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纵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03
颗粒名称: 经济纵横
分类号: F426;J523;J522.1
页数: 31
页码: 44-74
摘要: 本部分分天高任我飞、一路走来不寻常、诏安橡胶业史话、享誉百年游际昌商号、诏安山区三个传统墟场、传承百年的庆源纸绸庄、霞葛溪边村担竿阵、客家土布传统织染工艺这八部分。
关键词: 漳州 诏安县 传承

内容

天高任我飞
  ——记福建柒牌集团漳州分公司总经理沈亚平
  沈云枝
  在漳州的各个商业街,国内外各大名牌的专卖店摩肩接踵,上演着变幻无穷的市场争雄剧幕,如林的商铺中,众多柒牌服装专卖店以整洁的店容、热情的服务、旺盛的人气独树一帜,说起这一切,不能不提到现任诏安县政协常委、福建柒牌集团漳州分公司总经理沈亚平。
  从驰骋球场到商海弄潮,从大学教师到业界精英,从最初经营10个塑料玩具的“小摊贩”到现在拥有遍布全市五十家专卖店的“大老板”,20多年来,沈亚平走过一条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之路,奏响一曲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激越乐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1984年,沈亚平北师大毕业后分配到厦门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任教,酷爱篮球运动的他把青春的热血和汗水倾注给学校的教学事业,在人生的第一个驿站上度过了整整10年。
  1993年,市场经济在中国蓬勃兴起,经商热潮风起云涌,一时独领时尚之风骚。面对这种形势,考虑到家中还在念书需要培养的弟弟妹妹,沈亚平辞去教职毅然“下海”,只身投入一个充满生机和挑战的崭新天地……
  刚开始沈亚平在晋江一家服装公司做事,这种“打工”的角色让他感到很难施展手脚,一年之后,沈亚平辞职回诏安老家再次成了“自由人”。一次在家中门口坐思“出路”时,恰逢有人拎着成捆塑料玩具从街上叫卖经过,沈亚平觉得新鲜,当即花了20块钱把10个塑料气球全部买下,再用半天工夫把它们都卖出去,净赚5元。
  这小小的“甜头”在沈亚平心中擦出了亮光,很快他从基金会贷款5000元做为“启动资金”专心搞起儿童玩具买卖生意。那是一段苦甘交织的日子,每天早晚,沈亚平把既当货架又做卧床的铺板抬出又抬入,在风雨暑寒中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一年半后,沈亚平偶然中认识了一位知名品牌服装的老板,这位老板建议他做服装专卖,说这一行业潜力大前景可观。已经积累一定营销经验的沈亚平没经多少考虑
  就答应了,停下玩具生意改做服装经营,迈出了开拓事业关键的第二步。以后的六年中,沈亚平凭借敏感的市场意识和对行情的熟稔,以成功的策略、出色的经营,把几个品牌服装的代销做得有声有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商业素质和才能。
  1998年,机会再次来临。在当年石狮举行的服装博览会上,前往了解市场行情的沈亚平,获悉知名品牌服装柒牌引进世界先进西服生产流水线和一流设备时,连夜赶往位于晋江英林的柒牌集团公司了解情况,没想到受到集团董事长洪肇设的热情接待并于当晚亲自开车带领其进行参观。这一行让沈亚平眼界大开,同时他从洪董事长的身上感受到柒牌做大做强该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当即决定承销柒牌男装。
  就这样,沈亚平开始缘结柒牌,又跨出了事业发展中具有突破意义的一步,在云诡波谲、风云变幻的商海里施展身手,扬帆破浪,驭风前行……
  商海弄潮涛头立
  刚开始,柒牌并没有要求沈亚平做专卖,他同时还兼营其它品牌。在经过短暂的前期整合后,柒牌的销量开始上升。这种情形让沈亚平信心大增,他再次专程赶往柒牌总部,以非凡的胆识和气魄签下了整个漳州地区的经销权。
  然而当时,漳州地区的男装市场已被国内其它知名品牌服装和福建本省的品牌“瓜分”,各大品牌之间为了多争得一块“蛋糕”纷纷使尽了解数,甚至连一些“违禁动作”都用上了。面对激烈的竞争,沈亚平抖擞精神,披挂上阵了——
  1995年5月,沈亚平在漳州的繁华地段延安北路开了第一家500平米的柒牌旗舰店,吹响了正式进军漳州市场的号角。在一阵喧嚣浮躁的商场博弈中,沈亚平不搞任何小动作,他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致力于创新经营,凭借独特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这道理对商业运作同样适用。沈亚平深知“管理出效益,人才是关键”的道理,在人员选拔培训、规范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
  首先,按招聘计划,通过专业渠道招到足够数量的人员,进行为期20天的军训和最初的岗前培训,对她们进行成功法学习、品牌知识讲解、了解公司规章制度、学习国际标准礼仪、集体观看《长征》光碟、队列及体能训练等,之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录用。如在2006年举行的一次招聘活动中,沈亚平计划招用店员20名,前来应聘人员多达100多人,初步录用21人接受军训,结果20多天后只有15人坚持下来,其余6人因吃不消主动放弃,这个过程充分考察和培养了人员的团队意识、上进心和吃苦精神。
  其次,对闯过第一关者进行更为专业的培训,使之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这样通过层层考核、严格筛选出来的胜出者,绝大多数令沈亚平满意,有效地保证了人
  员的质量。
  机构设置方面,沈亚平在公司里成立了6个部门:办公室、管理部、财务室、营销部、物流管理部和专卖店。这些分工明确、责权分明的部门确保了分布全市各地专卖店的有机联合和顺利营运。
  在售后服务方面也力求周到完善:建立有专人管理的顾客档案库,建立健全的顾客回访机制,做到节假日对顾客有问候、重大节日寄赠礼品、不定期寄赠优惠券等。
  优质的人才、科学的机制和健全的管理,为沈亚平的专卖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与此同时,沈亚平以超人的心智和敏锐的眼光,匠心独运,屡出妙招,在各个重大活动和节庆日期间,通过与政府部门联合举办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组建球队、献爱心义卖、做专题促销、赠送礼品等活动,开拓更多更大市场,既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又树立起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把人们视为“战场”的商业营销“玩”的得心应手,和谐营销中透露出十足的艺术之美。
  柒牌集团公司的企业报《柒牌人》2007年刊登的沈亚平文章《支你一招:如何降低库存》,条理清晰,剖解深入,极具现实针对性和借鉴意义,可见其驾驭市场、掌控时潮的本领于一斑。做为柒牌集团首席高级讲师的他,每次讲课,可得8万元的酬金,更是远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和做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沈亚平在漳州地区拥有50多家服装专卖店、108名员工队伍的事业规模,染牌集团企业刊物《柒牌之风》2006年首期载文对其事迹做了专题介绍,他所创造的一个80平米的单店月销售额突破100万的奇迹,这一记录至今在漳州无人能破。
  拳拳一片桑梓情
  在短短十数年间,沈亚平开创了诏安直至漳州专卖史上的一个王朝,书写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销售童话。几乎与此同时,他秉持“来自社会、奉献社会”的经营理念,用爱心在家乡的土地上刻下缕缕让人心口熨暖的记忆——
  2004年,诏藉漳州农校学生林晓文患上白血病,昂贵的手术费和医疗费让家境贫困的林家一筹莫展。沈亚平获悉此情况后,很快决定在自己的专卖店举行献爱心义卖,共筹集资金10万元全部捐赠给林晓文同学,为陷于绝境中的林晓文及时解决了燃眉之急,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机。目前,康复后留校工作的林晓文经常与沈亚平保持联系,以朴素的言行感谢沈总当年的义举;
  2006年,诏安连受三次强台风及热带风暴的袭击,全县生产生活遭到重创。沈亚平得知灾情之后,在第一时间之内积极响应县里倡议捐款10万元,支持县委、县政府
  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2006年始,为弘扬诏安传统书画艺术,沈亚平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连续4年每年出资15万元协办每年一届的书画艺术节;
  2007年,“诏安县首届青梅节暨第七届书画艺术节”即将隆重召开,沈亚平倾资800万元,承担了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专题文艺节目莅诏演出的费用;
  2000年,捐赠15000元,资助诏安、饶平、省体院、省体校篮球邀请赛;
  2003年,向县残捐赠价值3000元的轮椅;
  2004年,捐赠15000元对县环卫工人进行进行慰问;
  2005年,捐赠50000元贺政协诏安县委员会50周年庆;
  2005年,捐赠20000元修筑县东溪橡胶坝水利工程;
  2007年1月,捐资50000元赞助“361。诏安、饶平篮球赛”;
  2007年1月,捐资100000元组建“361。诏安实小、少体校青少年篮球队”;
  2007年8月,捐资2000元,与诏安一中、漳州市5名贫困学生结对子,建立长期扶困助学关系;
  2007年10月,捐资15000元,与县委、县政府联合组织举行“诏安县迎奥运·千人健步走”活动;
  “钱”当然不能代表和说明一切,但是,上述这一序列数字,确实让我们看到一位成功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承担意识,感受到其宽豁的胸襟和对故园桑梓、对家乡人民的拳拳挚爱之情。
  “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激发和调动大家关爱家乡、建设诏安的信心与热情。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进一步宣传诏安,扩大诏安影响,树立良好形象,促进招商引资,搞活诏安经济,为家乡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年富力强、身材魁梧的沈亚平说起这话时,神情融和自在,语调舒缓平和,让人从中感受到一股灼暖胸口、激荡心潮的力量。
  沈亚平平时最大的兴趣是看书,“每天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两个小时书,最爱看名人传记和历史文化类书籍,能够从中涵养心智,获得启发。”也许是长期知识薰陶、诗书浸染的缘故,沈亚平言谈举止、神情顾盼中十分自然地流露出一派淡定的儒雅。事业正如日灿烂的他认为经营是一门艺术,服装做为一种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蕴含了人们对美的喜爱与追求的心理,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业将越来越显现出迷人的文化魅力,延伸出更加
  广阔丰富的空间。正是源于对服装经营的真诚热爱和饱满信心,沈亚平制定出到2010年的“五年计划”,其中主要的目标是:一、争当一流的营销专家;二、争创一流的企业管理水平;三、争做全国一流的服装专卖店;四、实现漳州地区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
  《水手》多年来是沈亚平最爱听和唱的一首歌,“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句话一直激励他在浮沉流转的人生道路上,始终以乐观的心态、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发奋图强,穿越风雨,迎接彩虹。岁月流梭,十几年光阴弹指一挥,从当初为解决生活问题的摆摊谋生到现在打拼出蒸蒸日上的专卖事业,沈亚平在“人”的本质成长上也走过了一条不断绽放的峥嵘之路。“大道为公,思利及人”,如今的沈亚平以诚信为根本、以奉献为指归,把服装经营当成创造社会福祉、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追求和奋斗,在更加广阔的蓝天上,志向凌云,鼓翼高翔……
  沈亚平说将来最大的心愿是创办一间篮球学校并自任校长,让生活回到最初的职业和爱好,为家乡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篮球运动人才,重现昔日球场上的英姿与辉煌。
  “自信人生二百年,当会击浪三千里”,有爱心,具智慧,笃力行,一个个梦想就会在眼前盛开出缤纷美丽的花朵,我们相信。
  一路走来不寻常
  ——访诏安金川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通
  黄家祥
  诏安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青梅之乡”。从当初红星乡鲜果加工梅胚出口,到目前全县鲜果产量占全国的近七成,干湿梅出口量占国际市场的逾六成,岁月如流,诏安梅业走过了20年。有人说,最有资格见证这一段历史的,是“金川”的创业者杨秋金、杨文通父子,真是这样吗?
