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553
颗粒名称: 余姓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630-6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余姓的情况。其中包括溯源、入闽、昭穆、余氏族源流、重要文物、分布等。
关键词: 诏安县 余姓

内容

溯源
  治水八年,以功受舜禅之夏禹(公元前2205年)在位八年,生有三子,大曰启,继承其位,次曰宰,封于顾,即顾氏三祖先,三曰罕,封于无余,即余姓始祖。一说封为“余渡王”,子孙历夏、商、周三朝。至春秋时,相秦穆公之由余,据说乃余渡王之三十七世孙,任秦穆公丞相,与百里奚同助西秦,完成秦之霸业。由余之三世孙渊,食邑下邳郡(今江苏邳县)世为望族,渊传烈,为宁国知府;烈传溉,为尚书侍郎;溉传讽,为东晋雁门郡守,讽传齐,官太尉;齐传官供,侍郎封刺史;供传拱孙,乃北齐大将军,拱孙传志,志传珸,进士及第;珸传音,为鄱阳令;音传青,为建阳令;青传魁;魁传楫;楫传春;春传隆谏,隆谏传镐,为唐校书郎,于僖宗乾符年间不仕,乃福建莆田之始祖;镐传铣,为福建古田县尹,铣传佑,佑传弦,官承侍郎,弦传孤,官都兵,迁福建仙游县柳尾;孤传增,增传微,微传积,官守职方员外郎,赠光禄太卿;积传象,乃宋仁宗庆历年间进士,英宋朝礼部尚书屯田郎中;象传元二;元二传九,官宜议郎,乃福建仙游县锦丘之开基主;九传四十六郎;四十六郎传七十九郎;七十九郎传九十七郎;九十七郎传百十一;百十一公之子舆寿,乃福建永春县高阳之一世祖,由元末百十一公于仙游迁入永春黾龙,舆寿公再迁入高阳,妈保公重建眠牛地作宗祠。始分:文、福。再分福、永,终分:永、珊、仕、永、寿、传。慎终追远,本族衍派流传,自始祖罕公至舆寿,凡三千余年,子孙繁盛,分支殖蕃各省,其间达官显宦,人才辈出。叶落归根,犹同一家焉。
  自舆寿公至现在。经廿余世,历五百余年。
  余氏从由余得姓之后,即居秦州至秦始皇有余振魁者,因谏始皇焚书坑儒,忤始皇,几被诛,待诸大臣力保,监三年始赦。振魁有二位夫人,共生七子。正夫人黄氏,梦七星坠地,四星分散,孤星伴月,徘徊十步,分变四郡地图。振魁被捕时,黄夫人年已三十,携四子遁,渡长江,使四子分居四郡,分为四姓,即余、徐、涂、佘。余居下邳,徐住东海,涂居南昌,佘出新郑。故余徐涂佘四姓,乃是同宗。但另一说:古时有余无佘,因晋明帝恶余字,乃于太宁元年,下旨改余为佘云。
  入闽
  余氏入闽,诸说不一,兹分述于下。
  (一)余青、于唐天宝年间来闽,为建阳令。青子魁同传至余镐,字周景,咸通进士,为校书郎,因谏僖宗勿荒嬉不纳,乃以父老乞归,黄巢陷建州,镐移居莆田。王审知据闽,辟召不应,经隐壶山以终。另一说则谓余镐是由河南光州固始县迁来的。余姓族人奉为开莆始祖。镐田传至孤,官都兵,乃莆移居仙游之柳尾,孤三传至九,官宜议郎,为仙游锦丘开基祖。九五传到舆寿,始迁永春,初居黾垅,后迁高阳(今洋上乡),舆寿迁永春已是元朝末年了。
  (二)余青后来不愿为官,卖酒为业,携眷入福州,再移古田,其长子于焕,居于古田之杉洋,数传至从,避五代之乱,由闽迁粤,居于韶州府曲江县之龙归乡。从传荣,荣传庆,庆传靖,靖字道安,少时放荡不羁,后成进士,历事仁宗英宗二朝,因得罪吕夷简,被贬赣饶州。及夷简罢相,乃与范仲淹等同执政,和欧阳修、王素、蔡襄四人,知谏院。直声满天下,一时言路大开,号称“四谏”时论重之,清望大增,曾三使契丹。侬智高据岭南倡乱,同秋青率兵平之。为官清廉,平侬智高时,经制南事,为帅十年,不用南海一物。今广州有八贤堂,曲江有风采楼,皆为记也。
  现今欧美各地及菲律宾泰国等地余姓宗就均有“风来楼”的组织。余靖已被公认为入粤始祖,余忠襄官终工部尚书,工诗文,著有《武溪集》《兹录其》《再筒伯恭》,绝诗一首于下:
