的申请。
  于是,谢继武以380万元买下了濒临破产的两个工厂的厂房、地产,用以扩大教学和校办企业规模。此举全国首例,议论纷至沓来,莫衷一是。
  2001年3月,《人民日报》等国内30多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私立学校买断国企”的消息,对此举动作了充分的肯定。舆论界、经济界和教育界的人士认为,此举为当前一部分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既盘活了国有资产,又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当前国企改革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紧接着,谢继武又相继收购了另外两家破产企业。北苑中学取得产权后,加大了学校硬件建设力度,使一个破烂不堪的企业面貌焕然一新,改造成为一座颇具特色的现代化学堂:破烂的厂房改造成教学楼、破烂的仓库改造成礼堂、破烂的宿舍改造成试验室。后来,他还亲自设计了壮观宏伟的大门,使北苑中学成了诏安又一个新的风景点。这一切变化,胜于一百天争论;铁的事实,胜于一百页报告。
  可是,“危机”不期而遇。2002年5月,正当期末复习、考试临近的紧张阶段,长期以来一直在北苑兼课的47名公办教师突然“奉调回校”。像当年苏联专家撤离回国那样,北苑一夜之间陷入了瘫痪状态。正在西安开会的谢继武急忙赶回学校。老师们劝他向上级、公办学校领导“求情”。谢继武不为所动,他镇定自如:“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自己的师资队伍,早日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他紧急作了调整:专职教师白天上课,兼职教师晚上补课,星期六、星期天上课,休息日改为星期一。学校恢复了正常运转。这一年夏天,北苑中学高考、中考取得了办学历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北苑没有倒下”。谢继武处变不惊、指挥若定的本领赢得了社会上的一片赞叹。
  危机过去了。谢继武开始思索一个现实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北苑必须迅速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年轻的、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如何组建这支队伍呢?
  他提出三个方案:一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聘用;二从企业下岗技术人员中聘用;三从公办学校教师中聘用。
  第一第二方案好办。第三条方案显然行不通。在诏安,公办教师跳槽少,谁也舍不得丢掉铁饭碗。而且,“挖墙脚”的做法也不妥。谢继武通过一番思索,决定采取一个新的惊人之举—兼并公办学校,把公办学校的办学管理权和教师人事权“一锅端”!
  私立“吃”公立公私共发展
  2003年春节前夕。分管教育的游建兴副县长向谢继武透露了官陂镇群众自发要求创办一所私立中学的信息。官陂中学(原诏安二中)是诏安办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农村完中,拥有3000名学生和94亩校园。近几年来越办越差:偌大一个学校教学设备陈日、危房林立、破败不堪,教师人心涣散,教学质量低下,群众意见极大,学生纷纷离校外出打工、求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官陂镇一旦办了私立中学,“二中”也就完了。
  游建兴副县长试探谢继武:“你看是让官陂中学倒下好,还是不让他倒下好?”谢继武说:“官陂中学地处老革命根据地,历史上有过辉煌,倒了对不起老区人民。还是把他办好为上策!”游副县长说:“按目前情况,办好不容易。你有什么办法吗?”谢继武断然回答:“只有交给我才有可能办好!”游副县长拍手叫绝:“我们想到一块了,就让你来办!”
  春节刚过,县教育局李永生局长请谢继武到官陂中学实地考察。北苑中学承办官陂中学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官陂镇。官陂广大干部、群众兴高采烈,纷纷表示欢迎和支持。经过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调查论证,诏安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于2003年3月作出了决定:由诏安私立北苑中学承办官陂中学,期限18年。官陂中学公办性质不改变,实行民办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即实行“公校民办”体制改革。在改革方案中,谢继武与县教育行政部门达成了4点共识:一、校名不改变;二、公办性质不改变,改制后承办方所投入的全部资金、资产均列入国有资产,保证了国有资产逐年按比例增长;三、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不改变:学生收费与公办学校一样实行“一费制”标准,充分保证了群众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四、政府对改制后的学校给予师资支持,按学校原有核编教师数的70%选派81名公办教师到校工作,其工资由政府财政负担。
  “四点共识”既符合党的政策,又顺民心合民意,从此成了诏安教育体制改革的法定规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4年4月,在官陂中学改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诏安县人民政府又把另一所山区初级中学——霞葛中学交给谢继武和私立北苑中学承办。
  两所公办学校转制的成功,给北苑中学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两校原有资源得到了整合和开发,特别是政府公派145名公办教师,使谢继武组建新的师资队伍的构
  想得以实现。北苑聘用的公、民办教师达300多名,谢继武对这支教师队伍进行了整合,根据各校的实际需要进行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一个民办教育机构拥有如此众多吃“皇粮”的公办教师,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新鲜事。过去靠聘请兼职教师过日子的北苑中学,如今却管起了公办教师,你说绝不绝?
