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539
颗粒名称: 吴姓
分类号: K810.2
页数: 8
页码: 569-5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吴姓情况。其中包括开漳、分布、文物、对联、人物、名人文献、谱牒名录等。
关键词: 诏安县 许姓

内容

开漳
  强老公派系
  强老公是吴氏入漳始祖之一,公系吴氏始祖泰伯公第八十三代,入闽始祖吴祭公十五代,公讳源字端本,原居莆田西屋,南宋年间移居漳南五十里的马口,甘棠、霞帐。妣陈氏七娘。强老公生子于癸巳年,卒于癸卯年,葬于甘棠驿边,坐辛向乙丁酉丁卯分金。
  强老公生三子:长曰惠字尚文,开派霞帐;次曰元字尚质,开派梅洲;三曰贞字尚彬,号号静轩,开派西潭。
  明万历三年春,霞帐,梅洲,西潭三大房子孙第一次修方强老公墓。特地在祖墓碑刻下“明万历三年春,吴氏祖坟茔霞帐梅洲西潭孙立”的碑文。碑文内容各古谱均有记载,且与前年在强老公墓附近出土的古墓碑内容一致。惠公尚文住霞帐,生三子,长曰甘事(其事),次曰承事,三曰评事。
  甘事公开派海澄石码,清康熙期间其第十一代孙传裔诏安城西门内,立尊德堂“滋德堂”。
  承事公开派泉州南安,明洪武二十七年吴奕隆带从泉州来诏安县钟城任千户总,为悬钟城吴氏始祖。
  评事公传南安、永泰、福清。
  玄公字尚质开派梅洲。
  贞公尚彬号静轩,任黄州贵州监酒务郎,初住梅洲,后移南诏石鼓巷。卒葬鹅江山,神主奉祀西潭“天南一柱”后楼,妣河东、梁氏,卒葬梧桐村北面。生三子:长曰荣生,号清河;次曰福生,号清江;三曰海生,号清溪。
  荣生公留守本户和开派雷州,子名字失记,孙吴明济开派考湖。
  福生公,居甲洲庵前,妣阮妈,生子存道、存德。何妈生存仁,三兄弟分别住甲洲的庵前和上下厝及林中。
  海生公从石鼓巷移居江亩坑、塘东,后定居西潭北隅,卒葬梧桐村西面,称“长蛇赶蛤”,神主奉祀碧潭大宗,妣林氏随第三子移居西林,卒葬云霄下河产田埔。生三子:长曰衝一,又称孟汉,号十七学政;次曰致一,又称衝汉,号十八学政;三曰汉一,又称季汉,号十九学政。
  衝一公,妣黄氏三娘,合葬于“铁牛拖车,为碧潭一世祖,生四子:长曰王庭,开派里洋;次曰仲达,开派桥头山;三曰玉湖,字和卿,开派西潭;四曰明德,开派湖洋美。
  致一公妣沈氏、姚氏,居西潭破寨城墘,卒葬于西潭桃园,移葬于高堂石烛内山:“金鹅穴”,沈妈生子曰福讳松江,移居高堂,姚妈生子曰日新,移居大梧。
  汉一公住云霄西林,移居墩上,生二子。长曰伯和,生三子,长白文应,开派平和后嗣,次曰文科,开派广东,三曰文举,开派诏安牙头。次曰伯亮,生二子,长曰友松,开派漳浦西浯、上洋,次曰友椿,开派霄白塔等。
  吴大成支系
  梅洲始祖一世吴大成(妣夫人氏),字子集号梅月谥宪卜居梅洲载有腾梅洲月赋,由太学生任秀州司理参军至明入祀乡贤;著梅月百咏疑语录百余篇行世,葬渐山西麓,坐西向壬异龙入首开列屏帐与诏无双生子五奋龙、应龙、兴龙、见龙、乘龙。
  长奋龙生三子,长致泽,次清溪,三清河,衍派梅洲巷,巷内房,巷口房,树下房,上后厝房,下后厝房,塘墘房,下厝房。
  次应龙,生三子长政治,次至至德,三彰参。衍派梅洲上巷房。
  三兴龙,居大港冒姓杨,子清并公绍齐即其派,此下三人俱移居东界。
  四见龙,滨衢始评事公是也。
  五乘,移居海南生子二,移居饶平县塘边,易姓陈。
  西潭村碧潭支系
  尚彬公于宋末曾任黄州(湖北黄岗)监务,原居漳州马口,曾移住梅洲(在梅洲东门建有黄蜂出巢祖祠),后移诏安驿前石鼓巷,祖考葬白石村前产山(鹅岗山),穴坐甲向庚兼卯酉,其墓门外向坐乙向辛兼戌辰,碑坐乙向辛兼卯西。碑文:“监务吴公墓道。”妣梁氏,卒葬梧桐村(新寨),穴坐乾向巽兼亥巳,碑文:“诃东梁氏”。