  金川果蔬有限公司设在红星乡,在办公楼里,我见到了总经理杨文通,问起这个问题,他未作正面回答,只说要陪我走一走。他的“领地”有厂有园,彼此相距不远。时值金秋季节,风和日丽,在占地20亩的工厂区后面,清澈的金溪水缓缓流过,雄奇的乌山脚下,是面积186亩的示范园。工厂的晒埕,排列着由嫩黄饱满的干湿梅组成的偌大方阵,车间里,叉车来回运送工人包装好的产品;果园里,石彻的台地错落有致的分布着数千株梅树,山塘自流灌溉网和区间水泥路四通八达。
  走在厂园之间的道路上,文通指着附近一个盖有许多新楼的村子说,这就我家世居的西埔村,同红星乡其它村自然条件相似,也是山多田少。改革开放之初,父亲杨秋金任红星农场副场长,分管生产。想着通过开山种果、加工增值来在发展经济。1980年,干部群众对过去“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一套还心有余悸,不敢犯禁开荒,他却利用工余时间起早摸黑悄悄干起来,清除丛生的灌木、杂草,搬走满山乱石,筑起台地,种上了菠萝。当时我还是一名初中生,课业不象现今这么重,空闲时间,就被父亲叫上山帮忙。1984年,政策允许承包山地,群众开荒形成热潮,柑桔、菠萝种植普遍推开。这一年,父亲又着手培育梅树苗,并四处寻找可用于嫁接的良种芽条。听说深桥树雅尾村有一株白粉梅树,前去求索,主人舍不得给,最后通过亲戚叶镇南出面才取到一些芽条。翌年,将嫁接苗套种在承包地里。以后又将繁育的梅苗送给亲友及村里人,动员他们种植。
  谈到白粉梅,文通感慨地说:“这种梅,据我了解,县内县外原来就树雅尾村一株,在我的父亲得其芽条回来嫁接不久,这株百年母本因病虫害而枯死,它能得以传
  衍纯属侥幸。诏安的白粉梅有一奇怪之处,拿到县外种植,水土不服,品质往往会变异,不如原本。如果没有白粉梅,就没有当年与日商的合作,也不可能形成诏安梅果出口日本独领风骚的局面。”
  1988年,梅树挂果,杨家将采摘的鲜果在承包的乡综合厂里加工成梅胚,卖给了广东澄海一家合资出口企业。尽管与后来的干湿梅相比,这只是初级产品,获利也很低,但它标志着诏安梅的出口加工已就此起步。
  在父亲的影响下,文通选了漳州大学攻读食品加工专业,毕业后,先在红星综合加工厂参与果脯、罐头的生产,后又分配到县罐头厂任实罐车间质检班长。经过几年的专业历练,文通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已非业内一般人可比,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刻苦钻研的专业并没给他带来多少好处,离他实现以专业报效家乡的愿望还相去甚远。
  古人言:“有志者,天佑之”,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日本国纪州细川株式会社的社长细川清以其果梅专家和生意人独到的眼光,认为中国闽南、粤东一带是梅树生长适宜区,这里的梅果采收比日本要早两个月,如果越过中间商,直接与产地挂钩,获利将相当可观。于是,1993年专程前来寻找合作伙伴。但走了一些地方,却让他感到失望,因为这一带的人没有种商品梅的习俗,他见到的梅果品质也不理想。3月5日,路过诏安,本来不抱什么希望的他,在接待的红星乡书记杨镇发、县外贸局陈秀聪等人的撺掇下,勉强前往红星乡,一路颠簸走了半天,见到了杨秋金、杨文通父子,便一同上山看梅。时值阳春三月,只见绿漫山野,近2000株成年梅树,白粉梅挂果累累,娇艳诱人,足以同日本良种南高梅媲美。细川清喜出望外,在果园留连忘返,又是拍照又是测量,盘桓良久,还通过翻译向杨家父子问这问那。细川清听说文通学过食品加工,索性住了下来,让他将梅果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连夜写出来,看过之后,颇为满意。是年,细川清前后来了5次,商量合作办厂事宜,并邀请杨文通赴日作进一步的学习、研修。
  当时,一个中国人要到日本去并非易事,几番周折,杨文通终于1995年6月成行。在日本和歌山县纪州细川株式会社,文通一天12个小时,跟班学习青梅的种植、加工技术,兼及企业管理、市场调查,日本人那种敬业精神和严谨作风,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在红星乡创办了金川食品有限公司。1996年生产的首批40吨干湿梅出口到日本,得到日商的好评。1998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中日合资诏安金川果蔬有限公司成立。出任总经理的杨文通,借鉴日本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制定出具有“金川”特色的规章制度、经
  济指标、工艺规范及各个岗位的责任制。干湿梅出口量逐年增加,诏安人只能出售初级产品梅胚的历史由此被改写。那几年,每斤白粉梅鲜果价格在3-7元左右,果农从中得到了好处,当初听杨秋金的话种白粉梅的那些人,更是大受其惠,树上结的似乎不是果实,而是真金白银。金川公司的做法起了示范作用,带起了红星乃至全县的青梅产业。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就必须力求产品物美价廉。据杨总介绍,“金川”的当家品系白粉梅,经过筛选、改良,是目前品质最优的品种。它果大、皮薄、肉厚、核小、酸度适中,富含果酸、氨基酸、维生素,具备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所含人体所需的硒含量,由于诏安的土壤条件,更比它地要高。半成品干湿梅在腌制过程中,只要加适量食盐不加任何添加剂就可以长期保存。
  白粉梅固然好,并非“金川”独专,仅此是不够的,公司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亦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质量方面,杨总注意了人员的培训,自己先后7次赴日考察,一次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又送6名员工到日本实习,还采取“公司+农户+植保公司”的模式,免费组织果农培训,促进品种的统一和果树管理的标准化,倡导安全用药,大力推行无公害生产。在收购鲜果时,严格控制农药残留,把握梅果的成熟度和外观、个头,收购时宁可少收宁可提价,也不让农残超标和不合规格的鲜果进厂。加工中,一些专用设备不惜花重金从日本进口,加强盐度的调整和出晒时间的控制,保证干湿梅的色泽、柔软度、干燥度、含盐率等指标达到外商的要求。
  在成本方面,杨总根据生产的需要,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些机械设备,如两台鲜果自动筛选分级机,如果从日本进口,每台价格是30多万元人民币,他设计制作的每台仅6万多元,分级效果不亚于日产设备。这两台设备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目测手检的传统选果方法,不但避免了人为的等级误差,而且大大提高了工效。出口产品的外包装箱,用量颇大,公司通过购买国产的塑料箱,省下了不小的费用。文通是一名多面手,水电安装、设备维修,大多由他带着本企业职工完成。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杨总对信用的维护。1994年,细川清给文通寄了折200万人民币的资金,让他收购梅果。当时收购已近尾声,只购进不到2000斤,由于所收的梅果品质不够理想,因担心客户受损失,文通将梅果另行处理,资金如数奉还。这几年,国际市场干湿梅价格波动较大,有时一批货差价好几十万,但只要是允诺客商的价格,即便是口头允诺,文通也决不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跟银行交往同样如此而已,每一笔贷款总能按期如数归还,公司连续多年被福建省农业银行评为AAA级信用客
  户。杨总对企业产品的较真也是出了名的。一次,由于员工不小心,将一箱B级品混入了几百箱准备出口的A级品中,他便组织全体人员一一开箱检查,并以此为戒教育员工。这些年,公司出口的产品合格率近乎100%。对日本的经销商而言,“杨金川”注册商标是信得过的品牌。