  谢继武把北苑中学灵活自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进官陂中学、霞葛中学,给两校带来了生机。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两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赢得了各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肯定、赞扬。群众评价说:“一所私立中学救活了两所公立中学!”
  谢继武承办公办学校,开创了福建省“国有民办”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他把承办山区中学比喻为“上山打游击”“农村包围城市”,实际上就是实现了城镇民办学校向农村发展的战略转移。官陂、霞葛是老革命根据地,近10万人口,拥有充足的生源。北苑中学向山区扩充发展,可谓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在当今生源激烈竞争之中,谢继武凭借这样一个“生源宝库”“聚宝盆”,确实是稳操胜券。兼并公办学校,这无疑是投资省、见效快、迅速做大做强发展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实现齐飞双赢的一条捷径!
  谢继武在总结收购破产国有企业资产、兼并薄弱公办学校、做大做强民办学校的体会时指出:一个民办教育工作领导者,只有树立高度的危机意识,才能有紧迫感。居安思危才能高瞻远瞩。不断创新才能稳操胜券,永立不败之地。
  有了“集团化”才有“平民化”
  办教育、办企业都是有风险的。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谢继武深知,一艘船在大海中航行,遇到大风大浪,孤立无援,而一个舰队,首尾呼应,左右互济,优势互补,遇难呈祥。他下决心打造自己的舰队。
  北苑中学的迅速发展,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收购国企”——有了自己的“地盘”“公校民办”的加盟——有了可靠的“后方”。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门类的多元化,使学校在筹措资金、资源调配、机制改革、管理环节等诸方面出现了应接不暇的情况。因此,组建北苑教育集团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2004年5月,以诏安私立北苑中学为核心,由6所学校(其中私立学校4所,改制公办学校2所)、4家校办企业联合组成的北苑教育集团应运而生了。组建后的北苑教育集团家大业大、人强马壮:在校学生5600名,教学班106班,其中普通高中22班、初中80班、学前教育4班,教职员工360名。校园占地面积156亩,固定资产逾4000万元,其中国有资产1700万元,私有资产2300多万元。
  北苑教育集团所属6所学校,既有私立学校,也有改制公办学校;既有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也有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几乎囊括了高等教育以外的所有教育领域。
  北苑教育集团既管教育,也抓生产和服务。4家校办产业虽然规模不大,但作为年产值超百万元的校办企业在当地也是绝无仅有的,令人刮目相看。谢继武20年来视校办企业为生命线,花大力气“双手抓”,做到教育、生产两不误,依靠发展校办产业、走勤工俭学、以工养校道路,找到了一条自力更生办教育的新路子,为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民办教育,树立了榜样、积累了经验,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新鲜事。
  教育集团化是当今国际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谢继武组建的北苑教育集团很有自己特色——他打破了国外教育集团单一化的传统和模式,把“管理型”“投资型”“服务型”等多种功能集中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综合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在筹措资金、扩大规模、满足社会优质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资金筹措方面,既有举办者的投资,又有银行的贷款,还有所属各校的收费。仅2004新学年,就筹措资金近千万元,保证了集团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集团组建后,他把做好服务工作作为集团的主要功能,把“一切围绕(所属)学校的中心工作,一切为了(所属)学校的发展”作为集团的服务宗旨。急学校所急,想学校所想,使集团成为学校的有力靠山。
  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建设,使北苑中学越做越大、越办越强。“做大做强的目的是什么?”谢继武不假思索地告诉我们:“为了让更多的平民百姓子女能读得起私立学校。为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我为百姓义务办学的夙愿!”平凡的话语,表达了一个民办教育工作者的肺腑之声。