  公生三子:长曰荣生,号清河,开衍考湖,雷州;次曰福生,号清江,原住甲洲庵前,开派城关北门外,慎永,北门边松斋,双港;三曰海生,号清溪,曾住塘东等地,后定居西潭北隅(新厝),建祠大宗,于月眉塘边,洪武三年(1371)曾遭贼毁,祠宇、神主文籍均被焚毁,公卒葬于梧桐村(新寨),穴称“长蛇赶蛤”。坐亥向巳兼乾巽,丁亥丁巳分金,碑文:“碧潭清溪吴公墓”是碧潭之太始祖。祖妣林氏,因晚年随汉一公住云霄西林,卒葬云霄产田埔,穴坐丁向癸兼未丑。
  清溪公生三子:长曰冲一公,号十七学政。次曰致一公,号十八学政。原住西潭破寨城墘,妣沈氏,生子名福又名松江,开派饶平,高堂等;妣姚氏,生子曰新开派大梧,径里等,致一公考妣原葬桃仔园,元代由松江公将其移葬高堂;三曰汉一公,号十九学政,赘居云霄西林,后移石鼻头墩上,公生二子:长伯和,生三子,长文应开派平和后嗣,次子文科开派潮州,三子文举开派诏安牙头。次伯亮公生二子;长子友松开派漳浦西浯等,次子友春,开派云霄白塔、竹塔。
  碧潭始祖冲一公,号十七学政,生于丙辰三月初二,卒于庚午十二月廿二,享寿76岁,妣黄氏,号三孺人,生于甲子正月初七,卒于戊寅九月廿三日,享寿76岁,考妣合葬霞径“铁牛拖车”,冲一公生四子:长玉庭公,开派里洋;次仲达公,原住桥山,现仅金水一户住塘西;三玉湖公,字和卿;开派碧潭;四明德公,开派湖洋美,裔传后溪西,饶平岭后等。
  分布
  诏安县吴氏已有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自宋朝入闽始祖祭公十五代孙强老公开基漳南,衍派诏安至今,历代子孙长期在诏安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根生长,繁衍生息。诏安吴氏总人口愈十万人,居住在本县的有七万多人,居全县姓氏人口第二位。分布在四都、梅洲、金星、桥东、南诏、深桥、建设、西潭、太平,官陂等乡镇的梅洲,西潭、湖美、大梧、考湖、牙头、赤水溪,东门、南门、林中、柯塘、石凹头,考溪、林邦室、后溪西、里洋、洋朝、三溪、庄上等四十多个自然村。城关有勗齊、诚齊、天然、慎永、松齊等齊名堂号。此外,诏安吴氏子孙还遍及漳南的云霄、平和、漳浦、东山;粤东的饶平、潮州、南澳、澄海、揭阳、揭东等十多个县市;侨居海外的新加城、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等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
  文物
  祖祠家庙
  吴氏大宗至德堂
  清光绪丁酉年间,诏安吴氏众宗长,为弘太伯祖德,扬渤海家声,和衷共济,汇集一堂,聚首共商。筹措银元,填择宝地,占卜一吉日,建成颇具清代建军筑风格的诏安吴氏大宗至德堂。奉祀先祖,惠及子孙,功不可没,德载千秋。
  吴氏大宗,坐落于南诏镇北门内,坐南朝北。建于清光绪丁酉年间,即光绪二十三年(1897)。祖祠历史悠久,经历百年苍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遭火灾,祠内匾额和楹联等建筑装饰物荡然无存。目前,大厅尚属完整,余者均破损不堪,面目全非。前年发现,“昊氏大宗”石匾及背面的短文,为了解吴氏大宗的历史提供了重要文字依据,石匾背面题刻的短文,系裔孙吴抡元公敬题。
  吴氏大宗建设董事会董事吴抡元公,字乾初,谥伟略,生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卒于1940年,北门内人,清末贡生。生前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竭力于宗族事务,著有《倚松室诗草》清末举人韩希琦,廪生方照麟等乡贤为其作序。现仅存三首,联对十余副。题刻在吴氏大宗石匾背面的吴抡元公短文不失为重要文献。短文曰:
  光绪丁酉年建。
  太始祖采药逃荆,真孝友人也。然默体亲心以爱弟,其德甚微,舆人(按碑言语为“与人”难知)。迨至圣发其幽光,称以三譲,则此孝友之心,遂昭然若揭,为古今第一焉。吾辈生为孙子,既幸祖脉之绵延,堂思祖德之至极,苟能够以孝友修于家,即可为异日廷献地,不亦无愧我祖而为新世完人乎?其颜曰:“至德堂”者,正此意也。