  谈到金川日后的发展,杨总说,虽然公司产品从未出现销售难的问题,但国际容量有限,如果大家一味挤外销,对诏安梅产业的发展不利,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考虑,金川今后的方向,是从目前的加工半成品干湿梅、外销为主,转向国内外市场并举,生产出内外适销的系列产品。公司掌握的工艺和配方,要推出系列产品不成问题,但市场的培育得有一个过程。尽管前面有困难,我们愿同县内同行一起,为诏安青梅产业的做大做强而努力。
  诏安橡胶业史话
  沈丽煌
  诏安县,地貌多样,光能充足,其气候条件之优越国内少有,在世界同纬度地带也不多见,按全国热作区规划标准划分属于植胶次适宜区,少部是适宜区。
  1929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带橡胶种子回福建试种,未能成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党中央提出必须争取橡胶自给的战略方针,在全国各地寻找能适合种植橡胶的地区,诏安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针对诏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试种热带作物巴西橡胶树,使橡胶北移到诏安(N23°35′-24°10′)大面积种植成功,诏安也因此在1982年与全国“四大垦区”植胶单位同获国家科委“橡胶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种植”发明一等奖。
  1958年,诏安县在该县的中西部创办国营建设农场。建设农场一带属丘陵地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是诏安县适宜连片种植橡胶的地方。为此建设农场在全县率先从华安县汰口农场和漳浦县大南坂农场引进万余株橡胶实生苗,种植在万石溪、赤田等作业区。此后,全县又有红星农场、金星农场、梅洲华侨农场、湖内林场等4个农林场、108个村(区)陆续种胶,直到1984年,全县植胶总面积达6.32万亩,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国营3.78万亩、民营2.54万亩,占福建省植胶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成为福建省巴西橡胶主要生产基地。
  从开始引种试种到生产性发展阶段的10年间,诏安是否适宜植胶又历经了一波三折的历程。寒流的袭击是诏安橡胶种植面临的最大问题。1963年春,诏安胶树第一次遭受到3-6级寒害,寒害率高达36.2%,当时诏安是否适宜植胶的概念有所动摇。到1964年建设农场试割胶树产出乳胶,试制烟胶片获得成功,全县种胶的情绪又有所高涨,此后的1964-1967年,全县新植胶园累计1.23万亩,同时大量从国内外引进RRIM600、PB86等高产但抗寒能力较弱的无性系。因急于求高产,而忽视还有寒害的威胁,有的山头、林段环境与品系不对口,在1967年底的寒冬,不耐寒的品系再次遭受到寒害,损失较为严重,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诏安的橡胶生产又一次大
  受挫折。
  直到1970年,县委将发展橡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诏安十大建设项目,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动集体社队大种橡胶,抽调建设农场一批橡胶技术干部进行荒山勘察,选择宜胶地,培训植胶农民,实现国营农场与社队同时发展,诏安橡胶生产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几年内全县橡胶面积从3个国营农场的1万多亩发展到6万多亩规格完好的水平梯田的胶园。1985年,县国营农场全面实行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突破口的体制改革,形成“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更是进一步促进橡胶的发展。建设农场产胶量在1981年突破双百吨的基础上一路上升,1989年达到304.3吨,
  为了达到抗寒与产量的双赢,1959年11月,建设农场成立省属诏安亚热带作物试验站、气象站,在进宝山、水头、万石溪、月港、牛场尾、赤田等作业区也分别设立气象哨,建立橡胶品系对比区,进行宜胶地选择和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品种橡胶避寒害等实验。经过大面积的调查研究,发现天任31-45、东试93-114和GT1等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或耐寒性,尤以GT1既有较强的抗寒力,又有较好的丰产性。1979年,建设农场建华作业区又详细对不同品种的产量进行测试,得出:在第三个割年RRIM600品系亩产烟胶片156.8公斤、PB86亩产194.5公斤、PR107亩产77.3公斤、GT1亩产58公斤、海垦1亩产90.4公斤、天任31-45亩产52.1公斤和南强1-97亩产52.7公斤,这些都达到较好的产量水平。在立地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无性系产量比实生树高。在无性系中,国外的无性系多数比国内的无性系高产。而被推为世界性的高产无性系RRIM600,在诏安种植一般都比其他品系高产,红星农场芹山作业区林段最突出。1978年和1979年,对该作业区RRIM600林段进行测产,头一年因属平常管理,在667株林段中,单株平均产量为2.88公斤。次年加强肥水管理,单株平均产量提高到4.10公斤,为全省最高水平,其中有一株高达12.15公斤,是全省单株之最,也是国内少见的高产单株。这些翔实的测试数字不仅促进了诏安橡胶的发展,也为当时福建橡胶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多年的橡胶生产实践中,诏安县严格选择宜胶地小环境,并对口配置选用抗寒高产品系,营造防护林,实行“管、养、割”三结合的割胶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措施,通过适合的胶园土壤管理方法,证明了橡胶北移诏安的成功,而且平均亩产可以达到60公斤以上。
  在大力发展橡胶生产时,诏安县还创办加工厂,提升橡胶产值。1964年,国营建设农场率先办起橡胶加工厂并开始生产烟胶片。1979年,民营太平胶厂也开始生产,成为全省民营胶园最早出产品的地方。1980年后,全县有9个烟胶加工厂,分布在5个
  农林场和4个公社,其中日产2吨的仅有建设制胶厂,日产1吨的有红星、太平、金星和四都4个胶厂。其余胶厂都是日产1吨以下。这些胶厂的加工方法采用手工半机械化操作。1989年,建设胶厂还建成浓缩胶乳车间,经济效益较制烟胶片好。当年,全县烟胶片总产691.3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占福建省烟胶片总产三分之二,烟胶片质量上乘,一级标准达九成以上。1992年后,烟胶片总产逐步减少,直到1996年年产只有178吨。
  值得一提的是诏安橡胶的种植成功,还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邓子恢副总理、王震部长、农垦部刘型副部长、吕清副部长、边疆和刘英勇副部长以及福建省委书记叶飞、项南都曾来过诏安视察橡胶种植情况。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受进口橡胶的严重冲击,国内橡胶市场价格一路下跌,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诏安大部分橡胶树被砍伐,改种荔枝等经济果树。1996年,全县胶园仅7521亩,主要分布在建设、红星和太平等乡镇。随着橡胶工业迅猛发展,天然橡胶应用越来越广泛,橡胶价格一路飙升,而荔枝等水果行情近年来却持续走低,建设农场许多干部职工希望重新种植橡胶树。2005年,诏安建设农场因势利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资金在牛场尾作业区新植500亩抗寒能力强、产量高的橡胶树。由于近年来诏安县气候、地温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据专业人士反映,现有的橡胶树近十年来都没有出现寒害,胶树更加适宜在诏安种植。目前,建设农场准备引导农户推广种植,使连片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并通过招商引资兴办橡胶加工厂。