  谢继武在探索平民教育之路,有开始时冷言冷语之痛,有转折时政策不明之险,有逆境时前功尽弃之虞。可是谢继武的魁梧高大的身躯,敢思慎思的大脑,赴汤蹈火的气魄,荣辱不惊的气慨造就了他。更可贵的是,他后面还站着一位知书识礼、通情达理而贤惠的夫人,她为平民教育的命运,丈夫的事业,奉献出她的所有。因而,一切的艰难险阻都被他们踩在脚下,始终不渝地乘风破浪,直至成功的彼岸。
  当今中外民办教育的高收费,已成为囊中羞涩人群的难以逾越的鸿沟;中国还是发展中的国家,大多数人还读不起“贵族学校”,人们呼唤着平民教育。走平民教育之路的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而且要有学识和胆量。有多少人有这种精神境界?我们想,既有谢继武冒险成功地探索在前,也许有矢志不移的追随者,中国平民教育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星星之火会燃遍神州大地。
  痴心育苗的人生
  张元锦
  “林华”这个名字,三十几年前就常在我耳际响着。笔者知道他是一位老革命,我和他还是诏安同乡呢。可长期无缘跟他见面,心中总感到遗憾。今年春夏之交,我陪省关工委领导到漳州调研,林华同志是漳州市关工委副主任,我意外地见到了他,并多次交谈,简要地了解到他那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最近,我又拜读了他的新著《耘耔集》,对他的了解就更多了。林华同志入伍已五十多年。他那深深的步履显示出,他跟培育社会主义新苗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9年5月中旬,龙溪师范毕业班毕业考试一结束,学校就宣布提前放假;许多毕业生整理行李,准备回到家里等待分配。在这批毕业生中,有一位血气方刚、踌躇满志的小青年,他那激烈跳动的心早就飞到巍巍的乌山游击区去了。
  他叫傅崇永。此时此刻,他何尝不想执起教鞭,既可教育下一代,又可每月领到微薄的薪金,聊补贫寒的家庭。要知道,他到漳州上师范,虽然吃饭不要钱,可还得有其他费用,这费用是亲友赞助支持的。现在毕业了,应该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反哺父母,孝敬长辈。然而,傅崇永得悉,解放大军已渡过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南推进,国民党反动派的末日就要到来,福建很快就会解放。敌人惶惶不可终日,却正在做困兽斗。作为地下党党员,傅崇永认为自己应勇敢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为了打垮蒋家王朝,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即使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这时,他接到地下党组织的通知,准备和陈康国同学投笔从戎,一起到乌山参加游击队。后因接头的交通员未到,他俩只好先回诏安家里等候。
  对傅崇永来说,1949年5月29日,是他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下午,他带着简单行李,只对父母说要和傅泮锋、陈康国等同学到邻省的饶平县黄岗找同学玩,便告别了双亲和兄弟,踏上了革命征程。第二天黄昏,他们在林木森森的大山里找到了游击队。参加了游击队,为安全起见,他们都改了名换了姓。对此,谁都没意见,傅崇永
  改成林华,陈康国改成李青,傅泮锋改成陈方等。
  在游击队里生活、战斗,对新同志是严峻的考验。游击队的生活异常艰苦,他们住无定所,今天在东,明天在西,流动性极大。他们昼伏夜出,夜行军走的是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又不能有火光。林华眼睛有些近视,只好紧跟着前面的同志走;有一次不小心跌进路边的深沟里,后被其他同志发现才拉了上来。游击队员常常住山洞、睡谷笪,蚊子既多又大,咬得不得安眠。而更可恶的是,蚊子会传染疾病,林华就因蚊子的叮咬患了疟疾,三天两头发冷发热,身子像筛糠似的不停抖动,弄得他面黄肌瘦的,可他还是挺住了。
  新来的7位同志都是有知识的年轻人。根据他们的特长,游击队领导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文工团,要求他们运用唱歌、演戏、演讲、贴标语、画漫画等形式,在游击区和新区开展政治宣传攻势。到白区宣传极为危险,得由武装小分队保护。他们住的地方,有时还遭遇敌人的突然袭击,险情环生;有一次,由于力量悬殊,他们只得在山洞里隐蔽了三天三夜,才幸免被敌人“吃掉”。
  在游击区,林华同志工作积极,斗争坚决,和同志们一起收缴敌人的武器,接管了平和县的几个乡镇伪政权;后转到云霄,为云霄的和平解放贡献了力量。历经血与火的洗礼,林华同志迅速地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二
  一个革命者,他那闪光的人生轨迹的形成,离不开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这是毋庸置疑的。
  获得新生的云霄县,百废待兴。林华同志先在县委办公室工作,成为县委“参谋部”的“参谋”,整天忙于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上下脉络通畅,全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效显著。紧接着,他又接受任务,积极参与县供销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县社成立后,他先后担任科长、第一副主任,工作踏实、深入,为农民兄弟办了许多实事、好事,被评为云霄县工作模范和福建省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