  董事、裔孙抡元谨题
  全文130字,言简意赅,既弘扬太始祖的高风亮节,三让精神,又谆谆警示子孙后代必须始终继承发扬祖上遗风,以德报德,意义殊深,永志青史。
  对联
  城关
  勗齊门联:勗志每懷三益;齊頭常置五經書。
  勗齊厅联:尊祖敬宗祗在不忘其本;德建名立庶幾無忝所生。
  诚齊门联:誠意恪遵朱所學;齊頭高列孔之書。
  西潭追远堂祠堂联:渤海源深潭水绿;甘棠根固桔林清。
  “天南一柱”大庙对联:二水归潭入菱塘而派取;
  众峰挑闥竝龜岫以靈鍾。
  林中祠堂联:清江环甲屿;凤冠观林中。
  牙头庙联:东溪映潮堂环海;岐岳精灵庙藏山。
  水溪祠堂联:碧潭衍派宗支远;溪水来潮世泽长。
  垂裕堂堂联:积善聚良水垂万古世世绍;
  祖德宗功长裕千秋代代传。
  湖美
  德馨堂(大祠堂):
  德言裕後昆支本河南派分徑山七世同堂無忘舊典;
  馨鄉承七代迹發甘棠宗開湖洋三房鼎鑄先祖丕基。
  德澤湖洋宗祠基菓繁隆發祥;馨鄉梅嶺七世開派衍雲昌盛。
  德澤衍雲百世;馨鄉隆享祝千秋。
  德澤碧潭祠發祥;馨鄉梅嶺派衍靈。
  思敬堂(南坑祠堂):
  思承堂構城東子孫来拜人丁興旺;敬愛大宗祠宇燈花百盞富貴萬年。
  思袒宗如聞如見;敬祀事必倌必儀。
  绍衣堂(樟郎公祠堂):
  紹漢漠烈以繼基裘業創總垂累世規昭燕翼;
  衣德言而隆享祀遠返本報千秋俎豆答鴻猷。
  永思堂(下河祖祠堂):
  永錫迪前光願百世承承繼繼勿忘祖訓;思成期後裔俾一堂子子孫孫之克守宗支。
  永觀厥成宗祖德;思東泮水耀前徽。
  尚贤堂(大宗祠堂):
  尚有克展惟讀惟耕織繩武;賢能誠敬克忠克孝振家聲。
  大梧大庙匾:憑依在德義舉可風
  大祖永思堂:
  门联:延續生機繩祖武;陵罔事業賴人謀。
  龛前联:永懷祖澤流芳百世;思念鄉情雍睦千秋。
  岐美堂:
  大门联:岐山發祥綿祖澤;延陵衍慶懋宗支。
  龛前联:岐山梅秀奕代分枝本根鞏固;
  美水潭清千年衍派源委悠長。
  济美堂:
  大门联:梅潭分脈遠;古官發迹長。
  龛前联:濟人濟物隨燕翼;美輪美奐拓鴻圖。
  人物
  宋
  三忠王:南宋末年,元兵陷临安(今杭州),谢太妃携幼子赵昺在陆秀夫等的保护下,入闽经诏安下广东,路过考湖村时,恰是农历三月麦收季节,吴明汶、吴明泽与吴明妹正在打麦。见元兵追赶着帝昺一行,顿生搭救之心,他们狠力打连枷,麦场上尘土飞扬。元兵先头人马,见远处尘烟滚滚,疑有援兵,遂不敢贸然追赶。帝昺一行得以摆脱,行至树仔尾村附近躲藏。元兵驻足良久,未见宋兵动静,回头赶来,至膠塘尾村附近,吴明汶兄妹率众与元兵格斗,惨遭杀害。帝昺一行闻其英勇殉难,遂把明汶兄妹厚葬此处。长兄吴明济随帝到南澳岛,帝感其兄妹忠心耿耿,遂封兄弟为“三忠王”,其墓后称“三忠王之墓”。吴明妹被追封为一品夫人。考湖村吴氏后裔建“三忠王庙”奉祀忠魂,诏安其他乡里亦立“三忠王庙”为乡村保障之神。
  吴大成:(约1126-1227年)字子集,号梅月,谥宪,诏安梅洲人,原籍河南省光州府固始县八角井,渐山七贤之一。秀州司理参军。
  吴贞:字尚彬,号静轩,宋末任黄州(湖北黄岗)监州酒务郎,祖卒葬白石村前产山,穴坐甲向庚兼卯酉,其墓门外向坐乙向辛兼戌辰,碑坐乙向辛兼卯酉。碑文为“监务吴公墓道”。妣宋氏卒葬梧桐村,碑文为“河东梁氏”。
  明
  吴二公:字君宠,悬钟城人。少年时朱元璋浪迹江湖,结为好友。吴二在家为小海渔民,饱受悬钟把关兵士的欺凌勒索。朱元璋称帝后,请吴二进京,问他要当什么官?他只要求到悬钟城管理把关兵,其他厚禄高爵都不要。朱元璋便封他为昭信侯,派他到悬钟城管理把关兵。吴二到任后,爱憎分明,优者留着把关,劣者到鼎底湖操练。
  吴寔:字奕隆,原籍泉州南安,明洪武二十七年任闽南千户总,悬钟城吴氏始祖。
  吴世美:悬钟城人,明嘉靖三十一年任江西峡江县知县,抚州知府(末到任病故峡江县衙)
  吴莹然:明隆庆元年,广东新会知县
  吴起崑:明崇祯年间授海丰县知县。
  吴国辉:武举人,梅州人。
  吴乾俊:县令,梅州人。
  吴应时:揭阳县正堂,梅州人。
