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556
颗粒名称: 杨姓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644-6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杨姓的情况。其中包括溯源、入闽、开漳、支系与传衍、分布、文物、祖墓碑坊、其它世传标志、人物等。
关键词: 诏安县 杨姓

内容

溯源
  杨姓尊黄帝为远祖。相传,黄帝曾孙帝喾的夫人姜嫄有次外出,发现地上有个大脚印,感到好奇,就在脚印的大拇指处踩了下去,不想这一踩便有了受孕的感觉,后来生下一男孩,取名“弃”,“弃”长大后当上了部落的首领。即后来被称为农业神的后稷,也是周部落的祖先。
  杨姓有相当古老的渊源,历史悠久。但姓氏来源相当繁杂。关于得姓传说就有几种不同说法:
  一、出自唐叔虞之后伯侨说
  周朝初年,后稷的裔孙周成王之弟叔虞与长兄成王做游戏时,成王把一枚桐树叶交给他,说“这封给你”,本是一句戏言,却被史官记录下来。不久,史官便提醒成王选一个好日子分封叔虞。成王无奈,只得把他分封在唐(今山西曲沃东南)。从此被称为唐叔虞。后来,他的儿子燮文又被改封于晋(今山西太原),成为晋国的开国君主。传至晋武公生二子,长诡诸,次伯侨。诡诸继位为晋献公。伯侨则被分封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东古城一带),称杨侯,并成为杨姓的受姓始祖。
  二、出自周武王之孙杨杼(姬妤)说
  许多杨姓族谱记载,杨杼是周武王的孙子,唐叔虞的次子。周康王六年受封为杨侯。始以杨为姓。
  三、出自伯侨裔孙杨肸(叔向)说
  认为伯侨裔孙肸被分封于杨氏县(今山西洪洞东南),所以史书又称他为杨肸。肸的儿子名石,字食我,继承爵位,被正式冠以杨姓。
  四、出自周宣王少子尚父说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宣王的小儿子,名尚父。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为侯爵。所以史书也称他为杨侯。尚父作为历史上第一位杨侯,在杨姓源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些杨姓谱牒尊他为始祖,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无论是尊伯侨为始祖或叔向为始祖,其“杨”都是由原杨侯尚父的封地而来。
  杨姓得姓以后,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弘农、天水等郡望。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姓族历史上,既有族贤称孤道寡的年月,又有“四世三公”“杨家将”等动人故事。
  入闽
  杨姓入闽约于隋唐,一是弘农杨震裔孙自唐宪宗时入闽传至杨时公(黾山先生·开道学而为八闽之倡)。传至松月公为开霞漳始祖。二是北宋杨文广第八代裔孙杨选,为南宋理宗(1226)进士,授福建兴化知府。1277年元兵入闽境,杨选之子杨亮携子杨光为、杨光复、杨国光随宰相文天祥抗元。杨光为败退台湾,杨光复守泉州,杨国光守漳州,漳州失,杨国光潜居漳州钱塘巷八角井脚,为开漳赤岭祖。
  开漳
  弘农杨时派系
  唐杨松月(开霞漳始祖),传至杨大成,子孙开派南诏、美山。
  弘农杨选派系
  宋杨国光为开漳赤岭祖,子孙开派诏安樟朗。
  支系与传衍