  1956年6月间,组织上任命林华同志为云霄一中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他踏进了校园,激动的心情难以自抑,决心团结广大教师,为祖国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从那时起至1990年7月离休止,林华同志先后在云霄、长泰和漳州市区工作,期间职务虽有所变动,但大都与教育密切相关。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孜孜不倦地培育着社会主义新苗。
  从事教育工作,是林华同志当年报考师范学校的初衷。当然,这初衷与后来走上教坛有质的不同。当年更多的是考虑能有一种职业,一个“饭碗”;而现在考虑的,
  是如何更好地培养出国家的栋梁之才。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在教坛上,林华同志废寝忘食地下苦功夫。远的不说,单说1984年2月到漳州一中担任领导吧。他一到任就下了决心,要把“漳州一中办成全国一流的学校”。他与许多教师促膝谈心,虚心向他们请教,倾听他们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他先后与几十位老师交谈过,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根据这些材料,他跟校领导班子其他同志共同研究,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的十条意见》。“意见”认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违背党的教育方针的,是错误的;要抓好教学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教研第一线;要鼓励、支持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抓教学、抓教改重点应放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等。
  与其他工作一样,教育工作也应紧跟形势。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林华同志认为,要贯彻落实教育“三个面向”,很重要的一点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探索运用电教手段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开展”。他满腔热情地为这一新事物大声疾呼。他以为,用电教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他也清楚,电教并非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用得恰当、合理,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的来确定。
  学校办公室里悬挂着各种奖状、奖旗,有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如“全国中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思想教育创新活动一等奖”“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电教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等,林林总总,二三十个奖项。这奖状、奖旗背后,是辛勤的劳动和心血的挥洒。
  三
  离休,顾名思义,就是“离职休养”。1990年7月,林华同志离休了,却“离而不休”。他脑子里仍萦绕着要“为祖国的花朵培土锄草,修剪灌溉”。
  开头三年,林华同志负责漳州一中离退休教职员工党支部工作,为搞好青少年教育献计献策。1993年,他担任漳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兼家庭教育委员会主任,用武之地扩大到全市范围。他不顾年迈体弱,腰腿有病,经常到各县、市、区去,找学校的领导、老师及同学,找学生家长,找社会上有关部门,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情况。他从调研中了解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家庭教育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他十分清楚,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儿童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家庭的早期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家庭对孩子的
  教育又或多或少存在某些误区,有的管养忽视教育,有的重智轻德;有的“望子成龙”,过于严厉粗暴;有的又娇生惯养,百般溺爱等等。
