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484
颗粒名称: 民俗活动
分类号: K892.2
页数: 4
页码: 361-3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民俗活动情况。其中包括舞狮、北关端午节“贡王”等。
关键词: 诏安县 民俗活动

内容

舞狮
  林惠聪
  狮子是一种凶猛的野兽,毛黄褐色,生活在山林里,捕食其他动物,但这种凶猛的动物,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传统民俗中,却是辟邪驱魔、兴隆祥瑞之灵物。民间根据狮子的形态造型,模仿其起落腾跳的姿态舞动,称为狮子舞,俗称舞狮。
  狮子的造型分为南狮和北狮,北狮造型酷似真狮,全身披金黄色毛,矮小灵活;南狮则分“佛装”和“鹤装”。《诏安县志》记载,清代至民国期间,每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均有舞狮节目,山区的客家所在地和县城的东关尤甚。山区的舞狮,以一人持圆形竹制狮头,一人持狮尾,中间以布披成狮身,舞狮人暴露不加包扎;另有一人作“侠客”打扮,表演技法结合武术动作,由“侠客”执刀枪与狮子搏斗,充满质朴的乡土气息。诏安东关的狮子为南狮造型,脸型及嘴部较阔,下巴可活动,为南狮中的“佛装”。东关的狮子造型与其他地方的南狮造型又有不同,可说是龙和狮造型的概括与浓缩,整个狮子形象威猛,身长约2.5米,狮头连脖子高约1.3米,狮头内撑粗竹竿,供舞者把握旋转,狮尾长约1米,似竹耙状,脖子及腰身为软结构,以便自由摆动,两个舞狮人分前后裹在狮子造型的里面,脚包扎成狮脚状。舞狮有固定的步形步法,狮头狮尾配合默契,整个过程要表现出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八态。舞狮的队伍庞大,队伍前擎一面大旗,潮州大锣鼓开道,“仙童”手持铃球引导。舞式有母子狮、雌雄狮和三狮戏麒麟等,根据鼓点的明、快、轻、重、慢有序表演,狮子们相斗或戏耍,时蹲时跌,或就地打圈,或往来驰突,或倒地啃足、咬尾、昂首,仙童则持球逗乐,或手执钢叉与狮搏斗,左闪右躲,一招一式,俱显功夫,每次都引来众多的观众。
  诏安传统的舞狮活动也带有辟邪喜庆的寓意,作为一种传统民俗,众说纷纭。相传中国古代常有瘟疫肆虐,其后有一独角兽出现,瘟疫便消失,于是古人称那头独角兽为“年兽”,年兽行动时响声如雷。由于此年兽造福于人类,以后民间每逢秋收或节庆,便以竹枝制成年兽,并涂上鲜艳色彩,配以大锣大鼓到各家门前舞动,以作“辟邪”,也因此盛传各地,逐渐演变为舞狮。有关舞狮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礼乐志》,其中提到的“象人”,据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即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最迟三国时已有狮子舞了,但多在宫廷表演。至南北朝时,民间开始流行狮子舞。到了唐朝,狮子舞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称为“太平乐”。宋代的《东京梦录》以及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都介绍了舞狮的盛况。诏安东关的舞狮,据说是清代东关的林壬(清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翰林、官至山西正主考)引进创新而成的。林壬于1885年(乙酉科)在山西任正主考时,曾在太原目睹当地的舞狮盛况,对此很有兴趣,因此,当他回家省亲时便与东关灯笼街的纸糊艺人一起磋商,模仿借鉴太原狮子的造型并加以改革创新。自此,清末民国期间东关盛行舞狮,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二日“速报爷公生”(民俗)时,舞狮活动更是隆重。
  新中国成立后,舞狮作为庆典或节日的一项活动,仍受到政府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欢迎,也曾拍摄成电影和录像,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关的舞狮还多次赴厦门、漳州表演和参加各种庆典活动,并得到好评,特别是在1991年的漳州首届水仙花节期间,诏安的舞狮更是轰动饮誉漳州。笔者作为东关街人,自小便耳闻目睹舞狮的盛况。当时,大人在舞狮庆典,小孩子也不甘落后,用两个盛木炭的空竹筐,连上两条绳子,宛然也成了狮子,学着大人的样子舞动一番,就这样一代代的传承,培养了众多的舞狮好手。现在东关的狮子造型也在不断吸收新的工艺,把现代的声、光、电等应用到狮子的制作上,如今的狮子造型目光如电,色彩斑斓;舞狮中还结合中国传统武术的表演和“公背婆”的节目,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喜爱,这就是诏安经久不衰的传统民俗——舞狮。