  (注:本文参考了《诏安县志》《漳州农垦志》和县橡胶站、建设农场的有关资料,并采访过原建设农场副场长刘培根、现建设农场副场长胡和添以及政协委员吴北杉等人)。
  享誉百年的游际昌商号
  李应梭
  诏安秀篆的铸铁业,历史上曾一度颇具规模,其创业之功,当首推以铸铁为生的秀篆王姓开基祖念八和熟习打铁技艺的李仲信。在农耕为主业的山区农村,铸铁打铁在当时应算是掌握先进技术的能人。后来从清代至民国,在秀篆兴办铸铁厂的,也都是王游姓和李姓的后人。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秀篆游际昌的铸铁厂,领到省级颁发的营业执照,成为漳属七邑的锅炉商。
  据游文琅于清光绪二年(1876)编写的追忆上代功德:《十二世世珍公十三世惠宗公功德历志》一文记载:“……嗣更数载,财谷渐丰,家资稍裕,兄弟计议欲创锅炉生理,第三胞伯素抱深谋远虑之思,善儒修而图货值,舍教读而务行商。此缔造锅炉之业所自方也。当日欲设此业而血本不足,故邀同谨思公(引者按:李姓)合伙。始自三坑炉后迁昌记(引者按:昌记在上洋)及获有厚利。故于道光十二年,抵福建省督抚藩宪请饷给帖六座:分为南胜、崎记、秀记、美山、上洋等炉,总号游际昌,包漳属七邑锅铁炉商。”
  文中的惠宗公,就是从台湾返回大陆的游祖送公。创办游际昌锅炉商号的,是他的四个儿子,即王游姓十四世的娘宽、捷登、云从,贤林四兄弟。他们统管六座锅铁厂,商品从清道光年间起就在漳州管辖的七县中销售(注:当时七县系指:龙溪、长泰、南靖、平和、漳浦、云霄、诏安)。至民国年间秀篆还有三间锅铁厂一直坚持生产锅、犁头,犁壁、铁锭、生铁盘……朱佳山锅炉厂是从上洋昌记分出来的,厂主李协海,商号“生记”;埔坪岭下锅炉厂是从堀龙三段岭搬迁来的,厂主游义纵,商号“安记”;朱坑锅炉厂是李成谑创办,其子李炳华经营,商号“联成”。从游际昌到“生记”历经130多年。现把田野调查以朱坑“联成”商号的锅炉厂商的情况记述如下:
  朱坑锅炉厂建在青山溪支流朱坑山,于清咸丰年间,李仲信公十四代裔孙李成谑创办,开始是从闽西武平、广东五华、兴宁聘请师傅,后来培养出一批本地乡亲担任
  师傅。据今年84年铸锅师傅李昆合介绍:他18岁到朱坑锅炉厂跟兴宁来的师傅罗福龙学习铸锅技术,先从二炉、炉背,到掌铁水师傅,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回家务农。单从朱坑炉厂培养出来的师傅,就有李昆权、李昆哈、李谋丁、李谋浅、李荣溪、李长林、李上达等一大批。本地师傅中李昆权技术最好,他是跟兴宁请来的陈景昌师傅学的技艺,比别人高一筹。
  炉厂开工后得请师傅、技工,通常得有十人,因高炉、溶铁炉一点火得日夜不停地开工,保持炉内高温,可省些木炭,工人得分为两班制,每班得有以下工种:
  师傅(又称头手):制修模具,掌管铁水勺,修补产品,负全部责任,工资最高。
  炉背(又称二手):管下料,管铁水,撬炉出铁水,浇铸后出锅,工资属二等。
  二炉:得二人,负责组装模具,修补模具,帮拉风箱鼓风,工资低些。
  头炉:在师傅指挥下加炭、打杂,帮拉风箱,一般是新手担任,工资最低。
  当时秀篆生产的铁锅,在市场上销售统一规格有九种型号:即五半、七耳、九耳、十耳、二尺一、二尺二、口三、口六、口八。数量是按担计算(每担约八十市斤):五半是24个、七耳20个、九耳18个、十耳16个、二尺一14个、二尺二12个、口三10个、口六8个、口八6个。秀篆生产的铁锅,铸面光滑耐用,薄平易热,节省柴草,厦泉漳、潮汕一带均为热销,特别是朱坑锅炉厂生产的铁锅不易生锈,尤为畅销。
  朱坑炉厂主的孙子,今年75岁的李炳林先生介绍说:炼铁铸锅为了顺利,每座炉厂都供奉着“七宝王”。开炉得用活公鸡、米酒、猪肉、鱼、蛋等牲礼、香烛纸帛祭拜“七宝王”,用活鸡血止煞。炉厂最忌有秽气,家里女人坐月子,男工得带一瓶酒在“七宝王”前祭祀,作为洗礼。铁炉顺利一天可产锅18担,有秽气,不顺利一昼夜产不出5担锅来。炉厂里每月初三、十六得买牲礼给“七宝王”打牙祭,实际上也给炉厂师傅、工友改善生活。
  秀篆山及周边的九峰、饶平大山里有铁矿,溪流里蕴藏着大量的铁砂,可从溪沙里掏出铁砂,每百斤铁砂可熔炼出生铁60-80斤。每个锅炉厂都建有生铁炉(俗称矿炉或高炉)一丈多高。把木炭先填进高炉加热,再按比例倒进铁砂,用拉大型风箱鼓风,加热至铁砂溶化后,撬斜高炉让铁水流出,倒在砂盘里制成铁砖或生铁盘。再用生铁盘和乡下收购来的破锅、废铁,再倒进1米高的熔铁炉,熔化成铁水后,倒在制锅、犁头、犁壁等模具里,待冷却后即制成铁锅、犁头、犁壁等铁用品。
  秀篆流传着:“开不尽石下的山,开不完河尾的田”。河尾是秀篆溪、青山溪汇合处,秀篆水系的下游。以往没有坚固的溪堤,一发洪水,溪两边的田园常被冲毁,每年都得围沙滩开田。在石下、隔背山高林密,一般薪炭林,每十年开采一次,可轮
  流开发烧制木炭。从清至民国100多年来,秀篆烧炭供制锅,供焙茶绰绰有余。经常有霞葛、太平的扁担阵的挑工,到秀篆担木炭到广东、县城。从清道光至民国秀篆先后办过五座锅炉厂,铸铁用炭的要求不象普通市民、农家用炭要求那么高,有炭头、炭碎都可用,需求量大,价格低些。据李昆合介绍:100斤铁砂,需要150斤木炭才能溶成铁水,可以制成铁锭的生铁砖、生铁盘70-80斤。再用生铁砖加热软化加以捶打去杂质当地叫炒铁,现代应是土高炉炼钢,炼出钢块可由铁匠加工成各种器械,锄头、铁耙、镰刀等日用铁制用具。
  办炉厂只要有技术过硬的师傅,场地好,象朱坑炉厂自办至解放后公私合营,一直在铸铁、制锅从不间断。生产十担锅,要成本是3-4担就够了,可获利50%一60%。如前族谱记载,数年后“获有厚利”。又可带动其他产业的兴盛。
  销往厦漳泉的铁锅是雇工肩担第一天到九峰,第二天到小溪(现平和县城),由小溪搭船到漳州,漳州厦门路有朱坑炉厂头家(经销商)。运往汕头、澄海的是雇工担到三饶,搭船运到汕头、澄海有头家接收。运到县城的多数是雇工挑到桥东昌泰炉厂,由其营销。一个朱坑炉厂搞活青山一片的经济。厂主李成谑赚钱后,在光绪年间用银元买个“监生”,穿长衫马褂,头戴瓜子帽。锅炉总商号游际昌后由游凤署接任,成为秀篆一大财主。民国三十五年,其在盛衍堂做丁桌,摆出最大的场面。岭下锅炉厂主游义纵,在民国三十年新建的龙潭楼时,其家族占全楼的五分之一,计10开间。有经济作基础,才能在秀篆争取功名,搞建设,开展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诏安山区三个传统墟场
  李应梭刘劲峰黄木尊
  近3年来,当代著名的汉学家、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博士导师劳格文先生,同省社科院研究员、客家文化研究办公室主任、现任闽台缘博物馆杨彦杰馆长,多次到我县与我县文史工作者一起进行田野调查,指导我县文史工作者编写传统社会经济文化考察材料,现把我县山区三个墟场调查初稿选录如下:
  一、秀篆墟
  秀篆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在农耕社会里,单靠种地产粮那是难过上好日子,要发展就得多种经营,多搞副业,就得靠市场来调节和交换。据老人口传:秀篆最早的墟场是设在靠上洋的东背洋,现只留下大片遗址,没有文字记载的材料可考证。至明代龙潭沼泽地被开发利用后,建成牛角墟,同时在青龙山、寨背、埔坪和陈龙梅子墩都设立小市场,统称墟子。一般只在三、六、九上午进行赶集和买卖,下午都集中至牛角墟来。《诏安县志》民国版也写上:秀篆市场是牛角墟。
  牛角墟位于秀篆溪中段,与北坑、顶坑、木作坑三条支流的交汇处,从公前村至木作坑口溪边的狭长地段,形似牛角,是陈龙、顶安、北坑、焕塘四个行政村的结合部。墟场上的重大事件,都得由四保老大共同解决,当时四保系指龙潭、顶坑、陈北、塘前。墟场上建有公用墟寮两排,两边共建有大小店铺近五十间,最大的商店,由阿勇经营布匹、百货的益隆和记,游望琴、游象槐的泉源百货店,大埔饶平的禄仙、梁生竹,张德坤、丁立中、罗国生、刘镇汉等先后开设的中药店,黄邦泰开的西药店,本地游寿南药店。秀篆最兴盛时单茶行商号近二十个:广泰、春记、福记、宝记、兴程、合利、泰培、泰顺、达记、益发、芳园、二隆、日春、合春、荣春、恒发、松荣等,多个商号在牛角墟上都设有茶叶收购店。秀篆岭下、朱坑、朱家山三个铸铁厂,在市场上设有产品销售,所需生产生活物质的采购店。市场上还有米店、盐店、糖果店、豆腐店、缝纫店、理发店、饮食店、客房、棺材店、柴草木炭收购店……