  要改变家庭教育这一状况,林华同志提出:当务之急是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当时,该市也办了一些家长学校,有办得好的,但不多,大多不太正规,有的仅仅以家长会代替家长学校。林华同志善于总结办得好的家长学校的经验,并在全市推广。好的家长学校应做到:有机构和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负责任的教师队伍;有适合的教材;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有一定的经费;有计划与检查落实。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好处是:能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初步掌握教育孩子的原则和方法,纠正“棍棒底下出人才”的错误观点;激发家长重视自身的学习和思想修养;调动家长关心、支持学校教育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抓好工作。林华同志的倡导,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开办家长学校1600多所,这些家长学校成为传播家教知识、交流家教经验、指导家长科学教子的好场所。
  抓家庭教育,林华同志重视家教理论的研讨,并发动大家对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一些带规律性的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研究。他带头撰写论文达十几万字之多,不少论文被评为“优秀学术成果”;其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文,被《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采用,后又被中国人文科学研究所评为“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许多单位和个人的写作积极性也很高,文章也相当有水平,一些论文在全国和省市获奖。在这基础上,漳州市关工委近年来编印了《家庭教育文集》第一、第二集,共收入文章51篇,还编印家长学习材料50多期。
  林华同志就是如此地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书写他那痴心育苗的人生。
  我在诏安县改革教育的经过
  秦望山
  1926年5月,我来到诏安县党部工作。那时,诏安县城人口不过万余人,小学却有38所之多,每一祠堂几乎都办一所小学。我发现这些小学学生人数都很少,教学质量也很差,最少的一个学校,全校学生只有九个人。教员的工资也少得可怜,除县立小学一所,教员工资每人每月平均约有10元外,其余私立小学,每人每月平均只有6元左右;许多教员还是一人兼教两三个学校,每校送给二三元,一共才有五六元。
  由于工资太低,不能维持起码的生活费用,因此有些人用出卖毕业文凭的办法来增加收入。当时诏安县各姓宗族都有“奖学金”的设置,凡是小学毕业得到文凭的,每年可分得一定数量的“奖学金”,因此有钱的富豪子弟不惜重金,去弄到一张小学毕业文凭,也为将来的升官发财打下基础。所以出卖文凭这一笔变相的收入,往往要比教员的正式工资多得多。普通一张小学文凭可出卖几十元,最高的价格竟有达到150元的。只要花上一笔钱,挂个名字,时间一到就可以领到一张毕业文凭;有的连名都不要挂,钱一过手就可以拿到文凭,不过这样的价目要比挂名入学的贵得多了。
  我了解到诏安县小学教育这些混乱情况后,草拟了一个计划,组织起诏安县教育改造委员会。党政军都有代表参加委员会,党的代表是叶松崧生、林学渊,政的代表是徐奕福(诏安县长),军队代表是许显时,还有余佩皋等都是委员,我任常务委员。后来又吸收一些大学毕业生参加,一个是北京中国公学毕业的黄仰文,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沈裕康,还有几个外地的毕业生和诏安本县的毕业生。教育改造委员会正式成立后,县教育局暂时取消,我们即按照计划分步进行教育改造工作。
  首先,进行全县中小学的调查登记。由委员会印发学校情况调查表,分别派员详细调查各校的校名、学制、经费设备、班级、学生人数及教职员履历等。
  第二步,进行全县中小学教师甄别考试。凡是正式师范和中学毕业两年以上的教员,只要通过甄别审查,不必参加考试;不是正式学校毕业的教员,一律要通过考试。考试结果分为及格和不及格两种,及格的又分为几等:甲等每月工资18元,乙等
  15元,丙等12元,丁等10元。刚开始进行甄别考试的时候,许多教员不来参加,后来我们采用各种办法动员他们参加,第一批检查合格的有三四十人,考试录取的也有三四十人;第二批又考取了100多名。
  第三步,统一管理全县的教育经费。当时诏安县小学的教育经费,全年只有3000多元,粥少僧多,不敷分配,各校难以维持。当地政府用捐税附加征收的办法来扩大学校的经费来源,为了统一管理全县的教育经费,我们决定扣发全部经费,利用暑期学校放假的机会,用这一笔经费筹办一个文化合作社,购置石印机,办理印刷业务,以赢利所得作为学校教育经费。这个措施开始执行时,遭到各校的反对,他们推派代表到张贞处请愿,我得讯后,即先写信给张贞说明原委,并将各校情况调查表全部寄给他看,征求他的意见。对他提出:“如果赞同这一改革工作,可将请愿的人斥责一顿;如果不赞同改革,可来函通知,当即作罢。”张贞给我们复信,对诏安学校教育的改造工作表示赞同与支持。因此,当这批教员代表去找张贞时,就被他碰了一个大钉子,他们回来后,心中更加不满,遂集众游行示威,有的人还在县党部门前泼上大粪,表示抗议。他们对我意见最大,还做了一首“三句半”骂我,诗云:“望山是姓秦,专骗诏安人,揽权兼得势,果真!”