  民俗活动的延续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几个大狮子的欢腾跳跃,平添了节日的喜庆和热闹,是平安吉祥的象征,更是国富民强的体现,愿舞狮这种传统民俗活动能代代相传。
  北关端午节“贡王”
  寻源
  农历五月初五日,俗称端午(或称端阳)节。福建省各地过端午节,普遍有门悬蒲艾,饮雄黄酒,作粽和龙舟竞渡等风俗。这些风俗都来自中原各地。门悬蒲艾的风俗见于两湖:《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穰毒气”。饮雄黄酒事见于陕西、两浙:《临潼县志》说:“端阳饮雄黄酒”;《绍兴府志》说:“端午日以角黍相馈遗,设蒲觞,磨雄黄酒饮之”;《金华府志》也说:“端阳日——置菖蒲雄黄于酒饮之”。而作粽(角黍)和竞渡的风俗出于楚三闾大夫屈原的故乡湖南:《隋书地理志》说:“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汩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河?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为竞渡之戏”;《续齐谐记》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江,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美,但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栋叶塞茎,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畏。’今人作粽子以此,盖其遗风也”。
  诏安人的端午节,除了同样有上述门悬艾蒲,作粽和龙舟竞渡等习俗外,还多了一样全国独一无二的特殊风俗——“贡王”。什么叫“贡王”呢?民国《诏安县志》说:“是日,唐将军裨将沈、李二公祀于诏之北关者,社中人鼓吹具仪,各导其神,贡于将军之庙。谓之‘贡王’。按《嘉庆志云:‘将军即威惠陈公元光也,庙在南门内。而北庙祀沈、李二公者,端午迎神游街,社众金鼓前导,齐唱棹歌。未几,舁神疾走入庙,未尝觐于将军,不知贡王之义何居也。’今仍仿行故事。”
  原来,诏安在隋唐时是畲汉杂居的偏僻地方。唐朝仪凤初年,这一带发生了被称为“蛮獠啸乱”的事件。朝廷派归德将军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兵进驻。陈政死后,他的儿子陈元光继任,率领部将许天正、李伯瑶、沈世纪、张伯纪、马仁、欧哲等人,剿抚兼施。此后,随陈政父子入闽的数千名将士便定居下来,共同开辟、建设这新建制的(漳)州、县。他们的后裔——后代的漳州居民,当然世世代代尊奉陈政父子和六将。南宋绍兴年间,朝廷追赠陈元光为灵著王(又封开漳州主圣王),六将为侯。各地相继建庙崇祀。诏安县城西郊良峰山麓也筑了拥有九间九落一座规制宏大的威惠庙,奉祀陈圣王和六将。明朝嘉靖年间,因寇乱,庙被焚毁,各路乡人冒火抢救出庙中主要神像,并另行筑庙或寄庙奉祀。其中陈元光被崇祀在南门内,称开漳王庙。沈世纪被寄祀于北关保生大帝庙内将军亭。李伯瑶寄祀在北关教练夫人庙内。北关临溪,每年端午节,乡例赛龙舟,里巷竞唱龙船鼓歌,而人多手杂,单单龙舟犹不能尽其兴,于是将军亭和教练夫人庙所属社众便分别将沈、李二将军的神像抬舁出来,出社游街。锣鼓前导,兵器罗列,齐集广场,然后由壮汉抬舁神像作快跑表演,游人两边聚睹,盛况空前。跑毕即各抬回原寄祀庙宇。虽然沈、李二将军神像未尝入城内陈圣王庙觐见,但二部将联合朝贡王的取义还是看得很清楚的。对于以开漳将士的后代为主体的漳州诏安居民来说,这样的活动也是有意义的。
  这一天既有龙舟竞渡,又举行贡王,二者都是热闹,游人懒分彼此,于是把竞渡时所唱的龙船鼓歌索性也称贡王歌了。吃角黍虽然保留下来,但谁还想起汩罗江吊祭屈原的旧事来呢?所以诏安清朝嘉庆年间诗人谢声鹤写了一首竹技词专道此事:
  端午游人逐队过,逢逢社鼓贡王歌。
  大家只道龙船好,角黍何人吊汩罗!
  诗后注:“俗于端午奉开漳诸神于将军庙,谓之贡王。听唱龙船歌亦曰贡王歌”(《雪溪诗钞》)。
  诏安邻县云霄也有“贡王”风俗,但不在端午节。而是在元宵前数日;也不是部将贡陈圣王,而是抬舁陈元光神像出巡城区各角落,以供乡民祭拜瞻仰,与诏安端午节“贡王”相比较,云霄的“贡王”是另一回事了。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