  三天赶一墟,每逢三、六、九是牛角墟的赶集时间。到市场上斗墟赶集的,不仅有秀篆村民、官陂、霞葛的小贩和挑夫扁担阵,还有来自饶平、平和九峰、大埔县的民众和小贩。一到斗墟日,牛角墟从上午10点起,通常至下午3点以后,赶集人群才逐渐离去。住在秀篆上洋、堀龙、隔背、青山、彩山、石示岭的村民把种植的生姜、采制的茶叶、药材、砍伐的木材、烧制的木炭、编制的竹木加工器具,一大早挑到墟上出售,换回所需的米、盐、油、酱、醋、煤油、火柴、布匹、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官陂、霞葛的扁担阵则把米、盐、糖、海产品,咸鱼、鱼干等担到墟场上叫卖,到下午卖不完的,则给米店、盐行收购进仓。饶平、大埔的民众则到墟场上,购买米、盐、糖回去。至民国三十年后,日本侵占了汕头、潮阳。相对而言,秀篆是一处比较安定的地方,牛角墟是山区中比较热闹的集市。
  二、官陂墟
  相传从明代起,位于东溪畔的新径便开辟出了墟场。入清以后,墟场由新径迁到人口更为稠密的庵边,不久又由庵边逐渐移往与之相邻的大边。民国十九年(1930),随着官陂区政府的成立,下官墟场逐渐兴起,并在规模上很快超过上官墟,从而使官陂镇同时有了上、下两个墟场。
  上官墟座落于大边村内,这里是张廖氏永安公长房占据的地盘,故墟上粮、油等大宗物资的交易过秤及墟市秩序的管理,都由长房头人指派房中有势力的人承担。整个墟场呈“b”字形布局,有一条带形和一个与之相连接的环形街道组成。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街上共有各类店铺15家,其中布店2家,药店3家,染坊1家,饮食店3家,果饼杂货店4家,裁衣店1家,赌场1个。带形街的街头和街心还有上、下两块柴火、蔬菜、竹木制品、鸡、鸭、粮、油自由交易场地,墟地的周边开设了一些肉案。除此之外,在墟市外围的庵边村还开设了1家染坊、1个豆腐作坊,凤狮村开设了1家布店、1家果饼杂货店、1家染坊和1个豆腐作坊。这些店铺的经营者全都是上官当地人,而参与墟市交易的,除了官陂人之外,还有来自平和大溪等地的山区居民。由于该墟辐射面较狭小,故采用“朝市”的方式,每逢农历二、五、八的早晨开市,中午11时左右散市。没有成交的物资,当天还可拿到霞葛墟继续交易(霞葛墟采用的是农历二、五、八的下午开市)。
  相对于上官墟,下官墟的规模要大得多。整个墟场呈不规则的工字形布局,由中山街、米市街(与中山街相连)、东门街、新墟场等4条主要街道组成。据当地长老张南山先生回忆,民国年间,下官街上共有120多家商店,其中,仅中山街就有金银器店5家、杂货店5家、纸张文具店3家、布疋洋纱夏布店5家、染坊2家、糖果蜜饯店5家、
  油盐大豆米面店3家、海产干果店4家、长生店(卖丧葬用品)2家、药店7家、烟丝加工店2家、客栈1家、饮食店5家、香烛店3家、镶牙店6家、酒醋调料店2家、棉被加工店3家、铁匠铺1家、木匠铺6家、缝衣店6家、油漆店2家、米粉丝交易店(货物由货主自卖,店主抽成)4家、理发店5家、香烟店5-6家。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盐行,上下两个农贸交易市和一个猪仔市场。
  与上官墟一样,下官墟的商店也全由下官本地人开设,墟市大宗交易物资的过称和市场秩序的管理也由街道及交易场所所在地的大家长指派本房有势力的人担任。由于墟市管理具有较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下官墟原有的三条街道,几个交易市场虽为长房(大佐)、二房(大任)、三房(大参)、六房(大位)分别有份,但其中,六房在墟市周围的居民最多,而在墟墟市中所占的地盘却最小。为此,他们的心里很不平衡,便于民国三十几年筹划在与东门街相接的老六房的地盘上另辟一条新街(取名新墟场)。消息传开,立即遭到长、二、三房的强烈反对,由此,房际矛盾迅速升温,以致发展到极点。后仅因六房在墟镇周围的居民最多,势力最大,反对才没有成功。但从此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房人均各找各房的店,各赴各房的墟,互不理睬。
  墟上交易的商品五花八门,其中较大宗的商品有大米、食盐、咸渍鱼、鱼干、花生油、黄豆、布疋、棉纱、染料、竹林制品、木炭、米粉丝、荔枝、龙眼、老红酒。其中,木炭、米粉丝、龙眼、荔枝、老红酒、花生油为官陂本地产品,而布疋、棉纱等百货用品多来自汕头,大米、竹木制品来自平和,咸渍鱼、鱼干、黄豆、豆饼、染料则来自云霄县城,食盐部分来自饶平,部分来自云霄坪水。
  墟市物资的流动,90%以上都要依赖肩挑背扛,所以,挑运是维持墟市正常运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民国以前,各地以走私食盐为主要目标的打担者数量很多,仅官北一个村的统计,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在全村50余户,80多个男劳力中,除2户地主,1户小商人家中没有人外出打担贩私盐之外,其余劳力全部都从事过这项营生,足见其涉及面之广。
  三、霞葛墟
  霞葛市场俗称霞葛墟。霞葛墟历史上曾有一个位置变迁的过程。墟场曾设在南陂田心、霞葛楼,后迁镇龙庵北面的庄尾村。相传,因管理者收市场税偏高,一些村民颇有微词。有广东人叫罗水爱者,挑自编制畚箕在今霞葛墟溪沙滩上摆卖,躲过市场税收。之后,便陆续有人在此处交易。时有江生一,于明天启甲子年丙子月甲子日甲子时生,命格为“四鼠夜游”,财谷丰盈,盖于乡族,出资搭建墟场。
  霞葛原老墟场规模较小,沿秀霞溪溪唇而建。每山洪暴发墟场受浸,常要搬迁转移物资。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方有筑堤防洪。墟场约有30亩,中间部分用8尺长之花岗岩坯柱搭建成空壳之墟寮,共4只大寮,每只约长20米,宽4米,供摆摊防晒防雨。寮与寮之间留通道2至3米。其余中心部分留有空地,也供露天摆摊。周边有少量简陋的土墙和瓦房设固定店铺。据调查,截止1949年以前,店铺先后有:药店:广东潮阳人许希武开的店号“利昌”;广东潮阳人许庆光开的店号“胜泰”;广东潮阳人许金城开的店号“龙昌”;诏安秀篆人王作涌开的店号“益生”;广东饶平人詹床开的店号“民生”,后由其子一直开至今;缝纫店:均由广东大埔人:李会英、李德新、罗石孙、罗石卵开店直至解放后;糖果糕饼店:天堂江水槽、井北楼江阿潭、井北楼江秋来店号“振盛”、胡里洞江阿莲店号“和盛”;布店:马堀黄阿茶、溪边黄方兵店号“振发”;染布坊:井北楼江水防;镶牙及修理店:天堂江龙特;长生店:庄尾黄为足(专卖丧事用品)和夏秋两季农忙前从广东大埔或官陂来的临时打铁铺1-2家,永定县来的打耙的师傅。
  霞葛墟每逢农历二、五、八斗墟。上午陆续有些外地客商到来,下午才开始正式赶集贸易。墟内有一株近600年树龄的古榕树,树旁有一土地庙,为纪念罗水爱,土地庙打上“水爱墟”三个字。所以熟悉市场的人,也有把霞葛墟叫做“水爱墟”。在榕树旁以及墟尾或四只大寮均为摆摊点。每逢墟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熙熙攘攘。热闹非常。
  市场主要交易有:从县城海外采购来的三、五个咸鱼摊,有从太平或广东双箩及本地下河等地产的手编竹篾器具,如农用的畚箕,农忙前晒谷子用的谷笪,有围谷桶用的篾围,手挽装东西出门用的各箩,春节前蒸米果用的笼床(蒸笼)及配套笼床用的笼床缠、笪子,还有烤火取暖用的火笼,以及竹篇的箩筐、米筛、簸箕等竹篾器具。还有木炭、薪柴、大米、火油(花生油)、茶油、蕃仔油(煤油)、大米、米糠、豆饼。几摊糖果糕饼,猪肉摊三、四摊(逢墟日才有卖肉的,平时除了年时八节,一般没杀猪,因为贫困没销路),另有卖鸡、鸭、猪苗的几摊。
  少量卖香烟的(兼营,没有专营的香烟摊点),山里人经济贫困,绝大部人都抽自产的土烟丝。个别富裕人家,平常大多数也抽烟丝,如果有平和庐溪来的或龙岩来的烟丝算是上等烟丝。买香烟大都为礼节性请客用,或是逢大节日演戏时偶尔抽香烟。很少有人能买1包的,所以香烟可以买3-5支,也可买1-2支的。市场有卖茶叶的,有从秀篆来的土山茶,也有从安溪来的包子茶,但当年因为霞葛几乎不产茶或很少有茶,加上经济困难,一个大村若有三几户人家偶有泡茶外,绝大数人家连茶具都没