  教育改造委员会统一管理本县的教育经费后,在暑假期间,把各校的桌椅、黑板等校具全部集中在县党部内,以便统筹分配。当时有一个姓沈的小学校长,抗拒不肯集中,因为他那所学校的校具较好。他还联络了几个人在街头贴我们的大字报,对我们进行肆意攻击。经我们核对笔迹,发现是姓沈校长和另外两人所为,遂将他们扣留,分别处以三至六个月的徒刑。
  新学年开始时,我们在诏安县城重新筹办了7所小学,包括尚齐小学(该校校董会有两万元的教育基金)、集美小学(系陈嘉庚捐款创办)、女子小学以及城东、城西、城南、城北等7所。县城以外的小学,每“都”保留一个,共计10所。这时,教育改造委员会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县教育局重新设立,派黄仰文为局长,原教育改造委员会未完成的工作移交教育局继续办理。新办7所小学的教员由县教育局就甄别考试合格的教员中分派担任。规定学生人数在30人以上才能开班,人数不足的归并,那一学期全县小学生人数增加约一倍。诏安县小学教育的改造工作,至此告一段落。
  除了小学以外,我们对诏安县的中学和私塾也进行一番改造工作。当时,诏安县的中等学校计有师范讲习所、工艺传习所和诏安中学3所。我们同样要三校办理接交手续,可是他们不肯照办。那时,诏安中学的沈校长,是前清科举举人出身,又是徐县长的老师,他依靠这个特殊的身份,倚老卖老,态度最为顽固。有一天,我带了两支
  勃克枪去找他,要他办理移交,交则已,不交则抓。他找到了徐县长,要他出来撑腰,后经徐县长转圜,沈校长先向县政府办移交,再由县政府移给教育改造委员会。诏安中学的移交问题解决后,其他两校随亦办了移交。3所中学合并成立一个诏安中学,派沈裕康为校长。
  私塾方面,规定离小学一里周围,不得设立私塾或改良私塾(私人设立的,半私塾半小学的性质)。这个命令公布之后,许多“冬烘先生”都来县党部请愿。有个别私塾先生带来绳索,要在县党部的“考棚”内(科举时考秀才的场所)上吊自杀,作为威胁。这一批人约有四五十个,除部分考取担任小学教员生活有了依靠外,余下的把他们安置任宣传或裱背工作,每月给以四五元,以维持生活。
  诏安县的教育改造工作,进行了三四个月即告结束。虽然由于采取了大刀阔斧甚而较为生硬的改造手段,以致引起诏安教育界暂时的混乱,但经过这一番改革,开始改变了诏安县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事业呈现出新兴的气象。(于是本县教育改造工作完成10年时,还举行一次庆祝会以为纪念)。余佩皋在省政务委员会的教育改造委员会工作时,也曾打算仿照诏安的办法,把全省的学校进行一番整顿,后因“清党”事件发生而中止。
  诏安县中学教研工作二十年
  吴超男
  为加强对全县中学教研工作开展的全面协调和科学组织,1986年县教育局设立教研室,主管中学教研工作,抽调教育界老前辈沈济修老师担任教研室主任。1989年,由沈群山老师接任。1997年吴超男继任教研室主任至今。本文对我县教育局教研室二十年来的教研工作做一些简要回顾。
  一、构建校、片、县三级教研网络,推动中学教研活动有效进行
  从1987年起,教育局教研室就开始致力于构建全县的中学教研网络。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探索和不懈努力,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校、片、县三级教研网络体系。全县共划分为一中、城关、桥东、四都、西潭、红星、官陂、秀篆等8个教研片。平时的常规教研活动,立足于各中学本校内开展,一般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着力解决本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时也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全校性的跨学科教研活动,这些都称为“校本教研”。为了便于操作,校际的教研活动多以教研片为单位进行协调组织。在校、片二级教研活动的基础上,一些重要的政策性、导向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需要在全县范围内尽快传达和推广的,这时就必须依靠全县性的教研活动来组织实现。三级教研网络的良好运作,有效保证了全县教研活动高质量、分层次、有条不紊的开展。
  为了弥补教研室专职教研力量的不足,从2001年起,县教育局每学年分别从基层学校骨干教师中聘请各学科的特约教研员,初中20名左右、高中30名左右。从2006年起,县教育局从各中学聘请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县中学学科指导组成员,取代原来的特约教研员,聘任期也改为三年。学科指导组分设数学、语文、英语(以上每科7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以上每科5人)等9个学科小组,这些受聘的骨干教师与教研室的专职教研员一起参与县级和片级相关的教研活动。学科指导组成员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主持专题研讨会和上公开示范课等形式,发挥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教研室专职教研员也多次到完中校和初
  中示范校为师生开设专题讲座。教育局采取这些做法,完善了教研形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提升了三级教研网络的功能,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组织召开高三和初三毕业班备考系列研讨会和对高考、中考进行全县性的质量分析,是教研室平时常规教研的重要内容。教研室每年都要全力以赴地做好高三毕业班全省统一质量检查(即省质检考,每年2次)和初中毕业班全市统一质量检测(即中考模拟考,每年1次)的组织工作,并及时对高三省质检、中考模拟进行全县性的质量分析,就高三毕业班、初三毕业班最后冲刺阶段的总复习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如近年来,笔者多次在全县高三毕业班教育工作会上分别作了“树立科学迎考理念、营造自信备考氛围”和“沉着应对新挑战,与时俱进创辉煌”等专题发言。