  十载京荤九日期,帝家园苑醉金邑;
  今朝郭外寻僧话,坐听塞泉绕竹蓠。
  (三)安溪乌泥“青阳余氏总序”的记载。余氏入闽始祖为余渡王裔孙余章。原籍光州固始,中平四年,随王审知入闽,为王府良医,后在三山创业,即今福州西门内之余府巷是也。其子孙搬迁云南、龙溪、漳平。至元朝大德四年,漳平田嘉山有一位余方,平寇有功,赐官指挥使,升云南都督,年老辞归与子天德、天估隐居龙兴里九年,后迁乌泥格头林。
  (四)南安诗山余氏族人聚居之地为前坑、后山、罗埔、乌翼、下庭后、小余等村,总计人丁2000人以上。他们始祖名余旺裕,据说是600余年前由河南光州固始县移来。
  (五)余崇,字居密,进士,赠中顺大夫,在汀州府有进士第,传至三九郎(乃移居上白杰辉至淳叟又迁粤之大埔,是为粤中余姓开基始祖)。
  综合上述,余姓入闽之最早年代为唐朝玄宗天宝年间,镐公由河南光州固始县迁入福建莆田县。九公始迁居仙游县锦丘,后十一公迁至永春县。
  开漳资料缺,只查到:唐朝余镐,建阳人,字周京,咸通进士,除校书郎,僖宗荒嬉,镐疏谏不纳,以父老乞归,黄巢陷建州,镐避居莆田,王审知据闽,辟召不应,耕隐壶山以终。
  宋朝余喆,龙溪人,字若蒙,淳熙进士,历官通直郎,主管狱词,掌上书论韩信恺胄罪状又极论述事,力辟和议之非。著述甚富,进呈者为皇朝职志,高宗政范,古鉴录,资时十论,天门类例,括象志第书,又著有周礼解,禹贡考,春秋地理增释,五音姓谱。还有余韶,龙溪人,字道夫,隐居积学,举八行不就,号东湖居士,有栖静堂集。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陈氏父子戍闽开漳帅府兵将校之队正有余良,余克(充)。
  余氏族源流
  吾宗始祖,肇自禹王,三子由余,帝封左相,掌管文书,施行仁政,九州感戴,
  后封度王,始建下邳,兴化飘芳,人文鼎盛,千百年来,商国余化,父子五人,经略显扬,春秋繇余,负经渝略,在晋不遇,周游列国,已任西戎,后入相秦,贤才能干,亚乡上相,献策伐戎,辟土千里,秦有余后,宗支蕃昌,后裔振魁,吏部尚书,始皇无道,焚书坑儒,建筑长城,抽派人丁,忠谏致祸,罪诛振魁,黄氏夫人,生下四子,改姓远逃,靖宁下邳,景宁东海,端宁南昌,赵宁新郑,同母血脉,祥开四姓,余徐涂佘,各方居住,后裔绵长,科甲联芳,襄公显耀,宋史名臣,八贤望重,三谏名高,文纶武纬,为国争光,蕃衍世代,繁盛宗支,遍及四方,虽居中外,分迁台疆,拓展荒郊,开垦重植,士农工商,箕裘克绍,奠定基础,安居乐业,仁孝思源,追宗念祖,编修谱志,合族共扶,同心同德,互助团结,宗族同光,千秋祖德,万世丕振,族人流芳。
  余诗
  派分夏后本源长,帝子王孙世德昌。
  河水出图曾见瑞,去山楼风必祯祥。
  贞元迁转春秋永,统绪相承历数章。
  开谱如亲先祖面,祖先唯望子孙香。
  昭穆(字辈)
  原衍斯文,肇美忠公,思昌维远,曲光其荣,修齐治平,克志和同,丰荣亿万,可继乃中。
  原“仕先堂”,民国时修建,后写为余氏祖祠。
  联:曲江家风远;名贤世泽长。
  匾:忠襄流裔,载缵武功,选魁。
  重要文物(年代)
  1.唯有旧巷和方围约半公里地都是古厝地基。
  2.祠堂联:
  上联:风景河山想当年拓基巢系十八乡之邻里就湮尚存郭叶以转居;
  下联:渊源绵奕念裹日蕃衍昌炽三百户无人家虽散不失余氏孚流裔。
  清乾隆二年有开出台湾高雄衍传。
  清道光十六年中一个进士余仕道。
  分布
  据这次漳州姓氏文化调查表上报来的资料,只有上溪自然村余姓410人口,宋朝中朝已有本村。1279年因逃元兵,全村300多户转居他乡,只留1户繁衍起来重建村。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涂绍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