  有,所以茶叶销售量是很少。市场上也卖小吃的,如面、米粉、稀饭、汤丸、果条……等等,特别是山里人爱吃的是炸油饼,主要由米磨浆,配以大蒜芹菜等香菜,少数有包猪肉的。本地南乾织草席,下涂及庄头有做烘炉,五通半头村做笼盖。还有木器货:如水桶、木盖、脚盆、木杓。卖陶瓷的主要有瓮、钵、碗、杯碟、汤匙等。
  霞葛墟的猪苗跟官陂墟的猪苗交易有自己特色,即猪苗卖给买主后,只需先付少量钱,或免付钱。等过了一墟(三天)后,猪苗平安无事才付款。如果猪苗有病,可以退回,或经买卖双方协商由卖方医治。没钱者,买主还可以分期逐步付款。这在其他附近墟场是没有这个规矩的,此规矩直到今天还在沿用。
  3天一次斗墟,又是各地人员交流的地方。有的相亲也到市场,男女双方在市场见面,若有意,则会询问对方何村人氏。若问到对方尚未婚配,就会托人去说媒。如果双方有认识的意愿,就可以托中间人约定墟日在墟场见面。有的就这样成了夫妻。这是民国时期的事,比封建社会的不见面,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步了许多。
  客家人大都热心肠,加上农民本质的憨厚、耿直、坦率,他们在市场上既进行交易,有时也争吵,讨价还价,但是很多都是好朋友,每逢演戏,必在墟场上请亲朋好友到他家乡看戏。而看戏者,可以一个亲友带一个乃至一群亲友到对方家看戏、吃饭。主人往往几桌客人中,没有几个会认识的,但他们都觉得光彩,有人缘,并不认为这是吃亏。
  另外,墟日也有算命、卜卦、杂耍卖艺、乃至开赌场的。小小市场每年临近春节的腊月廿五、廿八两个墟日,真是挤得水泄不通,人与人是摩肩接踵。加上一些平时没有摆出来的年货,如鞭炮、做香肠用的五香粉,卖春联的,卖煤油灯的,卖拜神敬天的供品:香、蜡烛、粗纸、鱿鱼、春干(乌贼干)、桔饼、生仁、面糖、冰糖、红糕。还有日用瓷器:碗、杯、汤匙、筷子等。
  山民清贫,却对美好的生活总充满着憧憬。他们有时还要冲着人说上几句大话。也标榜自己丰衣足食。其实绝大部分人是处在极端贫困之中。为了市场繁荣,乞求平安,霞葛墟也经常做醮。规矩是三年连续做醮,三年停做,以此循环。地点是在墟场内大榕树下,土地庙前。做醮时,通常是在市场上开店的许尊文、江云蹄、江水防、黄阿茶等,做四大会。而霞葛墟的醮做结束,一般就连着镇龙庵做醮。
  传承百年的庆源纸绸庄
  黄家祥
  查阅漳潮史志,经营传统行业的店坊,百年犹存的屈指可数,而在诏安县,却有一家名为庆源的纸绸庄,开创至今,历100多个春秋岁月,依然生意盎然。近年来,其富有乡土特色的传统工艺,被县、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重视。现今的掌门人林养生,2006年被评为漳州市“十大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2007年又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称号。
  庆源所从事的这一行业,在旧社会是服务性行业。这种行业,与民间的风俗、信仰密不可分,举凡敬祖宗、拜神明、过年节乃至结婚生育、庆寿治丧、禳灾祈安等,均有所涉及。执此业者,要对民众礼俗、宗教科仪有所了解,承制这些活动的用品,又须于剪贴、彩扎、剌绣、泥塑、布艺、绘画等技艺有所掌握,他与相关业者之间,也有互通有无、介绍业务的关系。而这些经验、技艺、人际关系又要靠长期养成,世代承传,由于这些原因,开这种店铺的人不多。因为经营的店铺少,以致没有单列的税种,通常工商业者应纳的营业税,也摊派不到它的头上。
  庆源承制的东西,因民间活动内容、形式的不同而各异,据说现今已达数百种。有的制品,融合了多种工艺和材料。林养生有一件在市赛中获得金奖的《妈祖》彩扎作品,就很能体现这一特点。妈祖的头部用泥塑脱胎,饰以眼发,绘以色彩,戴着珠子、绒球装饰的“珠盘”;身体用竹篾、木头、铅丝扎就,外着的衣裙,以绫绢丝绸制作,镶绣金花银边;手执金漆木质如意;底座用檀木雕就。有的用品,则单项工艺和一、二种材料就可制成。如剪纸类的龙凤呈祥、石榴喜鹊、龟寿图、麻姑献寿、灵前花、金山花、饭春花、月兔花、龙舟图;又如剌绣类的袍裙,旗彩、罗帐、凉伞、掌扇、鸟兽、山水、人物。
  如果你走进庆源纸绸庄,或许会产生到了民俗工艺馆的感觉。因为墙上挂的、架上摆的、地上放着的,是各种彩扎、剌绣、布艺、剪纸制品。高大威猛的鬼王、雍容华贵的神女、描龙绣凤的袍裙、珠光宝气的盔冠和壮观的楼台、小巧的花玲以
  及花灯、彩棚、地景、幡幛……,样式繁多,色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工场既有电脑、刻印机、缝纫机等现代设备,也有笔墨、针线、刀剪与浆糊等传统工具。制作者凭着一颗灵心、一双巧手,借助这些设备、工具,便可以制作出千姿百态的各种工艺品来。
  据年届70的林福经老艺人介绍,纸绸庄始创于其祖父林裕后。清光绪年间,林裕后在县城东关开了一间“庆源号”纸扎店。当时是纸扎盛行的年代,庆源是从纸扎起步的。林裕后并未正经拜过师,只是依据纸扎活儿必须掌握的绘画、剪纸、竹扎、裱糊技巧,这里学一点那里学一点,边实践边揣摩。起初主要是制灯笼,当时灯笼的销量不少,不但人们日常居家出行要用灯笼照明,家家户户遇红白事要用纱灯、涂灯(这里的“灯”称“丁”),而且宫庙祠堂要有彩灯,一些传统节日神诞,如中元放水灯、元宵闹花灯、中秋燃天灯,“天公生”挂“天公灯”,都非灯不可。林林总总的各种灯,大都出自庆源所在的这条“灯笼街”。后来庆源又承接人家办丧事用的纸房子、轿、柜、箱、聚宝盆、摇钱树和男女侍者等祭奠陪葬品的糊制业务。
  一件纸扎品,看起来简单,但加工起来往往要花费不少功夫。就拿灯笼来说,先要选购花竹,破成细细的竹条,编作灯笼坯,以棉纱纸将灯笼坯糊起来,糊时要注意不使打皱,晾干后依用处的不同,在纸面上作画题字,并以红、蓝、黄、黑各种颜色勾勒花样,最后,还得刷上桐油。林裕后夫妻俩忙不过来,便让十几岁的儿子仕恩在店里帮忙。
  仕恩得其父认真传授,自己又勤学好问,不久就成了父母得力助手。旧俗庙宇、厝宅安龙谢土,要做纸扎的6种“瑞兽”,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钩滕(龟)、腾蛇和龙神灯、八卦图、谢土牌、凉伞、净彩、菓子花及宅公宅妈的服饰。有人找庆源定制,生意上了门,林裕后不肯错过,便承接下来。其中六兽的制作工艺比较细腻,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做得不好难免落怪。仕恩善画,在帮父亲扎糊好后,便依照平时的观察在上面细心描画。成品交出去,看到六兽等项制作中规中矩,且画工精细,形神兼备,法师很是满意,过后介绍了不少业务给庆源。
  民国初,仕恩娶了一位擅长刺绣的广东柘林女子李牡丹为妻,这时庆源已不再局限在原有纸糊竹扎,举凡民间办红白事甚至迎神、做醮等大型活动所需的彩扎、珠绣制品,庆源号都能信任,且通过彩扎、珠绣这两种技艺的交融,更是相得益彰。如以剪纸为绣稿,制作结婚礼服、围花腰裙、戏服和神袍,更方便;以珠绣来装饰神偶、灯橱、彩棚,则更美观。庆源当时有两种较有特色的工艺品,诏安城乡,有男女新婚后第一个元宵节挂“灯花”的习俗。所谓“灯花”,就是用一枞枝条茂盛的树叉作主
  干,于枝条上扎以纸制的牡丹、石榴、菊、梅、茶等数种花,朵数多少不定。将这枞树的主干置于一个六角形灯斗正中心,灯斗装饰有山石、花草、瑞兽,前部放一个灯碗,内放花生油。“灯花”要送往祖祠,悬于梁上3天。婚后得子也要于元宵节在祠堂“挂灯”,灯台为木制,台上置有好头彩的古装人物彩扎,如“状元、夫人”或“仙姬送子”等,并配山水景致、灯台上置花生油灯。由于庆源的这两种灯做工较精致,价格相宜,故售量可观,成为该店的招牌产品。
  庆源的声誉渐行渐远,不仅县内四乡六里慕名而来,就连周边地区亦有人前来订货或请去现场布置。一次,一个华侨回诏安探亲,要了二幅大红剪纸“寿”字,带到新加坡,分别向一位官员、一位商人贺寿,结果官员升了官、商人发了财。过了两年,那个华侨又回来,订做六幅“寿”轴,务求精美、便于保存。庆源以红绸为底、金线绣字,并饰以龙凤图案。这位海外乡亲接过后非常满意,当然庆源所得报酬亦颇丰厚。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祠庙的传统祭祀活动已不象过去那样铺排,而漳潮各地民间戏剧却正值活跃的时期,当时政府又提倡私营工商业走合作化的道路。林裕后顺应时势,创办了“六联剌绣厂”,工场先是租用县烟丝厂的场地,后来改设在中山路中段。工厂以承制舞台戏装为主,也加工一些神像冠服。时任厂长的林裕后,招收了近30个刺绣女工,其中一些女工来自潮汕,儿子、儿媳及孙子林福经几个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负责设计花样、款式。