  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2004年9月,我县初中部的初一年级(即义务教育阶段的7年级)开始进入新课程的授课阶段;2006年9月,高一年级也进入新课程的实施阶段。县教工委和县教育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来保证新课程在我县各中学的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教研室开展了一系列的新课程实施学科研讨会和授课观摩活动,对教师进行新教材的使用指导。笔者所撰写的《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任务》一文在中国物理学会会刊《物理教学》上发表,并被多家权威教育网站转载。县学科指导组成员边城中学的沈希克的新课标论文也获得省教育厅优秀论文征文二等奖。2007年7月,整个中学阶段的“7、8、9”三个年级全部顺利完成新课程教学工作;9年级毕业生也圆满完成了2007年全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2008年6月至7月,高中阶段三个年级也将全部完成新课程教学目标。
  二、开展“创优、评优”活动,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教育局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从1987年起在各中学开展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创优、评优”活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期中考后,各中学都由学校统一组织在各教研组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推荐出参加校级“教坛新秀”的评选对象;各校在各教研组推荐人选的基础上再组织评选出校级“教坛新秀”,同时确定出教研片联评时的参选教师(一中除外)。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初即进行教研片联评,进一步推荐出参评县“教坛新秀”的人选。各中学参与教研片联评的人数与教研片和一中推出参评县“教坛新秀”的人数均按事先确定的比例下达。每位参评教师出场上课顺序全部通过抽签决定,而教研片与县级评选时的评议组由县教育局研究统一协调指派,其中县级评议组分文科、理科和英语三个学科组进行评议。评选时学科组评委按得到的该年“教坛新秀”名额数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出“教坛新秀”具体人选。由于组织严密、调配
  科学,每次评选均严格按照逐级筛选、认真评审的原则,所以历年来“教坛新秀”的评选活动颇受各校重视,也涌现出一大批享誉校内外,堪称教学中坚的教坛新锐。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至2005年,共有沈利生、杨秀芬和杨诏扬等3位教师被评为省“优秀青年教师”,另有11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师”,128名教师被评为县“教坛新秀”,225名教师被评为优质课教师。真正做到把具有发展潜力和业务水平的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出来,并争取尽早将他们培养成骨干教师。“创优、评优”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学校良好教学气氛的形成,提高了广大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从1999年起,教研室还多次组织了各中学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并把优胜者选送到省市参评,同样获得良好效果。从1999年至今,在市说课比赛中,我县青年教师获一等奖12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36名。另外,还有杨秀芬、沈云两位老师分获省青年教师物理教学片断比赛高中组和初中组一等奖;郑晓蓉获省说课比赛二等奖。教研室在近年来上述项目的评选中,特别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对各校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创办《中学教学探讨》,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1998年,教育局创办了《中学教学探讨》期刊,并由教研室承办和主编。这本期刊不仅起到了鼓励、引导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的目的,还满足了众多教师发表优秀教学研究成果的愿望,受到教师们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从创刊至今,《中学教学探讨》共出版45期,增刊12期,发表各学科教学研究文章1365篇,其中又有138篇在省级以上的教育教学刊物发表。众多的教师教研能力获得很大的提升,取得不少教研成果。比如笔者针对广大物理教师普遍存在的教研能力薄弱问题撰写而成的《漫谈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的撰写》一文,于2005年荣获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全国首届优质教育资源成果评选论文类一等奖,并在中国教研网等全国数百家网站上全文发表,成为不少教育网站最热门、点击率最高的文章之一。