  杨松月支系(系霞漳始祖后裔)
  杨大成,年代不详,系霞漳祖裔孙,为开诏始祖。从东山美山传衍南诏东关,约130户,人口400人。尊杨大成为一世,传衍至今第二十二世。建宗祠《济美堂》。
  杨国光支系(系漳州赤岭祖后裔)
  杨舒朗,系杨国光裔孙,明宣宗二年(1415),从漳州徙居南诏“多尼山”(后改村名为樟朗),取漳州的“漳”字和杨舒朗的“朗”字,为村名。为开诏安漳郎肇基祖。子孙传衍至今485户,人口1950人,还播迁于深桥新寨等地。建宗祠《敦本堂》。
  漳浦佛潭支系(玄钟村)
  玄钟村杨姓肇基祖约于明代从漳浦佛潭镇石埕村迁徙南诏梅岭玄钟村。开派五大房,各有建宗,子孙传衍玄钟673户,人口2703人,播迁广东大埔三河。
  漳浦佛昙支系(庙兜村)
  庙兜村杨姓肇基祖杨大秀约于明万历(1550)从漳浦佛昙迁徙诏安庙兜村肇基开族。子孙传衍至今285户,人口1200人。
  漳浦佛潭支系(西埔村)
  西埔村肇基祖杨志保,约于明永乐年间从漳浦佛潭浮南桥仔脚迁徙红星西埔村肇基开族。建宗祠《垂德堂》,子孙传衍至今350户,人口1400人。
  平和九峰支系(霞葛华河村下河杨)
  霞葛华河村下河杨肇基祖杨秋晚,从平和九峰大文迁徙下河杨肇基开族,子孙传衍至今138户,人口680人。建宗祠《德馨堂》。
  分布
  诏安县霞漳派
  南诏镇的东关、秀峰、文峰、光良、南关,红星乡的庙兜、西埔,梅岭镇的玄钟。
  漳州赤岭派
  深桥镇的樟朗、新寨。
  平和九峰派
  霞葛镇的华河、下河杨。
  文物
  祖祠家庙
  诏安杨氏家庙《济美堂》
  《济美堂》址在南诏东关,约建于明崇祯间,是象征诏安美山杨氏的祖祠。
  堂联:
  祖宗功德天来大;为人子孙须念微细细之初一圆冷灰吹活火。
  父母恩情海样深;凡我为兄共图本源源之谊万卷宝轴胜赢金。
  诏安樟朗村杨氏大宗“敦本堂”
  “敦本堂”址在诏安县深桥镇樟朗村,约建于清康熙年间,为樟朗村杨氏大宗祠。
  堂联:
  敦道南鸿禧祖德丕振理学世泽;本关西燕喜孙谋予定清白家声。
  诏安红星乡西埔村杨氏宗祠“垂德堂”
  “垂德堂”址在红星乡西埔村,为西埔杨氏宗祠。
  诏安霞葛镇华河村下河杨宗祠“德馨堂”
  “德馨堂”址在下河杨自然村。
  诏安梅岭镇玄钟村杨氏宗祠有《思应堂》《爱敬堂》《明德堂》《思敬堂》。
  昭穆辈序
  诏安玄钟杨氏字辈序
  观雁进梓英启枝,列生明世应昌其。智君立德墩煌化,倍养邦加仁孝时。
  诏安红星乡西埔村杨氏字辈序
  圣广渊明台,笃庄忠肃恭。
  祖墓碑坊
  诏安樟朗杨氏开基祖杨舒朗墓
  杨舒朗墓葬多尼山,后改名曰“祖山”。
  诏安东关杨氏杨光吉墓
  杨观吉墓葬东山康美(列东山县文物保护)
  诏安西埔村始祖杨志保墓
  杨志保墓葬西埔泪美林,后改葬后头洋。
  其它世传标志
  《章朗春云》乃诏安十八胜景之一。《章朗八卦井》,据传该井构造“八卦式”是按天波府内的井形建造的,构造特殊。
  人物
  明
  杨观吉:明崇祯四年(1631),辛未进士,长沙知县。
  清
  杨大鸿:字仪亭,清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进士,山西宁乡知县,归德府正堂。
  杨富:清江西总兵加少保。
  附录:知名人士
  杨永坤:中国农业银行漳州分行行长。
  杨镇发:云霄县副县长。
  杨汉溪:地质高级工程师。
  谱牒名录
  《美山杨氏族谱》《樟朗新编杨氏族谱》《西埔杨氏族谱》。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坤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