  “文革”期间,禁演“古装戏”,剌绣厂业务因之中断,工厂解散。林家只好改作裁缝业以维持生计,偶尔乡村有人上门订做祖先、神像的服饰,也只能利用晚上时间,躲在阁楼上偷偷地做好零部件,再到祠庙里去悄悄地装配起来,以此赚点外快聊补家用。
  改革开放以来,林福经继掌祖业,庆源号重新开张,儿子林养生读小学时就跟随父亲学艺。随着地方传统民俗活动的复兴,大凡祠庙布置、祭祖庆神等,人们又络绎不绝前来老店“请神品”或约请去布置场所。时代在变迁,庆源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店里添置了电脑、刻字机等设备,材料也从原先的纸、绸发展到用土、蜡、搪塑、钢铝、电器等;庆源的工艺,已不单是承接传统民俗活动的制品,在地方、部门的一些庆典、展览活动也派上了用场;业务范围从本县逐渐扩展至邻邑。如云霄、饶平的灯橱、艺棚、旗幡、袍饰,有不少就出自庆源。现今的庆源,规模比过去有所扩大,县城中山东路中段68号开为店面,离店不远的灯笼街设两个作坊。
  这个老字号,至今已传了五代,46岁的林养生属第四代传人,父亲年事已高,放
  手让其负责。由于幼承家学,他对本行业的工艺和民俗活动程序了然于心。1998年、2005年,诏安甲洲村举行9年一次“祈安大赛”的大型民俗活动,祭祖、做醮、施孤……,非常热闹,全套结彩均由“庆源”纸绸庄承办。从糊观音大士、天地神将、粱武帝、五封将军、志公师、表马和龙虎狮象,到搭孤棚、设净坛、作彩棚,以至制水灯、彩旗、彩灯、橄榄灯、虎头牌、五牲雕等,他一路做下来,村里董事会一干人甚感满意,2005年的这一次,时台湾博士后林振源、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谭伟伦等研究民俗的学者,自始至终饶有兴致地观摩,对其精湛的工艺给予很高的评价。2007年11月,本县碧莲寺邀106名僧尼,举办大型水陆阴阳利法会,其彩扎用品亦由庆源纸绸庄承制。
  诏安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在此艺术氛围的感染下,养生对书画有较浓的兴趣。小时候,便喜欢照本临摹戏剧面谱和连环图画,以后又师从本县书画家沈吉文、高继文两位前辈学习书画。得名师指点,学有所成,书画作品曾2次获得省级奖。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他还购买了《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以及剪纸、装饰等专著认真研读。通过从这些姐妹艺术中吸取营养,使他的工艺作品得以达到工匠难以企及的高度。在漳州市2006年“九龙杯”民间剪纸、书画大奖赛中,其彩扎《妈祖》得金奖,刺绣《海峡波平鱼亦欢》和剪纸《华夏之魂》双获银奖;2007年,又应邀参加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漳州市委宣传部和台湾中国艺术协会、金门陶艺学会等10家单位联合举办的“闽台工艺雕塑精品展”,其彩扎作品《妈祖》为漳州市工业美术馆收藏。
  林养生在承继传统的同时,又注意新材料、工艺的采用,在艺术上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元宵闹花灯是诏邑由来已久的节俗,从农历正月十五至十七,到处张灯结彩。据民国《诏安县志》载:“元夕张灯,凡家庙神祠皆有之,火树银花辉煌夺目。或为鼇山灯,以土偶饰为杂剧,隐绳暗处,引其机,则如傀儡然,俗谓‘活灯’……”。这种“活灯”,因其很有特色,被收录于《福建通志》。2007年,我县举办元宵灯展,庆源承接了19盏花灯的任务,其中两盏屏灯,就是在这种活灯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加以革新的。灯两米多高,以历史人物故事为主题,配以山水、花鸟,一屏一景,缓缓转动,且能变幻色彩、播放音乐。近十几年,漳浦、饶平一次灯展和我县的两次灯展的一些作品,皆出自其手。
  林养生没有通常民间艺人的保守心态,而是积极主动开展交流。这几年,他作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诏安县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市民协常务理事、市美协、书协会员,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的会展活动,取他人之长,加以融会贯通。他
  在国画的基础上,利用粉漆、浮线等作画或利用绒线、金线等绣画,具有均衡饱满、
  色彩浓郁、纹理清晰的效果,装饰性、立体感较强,且便于长久收藏。2007年,法国
  远东学院博士生导师劳格文教授会同“海峡馆”(福建省政府、国台办合办)杨彦杰
  馆长,来庆源参观,对琳琅满目的工艺品颇为赞赏,劳教授还蛮有兴致地与林养生在
  一幅绣着“中国龙”的作品前合影。近几年来,“庆源”传统工艺被列入县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得到政府的关心扶持,林养生作为“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为省、
  市、县电视、报纸等媒体多次报道,其作品入录《杰出传承卷》《漳州市民间工艺美
  术》等典籍。其子林艺聪在其指导下,以剪纸作品《双龙戏珠》参加2000年在日本大
  坂举办的“国际书画艺术作品展”,获铜奖。
  霞葛溪边村担竿阵
  黄木尊
  解放前诏安山区公路未通,当地几个乡镇物资的流通要靠肩挑,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由于霞葛镇地处山区中心地带,便成为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因此群众自发组织的“担竿阵”较多。这里,介绍溪边村担竿阵的情况。
  提起担竿阵,声嘶泪雨淋。双肩挑日月,两脚踏山林。兵匪常拦劫,虎狼更扰侵。茫茫山路绕,何日拔乌云?
  现年85岁的黄万花和89岁的黄居章老人,分别从15岁、12岁就开始挑担,当笔者去采访时,她们两眼便泪花闪烁,顺口说出了一连串顺口溜:“打担打担,莫奈莫何上刀山”“担竿一歇起,米瓮就莫米”“担竿一放坪,钱莫米也城(完的意思)”“天下事有千般苦,昵啥(谁)能比担盐牯”“布袋一放空,你去门边坪喝西北风。”父母辈的艰辛坎坷可见一斑。
  溪边村是霞葛墟边一个较大的自然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有靠“打担”为生的。附近几个墟场,如平和县的大溪,本县的官陂、霞葛、太平、秀篆,广东省饶平县的黄岗、浮山会仓、东山、新丰等等、几乎每个墟日都有溪边“担竿阵”的踪影,这说明涉及到市场的多。担竿阵经常一次就六、七十人,最多达到100多人,成员关系有父子、兄弟、夫妻、叔侄、妯娌、婆媳、姐妹、祖孙,还有的连带秀篆、官陂的亲戚,有的一家几兄弟及妯娌全家而出。年龄最小的有12岁,最大的60岁。这种打担阵延续到1957年霞葛通公路后还有,即把物资挑到秀篆或广东新丰为大多数。
  解放前所挑的货物及所走的墟市及路线大致相同。现把担竿阵重点经过的墟市场及路线介绍如下:
  1.霞葛溪边至广东省饶平县新仓(黄岗附近)担盐:溪边→太平新营→太平→龟头→江亩坑→西潭途洋尾→西潭洋边→深桥上营→广福两省交界的汾水关→广东饶平新仓。约10铺路程(注:1铺等于5公里)
  2.到大溪墟挑米后挑到饶平新丰墟。主要路线:溪边→下涂→五通宫→石陂面→
  官陂墟→塘下溪→严眉山(鹤表)→赤岭→天子地→龙过岗→枫树头→下径→大溪墟,全程约5铺路。
  担竿阵对各市场情况都掌握得很清楚,特别是要明确斗墟(赶集)的时间,因与霞葛附近墟场有关的斗墟时间不同,他们才有可能买到盐米等物,然后又有可能在集市时把货物卖出去。下列是霞葛附近墟场赶集时间(都是农历日期计算):每逢1、4、7即太平、大溪墟日(集市日);每逢2、5、8即霞葛、上官陂墟子、平和后嗣墟日;每逢3、6、9即广东浮山、广东新丰、秀篆、官陂的墟日。