另外,针对广大物理教师面对新课改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等问题撰写的《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师的自我修养》一文,受到广泛关注,应邀以中心发言人身份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首届物理特级教师论坛”,并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发言内容被论坛组委会制作成光盘广为发放,同年又在全国著名中文核心期刊、大型教育杂志《当代教育论坛》上发表,随即被“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网”及其他众多教育网站转载。县学科指导组成员边城中学的沈希克也有不少论文在教学杂志上发表。
  教研室每年还注意组织面向全县中学教师的优秀教学论文和教学课件的评选,强化和提高教师开发、运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的方
  式方法,调动广大一线教师学习和钻研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初步达到树立现代教育技术新理念、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新思维的目的。
  教育局大力倡导和鼓励广大中学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要求各校高度重视。1999年,全县共有12个中学课题被列入市级课题,其中教研室一个课题被列为市级重点课题。该课题在2002年漳州市首届基础教育课题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三等奖。2005年共有22个市级课题研究正在开展,其中教研室2个课题被列入省级重点课题。2006年全国各中学共有27个课题被漳州市教育局列为市级课题,其中桥东中学的一个课题被列为市级重点课题。一中的《中学生语文个性化作文》等两个语文课题被中央教科所列为全国总课题的子课题。
  四、组织学科能力竞赛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研室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要求各校做好学有余力学生的课外兴趣小组的组织开展工作。从1995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和其他项目的竞赛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县中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和生物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名、二等奖27名、三等奖43名;省级一等奖18名、二等奖33名、三等奖71名。另外,还有两位同学分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和全国首届声乐器乐舞蹈大赛三等奖。在全国和全省获得中学生书法美术和作文大赛特等奖、金、银、铜奖的学生多达数十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开始在我县各完中实施的新课型“研究性学习”,受到各校的普遍重视。近几年来怀恩、南城、梅岭等省市示范初中校也陆续有所开展。在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这些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计划、研究课题和活动方式进行了多种探索、尝试和总结,为全县各中学认真扎实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做出了贡献。尤其是一中,更是有精彩表现。2002年一中学生的优秀研究成果《红星青梅有盼头:WTO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得到了时任县委书记黄浦江同志的高度评价。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中教研室主任沈文璋所撰写的《研究性学习绕不过的问题》一文也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一中“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该校的品牌,受到市、县教育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几年来,我县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在市教育局组织的评选中,共获得10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教研工作千条万绪,这里只是抓住几个重要的课题、大事加以简要总结。形势逼人,我们愿不断努力,为振兴诏安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

本书分人物春秋、地方建设、经济纵横、教坛今昔、文化天地、史事钩沉、书画名人、民俗天地、丹诏胜迹、考古札记、邑人往事、顾问论坛、苏区风采、风雨同舟、人物春秋、人生履痕、乡土拾遗、海东诏安人、大事记等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