  清
  吴镜英:清康熙八年任嘉定知县。
  吴道嵩:康熙二十年(1681)岁贡,任永定县训导,著《信天叢抄》《南技集》。
  吴山:镇江通判。
  吴三省:清青田县丞。
  吴长安:道光署宁波中协提督印。
  吴叶芳:西潭人,六品守备。
  吴士豪:进士,西潭人。
  吴怀谨:武进士,梅州人。
  举人:吴孟榜、吴道来、吴长胜,吴开县、吴金名、吴有略、吴叠元、吴梦鳌、吴技魁、吴鹏南、吴平江、吴捷音、吴殿扬、吴仁勇、吴高、吴江潮、吴禾麟、吴攀龙、吴明岑,吴绍松、吴兆麟、吴说随、吴天培、吴宗宣、吴兆旗。
  吴朴:(1500-1570年)字子华,地理学家。著有《飞龙纪略》八卷及《首海外经》《东南海外诸夷》《渡海方程》等。
  吴天章:字织云,城关人,历官县丞,同知。清咸丰年间画家,名录《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吴世奇:一名寿微,字陪卿,北关人。清末著名实业家,被清政府任命为布政使,授二品官衔。逝世后,清庭追赠为太仆寺少卿。
  吴梦沂:字斐然,城关人,清末贡生,知名学者,主编《诏安县志》,著《乙丑诏安屠城记》。
  民国
  吴埜山:金漆画家,曾为南京中山纪念堂奉献孙中山先生的金漆画像。受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高度评价,并荣获国民议会主席颁发的吴铁城,周作民,于右任,戴传贤、纯一、张学良、林植夫、陈立夫八位要员亲题签的荣誉证书。其题词:“吴埜山以金漆画总理遗像见赠。画虽取法西,而应用金漆仍然成祖国之粹,特给此证以为纪念。”
  吴清露:西潭人,沙县县长
  顺五周:西潭人,团长。
  吴凤章:西潭人,1924年获“细菌学”博士学位。
  新中国
  吴路全:梅州人,福建省政协委员。
  吴水澎:梅州人,厦门大学副校长。
  吴廷锵:城关人,美国堪萨斯大学结业,福建省交通厅副厅长。
  吴耀海:西潭人,诏安县人大主任。
  吴克:大梧人,福建省经委计划处处长。
  吴献生:大梧人,福建省供销社基层处处长。
  吴杰:城关人,漳州市教育局巡视组组长,正处级。
  吴剑山:西潭人,师级,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湖北部队气象站站长。
  吴和盛:西潭人,副师级,高级工程师。
  吴硕贤:城关人,清华大学毕业,获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学位,历任浙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兼任建筑环境物理研究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吴燕聪:西潭人,2000年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十一届残奥会上以1.93米成绩夺取男子F46级跳高金牌,破世界纪录,全总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五四”杰出贡献奖。
  吴建平:赤水溪人,2000年4月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总授予“五一”获奖章。
  名人文献
  宋
  吴大成:《梅月诗卷》。
  清
  吴朴:《飞龙纪略》八卷,《首海外经》《东南海外诸夷》《渡海方程》。
  吴梦沂:《诏安县志》《乙丑诏安屠城记》。
  谱牒名录
  古谱:《梅州吴氏家谱》、乾隆二十二年《碧潭族谱》、《碧潭开基谱》《滋德族谱》。
  新编:《诏安吴氏通书》《梅州吴氏家谱》。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万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