  除太平、上官陂墟子以外,这些市场都在中午以后斗墟。太平市场上午斗墟主要有诏安县城及广东黄岗外客到来赶墟日,他们早晨很早就从县城或黄岗出发,有的是从县城、黄岗挑鱼到太平卖,有的是到太平采购竹篾(竹编)倒出诏安或黄岗,他们要在傍晚时候赶回去。而上官陂墟子赶集是补官陂墟之不足,只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市场较小。其他各市场在下午时间斗墟,是因为山区有的距市场远,交通不便。这些斗墟时间至今还延用。
  担竿阵除了要经受路远山高的颠簸,还要风霜雨雪的摧逼;他们长年累月披星戴月,艰难地奔跑在羊肠小道上。虎狼野兽自不必怕,因为手中都有可以自卫的扁担,肩上货物一卸即可以和野兽搏斗一番,更何况他们一般都结伴而行。一队人缓慢地攀山岗、越溪涧,走过沿途的村庄。炊烟常见却很少去讨口水喝,更没有去吃别人的饭。他们饿了吃带去的饭包,渴了喝几口山泉水。有一次被盐差赶得急,没有在溪河处喝上几口水,竟在半路上的一个小水窟捧水喝,由于天黑看不清,等到把水喝进去方知是一个牛棚边的牛尿水。至今他们还记忆犹新,喝后一直呕吐不止,但却没有任何食物可以吐出。这些足以让人心酸的往事,还可以克服。担竿阵的人都是兄弟姐妹,他们共一命运,互相帮助,克服了千辛万苦。有时偶尔也在歇脚时唱几句山歌:如“阿妹听我唱山歌,一唱便有几大箩,而今不唱你爱我,只唱打担苦楚多”;“阿哥要唱莫啰嗦,好汉不怕山多高,肩上担子摇两摇,可知阿妹话几多”。这些许许多多的山歌都是他们自己编就的,而且会当场即兴而编,清脆和浑厚的歌声回旋荡漾在山谷间,也给担竿阵增添了苦中作乐的许多情趣。
  但是,种种困难可以克服,风霜雨雪可凭粗壮的体力和坚韧不拨的毅力去克服,只有一种人祸实在无法战胜,这就是几条打担路线大都有官或有匪,半路霸路或抢劫。如:去广东新仓挑盐谓为走私盐,当地盐差要霸道,凡被碰上就被没收;到太平白叶处有抢劫;到新营赤圆树头岭有抢劫;到霞葛天堂红花岭有警察霸道。有一次黄万花等到天堂红花岭以为快到家了,但却被官陂警察抓到了,令他们把盐挑到官陂墟
  警察所。警察审问又审问说你为什么屡次被抓,还敢挑盐,她说“我赌造化呗”。现年85岁的黄万花碰到邻居当年的担竿阵叔侄时,人家还叫她“赌造化”,而“赌造化”成了人们的口头语,也常为黄万花的代名,但这包涵着无限的辛酸。
  挑盐到秀篆牛角墟,就会在老林深山被抢劫。抢劫者带有枪刀,把人捆绑起来搜身,一些妇女则把银元或纸钞藏在头发里,也被搜出。那年(大概黄居章20多岁,具体年间已记不清)8月13日,抢径贼从深山老林里窜出来,一共8-9个人,他们都带着枪和刀。大部分人都被洗劫一空,黄娘查只看了贼一眼,就被打了一枪;黄宗讨动作稍慢些,肩背就被砍了一刀。而后,担竿阵们才用“络脚”(挑担用的下用竹篾做成圆底,边有几个耳,穿上绳子把装米盐的麻袋扎口后,放在“络脚”上两袋成一担)把他们俩从深坑扛回家。过后花了不少药钱才痊愈。
  据现年80岁的老担竿阵成员黄水浒回忆。挑米到浮山墟,曾经在农历二月初九、二月十九、二月二十九连续三个墟日有劫匪在赤圆树头岭抢劫。因为当年他年青力壮、又高大、跑得快,许多同一阵的人都把身上的钱寄他,一旦碰上劫匪,他可跑得快。一次果然碰上,他就凭着身强力壮逃脱了劫匪的抢劫,而当时黄文旋等一些人就被劫匪抓住,钱银抢劫一空。
  面对盐差、警察、劫匪的一个个抢劫网,面对抢劫次数的不断增加,担竿阵虽然人多,但因为抢劫者都有枪和刀,他们真的无可奈何。淳朴,憨厚的担竿阵兄弟姐妹,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神灵”化灾上。他们在要出发前晚上经常到村的“仙公老爷”处去叩拜,求得神灵的保佑。然后投掷竹制的圣筊(一种用竹头做的,在神灵面前,高抛在地上,如果一个是正面,别一个是反面,则预示着神灵认为可以这样做)。有一次,担竿阵要去大溪挑米,未出发前晚上有人到“仙公老爷”处去求问经过官陂墟时(因为官陂墟尾,即现在的中山路口就是官陂警察所住处)应走哪条路,才能躲过警察的拦截。走大巷(即现中山路)是最便当的大路。但要经过“虎口”即警察所;另有一条小路从吴坑的山路然后再从五通穿出;再一条小路绕道从官陂的陂仔(即现在的陂龙村)再到霞葛溪东穿出,但既然要绕道就要走既远又坎坷的小路,但却可以躲过“虎口”。但这三条路在“仙公老爷”面前求问的时候,却是走经过“虎口”的这条路是安全的,其余两条小路,反而掷得“阴筊”或“笑筊”(就是不能走的路)有的人不敢贸然相信,认为经过“虎口”那条路大危险了,结果凡胆小的人都分别走了两条小路,胆子大的人相信“仙公老爷”的暗示,直奔“虎口”而去。结果,因为警察也认为担竿阵有可能走两条小路,把警力全部调到吴坑、陂龙两条小路去拦截。警察所变成一个空所,顺大路闯“虎口”的人安全地通过,另外两条小路
  的担竿阵全部被拦截了。不管神灵真的显赫也好,或者是凑巧也好,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事,现在还健在的少数老担竿阵兄弟姐妹,一谈起来都如数家珍,即谁跟谁顺利地通过了老虎口,谁跟谁又因走小路不信仙公老爷的话,结果被拦截了。一个拦截就把米全部没收。这虽然成为历史佳话,但笔者很愿意把他记载下来。因为这也是一段辛酸事,在幸存的几位老人中,都喜欢说这一件真实的亲身经历,以示纪念也。
  担竿阵经历了几代人的千辛万苦,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要冒着艰难困苦的折磨和警、匪打劫的危险。他们给山区的物资流通、市场的活跃带来了生机。
  客家土布传统织染工艺
  林小芳
  旧时诏安山区,有一种“葛布”,系用苧麻织染而成,因其经济耐用、不渍汗、易洗涤,故在客家人当中流行近千年。
  葛布所用的原料为苎麻,苎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年可收割二三次。收获不能过早过晚,早了皮还没长成,晚了就会变黄黑。苎麻加工时,先在织机上安放一根横木,大拇指要套上长15厘米的竹指,食指捏住一把长有25厘米的弧形刀连柄,两件相夹。将苎麻对折,茎骨取出,用手抓一端压在竹指和弧形刀中间,用力剥去苎皮,尔后将剥下的皮浸一二个小时,晒干备用。
  织布前,要先将苎麻撕成丝状,在木板上搓成线,依序放在苎篮里面,接着是用糯米粉或地瓜粉做成糊,放入小桶内,桶两边对称钻两个小孔。将线从一个孔穿入,再从另一个孔中抽出来,然后牵引到糊辘架上。糊辘架高1.5米,宽0.6米,架上安装有5根直铁柱,前面有对称轮,中套竹筒,共有两架,相距40-50米。苎线从这一头的辘架牵到另一头的辘架,循环在辘架的铁柱间,牵引到5环,一个人在另一头,将苎线收入篮子。因为经过有近200米的距离,到期时线上的浆糊就基本上干了。
  接着要将线挽成纱团,办法是用木制的手摇纺车,将竹编喇叭套入纺车的横杆内,使其转动,篮中的线便卷在上面,待达到一定的圈数再换再卷。进一步就须特制的木轮转盘,通过下面用脚踩,以粗扁绳带动上面一个直径为25厘米的轮盘转动。这个轮盘上又均布5个横向的铁钩,铁钩套着竹壳。分别将挽在竹编喇叭上的线头匀速卷入这5个竹壳。通过不断的旋转,形成每卷厚达5厘米的纺锭。
  过去民间使用的是木制脚踏织布机(俗称九归)。将纱团一次性摆10个,每个线头要穿过织布机的木梳间隙。至于要穿多少线头,得视所织布的尺幅而定,若是四尺门的装400条线,以此类推。将线装毕,线头要整齐地扭结到机子前面的横杆上,顺序牵引将上下的线对开,此为“经线”。靠坐在横板上的织布者两脚的踩动,使“经线”间隔上下分开约8厘米,梭子就带着“纬线”,在这间隔中往返梭巡。一个熟练的
  操作者,一天可织布7尺左右。
  织好的布要放在木桶中,倒入清水和适量的酸泔水、壳灰水,洗洁漂白约2个小时,然后取出晾干。染色时,染缸里面的水要加温,过去苎布染的颜色主要蓝、黑两种。染蓝的原料以一种叫“蓼蓝”的天然植物的汁液为主,配上糖油、碱、壳灰等进行发酵,时间需15-20天。负责配料的人,叫“看缸”。如技术水平高,可省时省料,反之,也可能导致原料全都作废。染色的过程,原料经发酵后,第二天要染色,在前一天就要加水,使原料沉淀后,用上面的色水进行染色。这样循环进行,直至原料用完为止。若染黑色,则取大青草、土获苓植物浓汁,其工艺流程与染色布大体相同。完后取出苎布漂洗晾干,置于平板上,用稀米浆涂刷,等干后将成品一匹匹卷起来。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

本书分人物春秋、地方建设、经济纵横、教坛今昔、文化天地、史事钩沉、书画名人、民俗天地、丹诏胜迹、考古札记、邑人往事、顾问论坛、苏区风采、风雨同舟、人物春秋、人生履痕、乡土拾遗、海东诏安人、大事记等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